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83张照片编成的《美国人》这本画册,至今还有很多人直呼看不懂。就是摄影圈内的人,看不懂的也不在少数,甚至还出现了非议和诋毁。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里,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吗?为什么又被摄影人奉为“圣经”。为什么又会受到诋毁和非议呢?而罗伯特·弗兰克在拍摄编辑完《美国人》后,为什么会如此说:“我已无需再用摄影来证明我的才能了。”

那我能不能这样来问一下:为什么被奉为“圣经”的摄影书,却有这么多人看不懂呢?是作者的问题还是观众的问题?对这本的非议和诋毁为什么至今不绝,却又成为摄影人人手一本的好书,研究不断,畅销全球。这相矛盾的正反问题,一直也困扰着我,恒久不去。

一、如果从《美国人》这本画册的拍摄过程来看,可以说弗兰克是精心计划,认真准备,博览群书,案头工作做得扎实深厚,可不可以说,在拍摄前,就解决了拍什么,怎么拍的问题?

1.申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奖。

2、对美国各界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以一个欧洲人的视角,列出主要特征,(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不同的而美国人常用的)国旗、牛仔服、咖啡馆、政治家、社会名流、点唱机,汽车文化、同性恋等等。

3、对出版的有关美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画册进行广泛的阅读。特别是沃克•埃文斯的《美国影像》并将其带在拍摄的路上,反复研究。

4、一台135的徕卡相机。

5、一辆二手汽车。

6、规划行使路线和搜集各地的地图

7、准备各种证件和文书,防止因拍摄而引起矛盾和障碍。

8、探访一些著名的摄影家,并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当这些准备完成后,弗兰克带上老婆和孩子,利用两年的时间,开车穿越了美国30个州,累积超过10000英里的行程,拍摄了767个胶卷,超过28000张的底片。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弗兰克与妻子玛丽·弗兰克及他们的孩子,1958年


从上述《美国人》的拍摄过程来看,弗兰克是一个非常认真和做事十分精细的人,对自己要拍摄的照片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精细的思考,可以说是博众家之长,吸收了美国本土摄影家艺术精华,在拍摄的技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在选取拍摄对象上进行了典型性的研究和规划。通俗地说,在拍摄技法上,与当时正流行的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不同,在拍摄对象上与沃克·埃文斯的《美国影像》不同。这两个不同,也许正是弗兰克从十七岁开始学习摄影术以来,对自我的否定,对流行的逆袭,对当下的思考。如果相同,则是死路一条。弗兰克曾说过:单个照片没太多意思,应该以一个项目来进行,而所有图像是一个整体,并且以书的形式来呈现。他的这种想法,正是试图摆脱当时正盛行的、把单张照片拍得完美的“如是摄影”(straightphotography)。可以说,弗兰克混合了各种街头摄影的做法,同时又分别挑战它们的主要特点,包括比尔·布兰特、布拉塞和丽赛特·莫德尔(Lisette Model)等人在英国和法国所做的阶级观察;维吉(Weegee)大胆的纽约街头小报摄影;布列松、科特兹等城市摄影师巧妙构图的35mm作品。最重要的是,他从曾用影像描绘大萧条时期美国的沃克·埃文斯那学习到冷静和耐心观察的创作态度。

正由于弗兰克做足了准备,当遇到期待的画面出现时,弗兰克会多按几次快门,拍下后,并继续前行,不会过多地去纠缠、停留已拍过的画面,而是迅速、果敢地前进去寻找新画面。如同街头摄影,不断地发现、不断拍摄、不断地寻找,从不停留,从不纠结,从不雕琢。因此,他的拍摄非常自由,非常随性,更利于发挥摄影作为艺术的真正优势。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罗伯特·弗兰克,拍摄《美国人》期间,1956年

