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提問別煩躁,家長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孩子會更優秀


導語

孩子的問題都很奇怪,有的甚至聽起來還特別的好笑,這從表面上看來,是幼稚的體現,但實際上,卻是孩子在對世界認知方面的探索。

案例分析

閨蜜上大學的時候,讀的是師範,閨蜜一個宿舍八個人,全都做了老師,有在初中的,也有在高中的,只有閨蜜去做了幼師,成了名副其實的孩子王。昨天他們在群裡聊天,大家一起交流教學心得,舍友們一直感覺,閨蜜是最輕鬆的,因為她沒有升學壓力,也沒有批不完的作業,做不完的練習,就連孩子的提問,都是簡單輕鬆的。

孩子的提問別煩躁,家長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孩子會更優秀

聽著舍友的羨慕,明月對著舍友大吐苦水,她說:“別看我們孩子小,可是他們提出的問題,都是高深的哲學問題,比如太陽為什麼那麼亮,為什麼晚上天會黑,甚至還會問我他們是從哪來的?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回答呢,又不太好解釋,不回答對孩子思維的發育又不利,每天也很苦惱的。”

我們聽了之後,集體大笑,看來做老師真的是太考驗人了,別管多大的孩子,都不好“對付”啊!

別阻止孩子探索世界

《師說》中有這樣一句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聖人都會有問題,又何況是稚嫩的嬰孩呢?他們初來這世間,對所有我們已經看慣了的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就像是一張白紙,對什麼都十分的感興趣。

為了搞清楚自己心裡的疑惑,便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有的家長很稱職,會耐心給孩子解答,但有的家長卻總是心煩氣躁,甚至認為孩子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多問幾個,就會馬上發火,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孩子的提問別煩躁,家長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孩子會更優秀

好奇心重,肯發問的孩子,在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簡單的蘋果成熟落地,在其他人眼中是那麼的正常,可是牛頓卻產生了疑問,然後從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水燒開後,水蒸氣把壺蓋推開,這是多麼正常的現象,可是瓦特卻產生了好奇心,最後發明了發動機,這都是好奇心的“代價”。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拒絕孩子的好奇心,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一定要仔細應對,不要讓自己的不耐煩埋沒了孩子的天才。

怎麼應對孩子的各種奇妙提問

當孩子追著家長,提出很多奇妙的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感到高興,而不是不耐煩,除了心態上的積極應對外,還要具體的做一些其它的什麼呢?

孩子的提問別煩躁,家長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孩子會更優秀

1、耐心講解,不拒絕

家長要養孩子,還要照顧老人,同時他們還想要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所以平時工作一天都很疲憊,下班後,結束了一天的疲乏,回到家都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

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再來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好多家長都會覺得煩躁,他們要麼敷衍了事,要麼直接的拒絕孩子,這樣的做法是錯誤,因為不僅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還會讓他們對父母不再崇拜和信賴。

達爾文的母親蘇珊,是陶商的女兒,她喜歡種植花卉,所以也會仔細的培養自己的孩子,對小達爾文提出的所有問題,都積極回應,正是她的不拒絕,和耐心講解,讓達爾文在生物的進化方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孩子的提問別煩躁,家長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孩子會更優秀

2、舉一反三,鍛鍊思維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一般都是孩子在求知的時候,父母不僅要耐心地回答孩子的疑問,更要在此時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舉一反三,讓孩子的思維得到延伸,讓他們在以後思考問題的時候,不會把眼光和思維都侷限在一個地方。

當他們問為什麼下雨要打傘的時候,父母除了要告訴他們不打傘會讓自己生病,還要告訴他們為什麼會生病,如果生病了要怎麼辦,急救電話是什麼,甚至是下雨的成因等等,這些引申問題,都會讓他們很樂於接受,在無形之間,孩子就可以掌握了很多的知識點了。

孩子的提問別煩躁,家長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孩子會更優秀

3、不欺騙,不敷衍

在孩子發問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家長欺騙孩子,這會讓他們對世界沒有一個真實的認識。北大曾經的校長陳佳洱寫過一篇文章,在文中,他講到了他的小時候。有一天打雷,他很害怕,馬上跑到了爸爸的房間,並且告訴他,鄰居的一個奶奶說打雷是雷公發怒,要劈死不肖子孫。

他的爸爸陳伯吹先生聽了之後笑了,他沒有如鄰居奶奶一樣欺騙孩子,也沒有嫌煩敷衍孩子,而是拿起了綢布和玻璃,開始給孩子講了摩擦生電和磁感應發電的理論,甚至還給孩子說了為什麼要發電和電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為陳伯吹先生的悉心教導,所以他的兒子陳佳洱才會如此的優秀。

孩子的提問別煩躁,家長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孩子會更優秀

總結

塞德茲說過一句話:“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好好跟自己的孩子相處,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要煩躁,把自己的耐心傳遞給孩子,這樣他們才會更加的優秀。


育兒問題找寶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