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展靠实体经济,强大还要靠实体经济。那么电商还有前景吗?

东震木


提问者,没有看清楚实质问题。实体经济和电商是一回事。电商的货都是实体工厂生产出来的。实体工厂正是靠电商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如果没有电商,实体经济按照原来的营销流程,销售公司——省级分公司——地(市)级分销商——县(区)级分销商这些都是厂里的营销人员。再发展各级批发商——总经销——一批商——二批商——零售商。最终价格要翻到多少钱?

而通过电商直投入户,只需少许费用,当然便宜得多。充足的利润空间,可以扩大再生产,还可以让物流企业蓬勃发展。快递小哥收入也可以增加。相关的产业,例如包装,通讯,检验检疫,汽车,能源等等都得到了发展。

。。对于实体店铺,销售终端,现在已经和电商融为一体。许多超市都有自己的客户端。进货也逐步实现线上直购。

。。试想一下,开小卖部的商户在各地小商品市场拆掉盖楼的情况下,去哪里进货呢?也是网上。所以说电商不会消亡,而是还有发展空间。谁都不会放弃便利回到不便时代。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必要走上几里地去小超市购物。

。。实体零售业不景气,最大的原因是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城中村拆除把数以百计的实体店铺清理出去,整个城市就是数万人没有了生存空间。再一个就是城市建设拆迁。扩马路修街巷,拆掉大量的商店,恢复少量的充一下门面。

为了向欧美学习,连内地的二,三线城市也搞什么城市综合体,一下子拉动了物价上涨。百姓购物越来越不方便了,有车的停车难,收费高。没有车的买东西多了拿不了,买少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划算。

。。逛街吧,都是宽马路快速路,公园绿地,商铺很少,即便有,也大多数都是药店,房子中介,银行,旅游公司,便利店只能开在背街小巷。步行街很少,有也就是卖饭的多。

。。现在又开始整治取消摆摊的,集贸市场,赶集,早市,真不知道老百姓怎么做就可以了。买个菜要走几公里。最大的综合性超市离我家二十几公里。发展实体经济,那就是个笑话。。

。。如果再取消了电商,那可真的是老百姓没有办法活了。把矛头指向电商,让🐴🐴D背锅,正是砖家联合房地产商搞的阴谋。我们这里开一个二十平左右的便利店要四十多万,这就是房地产的“功劳”。而且这些钱什么时候回本,没数!还要时刻准备着拆迁。

。。其他的实体,因为gezhong原因也是半死不活,有些行业彻彻底底凉了。这些都是事实,为什么专家看不见呢?

。。早点就已经开始不方便了。我们这里取消了早市,早点,对于上班族又要送孩子上学,难免会买早餐,结果饿着吧。这些跟🐴🐴D没什么关系吧!不是他们不让卖早点的吧!相反,许多人开始被逼得订外卖了,尽管那么不卫生。

。。这就是实际情况,看不见也罢,不相信也罢,都要经历的,有钱的人也要购物也要吃饭,只是他们有些东西不能说。

。。不管什么经济形式,只要是方便百姓的,就应该发展。不能再搞空城计了。


穿了马甲的春


我是阿里巴巴首届电子商务认证特聘讲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两个概念。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这是一对相互相对的概念,说起来有点拗口。直白的都说,实体经济相对虚拟经济而言,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

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也指一个国家的商品价值总量。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从上面的两个概念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两个概念,我举两个例子:房地产在完成建造,卖给业主入住之后的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属于实体经济。如果银行把你的按揭贷款打包成债务卖给另一金融机构,这种经济行为就成了虚拟经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过度的发展虚拟经济而忽视实体经济带来的经济危机。

再比如:上市公司的所有经营行为都是实体经济行为,可发行的股票一旦上市交易就变成了虚拟经济行为。还有很风行的虚拟货币“比特币”的炒作都属于虚拟经济行为。

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美国爆发就可以观察到虚拟经济给美国带来的巨大伤害。美国国内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试剂盒等等防护物资都不能自主生产,几乎全部要靠进口,而美国股市近十多天四次熔断,大跌超过20%,都充分说明,由于美国经济中虚拟经济的比例过重,造成了实体经济的根本无法满足美国人民的需求。美国当时之所以敢把实体经济的比例降得很低,是坚信自己有美元霸权。可当美国精英阶层明白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时,再想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来不及了。