二、如果从《美国人》这本画册的编辑来看,可以说,弗兰克是精心打磨,反复推敲、忍痛割爱,经历了一段非常痛苦、自我折磨、自我否定的过程,才有了化茧成蝶、经得起历史和艺术考验的成果。

1、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整理自己拍摄的所有胶卷。

2、按时间顺序编号,冲洗出小样,标记地理位置,有点还写上副标题。

3、用“古根海姆”统一命名底片,从“301”开始编号。

4、用红笔标注照片的去留、裁切位置等。

5、从小样中选出1000张底片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反复挑选。

6、根据主题做严谨的分类,比如:国旗、汽车、政治、宗教、郊区景观等等。

7、对挂在墙上的照片进行毫不留情的取舍,忍痛割爱,将没有意思的照片直接丢掉一边。

8、对留存的照片进行认真的剪裁和打磨。并只标注简单的地名和人物或场景的信息,不受任何其他信息的干扰。

9、再抛弃所有的分类法,抛弃一切干扰信息,仅任直觉对照片进行再次的取舍,专注于心,专注于己。

正如弗兰克在申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奖的申请稿中写道:当一位观察力敏锐的美国人到国外旅游时,他的眼睛将变得尖锐起来。反过来,一个欧洲人看美国也一样。我想通过摄影来谈论一些到处都能找到的,但是却不那么容易选择和解释的场景。我脑海中冒出这样一些小清单:一个夜晚的小城,一家超市,一个停车场,一条公路,一栋新房子,一个变形的隔板房,走在人前或跟在人后的群众面貌,农民和他的孩子,领导者及其追随者的面孔,还有那些广告牌、霓虹灯、汽油桶、邮局或后院……他还说:我的这个项目量会非常庞大,可以用于社会学、历史学和美学。在项目进行的同时,我会对我的工作进行分类和注释,最后我将会把这些文档汇集,犹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资源库一般。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使用,就是出版书籍或杂志。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弗兰克的底片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弗兰克的底片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弗兰克的选片


10、从印制的1000张照片中,最后选出了100张,并重新打印,挂在墙上。

11、更加仔细地考虑裁切。

12、为照片排序。弗兰克建立了一个规则:如果两张照片来自同一卷底片小样,两张排序必须隔开,其中一张一定要跟着其他卷的底片小样排序。

13、最后与出版商一起,对即将出版的照片进行最后一次的挑选和编排,仅用了1个多小时间的完成了最后的定稿。从而形成了83张照片的《美国人》。即:1958年,弗兰克的《美国人》(Les Américains)由法国出版商罗伯特·德尔皮尔(Robert Delpire)在法国首次刊印发行。其形态是作为“大众百科全书”系列中的分册出现的。

14、请美国著名作家,小说家,“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作序。

15、1959年,《美国人》第二版由格罗夫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增加了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序言。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前言“不喜欢此书的人,也必定不热爱诗歌”。成为这本书的最好注脚。

16、此后,《美国人》多次由光圈、史泰德等出版社再版。其编排顺序从未变过。

17、《美国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是弗兰克始料未及的。

从这本书最后形成的图文来看:弗兰克并没有按照时间、地点和有头有尾的照片故事的逻辑来排列照片,而是依靠直觉、依靠情绪、依靠主题,或者说是依靠某一概念,或者相关的对比或某一种关联性来编排照片的顺序。让人看过照片后感觉又清楚又模糊,来表达一种观点或者隐喻。有一种想说清又讲不明的感觉,让视觉和隐喻的主题,以活力和智性将照片堆叠起来,让上下两张照片有着微妙的情绪状态的关联,使照片形成互相对抗或互相递进的关系。而四处明显的以美国星条旗的影像则可又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回到美国本身。有点像中国人写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看似简单随意的拍摄和编排,却始终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向观众传递对美国的看法。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弗兰克的设计草图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美国人》的各版本封面


