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有“徐娘”其人吗,“徐娘半老”到底是有风韵还是没有风韵?

诗夜城主


确实有徐娘这个人,这是一个皇帝被绿的故事,故事记载于《南史·后妃传下》中。

徐娘,真名徐昭佩,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南朝梁将军徐琨的女儿,身份背景非常尊贵,再加之她年轻的时候,确实长得漂亮,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那种漂亮,也因此,她嫁给了湘东王萧绎,也就是后来的梁元帝。

失宠的半老徐娘

萧绎本来也不是个什么好皇帝,面对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那还不得夜夜笙歌。可是你知道,岁月是把杀猪刀,尤其对女人来说,年过30之后,衰老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

即便如徐娘这样的美人,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她唯有每天靠着高级化妆品,维持自己的姿色,你别说还真管用,在化妆品的加持下,徐娘虽然没有妙龄少女的清纯可人,却另有一番熟女特有的风韵。

但是你再有风韵又如何呢,皇帝就爱水灵灵的少女,徐娘就被冷落了。

俗话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能吸土,正是欲望难满、沟壑难平的年纪,徐娘遭此冷落,长期得不到满足,心里肯定是不爽的,然后就产生了一定的变态心理,她变态的表现形式是,嘲讽皇帝。

比如皇帝萧绎年轻时因为一场病,瞎掉了一只眼睛,徐娘每次见皇帝时,都只打扮半年,名曰“半边妆”。萧绎就问:“爱妃,你这是干什么?”徐娘说:“你个独眼龙,只配看一半”。

再或者,她以嗜酒来发泄性苦闷,每次喝多了,趴在皇帝身上一顿狂吐,这谁受得了啊,于是皇帝越来越疏远她。

出轨的风韵徐娘

这下好嘛,原本皇帝只是对她比较冷落,她这连续作死,皇帝干脆见都不见她了。独守空闺这可如何是好?只能出轨,把感情和性生活寄托在其他男人身上,前前后后,她共找了3个男人。

第一个是荆州瑶光寺的智远道人,说是道人,实际上是和尚,因为南北朝时期的僧人,被称作道人。

第二个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也是朝中大臣,名叫暨季江。

第三个是诗人,名叫贺徽,两人经常偷情,一唱一和。

其中第二个男人暨季江,初见徐娘,就忍不住开始敬礼,体内的小精灵无处安放,只想找个地方发泄出来,他看着徐娘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意思是说,狗老了还能打猎、马老了还是神骏、你老了还是那么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个典故,就这样来的。

被逼自杀的悲惨徐娘

敢嘲讽皇帝,那是自持出身高贵,皇帝给你几分面子,也不会真那你怎么样。可是你胆敢给皇帝戴绿帽子,这就非常不应该了,哪个男人受得了这种耻辱啊?于是,萧绎决定弄死她。找的理由是:“朕有一个爱妃死了,肯定是你姓徐的嫉妒,给人暗杀了。”就这样,逼得徐娘投井自杀。

前面我们说了,萧绎不是个什么好玩意儿,徐娘死后,他把尸体捞上来送回娘家,说这个女人被我休了。

你这又何必呢,毕竟爱过。



也可自话


“徐娘”是指梁元帝萧绎的妻子徐昭佩,徐昭佩是一个名门武将之后,整天舞刀弄枪,碰上了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公萧绎,那可真是可以用秀才遇到兵来形容,哪里还有什么夫妻生活共同语言可言。

萧绎作为一个书生,总要讲究些风花雪月,而徐昭佩就不同了,行事就像现在所说的“女汉子”一样不做作,经常“怼”自己的老公。梁元帝萧绎早年因病导致一眼失明,徐昭佩就经常笑话他为独眼龙,夫妻感情怎么能好?

