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軍航母建設初見成效,艦載機規模與飛行員隊伍仍需提升

人民海軍航母建設初見成效,艦載機規模與飛行員隊伍仍需提升!#今日熱搜頭條#

隨著2019年12月17日國產首艘航母“山東艦”的入役,人民海軍正式進入了雙航母時代,自2012年第一次裝備航母“遼寧艦”,僅僅用時7年我國便擁有了第二艘航母,這樣的建設成就令人欣喜。但是,還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的航母和艦載機應用目前還只是起步階段,仍有很多不足需要彌補,其中個人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艦載機的應用經驗欠缺,尤其是完全實戰經驗甚至真正的對抗經驗;二是艦載機體系還不完善, 在特種作戰、支持性艦載機方面還沒有健全。

海軍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和不斷積累的軍種,對於我國的航母應用而言,比較欠缺的方面首先是艦載機應用經驗,我國在2012年9月25日才真正擁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所搭載的艦載機是我國借鑑Su-33的前輩T-10-K研發的殲-15艦載機,此外還有基於直-8改進而來的艦載預警直升機及其他輔助直升機等。2019年12月17日我國第二艘航母“山東艦”服役,短短7年時間我們就擁有了2艘航母,速度不可謂不快!

但是,截止目前我國在艦載機應用方面也只有7年時間,在這期間,不論是“遼寧號”還是最新服役的“山東號”,都還是以鍛鍊艦載機飛行團隊、演練航母戰法為主,也形成了一定的作戰能力,不過沒有經歷過實戰的磨礪甚至是真正意義上的對抗打磨,在艦載機作戰方面還有不少提升空間,這也是必須有足夠的時間投入才能彌補的。

除了航母應用經驗外,另外一個比較欠缺的方面是艦載機的配套體系尚不完善。航空母艦艦載機不僅是類似殲-15這樣的艦載戰鬥機,還有艦載預警機、電子戰飛機、搜救/運輸/反潛直升機以及其他輔助艦載機。目前,我國的“遼寧號”和“山東號”航母搭載的艦載機型號、功能都比較單一,除了殲-15外,直-8改預警直升機和直-9反潛直升機的性能都還比較有限,電子戰機具有空中夥伴加油能力的殲-15改進型艦載機還在驗證中,距離批量裝備還有一段時間,而基於直-20的艦載型號也尚未上艦。從體系上來說,目前的艦載機隊伍還有短板需要彌補

航空母艦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立海上霸主地位以來,已經有超過70年的時間,但是對於我們來說航母絕對是“新鮮事物”!作為航母界的新手,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我們能夠做到今天的程度已難能可貴,而且也在積極的針對存在的短板進行配套裝備的研發,放眼全球能夠做到這個程度的除了美國也就只有我們了。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凡事總歸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信再過10年就會有一個大的改觀。對於新生代的國內軍迷來說,你們是幸福的,共同見證人民海軍建設的腳步吧。

人民海軍航母建設初見成效,艦載機規模與飛行員隊伍仍需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