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东晋祖逖桓温北伐。南宋岳飞北伐为什么都功败垂成?

此生不悔入中华


我们知道,从东晋南朝开始,建都于东南的政权,进行了无数次北伐,如公元320年的祖逖北伐、公元349年的褚裒北伐、公元353年的殷浩北伐、公元354、356和369年,恒温的三次北伐,359年的谢安北伐、384年的谢玄北伐、409年、416年的刘裕北伐,430年、450年、452年的萧衍北伐、573年、577年的吴明彻北伐,1136年南宋张浚北伐、1140年岳飞北伐、1234年端平入洛等等等等。

对于南北对峙状态下的东南政权来说,北伐是一面可以团结人心的旗帜,无论何时,收复旧疆都可以显示自己政权与中原政权的合法性延续,从而整合内部,维系人心。

比如,王导在新亭对哭泣中原沦丧的士人们,慷慨激昂地说出,“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再比如,岳飞的豪言壮语“当与诸君痛饮黄龙”,又是何等地激励人心。

所以,只要有实力,南方政权一定会主动北伐。

二、北伐成功与否跟社会整合程度有关

东晋、南宋南迁时,司马睿、赵构都是宗室藩王,他们所建立的政权,并不是原来朝廷的整体搬迁,而是要努力整合支离破碎的社会秩序,努力维系自己的正朔特征。

就东晋而言,皇权旁落,门阀政治较为明显,王、庾、恒、谢几个大族先后控制朝政,几个主要的门阀之间又互相牵制,这种政出多门的局面妨碍了江南社会的全面整合。

所以,东晋前期的北伐失败的原因在于后方牵制太多。

比如祖逖北伐,就压根没得到朝廷的支持,而当祖逖刚刚打出一点基础,朝廷就立刻派戴渊前往节制。会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大功不遂,忧愤发病。病笃,叹曰:「方欲平河北,而天遽杀我,此乃不佑国也!最后含恨去世。

东晋所发动的多次北伐,甚至成为门阀斗争的工具,殷浩北伐被恒温加以利用,趁机掌握军政大权。此后,恒温北伐取得前所未有地成功,兵锋直抵长安却不肯进取,用意在于夺取建康大位。

谢玄北伐正是淝水之战以后南方士气空前高涨的最佳时机,结果又遭到司马家族的猜疑,谢玄请求自屯彭城的建议甚至都遭到拒绝。

刘裕北伐是南朝历史上成就最大,也是实力最强、所占据地理位置最好的时期,他先后消灭南燕、后秦,恢复了沦陷百年之久的长安。

但是由于刘裕出身次等士族,门第上无法和高门士族相比,所以他虽然控制了军政大权,但社会基础依旧薄弱。

当他占领长安,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得知重要谋士、留守建康的刘穆之病逝的消息后,就仓促从长安东归,导致关中失于赫连勃勃,河南失于北魏。

至于南宋,更是先天不足软弱特点,加上对武将的不信任,为了苟安东南,甚至不惜杀害岳飞这样的千古名将。

三、结论

纵观历史,为什么只有朱元璋北伐成功,原因就在于他的政权本身就是起于东南,他不需要通过北伐来整合内部,也不需要通过北伐建立威信谋取权势。

他的北伐,就是明明白白的驱逐元寇,恢复汉家天下,所以是真正彻底的北伐,也因此才能取得成功。


纳兰子悠


史上诸如诸葛亮北伐、祖逖北伐、桓温北伐、等等十余次大规模北伐战争,皆功败垂成,究其原因,有四大因素:

第一、经济与人口因素

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中原文明也诞生于此地,可以说从夏、商、周三代开始一直到西晋末年,北方的经济相对于南方,一直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两汉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的巨大悬殊。人口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尤其是在农耕文明时期),也是战争的基础。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经济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北方的兵力更强,所以北伐就异常艰难。还有一个特例就是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异常繁荣,却也阻碍了北伐的积极性——既然可以在家吃香的喝辣的,为什么要去刀头舔血呢?

第二、地理及气候因素

整体来看,中国地势北高南低,但是中原地区却以平原为主,南方以丘陵、山地为主。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平坦的北方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在战争时期,北方能够迅速地集结兵力以及运输军需物资。而多山地的南方,道路迂回曲折,人口相对分散,补给起来也是需要跋山涉水,在备战之初就有很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另外,北方气候相对寒冷,这也对来自南方的军队增加很多负担。

第三、作战兵种及战斗力

有人曾经分析过宋朝立国的几个“先天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朝先天缺失幽云十六州以及河套平原等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产马地,没有马就意味着只能以步兵为主(水系稀疏的北方,难以发展水军),而步兵对于骑兵,有着明显的劣势。另外,自古春秋战国以来,北方战乱频繁;但南方则长期平稳,不同的生活环境就造成了“北方出将,南方出相”的局面——北方将才打天下,南方相才坐江山。

