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古代皇帝继承制度从嫡长子继承改为儿子里唯才是举,还会有那么多弟杀哥的桥段吗?

郭江永


嫡长子继承制指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甚至可说是枢纽。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出宗法制度,这个制度在夏朝确立,到周朝时已经完善,按照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以此类推,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形成一种严密的等级。


如果破坏嫡长继承制,首先会对整个制度形成大的冲击,换言之,等级上下尊卑将被打破,在现代国家应该没有问题,但在农业时代封建时期,所产生的后果却绝不是诸如九子夺嫡一样的小事,将给天下以无章可循的感觉。嫡长子一眼便明,子以母贵,母也凭子显,正妻嫡子,人人皆知,难以以人的意志和操作为转移。就算君王也不行。这就是固定操作的好处。 其次,贤不与贤或有才无才怎么界定?须知所有规则只要有弹性而监控不能到位,都会成为乱源或别有用心的人之猎物。


《列子》有一则寓言“疑邻盗斧”,主人怀疑邻居偷了他的斧头时,无论怎么看,邻居都像个贼,越看越像,等到一天在自己花园找到斧头,疑虑尽释,再看邻居时,怎么看都不象盗贼。这种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的主观感,在很多事上都有体现。贤不与贤,有才无才,每个人都有自己一杆称,谁说了算?

嫡长继承制又与一夫多妻多妾制有关,依礼法,在夏朝时,天子可以娶十二个老婆,二十七世妇。殷商时期增加到二十七,共三十九人,八十一部御女,嫡长继承也是男尊女卑社会的产物。改变嫡长制相当于改变农业社会的内在规律,在社会尚未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这种改变不会平息乱象,只会更乱。试想,立贤立才相当于告诉各人,你们都有机会,诸子还不拼了命花招百出争取出人头地?


南方鹏


会,一定会,还会出现更多的弟杀哥,哥杀弟,兄弟相残的战斗。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权传承的方式,比如“禅让”、“立嫡长子”“秘密建储”“老皇帝指定”“权臣拥立”哪怕是“孙子看着不错立他爹”呢!就是没有“唯才是举”这个皇帝继承制。

为什么?

先假设古代皇帝继承真的实行了”唯才是举“制度。

相信,第一个结果就是国家分裂,永远的分裂,中华大地估计比欧洲还要零散,还要国家民族众多,也许文明就灭亡了也不一定。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所谓“唯才是举”制度就是没有制度呀,大家可以乱搞的,不要说那些天生贵胄“准皇帝”们了,就是普通人群中,哪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才老厉害了呢?谁不认为自己聪明的不得了了呢?

请看看乡村广场之上,城市小区花园之中,那些“高谈阔论”国际事务,国家政策的男人们,哪一个会承认自己没有政治见识?没有管理才能?没有独到见解?

有时候,那些“高谈阔论”的人,只是谈闲天呢,也会因为“政治观点”不一致而打架结仇,老死不相再说话。搞笑不

不搞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些晚饭之后不做家务不带孩子的臭男人们,他们手中有了兵马,只要他们显示出他们的“才能”,他们就有了可能真的可以实施他们的所谓政治主张,他们会怎么做?

自然是“各显其能”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各显其能了。谈判?和平共存?不存在的,不蒸馒头争口气,就算是失败了,也不会接受现实,不会承认失败的。

你胜之不武,手段卑鄙,本王心软,让了你一招,本王不服气,重新来过,本王才能还没有发挥完呢!对不对,谁不认为自己的招数多着呢!

眉头一走计上心来,主意一个接一个,胸中才华若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结束战斗?谁说的,来来来,再打过!

如果规定,就比一项才能呢?就看一项才华技术呢?比如投胎技术!谁投胎技术没有发挥好,谁有本事再来过?没有吧!

于是,天下太平!江山永固!


葭明通半瓶历史


嫡长子继承制无疑是争议最少的!能答这个问题的答友都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继承权之争出现!

