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主要虫害及防治

梨树主要虫害有梨小食心虫、梨木虱、黄粉虫、红蜘蛛、白蜘蛛、蚧壳虫、梨二叉蚜,这些害虫也为害其它果树。

果树主要虫害及防治


梨小食心虫

[为害状]

为害新梢时,多从新梢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入髓部,由上向下蛀食,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被害嫰梢的叶片逐渐萎蔫下垂,最后枯死。为害果实时,幼虫蛀入果肉纵横蛀食,孔外排出较细虫粪,周围易变黑。果内道直向果心,果肉、种子被害处留有虫粪,常使果肉变质腐败、不能食用。

果树主要虫害及防治


[形态特征]

成虫全体暗褐色或灰褐色。触角丝状,下唇须灰褐上翘。前翅灰黑,无光泽,翅面上有许多白色鳞片,后翅暗褐色。卵扁椭圆形,中央隆起,半透明;刚产卵乳白色,近孵化可见幼虫褐色头壳。末龄幼虫体淡红至桃红,腹部橙黄,头褐色前胸背板黄白色,透明,体背桃红色。越冬幼虫体为黄白色,腹足趾钩单序环式,腹部末端具有4~7根臀栉。蛹纺锤形,黄褐色。茧丝质白色,长椭圆形。

果树主要虫害及防治


[发生特点]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梨树和桃树的老翘皮下、根茎部、杈丫、剪锯口、石缝中、堆果场等处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第二年春季开始化蛹,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出现,继续在桃树上产卵。第二代成虫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现。8月下旬是为害梨果最重时期,第三代成虫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出现,幼虫为害一段时间后滞育越冬。成虫多在上午8~9时羽化,初出成虫白天静伏在枝叶上,傍晚活动交尾,并取食糖、密补充营养。夜间产卵。幼虫有钻蛀嫰梢的习性,蛀入孔外有虫粪排出。被害梢蛀孔往外流胶。幼虫老熟后向果外咬一虫道直通果外。梨、桃混栽或相邻的果园发生较重,多雨季节和年份,有利于成虫繁殖发生量大,为害重。后期果实成熟期,虫量多,为害加重。

果树主要虫害及防治


[防治方法]

(1)新建园时尽可能避免桃、梨及其它果树混栽,或近植。早春发芽前,刮除老皮,剪除病枝梢,连同园中枯枝败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果树主要虫害及防治


(2)药剂防治。成虫产卵高峰期,用24%毒死蜱-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30%辛硫磷-氟铃脲乳油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

(3)于卵孵盛期,幼虫为害前,用2.5%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00~5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三氟氯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等喷雾防治。虫口数量大时间隔10~15天再喷,连续2~3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