萧绎可以找别的女人来亲亲我我,徐昭佩也不甘示弱先找了一个风流道士,然后在她44岁作为中年妇女的时候认识了美男子暨季江,美男子一见徐昭佩说出来那句流传千古的佳句:徐娘虽老尤尚多情。除了这个美男子,徐昭佩又爱上了一个诗人,还在白角枕上互写情书。

常年给老公带“绿帽子”的徐昭佩因为家门显赫,萧绎暂时还能忍受。可等到萧绎大权在握当上了皇帝,马上逼迫徐昭佩投井自杀,可这还不够,梁元帝萧绎便一纸休书加上徐昭佩的尸体送回她的娘家,连徐昭佩死后也不放过,这怨念相当深。


陆弃


我们看到中年美丽的女性,会用到这个词“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个词语无疑是褒义的。

看看徐娘其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个词,让我们联想到徐娘这个人肯定是个大美女,人到中年,还风韵犹存,但其实却不是这样的。徐娘本名徐昭佩,今山东郯城人,家里世代为官,后嫁给了梁武帝的儿子湘东王,未来的梁文帝萧绎,《资治通鉴》记载“妃丑而妒”而《南史元帝徐妃传》记载“妃无容质”都表明这个徐娘长相丑陋,而且善妒,除了徐娘半老这个成语之外,她还有个让我们熟知的就是她爱化半面妆,这个半面妆是来讽刺萧绎的,据说萧绎有眼疾,一只眼睛是看不见的,而徐昭佩的这个妆容被萧绎看到,知道她是讽刺自己独眼瞎,气的皇帝甩袖而去,此后的两三年都没找过她。后来这也成为一个典故,被很多诗人用来讽喻时势,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有诗云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 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这个徐妃,不仅长相丑陋而且善妒,她只要知道有谁和萧绎亲近,或者那个妃子怀有身孕,她就会将那个妃子杀掉,手段极其残忍。这还不过分,更过分的是作为一个妃子,她竟然给皇帝戴绿帽子,并且与多个男人有染。自从徐昭佩的半面妆事件和她杀了众多妃子的事件,夫妻二人的矛盾激化,失去了丈夫的宠爱,但是毕竟是个女性,自己在深宫之中,也免不了空虚寂寞冷,于是多次偷情。

有个和尚名曰智远道人,徐妃见他长相比较帅气,所以二人一来二去勾搭成奸,并且多次私会。另一个人叫贺徽,长相帅气,徐妃见到之后又犯花痴,二人也多次约在一个寺庙偷会,更过分的是他竟然勾搭上萧绎的近侍,叫暨季江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因为萧绎患有眼疾,所以身边需要有侍卫轮值,读书给自己听,所以徐妃就趁着这个机会和暨季江熟识,并发生淫乱之事。

而这个暨季江恰好就是那种嘴把不住门的人,有人问他和徐妃在一起是怎样的,他说:: “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他将徐妃比喻成了柏直的狗虽然老了也能狩猎,溧阳的马虽然老了但是还能跑千里,徐娘虽然老了,但是仍旧风韵犹存,而“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个词是来自于暨季江对于徐妃的比喻,虽然具有贬低的意味,将皇妃和狗相提并论,但是却将徐妃的多情和魅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徐妃和多人偷情的事情,导致人尽皆知,作为湘东王被自己的女人带了绿帽子,自然是受到了奇耻大辱,加上后来父亲儿子相继死去,使他终于忍不住,将所有的气都发泄在徐妃的身上,逼她跳井自杀,并将她淫秽的事情记载下来。

本来“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个词是个贬义词,说这个女人的不耻行为,但是后人将这些事情抛之脑后,留下来的只是说明她迷人的魅力。


木剑温不胜


历史上有没有徐娘。到底有风韵还没有风韵。

。。‘半老徐娘’,在乡村间传承比较广泛和历史悠久,这句话在乡间运用,普边作为贬意词。比如说乡间的妇女已在四十岁以上者,还极爱打扮,爱漂亮,轧時貌,还要想与二八青春的姑娘比美。像这种‘东施效频’式的做法并不受人喜欢。就会说,这个妇人已‘半老徐娘’,(即与你娘已齐头),还喜欢装骚,装俏。这个例子,如果用上‘半老齐娘’,倒还适应,这里有个‘徐’字就觉得很纤强,因为在乡村古代少文化,口口相传可能有译韵关系呢?将齐误传为徐,在民间的运用绝对是贬意词。如用褒意词,这句‘半老徐娘’,就无法运用,也无处能派上用场,也想不出这样的事例而造句。