如:下面这5张照片,都跟汽车有关,单张看,没有什么意识,如果连在一起看,可以隐约感到在说什么,有一种引向思考的感觉: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美国91号公路,驶离爱达荷州布莱福特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佛罗里达州,彼得斯堡街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被遮盖的汽车---加利福尼亚州,长滩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车祸---美国66号公路,位于亚利桑那州温斯洛和弗拉格斯塔夫之间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美国285号公路,新墨西哥州

再比如:下面这6张照片,跟政治和社会有关,这6张照片,连在一起,可以说,就一个小故事一样,向观众在述说一件事情: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政治集会---芝加哥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商店橱窗---华盛顿C区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电视演播室---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洛杉矶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银行---德克萨斯州,休斯顿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工厂---底特律

再看一组,这5张照片,照片中都有人和树: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旧金山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底特律,美妇岛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公园---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法院大楼广场---北卡罗来纳,伊丽莎白维尔


83张照片的《美国人》给摄影人的启示

野餐地---加利福尼亚州,格伦代尔

关于83张照片的裁切问题,我曾经跟宋刚明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宋刚明老师对弗兰克也有很深的研究,他说,《美国人》83张照片已经裁切到了极致,无法再进行裁剪,不信,你可以试着裁一下,一裁味道就全变了。我私下里,真的就这83张照片进行了试裁,结果是,有的照片确实无法下手进行裁剪,不知道从何入手进行裁切;有点虽然可以动一下,但稍微一动,就完全改变了面貌。有些歪斜的照片想校正一下,结果,一校正就出问题。看来,深谙暗房技术的弗兰克对自己的照片进行的打磨是精到的,没有给自己和他人留余地。

从上述《美国人》画册编辑打磨、出版的过程可以看出,好作品是要经过千百次的,严酷的考验才得到了,只有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出作品、出精品。


三、纵观整个世界摄影史,没有哪一本摄影画册能引起摄影界的众多评价,而这种评价无论是画册刚出版的时代,或者当下,依然没有穷绝。正如一位哲人说过:能引起无数人评论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经典之作。也许,对《美国人》的解读,早已超过对弗兰克本人的解读。也许,解读本身无所谓对错,从任何一个方面解读,都是对的。正如人们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我这里,收集了一些各个历史时期,著名摄影人、策展人、展览馆负责人等专业人士对《美国人》的评价,从这些评价中,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解读这本饱受争议的画册。

1、刚出版发行时的评价

《美国人》最早无法在美国出版,没有出版商愿意为弗兰克出版这本书。在法国出版后的第二年才在美国出版,出版时,摄影界反应呈现两个极端。大多数人对弗兰克用粗颗粒、斜视角、模糊语的照片来呈现美国的丑陋极为不端,纷纷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主流媒体更是发出了严肃的批评。

(1).《纽约时报》的记者吉尔伯特·米尔斯坦(Gilbert Millstein),一向对凯鲁亚克文字青睐有加,但却无法接受弗兰克拍的"丑陋"影像,在1960年写道:“凯鲁亚克的序言有精妙绝伦的描述,比弗兰克的照片更积极乐观;相比弗兰克所做的,他看到一个更不一样的美国。”

(2).《光圈》杂志的编辑米诺·怀特训斥《美国人》,认为这是在抹黑美国,“完全被误导为一个退化的国家!”

(3).《实用摄影》杂志(Practical Photography)把这本书描述为“毫无意义的模糊、颗粒、混乱的曝光、倾斜的地平线,总体看来是那么的凌乱。”

(4).《大众摄影》杂志邀请不少作者批评这本书,几乎所有人都是否定它的,认为这本书是“为病态之人谱写的一首悲伤诗歌。”

(5).在当时的艺术领域,《美国人》同样不受待见。弗兰克坦言,虽然这本书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甚至不愿意售卖这本书。