抛开权力的本身的诱惑,至少有两点至关重要!

首先, 中国的皇权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缺乏制度上的制约!注意,是制度上!

西方王权,实际上一直受到世袭贵族的制约,最后演变成制度《大宪章》,那么中国的贵族哪儿去了?

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后,七国为了争霸,也是为了生存,可谓殚精竭虑,其中对中国政治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郡县制的推行。这个早在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邺令就开始了!郡县制推行的初衷是争霸的需要,却一步步餐食了传统贵族的生存空间,至始皇帝一统之后,传统贵族算是彻底歇了菜,虽然也有反扑!

然而,传统贵族虽然没落,新兴贵族却迅速崛起,这其中就包括外戚、功臣。不过外戚也好,功臣也罢,毕竟都是皇权的附属品,依附于皇权的存在,也难以持久!

真正对皇权起到制衡作用(注意,不是威胁)的是魏晋门阀士族的崛起!

唐初《氏族志》初稿,编纂者将博陵崔氏排位第一,无视李唐皇室,可见士族的名望!

真正对世袭贵族政治一击必杀的是科举制实施!

自科举以后,任何人,都必须通过科考来进入官场,真正防止了一家独大,百年家族再难出现,社会上的势力被科举制彻底打散,这些一个个通过科考的单个力量,再也无力制约皇权!

不过,也别认为科举是个坏制度。

皇权的不受制约使得嫡长子继承制难以有效地得到保证,存在很大的变数!

其二.,嫡长子继承制本身也有缺陷,而且缺乏补充,也就是继承顺位!

如果没有嫡长子,没有嫡子,甚至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谁来继承这个皇位?

宋仁宗,明武宗,崇祯,都遇到过这个问题!

事实证明,只要是人一参与进来,必然存有私心。那些野心勃勃的皇太后和权臣们,自然喜欢懦弱能力差年龄又小的皇帝们!

而崇祯一死,对皇位的争夺即开始!

说白了,缺少一种毫无疑义,明白无误的继承顺位制度!

皇后之子必然是有优先权的,嫡长子,嫡二子,嫡三子……,然后是第二任皇后之子,之后是妃嫔之子,妃嫔也是有品级的,从品级最高的年龄最长的开始,按妃嫔品级,年龄大小依次排列!

当然,也有无子的情况出现,比如说明武宗。武宗无子,经太后和杨廷和商量,选了十三岁朱厚熜,私心很明显!

其实按照和现任皇帝的亲疏关系,继承顺位也不难确定!皇帝无子,前任皇帝有,也就是现任皇帝兄弟们,兄终弟及,按嫡长子、嫡子、庶长子、庶子的顺序!

如果兄弟也没有,那老爹有兄弟,也就是现任皇帝的伯伯叔叔们,兄终弟及,从前任皇帝的大哥的儿子开始,再按照嫡长子、嫡子、庶长子、庶子的顺序,依次往下排!

当然,即使有明确的继承顺位,也难以完全杜绝皇权之争,毕竟权力的诱惑太大!然而,相信可以大幅减少无谓的内耗!南明就是典型!

这种继承顺位制度,需要形成一种类似于宪法的地位,超越大臣、太后、甚至皇帝本人,具有无可争议的地位!

然而,皇权的缺少制衡,中国人的喜欢变通,注定难以形成这种制度。就像大多数中国人喜欢说得“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探微阁主


