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表演藝術家和教育家馬兆麟

戲劇表演藝術家和教育家馬兆麟

我的同鄉馬兆麟先生,小名根子,藝名“根根紅”,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馬根子”老先生。他是現代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戲劇教育家、馬派藝術的創始人。1901年他生於山西文水縣伯魚村,7歲時父死母嫁,流落街頭以賣唱為生,後入同盛園戲班,被同盛園戲班花臉演員“大麻黑”收為徒弟,學戲四年,唱、做、打,念技藝全面。“大麻黑”本名範天貞,靈石縣靜升村十字甕門溝人,13歲時與本村好友閆貴鎖(晉劇泰斗丁果仙的過門師傅、義父)在介廟看戲時私逃出走,跟隨太原晉劇二園班學藝唱戲。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唱腔渾厚有力、蕩氣迴腸,因此有“大麻黑臺上一聲吼、戲臺也要抖三抖”的美譽。他以唱黑淨聞名,但也通曉其它行當,形成了激情、奔放、誇張的表演風格。1910年,只有九歲的馬兆麟拜“大麻黑”範天貞為師,認作義父。初學丑角,後改鬚生,四年後滿師,一唱走紅,人稱藝名“根根紅”。到太谷二錦梨園深造。二錦梨園在祁縣、太谷一帶頗有名氣,行當齊全,他專攻鬚生,技藝日益提高。曾與筱金枝、王玉山(水上漂)同臺演戲,長期以頭套鬚生挑梁。不料有一次因胸部受傷損壞了聲帶,正如俗話所說“唱戲怕沒嗓子,釘鞋怕沒掌子”。馬兆麟先生聲帶雖然受損,但他沒有消沉,而是另闢蹊徑,下大力練習做功,以唸白和做工戲受到歡迎,並逐漸形成了他手、眼、身、步精緻靈巧,舒展大方,髯口功準確精到,表演激情奔放,極富誇張的風格,享譽"東四處"更及三晉大地。最終在表演上取得突破,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馬派的開山鼻祖。多年來馬兆麟先生因能戲甚多,常在班內外傳授,尤其是抗戰期間在"東四處"教戲有年,深受廣大鄉人敬重。

為什麼說馬兆麟先生是我的老鄉呢?因為在1919年他18歲時來到盂縣,進入瑞梨園劇團(一稱"快班"),不久娶妻成家,就寄居於我的故鄉清城村。清城號稱“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經濟發達,文物古蹟甚多,農曆二月初二和陸月十五是本村廟會,因而一年唱戲最少兩次,如有特殊事情可另加戲,是方圓幾十裡內請戲班次數最多的村鎮。他選擇落戶清城,在這裡一住就是近三十年,成了一個正宗的清城人。

馬兆麟先生18歲時來到盂縣,40多歲離開清城遷去太原,期間他登臺演戲數千場,作為一個演員,早已聲名鵲起, 名震晉東。這二十餘年,是他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龍套逐步成長為晉劇名伶的一個重要的成長期,是他的表演藝術日益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的轉型期,也是他孕育與開創馬派藝術的一個重要的奠定期。家鄉的鄉親們都很尊重馬兆麟先生,也為有這樣一個晉劇名家落戶於本村而驕傲與自豪,每當提起馬兆麟先生時,村裡上年紀的人都熟悉他的經歷,親切地叫他的小名“根子”。因了這個原因,我說與他是老鄉。他進入盂縣戲班後,在晉東一帶地區及河北等地巡迴演出,頗受觀眾喜愛和讚賞。直到1941年,他才帶著妻小一家遷入太原,隨即領著弟子們入了太原新華劇院,與晉劇名角丁果仙、喬國瑞、郭鳳英、筱金枝、梁小云等同臺合作獻藝,他博覽眾長,汲取了各路名家的藝術精髓,提高了演藝水平,技藝越發精湛。他曾經主演的《清風亭》《走雪山》《八件衣》等,名噪一時,深受觀眾歡迎。馬兆麟先生先後到陽泉、張家口、北京等地進行演出,在北京三晉劇園曾和馬玉山(藝名水上漂)、牛桂英、筱桂桃等名演員同臺演出。1949年冬,馬先生一家遷到太原,進入人民劇社,邊演出,邊整理自己演過的劇目。新中國成立後的1953年,他隨團去北京參加全國戲曲匯演,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54年,馬兆麟一家與由代縣來的霍金鳳、任禮、劉振芳等合成了霍金鳳劇團,後為太原市晉劇三分團。1956年,霍金鳳帶部分人員去晉北、內蒙演出後,馬秋仙擔任三團團長,演員主要有馬兆麟、馬秋仙、馬玉仙、成淑貞、黃秀珍、白炳玉等。1959年,丁果仙調入山西實驗劇院,一團部分演員和二團、三團合併,成立太原市晉劇團。1962更名為山西省晉劇院。