从这些反对的声音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美国摄影界,确实存在当时流行的摄影语境。而弗兰克是流行语境的叛逆者,甚至可以直接理解为:你流行画面清晰,我就用模糊,你流行画面方正,我就用倾斜,你流行画面细腻,我就用粗糙,你流行美好,我就用悲凉。但无可否认的是,弗兰克的《美国人》给当时的美国摄影界投下了一颗炸弹,给平静的湖面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仅从这一点出发,《美国人》在当时就引起了美国摄影界和艺术界的关注。

2、60年代的评价

1964出版的博蒙特·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的《摄影史》(The History of Photoraphy)对它的描述也是极为谨慎,书中只直接引用一些沃克·埃文斯在1957年专门为弗兰克所撰写文章的言语。直到1968年光圈版的《美国人》出版后,弗兰克及其作品才被更多人认可。

(1).曾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的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在1969年回忆了十年前的这场风波,并给出他的评价:现在很难记得10年前罗伯特·弗兰克的书有多么令人震惊。……事实上,弗兰克描绘的美国并非在我们传统认知的范围内,令人震撼的是,这不是常态上的悲剧体现,而仅仅是杂乱和琐碎。然而,弗兰克却凭着他自己的直觉去记录那些转变中的平凡事物,并且变成一个个符号。弗兰克为当代美国建立新的图景,由公交站、快餐馆、毫无特色的发展状态、空荡的空间、汽车和各种陌生面孔组成。这个图景形象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方式,但在最初的那种敏锐性上,弗兰克自身的感性直觉是最鲜活且深含意味的。

(2).内奥米·罗森布拉姆在其所著的《世界摄影史》,这样描述弗兰克和他的《美国人》:他手持35毫米徕卡相机,以一种超然局外的怀疑态度看待这个被世人颂扬国家的政治和休闲生活,用敏锐的眼光将场景转换成对美国战后社会分离与消费主义的隐喻。弗兰克的照片理应被作为组照而不是个别的单幅来看待。这样的评价,在摄影史上确立了他不可替代的位置。

(3).米歇尔·弗瑞佐特(Michel Frizot)编撰的《新摄影史》(A New History of Photography)中写道:《美国人》之所以成为一本伟大的书,不只是因为弗兰克对美国的疏离感,还有他这种疏离感中混合着的、对这个接纳他的国家那深刻的同情心。书中还说:《美国人》的意义在于,它避开了卡蒂埃-布列松式的完美,建立一种自给自足的摄影类型,并使用了许多不确定的形式。弗兰克首要的选择是建立密集、有意义的图像组合,通过每张照片来对抗整本书中的其他照片,而不是用一个主题来对抗单一框架里的其他主题。尽管书中的照片是沉默的,关于《美国人》的主题,其复杂性还是由弗兰克的这两种意识决定。

(4).马丁·帕尔(Martin Parr)和杰瑞·贝杰(Gerry Badge)在他们编撰的《摄影书的历史,第一卷》(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 1)中这样评价:是什么让它成为最享誉世界的一本摄影书呢?首先,也许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本书里面的绝大部分照片都是令人难忘的;其次,是它的照片序列,书中有许多情绪,忧伤、快乐、悲痛、挑衅、愤怒和哀伤,但基调是明确的悲观。《美国人》是深切、锥心的心灵呐喊,而其核心,是死亡。

(5).英国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前主席马丁·帕尔(Martin Parr)早年间是在《创意相机》杂志上看到一部分《美国人》的照片后购买了该书的第二版,他说,这是我购买的第一本摄影书,之后他又买了1.3万本其他摄影书,但是无论如何,第一本摄影书在我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我觉得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图片故事,也是所有摄影师的试金石。

(6).利兹·葳尔丝(Liz Wells)编著的《摄影批判导论》中,认为弗兰克的《美国人》拓展了纪实摄影的边界:《美国人》中展现了他对美国生活的看法,他回避了纪实调查类摄影中常见的主题,转而呈现那些平凡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瞬间的一些冷静而具有讽刺意味的影像。……自此以后,纪实摄影的主题就可以延展开来,涵盖了摄影师所接触到的或为之着迷的任何事物。现在事实已经比表象重要了。原来的纪实摄影项目已经被分解为根据特定的主体性、身份认同和愉悦来探究的世界。

