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旗譜》相比《紅高粱》你更喜歡哪個

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作家楊沫、曲波,梁斌、李英儒等,當年都是名揚全國的作家,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但他們的小說許多人應該不會忘記。

楊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梁斌的《紅旗譜》,李英儒的《野火春風斗古城》,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版的紅色經典文學作品,對五六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的,很多人都受到過這些作品的影響。

我在是小學五年級時就讀過這些小說,當時都非常喜歡。特別是《林海雪原》,當時對年少的我來說,更是具有吸引力,讀得如痴如醉,記憶深刻。

莫言的《紅高粱》,我是在八十年代剛發表的時候就讀過了。那時候我已經是一名文學愛好者,開始默默地做著作家夢,也開始學習寫作了。

寫這篇文章,是因有人提出來,這幾部作品和《紅高梁》相比,哪部作品更好,文學性更強,讀者更喜歡哪部作品,我是來回答這個問題的。

要比較一部文學作品的優劣,需要從文學層面去剖析作品的主要特點,也要從讀者層面去看作品受關注和喜愛的程度,更要剖析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所以,《紅高粱》與其他四部作品比較優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剖析。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旗譜》相比《紅高粱》你更喜歡哪個

一、從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優劣。

一部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最重要的就是作者塑造出了幾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凡是經典作品,都有讓讀者過目難忘的主要人物。《青春之歌》裡的林道靜,意志堅定,敢於反抗封建制度,追求自由,嚮往進步,到最後投身革命,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紅旗譜》裡的朱老莊,組織農民反抗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敢拼敢打,英勇威武,性格鮮明突出。《林海雪原》雖然是在幾十年前讀過的,但少劍波,小白鴿,楊子榮,甚至是土匪座山雕,許大馬棒,欒平等一個個人物,一直到今天都仍然能夠鮮活的出現在頭腦中。說明這些紅典作品是很有藝術魅力的。還有《野火春風斗古城》裡面的金環、銀環姐妺,都是讓讀者讀過之後多少年都記憶猶新的。說明這幾部紅色經典作品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也是受讀者喜愛和欣賞的。

但是,這些人物身上總有一種不接地氣的感覺,總感覺是“寫出來”的人物,而不是生活中的人物。這是由於受當時的政治環境影響,還有受當時的文藝思想的影響,作者的思想受到侷限,這幾部小說的作者在塑造人物時,為了突出人物的革命性,政治思想的堅定性,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人物性格塑造的單一化,臉譜化,沒有寫出人物鮮活的性格特徵,沒有寫出人物複雜和真實的一面,人為拔高主要人物的高大形象,在鮮活性和真實性上就大打折扣了,少一點接地氣的生活氣息,都好象是不食人間煙火一般,過於正而失真。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旗譜》相比《紅高粱》你更喜歡哪個

《紅高粱》的主要人物是“我爺爺”餘佔鰲和“我奶奶”戴鳳蓮。特別是“我爺爺”餘佔鰲這個形象,更是在當時的文學人物畫廊中是一大突破。他是一個善惡結合的土匪頭子,又是一個英勇敢戰的抗日民族英雄,他殺人,搶佔女人,但殺的都是一些有罪之人,他搶女人卻因為愛這個女人,要救她出火坑。他的身上充滿野性,彪悍霸道,卻又對女人柔情似水。他在本地獨霸一方,卻在日本鬼子佔領家鄉時,又不懼犧牲,率領手下的弟兄與侵略者拼死而戰,並取得勝利,在當地成為傳奇。在餘佔鰲的身上,有著人性最原生態的表現,其性格特徵,生動真實,鮮活鮮明,令人震憾。他的身上集中著高度的善與惡,美與醜,善中有惡,惡中有善,美中有醜,醜中也有美,在他的身上放射著獨特的人性光輝,有著一種原始的美,有一種靈與肉,神性與獸性,社會性與自然性的有機統一。

在這一點上,莫言似乎比前幾部紅色經典的作者們更高一籌,他塑造的人物雖然沒有那麼正統,正直,正確,但是鮮活而真實,直擊人性的深層。

但是,《紅高粱》在人物塑造上,也有很多遺憾和缺點。比如過於展示人性的原生態,有點近乎“審醜”,人物身上的許多缺陷甚至是惡劣的一面,著筆過多,如餘佔鰲往酒缸裡撒尿,在高粱地裡強悍佔有“我奶奶”等,讓讀者難以接受。這也是《紅高粱》讓很多普通讀者排斥的原因。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旗譜》相比《紅高粱》你更喜歡哪個

