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脱贫故事】付益婶的“三不愁”#江西故事

“啰啰啰……叽叽叽……”一边咚锵咚锵地敲盆,一边大声吆喝,记者在安源区白源街长溪村看到付益婶时,她正风风火火的喂着自家养的猪、鸡、鸭。看着它们满地撒欢、争先抢食,眼前这个身高不足1米5的女人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灿烂的笑。

【我讲脱贫故事】付益婶的“三不愁”#江西故事

▲付益婶在清理猪圈

付益婶全名阳付益,是长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年丧偶,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和老人,赡养整个家的重担全压在她瘦弱的身上,常年劳累饮食不规律导致胃痛频发。“初次来到她家中,我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简陋的小楼里像样的家具几乎没有,各种杂物堆得到处都是,连下脚的地儿都没有。虽然来之前从村委会那了解了一些情况,但是还是突破了我的想象。”帮扶干部陈明朝回忆道。

【我讲脱贫故事】付益婶的“三不愁”#江西故事

▲付益婶养的土鸡

要使一个贫困家庭摆脱贫困,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帮扶和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使贫困户增加收入、减轻负担,又要扶贫扶志,激发自身动力。2016年开始,帮扶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努力寻求各种办法。近年来,阳付益多次住院的费用都按照政策得到了报销,外孙读幼儿园除享受国家学前教育资助1500元外,白源街每年9月给予相应的学前教育补助金1000元。阳付益的负担减轻了,可是怎么才能增加收入呢?扶贫工作队看着阳付益散养的十几只鸡鸭,商量着想帮她发展养殖,可产业帮扶又岂是那么容易?

“资金呢?技术呢?销路呢?搞不好的话,就会贫上加贫!”扶贫工作队有人提出顾虑。“扩大养殖,资金这块,国家现在有贴息小额贷款。”“养殖技术方面,这些年区里、街里都安排了她参加系列就业、创业培训班,她自己也养殖了这么多年,关键是她有强烈的脱贫志气。”“市场的话,区里建立了‘惠农选商城’农产品电商平台,在网上可以销售,我们的亲戚朋友、食堂也可以消化一部分”……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纷纷出谋划策,勾勒着付益婶的脱贫蓝图。


【我讲脱贫故事】付益婶的“三不愁”#江西故事

▲付益婶和帮扶干部畅想脱贫蓝图

帮助付益婶申请到2万元贷款后,她便努力筹划自己的创业之路。开始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每天起早贪黑,白天在购买饲料、喂食之余,挤出时间学习养殖知识,并结合之前培训所学的知识,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累积,终于形成了一套自身的养殖经验做法,为她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复一日,付益婶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家中已有40头猪存栏,另外还有40羽鸭和128羽鸡,年收入达到7万元左右,成功脱贫。

“现在我不愁吃、不愁穿,而且不愁销,是党和政府的恩情重。”亮白的墙面、崭新的大门、大理石的楼梯、不锈钢扶手,新装修的小楼处处都是新面貌。“我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大家,帮助身边的贫困户一起脱贫奔小康。”原来付益婶笑起来这么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