第四、补给问题

这个因素其实与地理因素有很大关系。首先,南方军队带着大量粮草辎重出发,放眼望去,他们看见的是“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那么开战之前,他们要消耗多少粮草呢?《史记》中记载了卫青、霍去病等人远渡大漠,翻越祁连山讨伐匈奴之时,汉朝政府给他们输送一石粮草的成本是一百九十二石!另外,北伐习惯的面食以及肉类都容易保存及携带,但带着大米北伐的话,就避免不了埋锅造饭了。


唐明国亮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可看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先帝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愿。——《出师表》

诸葛亮先后五次进攻曹魏,每次都是战果寥寥,主要还是因为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国力相差太大,而且曹魏名将郝昭,司马懿等人,都先后不和诸葛亮正面交战,诸葛亮完全耗不起,最后只能撤军,加上之后张郃大败马谡于街亭,蜀汉北定中原之日更是遥遥无期。

东晋祖逖恒温北伐

祖逖北伐失败主要是因为东晋内部矛盾重重,司马睿对于北伐之事也不是很积极,祖逖根本就是孤军奋战,在当时的东晋朝堂上是没有什么人支持的,后来朝堂争斗频繁,司马睿对于祖逖也很忌惮,所以导致了祖逖的北伐功败垂成。

桓温在之前已经两次北伐了,所以对于第三次北伐也是信心满满,而且根据他后来的专权的经历,他也是一个很孤傲的人,这也是她败给前燕皇帝慕容垂的原因。

岳飞北伐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

岳飞北伐失败的原因有南宋朝廷的不积极配合,还有岳飞自己本身的原因,岳飞这个人很不懂政治,他和韩信是很相同的,只不过韩信是因为骄傲才被杀,而岳飞主要自己不懂政治,最后其实也是因为功高震主,让宋高宗对他十分忌惮,所以他的北伐就很难实现了,当然也有秦桧等官员的原因,不过真正导致北伐失败,杀了岳飞的还是赵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嘴痕


我是岳飞的第36世子孙,远字辈的,以史为镜,可以明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吴玠、刘锜等人的胜仗几乎都是依托山地城池等有利地形的防御反击战,岳家军的郾城、颖昌之战,根本就不屑守城,直接出城门迎敌,在平原野战中跟占优势数量的骑兵集团硬碰硬,还能以少胜多击败金国精锐主力,难度之大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岳飞之死,就注定了南宋只能偏安一隅,接受被动挨打的局面。

小商桥之战,岳家军三百骑兵前哨在杨再兴的带领下遭遇金兵主力,居然悍不畏死,跟对手死磕到底,虽是全军覆没,却干死对手两千多人,其中有多位中高阶将领,可想而知这对金兵上下的心理冲击有多大。

岳飞没有历史上其他名将的好运气,不求有一个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明君,只要不是完颜构这种的,但凡有一点心气的君主,他一身的抱负才华多少也能有个施展的平台。



东线的金军正分别和川陕宋军、韩世忠部拉锯,根本无暇回援兀术。而且岳飞在组织中路突破时已经分兵保护了左翼。加上川陕宋军作战给力,占据了华县一带和陕州,把川陕战区和中原战区连成了一片。这种情况下西线撤离喝部想出潼关攻击岳家军侧后方基本是不可能的。何况这两部其实也称不上大军。撤离喝部兵力还多一些,东路的聂李孛堇部顶多3万余人。而且不要说隔的老远的聂李孛堇和撤离喝了,时任金军三路都统的完颜阿鲁补当时就在应天府,兀术召他回东京合兵时都“以敌在近,不赴”。近在咫尺的尚且如此,东西两路的情况可想而知;第三兀术的后撤也不是战略性后撤,完全是准备放弃燕京以南跑路回塞外的节奏。但是按朱仙镇之战后的形势,他不出一个月内就会被岳家军和敌后义军合围歼灭。——卫州、相州、大名府、冀州、赵州这几个河北交通干线上的重要枢纽当时已经被受岳家军指挥的义军控制,其中挺进怀、卫的梁兴部和收复赵州的乔握坚赵俊部都是由直接在岳家军中任职受过训的将领统帅的,战斗力已经不是一般民间义军可比。如梁兴部就在进军卫州途中击败了金军一万五千人,杀敌近八千。这样的形势再结合当时河北的要道路线图看一下,很容易看出来是金军在战略性后撤,还是岳家军在战略性合围。

总之有些答案的思路是对的,结合地理条件分析军事行动也是对的。但史实了解的太少了,所以导致很多设想脱离了当时的具体形势。


以上1140年岳飞到底能不能拿下河北、燕云就算说完了。然而还有一个问题,虽然问题并没提到,但恐怕还是不能避免被追问:

既然形势这么好,赵构为什么还非要逼令岳飞撤军?岳飞又为什么非听不可?


