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城記憶


聊城古城記憶

民國時期聊城城區

東昌府衙(即後來的道臺公署,西面是府衙的花園依綠園,因靠近城西北角的綠雲樓而得名,園內有“十八景”。綠雲樓是聊城古八景之一的“綠雲春曙”)。地址在今道署西街路北的聊城市糧食局及西花園,原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後經多次重修,為東昌府最高行政長官辦公、居住的地方。道臺公署往東有東昌府儒學即後來的縣立第二小學;再往東有紅十字會。

東昌府文廟在府衙東,原市委黨校舊址,最早為宋朝元豐間(1078-1085年)博州知州徐爽建。文廟的大門正對著文明街。文明街南首建有文明坊(石牌坊)。

聊城縣衙在樓西大街中段路北,明洪武二年(1369年)縣丞蔣子昭建,歷經多次重修,為聊城縣的行政長官辦公、居住的地方。這裡曾經是評劇團,而現在,這裡是聊城市群眾文化藝術中心。

再往西是縣監獄即後來的看守所。樓東大街西頭路北有縣警察局,又有明平山衛舊址,東口東路北有郵局,路南有國民黨縣黨部。聊城縣衙對面路南是觀后街,“觀”指的是萬壽觀。

萬壽觀為聊城最早的廟宇建築(早於古城的建造年代,聊城曾流傳“先有萬壽觀,後有鳳凰城”之說),在光嶽樓西南,現海源閣賓館(東昌府區招待所)西院牆外。萬壽觀原名房老庵,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後軍都督金榮奏改此名。觀內建有被稱為聊城八景之一的“仙閣雲護”的昊天閣,還有三清殿、鬱羅霄臺和懸掛九龍鍾的鍾樓。萬壽觀的原址之上,是如今海源閣賓館的一座樓。

聊城古城記憶

萬壽觀老照片


聊城古城記憶

萬壽觀重建效果圖

七賢祠在聊城古城萬壽觀原址西南方向100米左右樓西大街原臨場縣衙西鄰,建於明朝中期,供奉聊城歷代鄉賢,計有:王道、穆孔暉、孟秋、王汝訓、逯中立、張後覺、趙維新,後增鄧鍾嶽、朱學篤,實為九賢。

清宣統二年《聊城縣誌》卷四·學校志,載:“七賢祠向在縣西,道光知府朱錦琮改祀於書院後樓上。上供文昌;下供王文定道、穆文簡孔暉、孟清憲秋、王恭介汝訓、逯給諫中立、張宏山後覺、趙素衷維新各牌位。後增鄧鍾嶽為八賢;旁以郡守胡德琳配祀。山長孔憲彝有記勒石。光緒壬辰又增孝毅先生朱學篤牌位於旁”。

八蜡廟,八蜡廟在萬壽觀以西,為東昌府知府於每年臘月祭祀四方神靈的廟宇。八蜡(zhà)是古代中國人民所祭祀八種與農業有關的神祇。八蜡的祭祀稱為八蜡之祭、大蜡之禮或八蜡祭。東昌衛舊址在聊城北門裡路西。

衛倉,明代“平山衛”的糧倉,1950年是聊城監獄。

聊城古城記憶

原聊城監獄的西牆外的衚衕就是“衛昌衚衕”

聊城古城記憶

原來監獄的崗樓

前王園街(現在的紅星街由原來的前王園街、城隍廟街組成)北面原來的任宅曾建有衛倉小學,往北有縣農會。

縣文廟在城隍廟街(現紅星街的東半部)東首路北,這裡曾是縣儒學,現在是聊城四中。

聊城古城記憶

聊城四中

城隍廟在東昌府區人武部院址,為明洪武三年(1370年)東昌府同知魏忠建,後經多次重修,現已不存。

關帝廟,在西城牆上原有關帝廟,為元天曆己巳(1329年)東昌路總管達魯花赤伯顏不花修建,歷代重修,有碑記。獅子頭上一座廟

由聊城海源閣西去三百米,有一條寬七米的小街,叫觀前街。過去,小街西端路南有一戶院牆上砌著一個用石塊雕刻的獅子頭。獅子頭上方凹壁修成一座小小的關帝廟。聊城俗諺“獅子頭上一座廟”便指的這一景觀。據說,這面牆後又生出一顆枸杞,枝葉繁茂,遠遠看去就像獅子後面的尾巴,故又有“石獅子、活尾巴”之說,據傳,“獅子頭上一座廟”緣自聊城歷史上的一大災難。

傅以漸故宅及傅斯年故居,在北門裡相府街路北。解放後在相府的原址改建為長途汽車站;文革以後又改建為山東省建材高級技工學校,此後該校又更名為“山東省第二技術學院”。解放後在相府的原址改建為長途汽車站;文革以後又改建為山東省建材高級技工學校,此後該校又更名為“山東省第二技術學院”。