在立长立贤这个问题上大汉帝国的汉景帝作的比较好,废了嫡长子刘荣,经反复推敲和长公主与窦太后助力,终于选定了金屋藏娇的刘彻为太子,成就了汉武大帝一生的荣耀和千古一帝的美名。汉武帝在继承人问题上也是以立贤为主政大义,在其不久于人越前杀了钩弋夫人何其英明,子幼母壮的事祸害了多少美好家国,如果司马炎能已改变的陈规漏习立贤非立傻那会有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之乱,那会有南北分立的局面,假如李世民之爸采用立贤而非立嫡,确定李世民定会胜过其兄建成,也小会有玄武门之祸,而唐太宗最大的失败在于立了九子李治为帝,若立了杨妃子李悦为帝那会有其后的武则天改朝换代。最明显的列子,明太祖朱元璋立长子之儿孙子为帝也导致了惨祸,被其四叔靖难,仅以八百士为底惊天反转,可见祸国殃民之深。大清皇帝康熙帝有眼光独聚哲目,在35个儿孙中,选中了雍正为帝,也决非隅然,其四子也非最得力的人选,无八王之贤,但为人刚正,忠奸分分,勤于政务,加上其子小宏历也为他淀定了大宝帝位,其有杀了长子宏纣也是为小儿子清除污阻,可见其用心苦寒之深,康熙帝真圣帝也,。


94310417小云


题主所说把嫡长子继承制改为唯才是举,实际上自古以来就有这种争论,立长还是立贤,这是一个问题。

我的结论是,如果“唯才是举”选皇帝,事情的结果只会更坏,坏透了。

嫡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显然不是最科学的,有些嫡长子跟个傻子似的,因为占了个身份,就被选为继承人,这凭什么啊!

拿我稍有了解的唐朝来说,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唐江山几乎都是秦王李世民打下来的,于李世民来说,他如果不能继承皇位,就有几方面问题:

1、手下不干,我们辛辛苦苦保你打江山,不就图个来日荣华富贵吗,你不能登上宝座,我等又不是太子党,辛辛苦苦一辈子公益事业,这谁干啊,所以房玄龄等人都怂恿着李世民下手搞点事;

2、李世民自己不干,我出生入死十来年,江山打下来了,拱手让人,就因为你比我早出生几年,这事儿显然不划算;

3、李建成会不会让李世民好过?李世民功劳太大,历来掌权者最怕的就是功高震主,连李渊面对李世民的绝世功劳,都不知道赏他什么官好,更何况李建成。

从历史来看,李建成并不是一个傻太子,他也有自己的智慧和功劳,也有自己的势力,放在别的朝代,他继承江山都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无奈前面有个李世民啊!

同样的,李世民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也纠结了很久,本来皇长子是李承乾,从小就被立了太子,这娃也很聪明,但自己不成器,一路作死最后真把自己作死了,李世民最宠爱的李泰也是一样,仗着自己受宠,还编撰了《括地志》这么一本当时奇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动了歪心思,后来也把自己作死了。

李治能当上皇帝,多亏了这两位哥哥的神操作,自己躺在家里就当上了皇帝。

立长还是立贤?

要知道,自中国皇权诞生之日,继承者就是一个大问题,立长虽然不科学,但却是争议最小,并且最明确的继承方式。

因为这种继承制度有明确的标准,谁是大哥,并且嫡出,谁就是继承者,这一点任你手段通天都改变不了,即便你有诸葛亮之智,也不可能把老大哥赶回娘胎里重生。

如果要立贤,问题就大了,这个“贤”怎么定义,有什么标准呢?

答案是没有,像我们前面所举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问题,在武功方面,李世民是最贤的,而且文治方面也不差,李建成呢,自从被立为太子起,他就守在李渊身边学习怎么治国,武功方面自然不能和李世民比,但治国方面,在当时来说,估摸着会比李世民强一点,这样看来,李建成又是贤。

后来李泰和李治也一样,李泰能编书,《括地志》在当时来说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地理著作,其以州为单位,把各地的沿革、名望、山川、神话等各个方面,都记录在书中,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国家地理百科全书”,这够贤了吧?可李治也不差,他凭借孝心这一点(不管是不是装出来的),就算不当皇帝,也足以被历史铭记,唐以孝治天下,李治可谓贤。

照这个标准,那些种马型皇帝,儿子大几十个,不杀得天昏地暗啊,康熙就因为在立太子这件事上犯了错误,最后搞出个“九子夺嫡”。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并不能独绝争权夺位这种事,但在道义上至少能对后来者进行打压,古代皇帝最终正统性,立长就是正统,夺位篡权就是叛逆,所以说,如果没有明确的立长为标准,而是选择立贤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继承方式,只会更乱。

当然了,历史上真正由嫡长子继位的例子其实也不多,历史选择了你成为嫡长子,却不意味着你能当上皇帝,像明嘉靖帝,他明明不是皇帝的儿子,在地方上当王爷当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成了大明朝的皇帝呢?