(7).安娜·H·霍伊所著的《摄影圣典》中,从"街头"摄影说起,认为《美国人》囊括了20世纪中期的"街头"摄影,是二战后那一代人最重要的摄影类图书:它的大胆出格(就当时而言)和富于创新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弗兰克用35毫米相继拍出来有颗粒、简要、歪斜模糊的图像,刺破了埃森豪威尔时代乏味的乐观主义,戳穿了美利坚神话。经过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精心编排,这些画面构建了一整套意象:种族压迫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令人窒息,政治生活枯燥乏味,汽车文化使旅行变得无聊,城市居民在人群中倍感孤独,阶级关系紧张,社会富足但缺乏意义……《美国人》之后,弗兰克还在拍照片,但《美国人》无疑是它摄影生涯的巅峰作品。

(8).著名评论家和史学家艾伦·道格拉斯·科尔曼(A.D. Coleman)就认为:“《美国人》是现代摄影的一座主要桥梁,由此完成了从传统纪实摄影到个人化摄影的过渡。” 因此,《美国人》被誉为现代摄影圣经,而它的作者,用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定义来说:罗伯特·弗兰克是二战后无可争议的最重要的摄影师。

(9).玛格南摄影师托马斯·赫普克尔(Thomas Hoepker)前往美国,受一本德国杂志委托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公路旅行。赫普克尔在汉堡一家书店第一次看到了法语版的《美国人》,深受感动。他说:“弗兰克和他的《美国人》一直是我的指路明灯,那个时候,没有一家美国的出版商愿意出版他那些黑暗和充满沉思的照片。开车行驶在美国西部,从地图上得知。我们已经在布特、蒙大拿的附近的时候,我们感到无比兴奋。弗兰克在布特拍照片始终萦绕在我的头脑中,我必须要去那一趟,好像有点傻,但是非常值得。运气不错,我在布特拍到非常不错的照片,我感觉虽然自己已经站在了弗兰克的肩上,但还是难以望其项背。”

从上述的评论中不难看出:

现代摄影,自《美国人》开始,发生了巨变,而评论界公认《美国人》就是起因。

弗兰克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

《美国人》的基调是悲伤的,充满了美国人生活在这个国度的忧虑、无聊、乏味、孤独、紧张、死亡等等境象。

照片可以像诗歌一样,开创了照片新的编排形式。

弗兰克充分运用了照片的隐喻和讽刺作用,使摄影更加艺术化。

照片既能让人感受到美的享受,也能让人感受到悲的痛苦。


3、当下的评价

(1).曾经跟弗兰克有过深入接触的付羽说:美国摄影脉络中,罗伯特·弗兰克是里程碑似的人物,在他之前,美国摄影的画面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以保罗·斯特兰德为代表的“直接摄影”,另一个也是从分离派出来,受克拉伦斯·怀特(Clarence H. White)、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 )、阿道夫·德·梅耶(Adolf De Meyer)、弗兰克·尤金(Frank Eugene)等人影响发展起来的沙龙美学风格,罗伯特·弗兰克把这两者之外的表现形式空间填满了,他基本穷尽了相机可能出现的样式。在弗兰克之后的每一个摄影师,都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直接或曲折受到他的影响,包括开创彩色摄影新局面的乔·斯坦菲尔德和威廉·艾格斯顿。《美国人》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启示了各种可能性──照片是可以这样或那样拍摄的,就像弗兰克所说的──你们可以随意拍照片了。摄影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样子,我们今天能有这么自由多样的拍照方式,得益于弗兰克的杰出贡献。