这里得提示一个细节问题,就是岳飞所部的捷报从中原前线送到临安行在,即使以当时最快的递送速度,也需要10天左右。这个传递速度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赵构在七月十一日前后被秦桧撺掇连下十二道金牌的时候(注:十二道金牌不是传说而是实有其事,《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忽一日,诏书十二道,令班师赴阙奏事”的记载,和岳珂在《金佗粹编》卷8中所说的“一日而奉金书字牌者十有二”相契合,足可取信),还没收到岳家军七月八日郾城大捷的捷报;而等收到捷报以后,赵构面对空前的大胜也有所动摇,先命令自己的亲军将领杨沂中率军北上,接着又允许岳飞暂止班师,“与杨沂中、刘錡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金佗粹编》卷3高宗宸翰七十)。——也就是说,在岳家军所获战果的鼓舞下,赵构本人也起了恢复之意,而不存在什么怕钦宗回来或者怕花钱的顾虑(为什么不怕二圣回来可参考:岳飞被杀是因为他力主“迎还二圣”吗?)。毕竟这简直是臣子拱手送上门的千古功业,即使一心偏安如赵构,也还没到面对如此大的便宜都毫无所动的地步。


但问题是,在赵构于七月十八日下的“暂止班师”令传下去之前,他七月十一日左右下的那十二道金牌已经于七月十九日或稍后一点的时间到了岳飞军前了。而且结合后来的同类事件看,这十二道金牌很可能是越过岳飞,直接发到了其下辖的各军统制手中(岳家军全军分为十二军,参与此次北伐的有十军或十一军)。这里可以对比一下岳飞之后吴璘的遭遇:1141年秋也就是岳家军北伐的次年,吴璘率部主动出击金军,在取得剡家湾大捷后包围了腊家城,困住了近3万金兵,结果却在即将破城全歼敌军之际,收到了朝廷勒令他“撤兵归戍”的金字牌。其实按宋时制度,这道金牌本来应该先发给当时川陕战区的最高负责人、四川安抚制置使胡世将;但是由于胡世将抗金态度一直很坚决,秦桧担心金字牌到了他那里会被找借口迁延,所以越过老胡直接发给了正在最前线作战的吴璘。吴璘无奈之下含恨收兵,而胡世将得知这事以后大为光火,连呼“何不将金字牌且来世将处耶”,最后一腔怒气无处发泄,只能尽斩吴璘擒获的金军以泄愤。——两相参照,岳飞北伐时兵威更盛,职位权限也比吴璘高的多(吴璘当时尚不是西线宋军主将,与杨政、郭浩等人平列)而与胡世将相当,所以生怕宋军北伐成功、使自己不能再“挟虏要君”的秦桧,很可能是在岳飞身上就用了这招,后又如法炮制给吴璘的。


当然即便没有越级发送,以岳飞当时的处境,他也很难抗拒十二道金字牌的严令以等待赵构随后的“暂止班师诏”。一日内下十二道金字急脚递勒令撤军这种史无前例的做法,说明赵构以及宋廷中枢在秦桧掌控下,行为已经没法基于常理来进行判断了。而岳家军再勇猛无敌以一当十,钱粮还是得靠后方供给。如果抗命继续打下去,朝廷会不会完全断掉岳家军的后勤供应,甚至有更为严厉的举措?还是能回心转意顺水推舟,同意继续进军?这两个选项之间的变数太多,而一旦是前者,那么后果于国于军于民都是无法承受的。归根结底,一个“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不能“系中原之望”的朝廷,必然导致“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亡成功”的结果(《金佗粹编》卷10《南京上皇帝书略》)。只是岳飞早在13年前的上书中就指出的道理,如今却在时势的阴差阳错下,应验在了自己身上,而且后果比赵构登基之初的局面更恶劣百倍,这实在是太像历史开的一个恶意的玩笑。

不过更倒霉的事情还在后面。——岳飞被迫从前线撤军后,派大军保护跟随岳家军南迁的中原父老返回鄂州驻地,自己则奉命取道顺昌赴临安朝见。结果就在赴临安途中,岳飞遇到了传送诏命的使者,接到了赵构前几天刚刚传下的“暂止班师”诏书。之前一日之内十二道金牌连发的严厉诏令,这时又轻易收回,但兵机已经全被错过,覆水难收。三军将士“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无一肯回顾”的忠勇奋发犹在目前,撤军之时蔡州士民“相公纵不以中原赤子为念,其亦忍弃垂成之功耶”的责备哀求尚在耳畔,悲愤内疚交织之下,为方面大帅后人前一向“性严重”“语不轻发”的岳飞终于控制不住情绪,对随行的幕僚将佐发了牢骚:

“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乃是真理一般的存在。。。

这要还不叫被拖累,这世上恐怕也没多少事情可以算被拖累了。


父母年代记忆


皇帝昏庸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