不是他想当皇帝,是满朝文武选择了他。



也可自话


说起来,在古代皇位继承制度中,“唯才是举”肯定是最好的。毕竟选择最有能力的人来接班,能够把国家治理得更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就可以确保江山永固,这也是皇帝们都希望的。可是,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中,有“嫡长子制”,有“幼子守灶制”,有“秘密建储制”等等,为何偏偏就没有“唯才是举制”呢?守着最好的制度不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咸丰剧照)

一、“唯才是举”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

有才就有才,为什么说无法判断呢?

其一,皇子们无法展示才干。要展示才干,需要实践。但事实上,皇帝是不可能让皇子们都参与治国实践的。且别说在朝堂上实践,就是在地方政府中实践,都不太可能。因为只要把皇子们放到地方上去实践,皇子们就可能拉帮结派。毕竟哪个官员都想巴结潜力股,好让自己将来有个好前途。有一些迫不及待的官员,还会撺掇皇子们造反。这样肯定就会造成国家动荡。所以,比如明朝、汉朝等朝代,虽然分封了藩王,却都对藩王做了严格的规定,不准他们随便动作。这样一来,皇子也无法得到锻炼了。

其二,皇帝无从得知皇子的才干。为什么说皇帝无从得知呢?因为皇帝不可能和孩子朝夕相处,皇子见皇帝的时候,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他的言行,都是他身边的人给他出谋划策的。最有名的就是,咸丰明明没什么水平,但因为包装得好,却被道光皇帝认为是“仁孝”的人,有“尧舜之德”。司马衷明明是个白痴,晋武帝出题考他,却又采用开卷考试,结果都是贾南风作弊给他填上去的。晋武帝还以为这孩子不是白痴呢。

(晋武帝剧照)

二、“唯才是举”受人为因素影响太多。

储位太重要了,只要某个皇子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人,都会鸡犬升天。储君的母亲将会成为朝中说一不二的人物。储君身边的小太监会成为后宫的总管。储君潜邸旧臣都是将来朝堂上的高官重臣。所以,怎么着,也要想办法把这个皇子捧到储位上去。

因此,妃子们会吹枕头风,说自己的儿子是最有才干的。太监们在给皇帝穿衣梳头的时候,会恰如其分地给皇帝说一句话。大臣们会穷尽办法包装皇子,把最好的(当然也可能是最假的)一面,拿给皇帝看。

人都是有感情的,皇帝和妃子温存时,可能随口就同意了。太监让皇帝触景生情,也说不定就答应了。大臣都是有智慧的,他的包装,更能够欺骗皇帝。同时,皇帝本身也可能不明。如果皇帝又不明,又带有自己的喜好,这样一来,“唯才是举”就变成了“唯情是举”,就变成了“唯好是举”。

(胤礽剧照)

三、“唯才是举”会引起皇子争斗残杀。

历史上几乎没有过“唯才是举”的先例,仅有的情况,也就是皇帝确立的继承人太弱,皇帝对他不满意,因此引得皇子们跃跃欲试,想要皇帝废了现有太子,改立自己为太子。

最有名的就是康熙皇帝选太子。康熙其实很早就确立了胤礽为太子。但是,因为太子的做法不让康熙满意,同时,康熙又常常把一些事情交给皇子们做,对他们加以培养。这样一来,皇子们就心动了,以为康熙皇帝是想采用“唯才是举”的办法落实太子。因此,都在极力表现自己,同时互相之间争斗不休,勾结残杀,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如此一来,皇子之间淳朴的亲情,就完全变味了。

除了康熙选太子外,李世民选太子和曹操选世子,也都曾发生过这样的悲剧。

因此,“唯才是举”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太子的方式,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选择的裁判又仅限于皇帝一人,因此,这种制度其实根本就无法实施。


张生全精彩历史


如果把古代皇帝继承制度从嫡长子继承制改为惟才是举,就不会有兄弟残杀了吗?

