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作品和人品应该分开讨论吗?

hh0423



二萌子348


社会主流都认为真善美的内涵是统一的,如果把它们分开认识是错误的。那古人何必创造三个字呢?真不等于美,美不等于善,善又不等于真。如此说来,既然不同,又怎么统一呢。

蔡京是大书法家,也是六贼之首。秦侩发明了宋体字,他的恶行人人皆知。还有沈括,董其昌等等这些人。他们的品行都不值一提,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所以说艺术家的人品和其作品的质量没有很大的关系。

再提一下我比较喜欢的几个诗人,说起来人人喊打喊骂的人。提起顾城,顾城杀妻。提起徐志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渣男。很多人已经不再注重艺术家的作品,谈起他们的私生活八卦倒是津津乐道。陈丹青说:“我对艺术家的包容度是很高的”。一个时代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多么难的事情。他们在历史的长流中添花添彩。

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里说,一个艺术家必备的要素是,天赋,人品,努力。我不知道先生所说的这三个要素在他心里所占的比重是如何?人品很重要,我也很认同。只是人和事需要一个全面而客观的看法。

在陈丹青的一个访谈中他说了一件事,他说的是一个美国著名的悬疑犯罪编剧,具体名字我忘记了。他说人性的扭曲程度,人性的黑暗面被他剖析出来。一个普通人是写不出这种东西的。作者在剖析自己的灵魂。

可见人和作品当然是不可分离出来的,这也是他的一部分。但是不可因为生活的瑕疵而全盘否定作品。





纳新老师


艺术家的作品和人品不应该分开,每个人神态与境界领悟不同,在作品上是最好体现,不能用世俗眼光去评判人与事物,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是非对错不会一样。境界高的人不走寻常路,思维方式异于常人,行话说的好:作品不再多在于精。我认识的艺术家是个画家,画过不少有名作品,刚开始那几年画画吃不上饭,在他看来只要有吃的画画就行,喜欢静朋友不多,从不理会世俗中的事,与父母非近似近,由于生活欠亲人朋友些钱,大家说他不务正业。不能养活自己就赶紧改行,他说不行,欠的钱以后我加倍奉还,不能画画自己就失去灵魂。作品有表现人性的,自然的,心境的,脱俗的等,作品等于人品,没有至深体会创作不处感人作品,好到极致也是作品,坏到极致也是作品,艺术家不是打印机,灵魂的创造师用心灵创作出来的。N年后他成功了,给大家上了一节人生课,走自己选择的路而不是走好走的路,好走的路往往是下坡路。忍受孤独苦难只是暂时的,熬过去看见明天的太阳。人只有静的时候会反思,世间没有那么多的对与错,星球都有不同轨道更何况人哪,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想要生活也不一样,大多数人选择大富大贵,享受高人一等奢侈,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诗和远方,他们向往自由与心中阔达之情。




大鹏汉字


这个有点难讲,都说字如其人,你看看蔡京、秦桧的书法那也杆杆的,能说人品不好作品就不好吗?但是人品好作品肯定是好的看看徐悲鸿就不错。



我画吧


艺术家是一个源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发于心灵,可以理解发自内心,艺术家发自内心创作,创作的是他内心所深刻认识的事物,这个事物它怎么体现,它体现的手法也就是艺术家的挤艺,我们客观看待。而这个事物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观或则它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我们要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看待,用正确的价值观看待这个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是我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和人品还是要一并讨论,并不是作品好就可以成为艺术家,我们更应该支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雏糊说


人品~是思想根基,政治精神;

作品~是人品展示,艺术呈现

没有人品之作品==孤芳自赏,偏心自傲

没有作品离人品==无品离群,枯萎艺术


姚启元13813119098


有人人如其作,比如鲁迅、钱钟书、冰心……有人人作不符,比如胡兰成、余㐅雨、范zeng……不论怎样,都可以将作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讨论的。


和王


所谓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故文字文章与人品密不可分,倘要评价岂能分而论之?

无论各种艺术作品,或多或少都会融入个人元素,即便编撰历史也难做到置身事外而绝对不露痕迹。何况艺术作品,总会留有自己情感,性格,思想的哪怕蛛丝马迹般的印记。

很难想象,一个思想肮脏,品行拙劣的人,可以创造出亘古流芳名垂青史的作品。

当然,人性有多面性,这是另外话题。


zh宏远


这个分不开。不少名人在位时到处题字,后来落马,“杰作”很快被铲除。[呲牙][呲牙][呲牙]


寒山宽宏


艺术家的作品和人品看什么场合,在非常专业的领域或收藏界作品占上风;在政治宣传方面,鼓动社会正能量方面,激励民众斗志方面,人品就凸显出来,必须以人品为主,否则社会共识就会混乱,于文明建设有极大冲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