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能買多貴的玩具?

很多孩子會纏著爸爸媽媽買玩具,家長為了不讓別人看笑話,常常也在孩子的撒潑打滾下妥協,但是妥協多了,孩子會更想試探那條底線,有的孩子會直接問家長:"爸爸,我能買多貴的玩具?"

雖然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明顯的提高,可是每個家庭的收入還是會存在差異的,如果孩子拋出了這個問題,一定是受到了什麼外界因素的影響。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正確地來處理呢?

爸爸,我能買多貴的玩具?

第一、詢問孩子,探尋目的

在孩子問我們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還可以反問孩子:"你為什麼想起問這個問題了?是不是別的小朋友有了新玩具,你也想要,但是你因為價格太貴,擔心媽媽不給你買嗎?"

如果孩子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可以繼續深入這個話題,可以問孩子到底喜歡的是什麼玩具和想買的原因,然後再去跟孩子進一步溝通買與不買的問題。

第二、體會到背後的含義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那就代表孩子之所以會問出這個問題,是為深層次的疑惑作鋪墊。父母可以繼續向孩子進行提問:寶寶,你問這個問題,是想要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還是想通過這個問題來證明爸爸媽媽到底有多愛你呢?

爸爸,我能買多貴的玩具?

第三、對症下藥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想通過玩具的金額大小來確定父母對自己愛,其實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了,很有可能是這一段時間的某些言行讓孩子感受到了不安全感,並且不安全感還讓孩子對父母的愛意產生了懷疑。所以孩子需要通過確定玩具的金額來安撫自己那一顆不安的心。所以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看看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平等的態度與跟孩子說出內心的感受與想法,相信孩子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有一些沒有及時澄清的誤會,也可以借這個機會及時解開。這樣的溝通會讓孩子更瞭解我們的想法,而我們也就會更瞭解孩子,也能夠儘量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出現。

第四、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就是想知道家庭的經濟狀況,為自己以後選玩具做價格方面的參考,這是很好解決的,他所關心的其實就是一點:就是他想要買的東西,在什麼範圍之內,爸爸媽媽是可以接受的。這個時候,作為家長但我們就需要耍點小心機,並不需要一五一十地告訴孩子到底家裡有多少存款,孩子沒有真正體會過賺錢的不易,孩子的直觀感受就是金額的大小。所以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的是每個月或者每個固定的時間可以用在玩具上的費用有多少,而這一部分也是孩子最想知道的。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孩子問的問題延伸到理財能力的這個觀點上。

爸爸,我能買多貴的玩具?

第五、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如果孩子明確知道了每個月或者每個固定時間可以用在玩具上的固定金額的話,孩子就能明白,如果買一個相對便宜的玩具,是可以馬上買到的,但這裡要注意的是,不要給孩子買重複性的玩具,這樣也是白白浪費錢。如果孩子想買一個比較貴的玩具,孩子就會知道想要得到這個玩具,是需要幾個月或者幾年的積累才能讓爸爸媽媽買下的。

而延遲滿足的最大好處就是在於能夠讓孩子學會心存感激,在漫長的等待中,孩子其實也能漸漸明白賺錢的不易,那麼對於父母的給予,也能夠心存感激。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

希望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幾個小訣竅能給各位家長提供一點思路。在教育孩子的每一步上,其實我們都需要三思而後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許多行為都是從父母那模仿得來的。而孩子在每個階段給我們提出的問題,都會讓我們對自我瞭解得更加透徹,並且能夠及時地糾正錯誤!

ME校園平臺 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