事实上,关于这个继嗣制度,古人也探索了几千年。那么历史长河中,都出现了那些皇位继承制度呢?

01 惟才是举的禅让制度

据《史记》记载,无论是颛顼帝传位给帝喾,还是帝尧禅让给帝舜,或是帝舜禅让给大禹,虽然他们都是黄帝的子孙,但也不是直系亲属,所以,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确实是唯才是举,而不是任人唯亲。

从《史记》里,这样的禅让制度在任者将继承人的才能放到第一位,帝尧选接班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帝尧让臣子们举荐接班人,鲧就被推荐出来,尧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是臣子们说了,鲧现在就是最贤明的人才了。尧于是就试用鲧,结果鲧治水失败,于是尧就取消其候选人资格。

接着,帝尧又让大家举荐,这次舜就脱颖而出,理由是孝顺。帝尧心动了,但是一如既往也有试用期,并且嫁给了他两个女儿来验证他的人品。结果很满意,家庭和睦,舜管理过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

经过了20年后,尧才让舜摄政。8年后,帝尧去世,3年丧期满,舜想把帝位还给帝尧的儿子丹朱,但是大臣们都心向舜,于是舜才继位。

禅让制度的宗旨是唯才是举,但是都有漫长的试用期,只有通过考验的候选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继承者。

禅让制度盛行与五帝期间,禹传位于子启,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02 “家天下”的世袭君主制度

“家天下”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当作自己家里的私有财产,世代相袭。它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夏朝伊始,君王就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一家的私产。

既然从夏朝开始,君王家族之外的人是无法染指政权,那么又是如何传位的呢?大致有两种方式。

殷道亲亲,周道尊尊。殷商的传统崇尚质朴,效法上天,亲其亲人,所以传位于弟。周朝的传统崇尚华美,效法大地,敬其本原,所以传位于长子。周朝的制度,太子死了,立嫡孙。殷朝的制度,太子死了,立其弟。

这段资料背后有这么个小故事。汉景帝之时,太后非常宠爱小儿子梁王,汉景帝非常孝顺,于是梁王拥有了很多特权,比如说经常一回来省亲,就长时间住在皇宫里,超出国家规定的期限。

汉景帝也很喜欢这个弟弟,有一次,说到高兴处,就对梁王说:“弟弟,哥哥将来要把位子传给你。”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梁王从此就有了这个想法。然后,太后也想让梁王继位,于是,时常在景帝面前提起这件事情。

后来景帝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太后十分愤怒,景帝为此忧心忡忡。袁盎得知后,主动求见太后,给她详细解释商朝和周朝的传位制度的利弊,太后才放下执念。

03 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呢?

其实,商朝的帝位继承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而周朝就是后来流行了几千年的嫡长子宗法继承制度。

两者的分歧就在于太子,如果现任国君寿命比较长,太子可能还没即位就去世了,那么周朝通常的做法是立嫡孙为继承人,商朝就立太子的弟弟为继承人。当然,如果太子还没有子嗣,还是立太子的弟弟。

  • 1)“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

优点:一国政权传给经验丰富的年长者,总比传给年幼者要靠谱,政权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平稳过度,可以降低因幼子继位而政权旁落于大臣之手的风险。

