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主持人把冠状病毒读成guàn,普通话发音是否该被重视?

老吴的春天


我小时候类似的问题大家也拿来讨论,但是这么些年过去了,我看到的更多结果还是随了大流。

其实道理很简单,普通话只是统一语言的标准,但这种细微的区别并不会影响语义。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媒介,不断的变化适应社会是正常现象。读的人足够多,自然就会得到修改。

所以除了学生、专业工作者,其余人读什么都可以,但是尽量向标准靠拢,不影响表述,也没有较真的意义。


苍穹幕落


我儿子主持人班的老师也读错的,还是电视台台长的徒弟,后来她让我给儿子考级,我就和她说,这个课程学完了看情况再说吧~我儿子录了一个标准读音的视频上交了~小孩子都知道读第一声……哎……儿子喜欢玩就让他继续上着吧……


默澜爱在


“冠”字有两个读音,一声和四声,一声是名词帽子的意思,四声是动词戴帽子之类。冠状病毒明显是名词,另外此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如日冕般外围的冠状(也有说像王冠)因此被称为冠状病毒。现在大家电子产品用得多,写字少,朗读也少,对普通话确实不够重视,有时提笔忘字,看见字想不到读音。

不过换个角度,文字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在某些场合经过约定俗成,我们彼此都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也就可以,甚至是错的大家一起错也能明确指向。

额,再头脑风暴一下,什么是普通话?谁来定义标准呢……[呲牙][呲牙]



九号菜地


冠状病毒的“冠”读“贯”还是“关”?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引起全国高度重视。播音员读的时候“冠状”的“冠”读作平声“关”,而很多人觉得“冠”就是冠军的冠,应该读去声“贯”,所以觉得读“关”听起来别扭。
到底该读什么?
查现代汉语词典,冠有两个读音:guàn或guān,古代是指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
现代汉语中,读“guān关”的时候,指帽子或者像帽子的东西,作名词,如冠冕、冠盖。新型冠状病毒的形状如一顶皇冠,读“guān关”是正确的。
读“guàn贯”的时候,指“把帽子戴上”或“居第一”,如未冠、名冠全球,作动词。也作名词,意指冠军。
所以“关”状病毒的读法是正确的。

所以学习普通话必须兼顾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汉语方面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区之间的语音系统差别大,就是一个地区、一种方言内部也常在语音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是有限的。可以说,语音差异是造成交际困难的主要原因。所以,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是学习以北京语音为准的标准音,学习语音必须专注地通过口、耳的训练才能学好。


yettasky


作为专业媒体主持人,普通话是基本功,必须要标准,因为媒体负担了向社会传播文化的功能,如果传播的信息是错的,就会以讹传讹,造成文化上的负面影响。

一、读音解析

冠有两个读音:

1. 冠[guān]— 一般与名词相关

指帽子或像帽子的东西。

例词:冠冕、皇冠、桂冠、衣冠

2. 冠[guàn]— 一般与动词相关

指戴帽子、超越众人的、第一名的、把XX加在前面。

例词:冠军、力冠群雄、夺冠、冠之以XX

在“冠状病毒”这一称谓上,应该采用名词“冠”[guān]的读音,而不是动词“冠”[guàn]的读音。

二、汉字读音在民俗上的流变

有些汉字读音,在民间流传使用过程中,受方言、使用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与普通话标准读音相异的情况,因为有些司空见惯、约定俗成的读音,已经被社会大众或当地民众广为接受了,那就成为现代汉语言变化发展的一部分。

例如:北京地名“大栅[shi]栏”,按普通话标准读音“栅”应读[zhà],但北京人都称“大栅[shi]栏”。

老字号“乔家栅[shān]”,此处习惯读成[shān],也没有人读成[zhà]。

相似的例子还有,比如说,上海有个地名叫莘庄,这个“莘”就是“莘莘学子”里的“莘”,按照汉语普通话正音应该读作[shēn],但是上海人一般都读作“莘[xīn]庄”。这是认字认半边带来的结果,因为“莘”字用得不普遍,而下半部“辛”字大家都认得,都按“辛”的读音来读,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还有更有意思的例子,因为用错字,老百姓认错了字,索性将错就错,反而误打误撞读对了正音。比如,上海宝山区有一条公路,叫蕰川路,这里的“蕰”读作[wēn],指的是“积聚”的意思,因为宝山有个“蕰藻浜”,故给这条路起名“蕰川路”,但市政部门设立的很多标识都用的是“蕴川路”,可能因为“蕰”字比较冷僻不常用,所以误作“蕴”。这“蕰”和“蕴”两个字是高度相似,普通民众对“蕴”这个字不感冒,都按照“认字认半边”原则,按照“温”字的读音读作[wēn](因为“蕴”字下半边确实看起来像“温”)。没想到,这条路的路名,本该用的正字“蕰”,其正确读音就是[wēn]。后来政府把这条路的相关标识都改回了“蕰川路”。

三、哪些可接受改变,哪些该坚持标准?