整個相府佔地二十多畝,坐北朝南。相府大門上有康熙御題對聯:“傳臚姓名無雙氏,開代文章第一家”,並有橫批:“聖朝元老”。進大門後,就是會客廳,隨後便是六排十二座磚木結構二層樓房,樓房後是四合院,院落兩側是“側院”。二層樓房在當時的民居中十分少見,可見相府建築之豪華。現省第二技工學校校址。傅以漸為順治三年(1647年)清朝開國狀元,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正一品),授太子太保,加少保。此故宅為傅以漸後人傅繩勳所建(傅繩勳官至江蘇巡撫)。

聊城古城記憶

五十年代的聊城長途汽車站

聊城古城記憶


聊城古城記憶

山東省第二技術學院

鄧鍾嶽故宅在狀元街今實驗小學校址以東。狀元街因鄧鍾嶽在康熙年間考取狀元而得名。鄧鍾嶽故宅為清朝湖廣荊南道道員鄧秉恆(正四品)於順治初年購置、擴建,曰“鄧家公館”。其院內建有藏書樓,曰“寒香閣”。鄧秉恆一生酷愛藏書,藏有大量宋元孤善本和明朝刻本書籍,雖然規模不如“海源閣”,但比“海源閣”藏書至少要早一百七十餘年。其院內還建有“問字亭”等。至康熙六十年(1721年),因其曾孫鄧鍾嶽考取進士一甲第一(狀元),其宅院即名“狀元府”,門前街道即名“狀元街”至今。

朱延禧故宅 朱延禧故宅在朱府街,朱府街於清朝末年改稱葉家園子。葉家園子位於東昌古城光嶽樓東南,東起南順城街,西至朱府口,與火神廟街相連。

朱延禧字允修,明末大臣,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即授為翰林院檢討,後升任禮部右侍郎。任“日講官”時,講《尚書》“可愛非君”一章,闡明義理,頗有獨到見解,被熹宗稱讚為“講官第一”,拜為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末幾,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至由他負責編修的兩代皇帝的政令集《兩朝實錄》成書,以及由他負責督修的皇帝陵墓竣工後,天啟五年(1625年),即升任太子太師、建極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其後,宮中宦官衙門下令,以後內閣票擬時,要稱魏忠賢為“元臣”,朱延禧認為不可。御史田景新為討好魏忠賢,上書彈劾朱延禧。朱延禧為此被革職歸鄉。朱延禧返鄉後,以隱逸姿態在家閒居。族人受其影響,處事低調。後適逢改朝換代之亂搬至鄉間。朱延禧卒後,諡“文恭”。

葉嗣高故宅 葉嗣高故宅在南口東葉家園子。葉嗣高(1857~1925),字矩民。光緒二十六年葉嗣高在太原糟糧房任職時,被薦為慈禧太后診病。慈禧病癒,封其為延山縣知縣。後應詔入京,任太醫院衙門御醫。後升為遵化州知州。後在天津袁世凱府中候差,進京後即升為候補道臺。辛亥革命後回鄉行醫。葉嗣高精讀《內經》、《傷寒》、《難經》等經典著作。臨症用藥穩妥,治癒危重病人甚多。有濟困扶危之德、妙手回春之術,為鄉里稱頌。

朱府街的街名演變成“葉家園子街”,是民國年間的事。葉嗣高回鄉後,擴建府第,並開闢出一片園林。園內槐木密植,遮天蔽日;奇花異草,香氣襲人。夏日街人乘涼其中,兒童玩耍於林間,自有樂趣。因為葉家的這片園林,原有地名漸漸消失,葉家園子這一新稱呼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馬宅街 馬宅街源自聊城馬家,馬家於明末清初自山西遷至聊城,馬家九代為官擁有文官武將,或因獲有功名,當時馬宅負盛名,因而定名馬宅街。族人常蒙邀至山陝會館賞戲曲。馬家至清末,已淡出官場,而在商場擁有玉興錢莊、綢布莊、南貨店,置貨船多艘,經由運河營運南北貨物。然祖父因中年早逝,所有產業結束經營,又因土匪之亂,家人幼小孤寡,舉家遷移濟南府。

顧瑛家族宅院在顧家衚衕。在聊城東南隅,有三條顧家衚衕,即東顧家衚衕、西顧家衚衕、南顧家衚衕。三條顧家衚衕都是因當年的顧氏府宅而得名。

據《聊城縣誌》記載,顧氏先祖、明時武將顧恭,是安徽巢縣人,從他開始,顧家獲得了世襲“千戶”等軍職的資格。顧恭之子顧銘於洪武二十二年昇平山衛指揮僉事。平山衛的指揮使司,就坐落在今天的古樓東街路北。顧銘來東昌府擔任軍職後,於城內置宅居住。此後,衛職數代承襲。其中顧瑛升任都指揮僉事、都指揮同知;顧九思升任山東都指揮僉事。明朝期間,顧氏家族壯大,族人分居城鄉各地,但將軍府第始終設在城內,規模也逐漸擴大。為通行方便,這處院落東、西、南三面置門,門前道路漸成街巷,成為今日仍存的三條顧家衚衕。

任克溥故居在前王園街(後來前王園街、城隍廟街合併成紅星街)路北,為清朝刑部左侍郎任克溥所建,解放後開闢為聊城人民公園。其院內有一棵千年古槐樹(唐槐),幾年前枯死。

