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中林道靜為什麼拋棄餘永澤?深層原因你知道嗎?


林道靜的親生母親是一個佃戶的女兒,後來被逼死了。道靜年幼喪母,又飽受林家的凌辱與虐待。這樣的生活養成了她孤僻倔強的性格。但她其實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姑娘,對勞動人民,她會表示深切的同情;對於生活,她積極向上!

弟弟仗著母親的嬌慣,常欺侮她、打她,她可從來不哭。有時火氣上來了,她就狠狠地揍弟弟幾下子。當然這樣她會招來更兇的一頓狠打。由此可見,道靜從小有著對命運強烈的反抗、大無畏的精神。母親對她的態度有了顯著的好轉。因為這時她已經長成了一個頎長、俊美的少女,於是她被送到學校裡去讀書,道靜喜歡讀書,書籍培養了她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於美好未來的憧憬,她是個喜歡海闊天空地幻想的姑娘,也是一個樸素孤單的美麗少女。

林道靜的童年是陰暗的,虐待和辱罵給他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但與此同時,林道靜骨子裡透出一種倔強不服輸的性格。楊沫通過對林道靜童年生活的描寫,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醜陋與黑暗,採用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為下文林道靜反抗不幸的命運,離家出走做了鋪墊。這也是五四運動以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社會時共同邁出的第一步。

在林道靜的身上,我看到了貝多芬的不屈,我看到了肖邦的倔強,我看到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勇敢。林道靜敢於去追逐自由、追逐自己想要的東西。

林道靜為了尋找個人出路,踏上流亡之路。她逃離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楊家村小學投親不遇,做了代課教師。然而,校長餘敬唐卻陰謀地把她嫁給當地的權貴,走投無路之下她投海自盡。

此時的作者通過對林道靜離家出走後一系列的遭遇的描寫,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透過歷史的眼眸,我們不難發現封建社會只會把窮人逼上絕路。只有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才是根本途徑。

但我們始終沒有看到餘永澤背叛林道靜,這一點我們應該看到,他沒有告密,沒有出賣道靜的朋友,他只是冷眼旁觀著一切,但是一個原則卻是不倒向反動派。餘永澤的錯誤在於沒有看到對付黑暗的統治只能用革命的手段,想苟活於世,只能碌碌無為。在那個時代,其實像他這樣沒有革命的人其實是許多的,看過《圍城》的人都知道那上面發生的事也差不多就是抗日的時候,可是我們卻並沒有批評方鴻漸他們不革命,因為那只是一本描寫普通生活的書。我們的社會什麼樣的人都有,人的性格決定著他的行為,我們不能苛求每個人都是革命者,畢竟人各有志,也許是他的思想有侷限性,也許是他生活的環境不允許他如此。我們所要批評的人是那些反動派,那些背叛革命的人,他們阻礙社會的發展,殘害我們的革命志士,是非正義之流。

其實,在看這部小說時,我其實是挺喜歡餘永澤的,因為他對林道靜是深沉的、真摯的愛。只不過在那個時代當中,這樣的愛註定無法長存。因為如果連國家都沒有了,又談何小家?若是放到21世紀,他將會是一個不錯的丈夫。

當遇到共產黨人盧嘉川之後,她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餘永澤一再攔阻她參加革命活動,並導致盧嘉川被捕。林道靜在慘痛的事實面前如夢方醒,決心離開庸俗自私而平庸的餘永澤,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從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軟弱,最終成為一名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人終是要獨自成長的,哪怕沒有任何人的關心與鼓勵,大多如此。

《青春之歌》中林道靜為什麼拋棄餘永澤?深層原因你知道嗎?


《青春之歌》中林道靜為什麼拋棄餘永澤?深層原因你知道嗎?


《青春之歌》中林道靜為什麼拋棄餘永澤?深層原因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