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屏蔽的原因:“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經過了QQ掛號等太陽昇級的時代,我們進入了全民微信的時代,有什麼事情就“微”一下。

朋友圈作為聊天的附屬品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抒發的“樹洞”。

朋友圈屏蔽的原因:“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我們將生活的瑣事,自己在生活中瞭解的想要跟身邊的人分享的事情發送到朋友圈。

而隨著生活的變動,時代的發展,我們逐漸發現朋友圈多了很多“雜質”,不單單是情感瑣事,知識信息,還多了很多“輿論廣告”。

朋友圈屏蔽的原因:“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為了不看到那些我們不想看到的朋友圈廣告,不得以屏蔽了我們的朋友,因為每天刷朋友圈只是想看看自己朋友的近況如何。

隨著光陰的流逝,我們逐漸與以前好要好的朋友,與我們的家人沒有之前聯繫的那麼熱烈,想要聊天卻不知去聊什麼。

朋友圈屏蔽的原因:“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我們只能通過朋友圈去看看他們最近如何,遇到他們開心時我們給他們點個贊並送上祝福。遇到糟糕的事情我們直接一個電話或者微信窗口聽他訴說煩惱。

而現在,一刷朋友圈都是賣衣服,賣美瞳,小廣告的,那些朋友也為了生計而展開了“副業”。

朋友圈屏蔽的原因:“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不說別人了,就連我們也是如此,一開始是一天發很多條,到一天發一條,再到一週,一個月,半年,一年,我們都不見發一條。

一開始我們只是想抒寫自己情感,但是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各種“揣測”,

漸漸地我們也不再想去述說自己的心事。

朋友圈屏蔽的原因:“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畢竟自己只是想抒發,別人可能是想要你的“料”,然後在用你的料去換取別人的時間。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要慢慢學會“默不作聲”,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對於成年人來說真是一件很重要的“課程”。

朋友圈屏蔽的原因:“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好在現在微信有分組功能,我們可以通過分組來讓屬於某些人的信息只被某些人看到。

原諒與被原諒,其實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人生本就應該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朋友圈屏蔽的原因:“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過一個讓你覺得惋惜的感情或者人?你有遇到過像陽光般溫暖的人麼?(期待你的留言。)

END|微光總能吸引著微光,真誠的希望我們可以變成一個能夠溫暖他人的微光。

關注我,讓我們一同變成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