语言是变化发展的,在社会演进过程中,某些字的读音也会发生一些改变。

根据变化的读音本字本义与正音的差别,分为几种情况:

1. 某字属于多音字,流行读音和正音不同,但意义理解没有偏差,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例如:

“给[jǐ]予”,有些非正式场合读“给[gěi]予”。

“游说[shùi]”,有些非正式场合读“游说[shuō]”。

字义理解上没有太大偏差,说了不影响理解,两个读音都存在,正音通常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变化读音也可以表达同一个意义,勉强可以接受。

2. 某字的流行读音于正音发生变化,可以被理解意义,但在字义上出现偏差,应当以正音读法为标准,流行读音虽能让人理解,但会被视为不正确读音。

例如:

“角[jüé]色”,有些人习惯读成“角[jiǎo]色”,说了也能被人理解,但“角[jüé]”和“角[jiǎo]”的意义在汉字本义中是不同的。

“冠[guān]状病毒”与“冠[guàn]军”也是属于这个情况,有些人可能误把该读第一声的地方读成第四声,即便被理解了,但仍然属于错误读音。

3. 构成某特定词汇的字属于多音字,在解读时被读作错误读音,直接影响了该词汇的意义表达,错误读音将被视为汉语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缺失。

例如:

自怨自艾[yì]被读成“自怨自艾[ài]”

虚与委蛇[yí]被读成“虚与委蛇[shé]”

参差[cēn cī]不齐被读成“参差[cān chā]不齐”

4. 构成某特定词汇的字与另一字的字形高度相似,但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在解读时被读作另一字的读音,直接影响了该词汇的意义表达,错误读音将被视为汉语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缺失。

例如:

不能自已[yǐ]被读成“不能自己[jǐ]”

注意:“已”和“己”是两个不同的字,字形相似,但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语言是变化发展的,但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保护好语言的标准,因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失去了语言就会丧失民族文化。一些新鲜的、有益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但随意的改变以至于损害民族语言的行为,我认为不能接受,应该加强语言教育以巩固民族文化。


易星隆


其实按理来说,这个字是应该读一声,但在中国,有的字的发音真的没法那么计较,比如说:在我们青海有一种小吃,我们本地人口头都叫rang皮,但本身这个字却是“酿”这个字,可我们都不叫它niang皮哦,还有电饼铛的铛,大家都叫什么?字典上是两个发音,按理来说应该叫电饼铛(cheng),可前几天正好看到有人问这个字到底怎么读?看答案里,有很多人是读(dang)的,所以,在有些字大家都约定俗成了那么读时,就不要那么计较了吧?这样的字应该还有很多,大家能否例举几个?


阳光明媚88238306


有错吗?难道不是读第四声guàn?自己心里默念一遍到底是guān还是guàn


扬扬肉妈


普通话的发音里有一种“变声”,根据后面一个字的情况而发出不同的音。比如“不”,后面的字是二声、三声的时候,发“bu”的第四声,“不行”“不懂”“不可以”等等,但是后面一个字是第四声的时候,“bu”会变声成第二声,“不是”“不对”等,大家可以默读体会一下。这是汉语里很特殊的一个现象,但并不少见。“冠”字也一样存在,除了本身字义导致的读音区别以外,还有变声的现象


Charlie8888


怎么说呢,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说,每一代的字典都在改一些字的读音。

很多字因为现在的人们习惯于读它错误的读音,所以字典就干脆把它改成错的那个了。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说是要好好继承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话,可我们现在的语音和一开始其实有很大差别。历史上文字改革那么多次,其实就是为了更加适应人类。

包括以后的发展方向,当有了几乎人人都会说的世界语音时,我觉得那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或者其他很多人会说的语音。而是一种将各种语言融合的全新语言(比如说现在各国都把其他国家比较出名的词直接音译过来,如果音译的越来越多,就基本上大家都能懂了。)

但以上都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就事论事的话,作为一个主持人,如果说错读音的话确实是职业上的大错误。

冠的话,当它作为一个名词 ,例如皇冠,往往读第一声。作动词的时候读第四声比较多(也许是那个主持人说“感谢由。。。冠名播出”说多了[捂脸])

普通话的发音是要重视,但没必要强硬得去改变,像主持人那种经常在公众面前出现的,要求说对就行了。


稚魇


是否纠正这个读音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读音是从俗从众的,也就是说,如果大家都读错了,那慢慢就会认为这个错的读音是对的了。

第二,汉语需要规范,需要统一,对读音当然也要有要求。比如虽然很多人把“档案”的“档”读成第三声,但是正确读音就是第四声。

这两条原则是矛盾统一的,我们不能因为第一条原因就放任错误,也不能因为第二条原因就拒绝变化。

拿“新冠病毒”来说,为什么要强调“冠”第一声?

第一,“冠”读第一声时是名词,表示帽子或者类似帽子的东西,如鸡冠子。读第四声的时候是动词,戴帽子或者引申的其他含义,比如“冠名”“冠军”等。从“冠状病毒”的命名来看,明显应该读第一声,符合意义。

第二,很多人读成第四声并不是第四声就是正确的理由。前面说的从俗从众,首先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来观察的,不是有人读错马上就说要改;第二是要有一定的理由,比如“冠状病毒”其实是没有理由变成第四声的,因为它完全符合第一声的意义和要求。

据此,冠状病毒的读音,是应该规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