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mmHg,要治療?老年人血壓保持這個水平才安全!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趨勢日漸明顯,老年高血壓的問題也漸漸引起大家的重視。老年高血壓是誘發老年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對健康危害大,且其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等均具有特殊性,給臨床防治帶來一定挑戰。

65歲,血壓150/95mmHg,要治療?老年人血壓保持這個水平才安全!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浙江的李大爺就是格外關注這一類問題。這不,剛拿到體檢測量的血壓150/95mmHg,就趕緊來到門診詢問了,自己血壓明顯比正常血壓高了,咋整?要不要趕緊吃降壓藥?會不會有危險?高血壓對老年人的傷害真的很大嗎?老年人的血壓到底達到多少才安全?

高血壓會給老年人帶來哪些危害呢?

1. 收縮壓增高

收縮期高血壓是老年高血壓中最為常見的類型,60歲以上老年人中有1/3——1/2患有收縮期高壓。收縮壓增高會加大心、腦及腎等靶器官損害的幾率,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獨立預測因素,因此老年患者降壓治療更強調收縮壓達標。

2. 脈壓增大

脈壓是反映動脈彈性功能的指標,而脈壓增大是老年高血壓的重要特點之一,脈壓>40mmHg即為脈壓增大,老年人的脈壓可達50——100mmHg。脈壓增大相對於收縮壓增大是更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預測因子和危險因素,與全因死亡和心腦血管事件等呈顯著正相關。

65歲,血壓150/95mmHg,要治療?老年人血壓保持這個水平才安全!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3. 血壓波動大

相比中青年人群,老年人血壓波動幅度大,更易受情緒、季節、溫度、體位、進餐和藥物等的影響,也更易發生清晨高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後低血壓。血壓波動大,影響治療效果,可顯著增加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

4. 血壓晝夜節律異常

健康成年人的血壓水平表現為晝高夜低,夜間血壓水平較日間降低10%——20%(即杓型血壓節律)。而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常出現血壓晝夜節律異常,表現為夜間血壓下降幅度<105(非杓型)或>20%(超杓型),甚至表現為夜間血壓不降反升(反杓型)。老年高血壓患者非杓型血壓節律的發生率高達60%以上,與中青年非杓型血壓節律患者相比,老年患者靶器官損害程度與血壓的晝夜節律關係更為密切,出現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危險性顯著增加。

5. 白大衣高血壓和假性高血壓增多

6. 常與多種併發症並存

老年高血壓患者常伴發多種其他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缺血性腎病、血脂異常及糖尿病、老年痴呆等。若患者血壓長期控制不理想,更易發生或加重靶器官損害,顯著增加心血管死亡率與全因死亡率。

65歲,血壓150/95mmHg,要治療?老年人血壓保持這個水平才安全!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瞭解到高血壓對老年人的危害之後,老年人血壓應該控制到多少才算安全呢?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及我國老年高血壓治療的專家共識和專家建議,啟動藥物治療的時機:

年齡≥65歲的患者,血壓水平≥150/90mmHg;

年齡≥80歲的患者,血壓水平≥160/90mmHg。

年齡≥65歲的患者,血壓應降至150/90mmHg以下,如患者耐受良好可進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

高血壓合併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腎功能不全等的老年患者,降壓目標應為<140/90mmHg;

年齡≥80歲且不合並其他疾病的高齡患者,血壓目標值為<145——150/90mmHg;

合併心、腦、腎等疾病的高齡老年患者,首先應將血壓降低至<150/90mmHg,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進一步降到140/90mmHg以下,高齡患者血壓不宜低於130/60mmHg,應平穩降壓,避免過快降低血壓。

65歲,血壓150/95mmHg,要治療?老年人血壓保持這個水平才安全!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老年高血壓患者要如何選擇合適藥物呢?

一般的降壓治療策略也適用於老年和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但老年高血壓的治療不應僅僅針對特定的血壓水平,還要評估總的心血管風險,進行危險分層,然後根據患者的血壓值及危險分層進行不同處理。

選藥時要遵循從低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製劑,依從聯合用藥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具體選擇哪類降壓藥物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各種高危因素、靶器官損傷情況、並存疾病情況、合併用藥情況以及老年患者的個體特徵等,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腦循環低灌注及心肌缺血等相關症狀和藥物不良反應。

治療老年高血壓的理想藥物應符合平穩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服藥簡單,依從性好等條件,以血壓達標為目標,優先選擇最佳的個體化治療藥物。

65歲,血壓150/95mmHg,要治療?老年人血壓保持這個水平才安全!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提醒:對高齡老年高血壓的控制程度主要取決於年齡,但降壓治療獲益與患者的健康狀況關係密切。患者年齡越大,降壓治療過程更應關注其健康狀況,包括精神狀態、生命活力、運動能力、認知功能、營養狀態以及並存疾病等等。

此外,老年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以及定期複查。

其中飲食方面有以下四個建議。

1. 食宜清淡

飲食以素食為主,清淡的飲食可使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因此高血壓患者宜選擇高纖維素、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糖以及低膽固醇飲食。

2. 限制鈉鹽攝入量

鈉鹽可以顯著升高血壓以及高血壓的發病風險,而鉀鹽則可對抗鈉鹽升高血壓的作用。因此,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採取各種措施,儘可能減少納鹽的攝入量,並增加食物中鉀鹽的攝入量。

3. 適量攝入蛋白質

65歲,血壓150/95mmHg,要治療?老年人血壓保持這個水平才安全!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蛋白質對預防高血壓有一定作用,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之一,多攝入優質蛋白質可以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即使高鈉飲食、合理攝入高質量動物蛋白,血壓也不會升高,因此在飲食中應選擇適當含動物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魚、鴨、雞等,特別是優質魚是必不可少的。

4. 多食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

新鮮水果和蔬菜裡面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B族、礦物質等,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環,有利於心肌代謝,加速膽固醇的排洩,預防高血壓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