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主持人把冠狀病毒讀成guàn,普通話發音是否該被重視?

老吳的春天


我小時候類似的問題大家也拿來討論,但是這麼些年過去了,我看到的更多結果還是隨了大流。

其實道理很簡單,普通話只是統一語言的標準,但這種細微的區別並不會影響語義。語言作為溝通交流的媒介,不斷的變化適應社會是正常現象。讀的人足夠多,自然就會得到修改。

所以除了學生、專業工作者,其餘人讀什麼都可以,但是儘量向標準靠攏,不影響表述,也沒有較真的意義。


蒼穹幕落


我兒子主持人班的老師也讀錯的,還是電視臺臺長的徒弟,後來她讓我給兒子考級,我就和她說,這個課程學完了看情況再說吧~我兒子錄了一個標準讀音的視頻上交了~小孩子都知道讀第一聲……哎……兒子喜歡玩就讓他繼續上著吧……


默瀾愛在


“冠”字有兩個讀音,一聲和四聲,一聲是名詞帽子的意思,四聲是動詞戴帽子之類。冠狀病毒明顯是名詞,另外此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如日冕般外圍的冠狀(也有說像王冠)因此被稱為冠狀病毒。現在大家電子產品用得多,寫字少,朗讀也少,對普通話確實不夠重視,有時提筆忘字,看見字想不到讀音。

不過換個角度,文字的最終目的是交流,在某些場合經過約定俗成,我們彼此都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意思也就可以,甚至是錯的大家一起錯也能明確指向。

額,再頭腦風暴一下,什麼是普通話?誰來定義標準呢……[呲牙][呲牙]



九號菜地


冠狀病毒的“冠”讀“貫”還是“關”?
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引起全國高度重視。播音員讀的時候“冠狀”的“冠”讀作平聲“關”,而很多人覺得“冠”就是冠軍的冠,應該讀去聲“貫”,所以覺得讀“關”聽起來彆扭。
到底該讀什麼?
查現代漢語詞典,冠有兩個讀音:guàn或guān,古代是指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
現代漢語中,讀“guān關”的時候,指帽子或者像帽子的東西,作名詞,如冠冕、冠蓋。新型冠狀病毒的形狀如一頂皇冠,讀“guān關”是正確的。
讀“guàn貫”的時候,指“把帽子戴上”或“居第一”,如未冠、名冠全球,作動詞。也作名詞,意指冠軍。
所以“關”狀病毒的讀法是正確的。

所以學習普通話必須兼顧語音、語法、詞彙三個方面。漢語方面的分歧突出地表現在語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區之間的語音系統差別大,就是一個地區、一種方言內部也常在語音方面有明顯的差異,而在詞彙和語法方面方言與普通話的差異是有限的。可以說,語音差異是造成交際困難的主要原因。所以,學習普通話的關鍵是學習以北京語音為準的標準音,學習語音必須專注地通過口、耳的訓練才能學好。


yettasky


作為專業媒體主持人,普通話是基本功,必須要標準,因為媒體負擔了向社會傳播文化的功能,如果傳播的信息是錯的,就會以訛傳訛,造成文化上的負面影響。

一、讀音解析

冠有兩個讀音:

1. 冠[guān]— 一般與名詞相關

指帽子或像帽子的東西。

例詞:冠冕、皇冠、桂冠、衣冠

2. 冠[guàn]— 一般與動詞相關

指戴帽子、超越眾人的、第一名的、把XX加在前面。

例詞:冠軍、力冠群雄、奪冠、冠之以XX

在“冠狀病毒”這一稱謂上,應該採用名詞“冠”[guān]的讀音,而不是動詞“冠”[guàn]的讀音。

二、漢字讀音在民俗上的流變

有些漢字讀音,在民間流傳使用過程中,受方言、使用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與普通話標準讀音相異的情況,因為有些司空見慣、約定俗成的讀音,已經被社會大眾或當地民眾廣為接受了,那就成為現代漢語言變化發展的一部分。

例如:北京地名“大柵[shi]欄”,按普通話標準讀音“柵”應讀[zhà],但北京人都稱“大柵[shi]欄”。

老字號“喬家柵[shān]”,此處習慣讀成[shān],也沒有人讀成[zhà]。

相似的例子還有,比如說,上海有個地名叫莘莊,這個“莘”就是“莘莘學子”裡的“莘”,按照漢語普通話正音應該讀作[shēn],但是上海人一般都讀作“莘[xīn]莊”。這是認字認半邊帶來的結果,因為“莘”字用得不普遍,而下半部“辛”字大家都認得,都按“辛”的讀音來讀,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還有更有意思的例子,因為用錯字,老百姓認錯了字,索性將錯就錯,反而誤打誤撞讀對了正音。比如,上海寶山區有一條公路,叫薀川路,這裡的“薀”讀作[wēn],指的是“積聚”的意思,因為寶山有個“薀藻浜”,故給這條路起名“薀川路”,但市政部門設立的很多標識都用的是“蘊川路”,可能因為“薀”字比較冷僻不常用,所以誤作“蘊”。這“薀”和“蘊”兩個字是高度相似,普通民眾對“蘊”這個字不感冒,都按照“認字認半邊”原則,按照“溫”字的讀音讀作[wēn](因為“蘊”字下半邊確實看起來像“溫”)。沒想到,這條路的路名,本該用的正字“薀”,其正確讀音就是[wēn]。後來政府把這條路的相關標識都改回了“薀川路”。

三、哪些可接受改變,哪些該堅持標準?

