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工,空降领导,为何某些国有企业为何愿意养闲人?

这场新冠战争,让我们太多人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第一次对体制和国企有了向往,多年前也曾被体制内的人诟病稳定,但现在却成了炙手可热的蛋糕,“乱象”之下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最稳定的工作收入,国企的工人真是幸运。

企业开工,空降领导,为何某些国有企业为何愿意养闲人?

复工后,新“领导”从天而降

有在企业工作过的人,应该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突然有一天就来了个新领导,就像天降一般,还有那种一进企业还没在一线干几天,就直接调动到办公室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没有人会跳出来触霉头。

邻居王哥在企业干了10年,如今也变成了别人嘴里的王师傅,年后企业响应政府号召早早的就复工了,工作重、任务紧,每天都要加班生产,人手不足让生产的进度也放缓了很多。最近企业还在网上进行员工招聘,复工到现在一个月过去了,一线工人数量一个没增加,反倒是办公室人员加了两个,一个还直接被任命为生产车间副主任,每天早上组织动员工人们加快生产。

王哥也不以为然地接受了,企业生产力不足,招聘生产主管来催有用吗?最简单的答案不应该是雇佣工人吗?

企业开工,空降领导,为何某些国有企业为何愿意养闲人?

一个领导管理一个员工,美名其曰“1对1”

我们在网上看到了最夸张的比例:一个企业有100名员工,一线生产工人只有50名,平均来说,一个领导管理一个员工。更多的企业直接外包生产工人。一个企业只有几十个正式员工,他们都是管理人员。至于那些员工的收入,就是劳务派遣公司要关心的事儿了。

当然,企业也不乏真正优秀的人才。一些基层管理,比如生产班组的班长,看起来很容易。他们要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有时还要一起帮忙加班。下面是普通工人,上面是更大的领导。

企业开工,空降领导,为何某些国有企业为何愿意养闲人?

国企培训现场

如果一个企业有太多的管理者,可以定义为他们大多数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闲散人员。在一个企业里,能处理好事务的管理者太少,玩太极、捞钱的闲人太多。

新雇员的工资比老师傅高

另外,王哥的企业,有位生产副总监也在这里待了很长时间,但效果还是很小的。企业效益上不去,没办法就得继续招工。最后,招到了一批年轻人。据说还有几个大学生懂技术。王哥工作了十多年,后来因为技术奖励才成为一名正式工人。听说这批新来的员工,只要通过实习期并工作满一年,可以直接成为正式员工。

这可让一群没转正的老工人非常不满,更气人的事还在后面,虽然疫情之后大家都想往国企走,但是没编制的工人,年轻人还是看不上的,这不企业许诺有转正机会并且薪水也不错,这才找到几个懂技术的年轻人。

国有企业的好处是不拖欠工资,工资待遇好,有五险一金。当他们领工资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王哥听说新来的大学生比自己高出五千。暗中打听后,才知道他们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获得了哪些国家级奖项。然而,企业的机器仍然很旧,这与书本上的情况相去甚远,新大学生只能向王哥请教。

王哥作为老师傅技术确实比应届大学生高,但缺乏知识和思维。王哥的技术在企业中是第一位的,但是出了企业就不一定了。虽然老王不舒服,但他仍然认真教这些大学生们学习技术。

企业开工,空降领导,为何某些国有企业为何愿意养闲人?

国企一线工人

为什么企业愿意养闲散人员?

企业中的裙带关系没什么好说的。通常一个人走对了路,狗也走对了路。除此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真正了解技术的人都在第一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除了聊天什么都不愿意做。如果他们想通过技术来表达自己,就必须过人的去发现新的人才。

在企业一线工作是十多年的王哥,薪水比新来的大学生低。技术人员希望通过技术突破来提高自己,困难可想而知。相反,他们与领导沟通,向技术工人展示,这样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在国企业中,光靠技术是不够的。

企业开工,空降领导,为何某些国有企业为何愿意养闲人?

国企后勤人员

企业愿意养闲人,都不愿意给员工涨工资,甚至高薪雇佣新员工,都不愿意给老师傅涨工资,归根结底还是企业内部原因,工匠精神早就消失殆尽了。

山东枣峄信息咨询,专注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欢迎社会各界给与支持与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