(2).李森在《中国摄影》第二期发表文章《回响与共振》中这样写道:以《美国人》为标志。摄影业已建立的语言规范实现了突破。摄影可以不再只是由单张图片构成的“决定性瞬间”,无需再被赋予精准、清晰、客观的记录属性,无需成为依附于新传报道的工具。弗兰克的实践将摄影个人化、日常化、多义化方向推进。《美国人》所刻意呈现出与传统摄影审美规范相悖的特征。构图歪斜、对焦模糊、前景遮挡、裁剪照片等,主要源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对日渐成熟的摄影媒介展开反思,需要有人去打破摄影的传统审美体系。这是在哪一个时期许多摄影师都在做的事。……弗兰克在照片视觉表层之下包含着的往往是对相关问题的鲜明指涉,这既关乎于被摄体,也关乎于摄影者本身,也就是弗兰克所强调的向里看:“我们总是用相机向外观看,我们试着向内看。”在照片的形态上,弗兰克强调图片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希望给观者“规定”阅读顺序和节奏,同时也不希望观者因版式设计而分心,每翻一页都还可以留有上一张图的印象,从而自然推进至下一个画面。在这个连续的观看过程中。如国旗、十字架、点唱机等元素得以重复出现,图与图之间的蒙太奇关系也得以构建。这一点打破了布列松所强调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将电影、音乐等其他艺术形态的结构方法引入了摄影的表达。……这也印证了弗兰克在1961年所说的一句话:“现在你可以任意拍照了。”

(3).孙京涛说:《美国人》是一本摄影和摄影之外相关知识的集大成者。在《美国人》中,摄影本身的传统语言如:正确的曝光、细腻的画面、完整的构图等,恰恰是最不重要的。《美国人》中的照片需要集合成册才得以成立,其编辑方法的养分来自摄影之外。……戏剧、电影、诗歌、音乐、图像学、语言学、结构主义,等等,这些摄影之外的方法都被弗兰克掌握,并运用在了摄影的创作之中。他正是综合运用了这些复杂的视觉语言方法,创作了《美国人》。有些人能够读懂,说明它具备可读性;有些人读不懂,但可以感受它,说明他具备模糊性;有些人读不懂,但是可以通过学习理解它,是因为它包含了清晰的逻辑关系和相关的知识理论,正因为如此,弗兰克才会在编完《美国人》之后,说出那句看似骄傲的名言:“我有无需再用摄影证明我的才能了?”,这不是吹牛,因为他很清楚他所做的工作在历史中的地位。

(4).刘诤说:弗兰克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人。而且是一个拍摄“简单”照片的人。“简单”这个词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对一个人人生最美好的赞誉,同时也是我自己对于艺术终极的追求,弗兰克在我的印象里是朴实无华的。对拍照有着自己任性的执着和一贯的守则。

(5).美国著名摄影家吉姆·戈德堡(Jim Goldberg)说:“我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不断重温著作就是弗兰克的那本《我手上的诗句》,弗兰克变得越来越诗意,我对他的文字和视觉语言越来越痴迷。谈论摄影、照片、平淡的时刻、名望和故事,弗兰克对这些都太在行了,在旅行中。弗兰克是一个腼腆而安静的人。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里,他经常坐在屋外静观世界变迁。那个时候由于身体原因,弗兰克上下楼梯都不太方便,他就把相机、照片、明信片和图书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他依然渴望在影像上有所突破,他也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让头脑保持清醒,对世界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我会一直敬重他,也会一直想念他。”

对于弗兰克,对于《美国人》,各种评价远没有结束,在摄影随科技的发展不断创新变化的今天,弗兰克和《美国人》对于摄影人来说,都是永远也绕不过的一座里程碑。用自己的摄影语言去理解他,去研究他,从中悟出道理,悟出真知,才能够真正回答好:弗兰克为什么凭《美国人》这一本画册就能改变现代摄影的方向这个问题。也许,这就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