《人民日报》:发展实体经济,强大还是要靠实体经济。这是中央为国家发展定出的国策,也是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要以美国为戒。虚拟经济要发展,但一定要适度,一定是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发展虚拟经济。

通过上面的解析和论述,大家一定明白了,电商是货真价实的实体经济行为。比如农产品的销售,传统的销售模式在超市,菜市场等实体门店,而电商不在通过那么多的中间环节,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经营的效率,也大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购买。这种新兴的商品销售模式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但不会受到影响,还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有前途。


勇谈生活


这是不是有常识性错误?电商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是销售终端,不是金融类虚拟经济,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削弱了电商平台和电商,则实体经济销售端就会发生问题,导致实体经济发生库存积压和资金链断裂,任何有经济头脑的人都不会把电商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它们是共生关系。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一下虚拟经济的概念:

虚拟经济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这个翻译才更符合虚拟经济的内涵。也有学者使用“符号经济”甚至“名义经济”的概念,只是强调了经济系统运行中“符号”或“名义”的表象,而没有深入探讨虚拟经济的本质。

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衍生而来。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


o七杯茶o


我是野猪,我来回答

我认为电商不但有前景,而且前景一片光明

第一、这是商品流通的需要

自从网络诞生以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同时也给商业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购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商品,给商家和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买人参再也不用跑东北,买葡萄再也不用跑新疆,甚至你可以不用去集贸市场,坐在家里点点键盘就可以完成浏览、选择、购买的所有流程。

再好的商品如果不能迅速的流通到需要它的人手上,其使用价值就无法体现,商业利润自然无法实现,经济自然发展缓慢。我国有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产生在小农经济时代,再好的酒也只能在巷子附近才能买到,再远了,知道的人就会少了,因此销量也只能是维持小本经营。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变成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不然我国著名的茅台酒,如果没有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摔碎一瓶,酒香四溢,才引起外国人的关注,品尝之后赞不绝口,最终喜获金奖。可见再好再香的酒,如果别人看不到、闻不到、自然就不会去购买。而电商可以解决这一个商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让自己的店门不仅仅是开在巷子里,而是开在一个人流密集的大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网民,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网络,浏览到你的商品,从而增加商品的流通性。

第二、这是国家就业的需要

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待业人口也多。这批待业人员的工作,创业都是令到国家很头疼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将引发大量社会问题。但是电商平台的出现,可以帮助待业人口找到自己工作、创业的平台。光淘宝卖家就在千万左右,特别要提到的是,女性卖家占了一半,尤其是很多年纪大的人,在社会上求职,因为年龄不占优势,基本求职无望,但是他们在电商平台却做得很好。

因此电商平台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叔、阿姨,她们年纪相对偏大,但是在这里他们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很多人在电商平台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并且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而这是国家最需要的,也是国家最愿意鼓励企业家去做的。

第三、这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只有扎扎实实的发展实体经济,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起来。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绝对离不开电商。还是前面那个例子:酒香也怕巷子深。像茅台酒,如果没有这些电商平台帮助销售,仅仅靠着线下门店的销售量,估计总销量要大打折扣,现在茅台酒的线上销量已经占到了总销量的30%以上,而且茅台酒厂准备把这一占比继续提升到60%。

我国很多企业,正是通过网络,通过电商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自己,让世界发现自己。像我国生产的通讯设备,能卖到世界各地,如果没有网络上的电商平台,中国自己生产的通讯设备绝对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世界知名度。

我国卖得最好的手机是我国生产的华为系列品牌的手机。其销量稳居世界前三。是我国唯一可以和三星、苹果扳手腕的手机。取得这样的成绩固然和华为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有关,但是,没有电商平台,想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无法想象的。

综上,我认为,我国的电商平台的发展应该大有前景。

我是野猪,回答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