老龚166916589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半老徐娘”一词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

她年过芳龄,却还着意打扮,风风骚骚,极不得体。于是,有人说:“徐娘半老,犹尚多情。”有关“徐娘”的“风骚”之事,《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中有极简要的记载,宋陈与义诗《书怀》中“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两句足见徐娘之风骚,后人便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贬之意,故不能把“半老徐娘”作褒义词用。


淡墨不代表没思想


所谓“徐娘半老”后面还有一句唤作“风韵犹存”,从中不难看出,这并非贬义,更多带有褒义在其中。

这位“徐娘”,历史上真有此人,她的“风韵”连皇帝都吃不消。

《南史·后妃传下》中说道“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意思是说徐娘已到中年,却依旧风骚。这位徐娘名叫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她本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当时萧绎还是湘东王时,她就嫁给了萧绎。这个徐昭佩实在她容貌娇媚,婀娜多姿,是个难得的美人。

或许是出自名门的缘故,徐昭佩脾气很大,对自己的丈夫不是很满意,嫁给他,无非是政治婚姻。而萧绎偏偏就真的有些怕她,对她几乎是百依百顺。等到当了皇帝后,喜欢酗酒的徐昭佩呕吐在他的龙袍上,弄得满是污秽。萧绎也只是命人换洗,而不敢治罪徐昭佩。

萧绎面目不算十分丑陋,但有个缺陷,就是只有一只眼,因此人称他“独眼龙”。徐昭佩于是嘲笑自己的夫君,化妆的时候,只画半边,世人称之“半面妆”。意思很简单,既然你萧绎只有一只眼,一只眼就只能看一半儿。萧绎虽然生气,但是无可奈何,只能慢慢疏远她,不理她。

除了对婚姻不满之外,徐昭佩对性生活也十分不满,她是个如狼似虎的女人,对虎狼相搏之术非常痴迷,而偏偏萧绎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久而久之,她就出了轨,找些俊美雄姿的男子来满足自己。第一个跟她勾搭连环的男子是个和尚,法号智远。传闻这个和尚从西域习得秘法,精通奇淫巧技,可用男根支撑地面做风火轮,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后来徐昭佩又与美男子暨季江相好,不久后又迷上了贺徽。总之被她看上之后,任何男子也别想逃脱手掌心。

对于这些腌臜事,萧绎睁一眼闭一眼(反正就一只眼)也不管她,他自己到后宫找年轻女子,而任由徐昭佩胡来。

尽管到了中年,徐昭佩对这种房中之事非但没有克制,反倒欲罢不能。也许是经常“采阳补阴”的缘故,她的皮肤和身材依旧保持的如同少女,只不过越发风骚罢了。

而头顶翡翠绿帽子的萧绎也实在是无法忍受,他找了个借口,诬陷徐昭佩谋害死妃子,徐昭佩性子也直,一赌气竟然跳井死了。

看她淹死了,萧绎命人将她的尸体送回娘家,顺带附上一封休书,对大舅哥说你妹子不检点啊,丢了你老徐家的脸了,这种女人我不要了,给你送回来,你看着办吧。

后世形容徐昭佩,便说她“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意思说她尽管到了中年,依旧别有一番风味,令人垂涎三尺。如今这句话依旧形容那些具有风姿的中年女性,至于贬义多些呢?还是褒义多些呢?

我个人认为褒义多一些,一个女人有身材有容颜这是一种资本,纵使到了中年还能让人有感觉,这对于这个女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荣幸的事。这个年龄的女人早已尝过甜头,食髓知味,颇具经验,若仍能保留着一张俏脸和风韵身材,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如论瓜果梨桃,嫩了太涩,老了没味,只有成熟,味才最美。


大狮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作为帝王的女人,只要未被禁足,打入冷宫,就得纷繁的打扮,花枝招展,风情万种,以吸引眼球,可见徐美人当年垦定貌美如花🌸,靓丽光鲜,妇人之美人到中老年以无须忴持兼修文静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赛过金钱豹。风骚妩媚动人更能迷倒身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