缺点:既然兄终弟及是合法的,那么不排除一些野心勃勃的弟弟希望或者使用手段让现任国君早些死掉,这样自己就可尽早地大权在握。

  • 2)嫡长子继承制度

优点:简化了传位方式,断绝了庶子的非分之想,事实证明也是最好的传位制度。

缺点:嫡长子,顾名思义,就是皇后或是国君夫人的大儿子,那么皇位争夺战实际上就演变成了后宫之争,要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就必须当上一国之母。既然是国母之争,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后宫妃子的身后又有多少朝臣,于是朝臣们为了日后的利益,纷纷结党营私,卷入党派之争。往往一任新君继位的背后都是政权之争的腥风血雨。

04 如果从嫡长子继承制改为惟才是举呢?

如题主所言,选用最贤能的儿子为继承人,那么恐怕祸乱将无休止了。

贤能的标准是什么?谁来选?那些大臣拥有投票权?诸如此类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就如选才标准来说,有人认为是武略,有人认为是文韬,这个与国家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假如国家面临外部势力侵略,此时武略者有优势,相反,则是文韬者占优。

本来嫡长子或者是国君的弟弟为唯一继承候选人,如要选举产生继承人,那么不好意思,候选人就囊括了所有的皇子。

嫡长子继承制引发的后宫之争其实基本上局限于几个贵妃,而惟才是举制度,怎么形容?就是后宫总动员了,人人有份,那时朝堂大臣之间的斗争恐怕将乱成一锅粥了。

惟才是举的想法是好的,选出最优秀的皇子继任大统,对国家的发展的确有莫大的好处。但问题在于“选”啊。就像五帝时代的禅让制度,选才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国家。但是,那时的民众思想比较淳朴,吃饱穿暖就可以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当人们出现新的需求时,比如尊重、地位晋升、渴望成功等,那么选才的过程就可能演变成权力争斗,从而为此付出血流成河的惨重代价。

结语:

继位制度从部落(五帝时代)的禅让制度到“家天下”的世袭制度,都是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产物。而世袭君主制度从“兄终弟及”到嫡长子继承,也是经过了历代国君大臣们的长期摸索之后,确定下来较为可靠的继承制度。

而题目中出现的惟才是举的世袭制度,也有国君尝试过,但为何没有能替代嫡长子成为主流的继承制度,就是弊大于利,也是历史的选择。



读春秋思无忌


假如把古代皇帝继承制度从嫡长子继承改为儿子的唯才是举,还会有那么多弟杀哥的现象吗?

那么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这样改的话,只会是越改越乱,兄弟残杀事件也不会减少。

一,在我国古代,商朝时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形式并存。而从周朝开始奉行周礼,大多开始就是父死子继了,奉行的是嫡长子继位。

二,历史上各朝代基本都是嫡长子继位,这样保证了稳定性。因为嫡长子的身份,非常好界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制度定出来以后,别人也没有办法去改变。



三,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但是由于他不立大儿子扶苏,而立了小儿子胡亥为皇位继承人。那么很多支持扶苏的人就非常心冷,不得人心,最后朝廷上下一团糟糕,最后再加上胡亥荒淫无道,被太监赵高所杀,秦朝只延续了两代就结束了。

四,唐高祖李渊虽然立了李建成这个嫡长子为太子,但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摇摆不定。既然立了太子,就应该坚定的站在太子一边,任何动摇太子地位的应该坚决打击才对。



但李渊又非常欣赏他的爱子李世民,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尖锐的时候,他没有下狠手去打击李世民,而是想用和平的办法去调和兄弟二人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玄武门之变,弟弟杀了哥哥。

李世民是有才,李渊如果唯才是举,不立李建成为太子,而立李世民为太子的话,必然造成李建成的不服气,就是哥哥杀弟弟了。因为李建成会觉得自己是哥哥,没有一点比弟弟差。

唯才是举,显然走不通。



五,唯才是举,没有统一的标准,不稳定。唯才是举那么指的是什么才能呢?如何去衡量呢?我们知道皇上生孩子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年龄不一样大也没有可比性。比如老大40多岁了,老二才两岁,怎么对比呀?可操作性差。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准则来判断,来分析谁最有才,对谁最有才的判断和实施都是问题。

