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mmHg,要治疗?老年人血压保持这个水平才安全!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老年高血压的问题也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老年高血压是诱发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健康危害大,且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均具有特殊性,给临床防治带来一定挑战。

65岁,血压150/95mmHg,要治疗?老年人血压保持这个水平才安全!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浙江的李大爷就是格外关注这一类问题。这不,刚拿到体检测量的血压150/95mmHg,就赶紧来到门诊询问了,自己血压明显比正常血压高了,咋整?要不要赶紧吃降压药?会不会有危险?高血压对老年人的伤害真的很大吗?老年人的血压到底达到多少才安全?

高血压会给老年人带来哪些危害呢?

1. 收缩压增高

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1/3——1/2患有收缩期高压。收缩压增高会加大心、脑及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几率,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老年患者降压治疗更强调收缩压达标。

2. 脉压增大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而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之一,脉压>40mmHg即为脉压增大,老年人的脉压可达50——100mmHg。脉压增大相对于收缩压增大是更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与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事件等呈显著正相关。

65岁,血压150/95mmHg,要治疗?老年人血压保持这个水平才安全!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3. 血压波动大

相比中青年人群,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更易受情绪、季节、温度、体位、进餐和药物等的影响,也更易发生清晨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血压波动大,影响治疗效果,可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4.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昼高夜低,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20%(即杓型血压节律)。而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5(非杓型)或>20%(超杓型),甚至表现为夜间血压不降反升(反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的发生率高达60%以上,与中青年非杓型血压节律患者相比,老年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压的昼夜节律关系更为密切,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5. 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增多

6. 常与多种并发症并存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发多种其他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缺血性肾病、血脂异常及糖尿病、老年痴呆等。若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或加重靶器官损害,显著增加心血管死亡率与全因死亡率。

65岁,血压150/95mmHg,要治疗?老年人血压保持这个水平才安全!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了解到高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之后,老年人血压应该控制到多少才算安全呢?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我国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专家共识和专家建议,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

年龄≥65岁的患者,血压水平≥150/90mmHg;

年龄≥80岁的患者,血压水平≥160/90mmHg。

年龄≥65岁的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mmHg以下,如患者耐受良好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等的老年患者,降压目标应为<140/90mmHg;

年龄≥80岁且不合并其他疾病的高龄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45——150/90mmHg;

合并心、脑、肾等疾病的高龄老年患者,首先应将血压降低至<150/90mmHg,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进一步降到140/90mmHg以下,高龄患者血压不宜低于130/60mmHg,应平稳降压,避免过快降低血压。

65岁,血压150/95mmHg,要治疗?老年人血压保持这个水平才安全!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老年高血压患者要如何选择合适药物呢?

一般的降压治疗策略也适用于老年和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但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不应仅仅针对特定的血压水平,还要评估总的心血管风险,进行危险分层,然后根据患者的血压值及危险分层进行不同处理。

选药时要遵循从低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依从联合用药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具体选择哪类降压药物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高危因素、靶器官损伤情况、并存疾病情况、合并用药情况以及老年患者的个体特征等,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脑循环低灌注及心肌缺血等相关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药物应符合平稳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等条件,以血压达标为目标,优先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药物。

65岁,血压150/95mmHg,要治疗?老年人血压保持这个水平才安全!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提醒:对高龄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程度主要取决于年龄,但降压治疗获益与患者的健康状况关系密切。患者年龄越大,降压治疗过程更应关注其健康状况,包括精神状态、生命活力、运动能力、认知功能、营养状态以及并存疾病等等。

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定期复查。

其中饮食方面有以下四个建议。

1. 食宜清淡

饮食以素食为主,清淡的饮食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宜选择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以及低胆固醇饮食。

2. 限制钠盐摄入量

钠盐可以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纳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

3. 适量摄入蛋白质

65岁,血压150/95mmHg,要治疗?老年人血压保持这个水平才安全!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蛋白质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即使高钠饮食、合理摄入高质量动物蛋白,血压也不会升高,因此在饮食中应选择适当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鸭、鸡等,特别是优质鱼是必不可少的。

4. 多食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

新鲜水果和蔬菜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族、矿物质等,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有利于心肌代谢,加速胆固醇的排泄,预防高血压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