任克溥還鄉後,在聊城北壩村築綺園和敦睦堂,自居其中,與家人團聚。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南巡,過臨清,克溥前往接駕。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再次南巡,過聊城,至綺園,賜“松桂堂”匾,並題“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聯以贈,賜尚書銜。

聊城古城記憶

紅星街人民公園

朱鼎延及其第七世孫湖廣道監察御史朱學篤故宅在袁宅街路北。朱鼎延(1603~1668)字元孚。清初兗州平陰人。明末避亂,奉母徙居聊城。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清順治初年被舉薦為禮部主事,官至工部尚書。

安躍拔府第在安宅街。安躍拔是聊城歷史上的書法名家,康熙五年(1666)中武舉人,歷任湖南督標右營遊擊,直隸保定參將,廣州潮州總兵。1707年以母喪歸裡,服闋,受引見,以年老乞休歸裡,居鄉曾修外郭路,設立義學,賙濟族黨,多有義舉。安氏雖武舉出身,然能文善書。光嶽樓基座南面東側小圈門上“鳳城仙闕”和西側小圈門上的“琅苑瀛洲”,落款“安躍拔”,均為其手書。光嶽樓二樓南側懸掛的“宇宙文衡”匾額亦為安躍拔所書。

李夢說在城內的故宅位於西白衣堂街路北,今已不存;李夢說(1864—1924),說讀yuè。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科武狀元,朱老莊鄉四甲李村的故居1994年被地區、東昌府區兩級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多年來一直當作小學教室使用,權責管理沒有明確,造成文物部門無從保護,教育部門用之不修。一直以來,大廳周圍堆滿了雜草秸稈,2003年11月份,柴草著火,將其燒燬。

楊以增故宅位於觀前街路北,今海源閣和縣招待所(海源閣賓館)的位置。為清朝河道總督楊以增所建,是一處五進院落,整個建築結構嚴謹,起脊青瓦,雕樑畫棟,極為豪華。

海源閣藏書樓就坐落在其第三進宅院內。進入大門後,有一院落,再進入二門後,才是穿堂客廳,隨後是穿堂住房,各院落皆有東西廂房。進入大門靠東側有一便道,直通東跨院,也就是如今的海源閣,海源閣後是大花園,花園東側是糧倉、馬廄、廚房、碾坊,並有一後門可出入。

聊城古城記憶

海源閣賓館

華佗廟 聊城古城東關、前菜市街東首,現聊城市中醫院處,曾經有一座華佗廟。

聊城古城記憶

聊城原來還有眾多牌坊。據康熙二年聊城狀元傅以漸作序、何一傑等修撰的《聊城縣誌•建置志》“坊牌”記載:聊城城內共有牌坊56座,其中明代建53座,清代3座,東門裡樓東大街8座,包括魁第坊、進士坊、三俊坊、繡衣坊、奕世承恩坊、金榜題名坊、八世科第坊、九代恩光坊。

聊城古城記憶

聊城東關街牌坊(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城內尚存完整和殘缺的牌坊有狀元街的馬氏“狀元坊”和鄧氏為顯示其先祖世襲昭勇將軍榮耀的“昭勇坊”,樓東大街東門裡的許氏家族為顯示其榮耀的“八世科第九代恩光坊”,文明街南首的“文明坊”等。

萬壽宮 據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聊城縣誌》中記載顯示,萬壽宮街曾建有陽平書院,為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東昌府知府楊文乾所建。

到了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時任東昌府知府吳承勳將陽平書院改建為萬壽宮。

據說,民國年間萬壽宮原址一帶曾有一座高聳的大門,懸掛著紅底金字豎匾,上書“道院”,此組織屬慈善機構。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後,這個地方又掛過“紅十字會”的牌子。

到了1941年,道院故址建起了學校,名為“東臨道聯立師範”,系日偽佔據聊城時興辦的一所學校。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東臨道聯立師範改為“聊城簡易師範”。1947年1月,聊城解放,聊城簡易師範亦解散。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萬壽宮原址曾設立過聊城地區公安處和聊城地區中級法院,再後來就改為了聊城地直機關家屬院。

在聊城有這樣三個名稱相似的地方:一個是萬壽宮街上的萬壽宮;一個是位於聊城東關閘口北、古運河東岸(今東昌府公安分局保安公司南鄰)的江西會館,也被稱為“萬壽宮”;還有一個是萬壽觀街海源閣西鄰的萬壽觀。

江西會館為聊城八大會館之一,由江西商人為聯鄉誼述鄉情集資籌建。江西會館原有建築包括山門、奎星樓、戲樓、看樓、大殿、春秋閣等,主要建築還是萬壽宮,內祀江西地方保護神——俗稱“福主”的許真君。

萬壽觀原為“聊城古八景”之一——仙閣雲護,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為明代古建築群、道家聖地,供奉上八仙及下八仙。根據古城保護與改造規劃,萬壽觀正準備恢復重建。

聊城古城記憶

原山東省立第三師範北門


如今這些幾乎都成了記憶,這就是歷史的痕跡,也是歲月的斑駁,願我們的聊城發展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