語言是變化發展的,在社會演進過程中,某些字的讀音也會發生一些改變。

根據變化的讀音本字本義與正音的差別,分為幾種情況:

1. 某字屬於多音字,流行讀音和正音不同,但意義理解沒有偏差,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

例如:

“給[jǐ]予”,有些非正式場合讀“給[gěi]予”。

“遊說[shùi]”,有些非正式場合讀“遊說[shuō]”。

字義理解上沒有太大偏差,說了不影響理解,兩個讀音都存在,正音通常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變化讀音也可以表達同一個意義,勉強可以接受。

2. 某字的流行讀音於正音發生變化,可以被理解意義,但在字義上出現偏差,應當以正音讀法為標準,流行讀音雖能讓人理解,但會被視為不正確讀音。

例如:

“角[jüé]色”,有些人習慣讀成“角[jiǎo]色”,說了也能被人理解,但“角[jüé]”和“角[jiǎo]”的意義在漢字本義中是不同的。

“冠[guān]狀病毒”與“冠[guàn]軍”也是屬於這個情況,有些人可能誤把該讀第一聲的地方讀成第四聲,即便被理解了,但仍然屬於錯誤讀音。

3. 構成某特定詞彙的字屬於多音字,在解讀時被讀作錯誤讀音,直接影響了該詞彙的意義表達,錯誤讀音將被視為漢語能力和文化素養的缺失。

例如:

自怨自艾[yì]被讀成“自怨自艾[ài]”

虛與委蛇[yí]被讀成“虛與委蛇[shé]”

參差[cēn cī]不齊被讀成“參差[cān chā]不齊”

4. 構成某特定詞彙的字與另一字的字形高度相似,但讀音不同,意義也不同,在解讀時被讀作另一字的讀音,直接影響了該詞彙的意義表達,錯誤讀音將被視為漢語能力和文化素養的缺失。

例如:

不能自已[yǐ]被讀成“不能自己[jǐ]”

注意:“已”和“己”是兩個不同的字,字形相似,但讀音不同,意義也不同。

語言是變化發展的,但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要保護好語言的標準,因為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失去了語言就會喪失民族文化。一些新鮮的、有益的變化,是可以接受的,但隨意的改變以至於損害民族語言的行為,我認為不能接受,應該加強語言教育以鞏固民族文化。


易星隆


其實按理來說,這個字是應該讀一聲,但在中國,有的字的發音真的沒法那麼計較,比如說:在我們青海有一種小吃,我們本地人口頭都叫rang皮,但本身這個字卻是“釀”這個字,可我們都不叫它niang皮哦,還有電餅鐺的鐺,大家都叫什麼?字典上是兩個發音,按理來說應該叫電餅鐺(cheng),可前幾天正好看到有人問這個字到底怎麼讀?看答案裡,有很多人是讀(dang)的,所以,在有些字大家都約定俗成了那麼讀時,就不要那麼計較了吧?這樣的字應該還有很多,大家能否例舉幾個?


陽光明媚88238306


有錯嗎?難道不是讀第四聲guàn?自己心裡默唸一遍到底是guān還是guàn


揚揚肉媽


普通話的發音裡有一種“變聲”,根據後面一個字的情況而發出不同的音。比如“不”,後面的字是二聲、三聲的時候,發“bu”的第四聲,“不行”“不懂”“不可以”等等,但是後面一個字是第四聲的時候,“bu”會變聲成第二聲,“不是”“不對”等,大家可以默讀體會一下。這是漢語裡很特殊的一個現象,但並不少見。“冠”字也一樣存在,除了本身字義導致的讀音區別以外,還有變聲的現象


Charlie8888


怎麼說呢,有這麼一個現象,就是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說,每一代的字典都在改一些字的讀音。

很多字因為現在的人們習慣於讀它錯誤的讀音,所以字典就乾脆把它改成錯的那個了。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說是要好好繼承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的話,可我們現在的語音和一開始其實有很大差別。歷史上文字改革那麼多次,其實就是為了更加適應人類。

包括以後的發展方向,當有了幾乎人人都會說的世界語音時,我覺得那不是英語也不是漢語或者其他很多人會說的語音。而是一種將各種語言融合的全新語言(比如說現在各國都把其他國家比較出名的詞直接音譯過來,如果音譯的越來越多,就基本上大家都能懂了。)

但以上都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就事論事的話,作為一個主持人,如果說錯讀音的話確實是職業上的大錯誤。

冠的話,當它作為一個名詞 ,例如皇冠,往往讀第一聲。作動詞的時候讀第四聲比較多(也許是那個主持人說“感謝由。。。冠名播出”說多了[捂臉])

普通話的發音是要重視,但沒必要強硬得去改變,像主持人那種經常在公眾面前出現的,要求說對就行了。


稚魘


是否糾正這個讀音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讀音是從俗從眾的,也就是說,如果大家都讀錯了,那慢慢就會認為這個錯的讀音是對的了。

第二,漢語需要規範,需要統一,對讀音當然也要有要求。比如雖然很多人把“檔案”的“檔”讀成第三聲,但是正確讀音就是第四聲。

這兩條原則是矛盾統一的,我們不能因為第一條原因就放任錯誤,也不能因為第二條原因就拒絕變化。

拿“新冠病毒”來說,為什麼要強調“冠”第一聲?

第一,“冠”讀第一聲時是名詞,表示帽子或者類似帽子的東西,如雞冠子。讀第四聲的時候是動詞,戴帽子或者引申的其他含義,比如“冠名”“冠軍”等。從“冠狀病毒”的命名來看,明顯應該讀第一聲,符合意義。

第二,很多人讀成第四聲並不是第四聲就是正確的理由。前面說的從俗從眾,首先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來觀察的,不是有人讀錯馬上就說要改;第二是要有一定的理由,比如“冠狀病毒”其實是沒有理由變成第四聲的,因為它完全符合第一聲的意義和要求。

據此,冠狀病毒的讀音,是應該規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