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短視頻野心繼續,微信新增視頻號入口能突圍嗎?

短視頻在未來行業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擁有社交流量之王屬性的騰訊在面對這樣的趨勢時自然也不會放過。

騰訊短視頻野心繼續,微信新增視頻號入口能突圍嗎?


騰訊短視頻野心繼續,微信新增視頻號入口能突圍嗎?


痛定思痛,騰訊微信推視頻號再戰短視頻

在今年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表示“回過頭來看,我們當年有兩個小小的失誤。”其一為微信公眾平臺很長時間只有PC Web版,這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範圍;其二則為把公眾平臺做成了以文章為載體的內容形式,這使得其他的短內容形式沒有呈現出來,造成了微信在短內容方面的缺失。

微信公眾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內容載體,不管是對於內容創作者還是對於微信本身來說都佔據了莫大的好處,但這些年除了內容創作之外,短視頻也佔據了流量的半壁江山。

張小龍覺得微信要推出新的內容展現形式來豐富當下的內容形態,而“視頻號”或許就是其意所在。

在微信的發現頁面可以看到“視頻號”的入口,打開視頻號可以發現目前該內容形式主要以短視頻和圖片的形式為主,相比於公眾號而言弱化了文字的作用,並且推薦的內容不再基於熟人社交,大多都是陌生人或者大V發佈的內容。

相比於朋友圈的圖文動態而言,視頻號在時長上進行了一定的更新,在展現形式上也形成了不同的方向。可以說,視頻號是對現有朋友圈內容的一種完善,可以讓用戶在朋友圈之外看到更多元化的場景,提升用戶的活躍度。

目前視頻號仍然處於內測階段,僅限於內部邀請的制度,有權限的作者邀請的三個人必須是成為好友在三個月以上的用戶才行。

雖然目前視頻號的功能還沒有被完善,但從微信此舉也可以看出短視頻在內部的重要性。

動作頻頻,騰訊短視頻戰略卻頻繁折戟

這些年短視頻可以說是騰訊內容生態平臺中的一個短板,面對抖音和快手的上億月活量,騰訊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先後推出的“下飯視頻”“閃咖”“速看”等短視頻APP並未在市場中激起多大風浪。

而在騰訊內部原本被邊緣化而後又復活的微視,反倒算是這些產品當中唯一被用戶牢記的。在短視頻方面微視算是先驅者,但以利益為重的騰訊並不會允許“無底洞燒錢”項目的存在,當時的短視頻也並未找到很好的變現模式,等到微視高管離職的時候這個項目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

估計誰也沒有想到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崛起,並且以瘋狂的態勢搶佔用戶的心智,騰訊為了分得短視頻市場這一杯羹甚至不惜拿出30億補貼微視,但終敵不過抖音所向披靡的進攻。

馬化騰不止一次的強調過“騰訊的重點是內容和社交”,但抖音等短視頻的風靡已經讓騰訊感受到了威脅,對於做不好短視頻卻又不願意放棄短視頻的騰訊來說投資快手與抖音抗衡無疑是相對不錯的選擇。

但持股別人的公司始終是別人的,自己無法掌握主動權。更何況對於宿華來說,其並不想給自己的公司貼上“騰訊系”的標籤。

並且根據知情人士表示“快手必須讓騰訊安心,騰訊才能放心把各種資源配置給快手。”在所有的互聯網企業當中,快手是不可多見的和BAT都保持著聯繫的公司之一,這無疑會給快手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優勢。

但對於騰訊來說,在投資快手的同時去發展自己的短視頻平臺才不失為穩妥的解決手段。目前微視在短視頻行業的作用其實無足輕重了,這款傾注了騰訊真金白銀的產品在被複活之後或許仍然逃不過最初的宿命。

用戶的時長在一分一秒的被抖音拖住,短視頻之爭看似是在爭奪用戶的使用時長,但這背後更是互聯網消費的重要驅動力。對比阿里百度而言騰訊更需要一款短視頻產品來穩固自己的社交地位,當傾盡心血都沒能讓微視殺出一條血路之後,騰訊只有拿出自己的重磅武器微信這一條路了。

短視頻內容是微信缺失的部分,而騰訊正好也要繼續補足這一塊短板,作為擁有龐大流量入口的微信,發展視頻內容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在導流上自然也會相對容易很多。

微信的視頻號雖然打破了熟人社交的屬性,但目前的推薦機制尚不明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次的視頻號發展基於微信這塊土壤是足夠肥沃的,依託這個核心流量池,視頻號想必不會發展得太差。但要面對抖音快手這兩個強大的對手也不能夠掉以輕心,短視頻的戰場還沒有到結局,微信也有很大的機會去破解目前村子的短視頻格局。

我是 歡迎➕關注分享留言


騰訊短視頻野心繼續,微信新增視頻號入口能突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