記得還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一個秋日的下午,“根根紅”攜親屬一行回舊居拜望了鄉親們。我記得那時剛六、七歲,正在故鄉清城村的後襬溝(村東的一條街道)與小夥伴玩耍,忽然看到幾個村裡人引著一群穿戴異樣,操外地口音的男女,大家一路親熱地說笑著從村口走過來,在董家大門口坐街的幾位鄉親好奇而又羨慕地跟在後面,向陪同客人的村民問詢這群陌生的來客。從他們的對話中,才知道這群人是“根根紅”和他的夫人、女兒等親屬,說著,只見他們走進了南面一處姓潘的宅院大門,那就是馬兆麟先生當年的住居,我記得那是一個不太大的院子,大門朝南,上房是正房,還有兩間西屋,是廚房。馬兆麟先生這次攜女重回舊居看望鄉親,還住了一夜。這次回鄉,馬兆麟先生為縣晉劇班作了多次教練和示範表演, 耐心指導學員們各個做功動作,還特地在清城登臺, 為村民們演出了《甘露寺》等劇目,表達了對故鄉人民的深情厚誼。那年離開清城後,再沒有回來過。後來我曾建議村裡開放馬兆麟故居(今舊址仍存),可惜一直未果。

作為馬派的創史人,馬兆麟先生注重戲劇人才的培養,特別是轉入太原市戲劇學校任教後,其授藝嚴肅、嚴格、嚴謹,對藝徒愛惜有加,多為一戲成才,為行裡行外所稱道。帶出了不少徒弟,培養出了唱做俱佳、名播山陝、譽滿京華的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代表性傳承人、著名鬚生李月仙、董雲仙等表演藝術家和著名演員。李月仙曾說,她就是一出《秦瓊觀陣》師父從腳底下的功夫到身段技巧給紮實紮好才"出爐"的……。她的帽翅功、髯口功、梢子功、馬鞭功,達到了情、技、藝渾然一體,特別是“髯口功”是她創建的一絕。李月仙作為馬派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她又培養了包括謝濤、王和愛、王紅娟、張豔玲等優秀的晉劇鬚生新秀(馬派藝術第三代傳人)。2018年4月,文化和旅遊藝術司公佈了2018年“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戲曲專項扶持項目入選名單,在“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地方戲曲類中,李月仙申報的《齊王拉馬》《殺驛》項目入選並順利結項。

馬兆麟先生同時還帶出了長女馬福仙(藝名十七生)、次女馬玉仙和侄女馬秋仙(藝名小果子)。1962年夏,盂縣晉劇團培訓班部分學員赴省拜會馬兆麟先生,馬先生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並不厭其煩地在藝術方面給予了深入的指導。1980年,馬兆麟參加山西省第四次文代會,被選為省文聯委員和省劇協理事。80高齡的馬兆麟先生,將自己畢生整理的70多個晉劇劇目獻給大會,為戲劇事業作出了貢獻。馬兆麟先生與蓋天紅、高文瀚、郭雲山被譽為晉劇四大鬚生前輩。