二、從作品的主題思想,分高下。

一部作品的思想性,就如人的靈魂。主題思想的高下,決定著作品的品位、深度、高度和厚重感。《青春之歌》《紅旗譜》《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這幾部紅色經典作品,其主題思想都是為了表現革命英雄主義,表達革命理想主義,表現革命者不畏艱難犧牲,為崇高的革命理想英勇奮鬥的精神。主題很崇高,很理想化,但整體立意顯得比較淺薄,僅停留在描寫革命者奮鬥犧牲的歷程上,有點淺顯。

相比之下,以文學的眼光看《紅高粱》,其主題思想顯然要開闊的多,深廣的多。這部作品的主題思想,沒有停留在“抗日愛國”這個層面上,不是隻寫了一個民族英雄,一個草莽人物的抗戰傳奇,它更深層面去挖掘民族文化影響下的民族之魂,挖掘一塊熱土上的文化基因對人物成長的影響,弘揚一種奔放的生命活力,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弘揚人的個性解放與自由追求。呼籲強有力的生命形態,呼籲一種對奴性的反抗,呼籲一種反抗性。作者試圖重建民族精神,重塑一種健康向上的民族性格。其主題思想是厚重和有深度的。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旗譜》相比《紅高粱》你更喜歡哪個

三、從語言的藝術性,辯美醜

《青春之歌》等紅色經典作品,其語言都是非常樸素的,通俗,明白,流暢。其特點就是明白如說話,所有的讀者,不管多高文化程度,只要識字,就能夠看懂,就能讀明白。而且乾淨,利落,沒有粗俗的用詞,用語,完全符合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漢語語言和規範化,顯示出一種撲素的語言美。

《紅高粱》的語言特點是有點西方化的長句式,語言形象力豐富,非常有張力,一個句式裡有數種藝術想象。並且,其敘事語言把文學化語言與民間語言,地方語言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獨特的語言特色。但是,《紅高粱》裡夾雜了太多的民間俚語,粗話,髒話,原生態地展現給了讀者,破壞了語言的純美感,也給許多讀者帶來了閱讀上的不適感,所以也有評論家認為莫言的語言有“審醜”傾向。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旗譜》相比《紅高粱》你更喜歡哪個


四、從受讀者歡迎程度,看成敗。

一部作品受讀者喜愛和歡迎的程度,一定程度上表明瞭一部作品的成功與否。雖然不是絕對的,但作家寫作品就是給讀者去讀的,受讀者歡迎的程度越高,肯定也是一種成功的標誌。如果大多數讀者不喜歡,那肯定也是失敗的。至少讀者的認可,是一個重要的標誌。《青春之歌》等四部紅色經典作品,在出版當初是非常受讀者喜愛和歡迎的,一直流行了很多年。如今五十歲以上的讀者,凡識字的,大都都讀過這些作品,在當年也算是家喻戶曉的暢銷書。只是那時候大家窮,能賣得起閒書的家庭不多,但哪怕一個村莊只有一本書,也是會被借閱至破爛不堪,甚至一直到殘缺不全。可見這些作品在民眾中的影響之大。

《紅高粱》這部作品,基本屬於小眾文學,讀者面不算太廣,除了文學圈和喜愛文學的人,大多數中青年都不曾讀過。老年人多半不喜歡和讀不懂莫言的作品,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隨著作者獲獎的名氣,才有越來越多的人有意去買莫言的書來讀。其主題和語言的晦澀也是莫言作品在國內不算很流行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起讀者的歡迎程度,和在普通讀者中的影響力,《紅高粱》遠不如前幾部紅色經典小說。多數中國人知道《紅高粱》,不是因為讀過小說,而是因為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當年同名電影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紅高粱》,但真正讀過小說的人,不是特別多。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旗譜》相比《紅高粱》你更喜歡哪個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上述幾部紅色經典作品,都是新中國剛誕生不久,革命剛剛勝利,人們的精神風貌,時代的需求,政治的需要,作家的創作環境,都與八十年代不同,更與現在不同。作家的認識水平,讀者的認知水平,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侷限,所以,把這幾部作品與紅高粱相比較,是不太妥當的,也是不公平的。八十年代以後的作品,隨著人們思想開放,有了根本性的改變,讀者的欣賞水平和閱讀口味,也有了巨大的變化,用現在標準評判過去的作品,其時代侷限更加明顯。在那個時代,這些作品帶給了當時的讀者很大的精神鼓舞,滿足了讀者的欣賞需求,是那個時代的經典作品,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我相信,許多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還是很喜歡那個年代的經典作品的。

《紅高粱》與《青春之歌》等這幾部紅色經典小說相比,那部更好,這個問題沒有答案。讀者可以從自己的閱讀經驗做各自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