比如说清朝皇子们夭折率比较高,如果立了一个最有才的太子当太子,然后他要是还没有等到继承皇位就挂了,那么皇上还得再进一步筛选,谁是第二有才的,所以也非常是个麻烦事。

而且,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相互之间不服气,虽然公推出某一个是最有才的,但是第二有才的会嫉妒。在无奈的情况下会使出杀手锏,比如排出来第二有才的可能把第一有才的哥哥或者弟弟给杀了,那么自己就成了第一有才的了。



而嫡长子继位的话,就算是他人篡权了,自己也不是正统的。会遭人非议。

所以唯才是举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并不能避免弟杀哥的现象发生,而且会导致兄弟相残愈演愈烈。而嫡长子继承制是千百年来皇室摸索出来的道路,是值得推广实行的好制度。


历史漫谈君



本来只是弟跟哥抢,如果换成唯才是举,那么就是大混战了,谁最优秀大家先一起把谁给撸下来,然后剩下的再一起合作撸下下一位最优秀的。长此以往,自相残杀的范围扩大了不说,而且最后成功继位者要么能力一般般,要么是阴险狡诈之人,真正有“才”的是少之又少,简直就是一个……馊主意啊。

首先宋安之觉得这个问题貌似将古代的嫡长子制度说的是一无是处啊,认为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都是嫡长子继承制造成的。

其实非也,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度,恐怕兄弟自相残杀的情况就泛滥成灾了。

最起码嫡长子继承制的优势在于名份早定,皇帝正妻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是为嫡长子,一出生就是决定了他是皇位继承人,这样一来其他兄弟也不用争了。

当然漏洞还是有的,毕竟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面对人的野心,往往都会有漏洞出现的。如果嫡长子能力不行,其他兄弟在背后搞点阴谋诡计让嫡长子自己出问题,犯下大错被废除太子之位,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还有一个王朝能不能贯彻嫡长子继承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像唐朝一开始就错了,唐太宗李世民是以嫡次子身份继位的,之后的帝系传递也不稳定。而明朝贯彻的最好,坚决贯彻嫡长子继承制度,太子名份早定,其他儿子成年以后通通离开京城,皇帝就不给他们在京城兴风作浪的机会,所以明朝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情况基本上为零。

可以说嫡长子继承制虽然有漏洞,但是在制度上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了,至于制度之外,人的野心欲望、王朝贯彻制度与否,总不能也怪嫡长子继承制吧?

如果换成唯才是举,名份早定不了,每个儿子都有机会,这不是鼓励儿子们自相残杀吗?或者说鼓励儿子们都成为演技派?

根本不现实好不好。

当然说道这个唯才是举想法,其实跟清朝雍正以后的秘密立储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清朝自雍正开始,皇帝选择继承人,其实也是“唯才是举”,只不过这个有没有才,不至于大家判定,而在于皇帝判定,皇帝觉得这个儿子可以,那就这个儿子了!

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便是“秘密”二字,就是皇帝选择一个有才有能力的儿子,是暗中观察,从来不会提前公布,使这些儿子各自心里没底,只能好好表现。

如果皇帝提前将自己心中认为有才,钟意的儿子公布出来,那么就是一场自相残杀了。

所以宋安之认为唯才是举这种方法可以,不过要搞成像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那般,才是切实可行的,才是有着可取之处的。


宋安之


对于这个问题我要反问一下这个出问题的人。明初时,要是嫡长子、太子没死,会有以后朱棣的清君则吗?现在回答你的问题,对于你提的这个问题,几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经想的很明白啦,立嫡长子才是稳定交班的法宝。(特例除外、比如说司马衷)因为嫡长子年龄较大,(庶出的除外)阅历、经验都比其他兄弟要深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