戲劇表演藝術家和教育家馬兆麟

馬福仙是馬兆麟的長女,為國家一級演員。1930年生於清城村,8歲開始隨父學戲,主攻文武小生。 在父親的嚴格教導下,從基本功開始刻苦勤奮地學習戲劇表演的一招一式、唱唸做打,並得到了筱金梅、筱金枝、水上漂等老前輩的言傳身教,演技迅速成熟,15歲就擔任了劇團的主要演員,在北京、天津、包頭、張家口、太原等地,先後主演了百餘個膾炙人口的劇目,特別在《黃鶴樓》《翠屏山》《別母》《調寇》《折桂斧》《風儀亭》等劇中塑造的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文武小生形象栩栩如生,受到好評,被讚譽為“十七生”。1958年馬福仙調入太原市晉劇二團擔任第一號小生演員,成為晉劇界著名小生。1960年,為了晉劇事業後繼有人,馬福仙服從組織分配到成立不久的太原市藝術學校任教師。二年後太原市晉劇二團出省演出,馬福仙調回團擔任主要演員。此後,她開始涉足現代戲領域,由男角向女角轉型,並在《江姐》《嘉陵江邊》《山村姐妹》等劇中扮演了不同角色,特別在《山村姐妹》中飾演的富農老太婆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馬玉仙,馬兆麟的次女,生於清城村,也是有名的晉劇演員。嗓音清亮,音質甜美,扮相俊俏,身段嬌好。馬玉仙作為小妹,耳濡目染,很小的時候就會哼唱短小的段子,所以出道較早,根據自己的特點,主攻青衣兼老旦,解放初期,晉北的霍金鳳曾率領以代縣藝人為班底的晉北文藝演出團與馬兆麟、馬秋仙等曾短期組成太原晉劇三團,馬玉仙在三團期間出演了《楊門女將》《楊八姐遊春》《北天門》《花木蘭》等,馬玉仙多飾楊家戲裡的佘太君,神形兼備,頗為人稱道。馬玉仙還曾與牛桂英同臺演出新戲《大家喜歡》,薛小鳳的小姑子,南玉英的婆婆,馬玉仙的媳婦。灌有《下邊廷》等唱盤。但關於她的資料十分缺乏,不得其詳。

戲劇表演藝術家和教育家馬兆麟

晉劇名家馬秋仙,是馬兆麟的侄女兒,也是養女。與丁果仙、張美琴、喬玉仙並稱為晉劇鬚生四大師。1928年生於山西文水卜宜村。自幼喜愛戲曲,10歲師從叔父學藝,工鬚生,專承"馬派",以做工戲《秦瓊觀陣》開蒙,其代表作有《蘆花》《斬子》《空城計》《八件衣》等戲。在1940年代就獲得了很好的聲譽,因有人在她任主演的戲報上畫了個果子,於是得藝名為“小果子”。13歲來到太原,進新華劇院,初演綵女之類配角,兩年後顯露才華,與郭蘭英合演《殺府》《走山》《化金釵》《金水橋》等戲。她與郭蘭英同庚同齡,又天賜一付清脆嘹亮、爽然悅耳的歌喉,很快贏得觀眾青睞,有"金嗓"之譽。她先後在張家口、北京搭班演戲,還曾掛過頭牌。解放以後擔任過太原市晉劇三團團長。1952年全國戲曲匯演,她與郭蘭英、王銀柱合演了晉劇《明公斷》中“大堂見皇姑”的一折,受到了首都觀眾的熱烈歡迎。1979年元旦,馬秋仙闊別舞臺15年後,又重返登臺,雖然已年過半百,但嗓音依然清脆嘹亮,不減當年,深得觀眾喜愛。馬秋仙畢生從藝,專承“馬派”表演藝術,自成一家,獨有建樹。她幼功堅實,能戲甚多,靠架、箭衣戲兼可應工,袍帶、唱工戲最為擅長。嗓音清脆甜美,久唱不疲,越唱越亮,有"金嗓"之譽,做戲樸實無華,分寸咸宜,唸白錯落有致,氣滿神足,極見功力。代表作有《斬子》《蘆花》《八件衣》《天水關》《空城計》《四郎探母》等戲或唱段曾被錄和灌成唱片,家喻戶曉,婦孺皆喜。在馬兆麟的幾個親屬中,她的成就最大,名氣也最大。

馬兆麟先生一家幾乎在同時一下子出了四位知名的晉劇演員,這種情況在山西還是不多見的。

1941年馬兆麟先生舉家離開清城村遷到太原後,不覺一晃70多年過去了。現在村裡上點年歲的鄉親門,都還記得馬根子夫婦和他們的女兒及侄女們在村裡時的情景,回想起已經去世的“根子”夫婦,頗多思念之情,都希望他們的女兒福仙、玉仙和侄女秋仙能帶孩子們回來走走,多住上幾天,嘮嘮家常,也看看這些那年來村裡發生的巨大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