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泉:為烈士醫護人員子女高考加分 其實是扯淡


張洪泉:為烈士醫護人員子女高考加分 其實是扯淡

張洪泉


  日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佈《關於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稱被認定為烈士的醫務人員子女參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在文化課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20分。消息甫出,引來各方爭議。

  照顧烈士遺孤有多種渠道,沒必要用汙染高考這個方式來實踐。今天可給烈士的孩子加分,明天就可以見義勇為的加分,後天又會給這給那加分,此頭一開,高考的意義就完全喪失了。對於提議汙染高考的人,要調查、要嚴懲,要看其背後是否有黑幕。在高考胡亂加分這個案例上,國家教委應該有態度了。

  說句心裡話,高考是我國幾乎唯一的較為公正的選才方式、一片淨土,任何人為加分都是一種不公、不正,都會引發一些邪惡的做法。而黑龍江此次為烈士醫護人員子女高考加分,貌似合理,但關鍵是這個烈士如何認定,則是一個看點,需要百姓、紀檢和媒體等多個方面監督。我不主張如此,如真實行,建議享受待遇應從制度下發日開始。

  從唐朝科考開始,使寒門有了一個出人才的途徑。而就是圍繞著歷屆科考,舞弊徇私成為一些官員的不二手法。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年間的首次科考,弘晝弄出考題,造成科考失敗,兩位大臣因此被斬首街頭,一場民心期待的選拔人才泡湯。事實上,據史書記載,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科考舞弊案,都有官員死在作弊上。時至如今,圍繞高考加分,很多家長極盡其能,通過各種不法或合法的手段去給孩子加分,爭取讓他們能在低分前提下,能上一個更好的大學。取消加分本身就是對高考正義的一個支持、支撐。

  從現實和道理上看,沒有人會因為給孩子上學加分去願意成為烈士;給烈士的孩子加分,大家一般不會提出異議。但上大學其實是為社會選才的一個環節,隨著大學精英教育模式向普及教育轉變,一分之間往往有成千上萬的學子,加20分直接就將數萬人給撇在了後面,一個學渣就成了“學霸”,可能從普通學生上了211、985或雙一流,直接將那些優秀學子趕下了神壇,造成了新的社會不公。一些培養高端人才的學校,因為一些學渣的進入,選優進而失去了意義,給民族、國家和社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高考是當前為數不多的淨土,也是保證寒門出貴子的重要途徑之一。事發突然必有妖,主張用某種利益換取高考分數的人,身邊或許就有某些利益交割,就有親友因此獲益考試加分,那些人就沒有經歷過高考的痛苦和喜悅,不明白寒門對高考公正的期待。如果真是要加分,這個規定不能有溯及力,只能從制度建立時開始,以前立法者的七姑八大姨家的孩子,就不要享受這個待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