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主要蟲害及防治

梨樹主要蟲害有梨小食心蟲、梨木蝨、黃粉蟲、紅蜘蛛、白蜘蛛、蚧殼蟲、梨二叉蚜,這些害蟲也為害其它果樹。

果樹主要蟲害及防治


梨小食心蟲

[為害狀]

為害新梢時,多從新梢頂端葉片的葉柄基部蛀入髓部,由上向下蛀食,蛀孔外有蟲糞排出和樹膠流出,被害嫰梢的葉片逐漸萎蔫下垂,最後枯死。為害果實時,幼蟲蛀入果肉縱橫蛀食,孔外排出較細蟲糞,周圍易變黑。果內道直向果心,果肉、種子被害處留有蟲糞,常使果肉變質腐敗、不能食用。

果樹主要蟲害及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全體暗褐色或灰褐色。觸角絲狀,下唇須灰褐上翹。前翅灰黑,無光澤,翅面上有許多白色鱗片,後翅暗褐色。卵扁橢圓形,中央隆起,半透明;剛產卵乳白色,近孵化可見幼蟲褐色頭殼。末齡幼蟲體淡紅至桃紅,腹部橙黃,頭褐色前胸背板黃白色,透明,體背桃紅色。越冬幼蟲體為黃白色,腹足趾鉤單序環式,腹部末端具有4~7根臀櫛。蛹紡錘形,黃褐色。繭絲質白色,長橢圓形。

果樹主要蟲害及防治


[發生特點]

華北地區一年發生3~4代。以老熟幼蟲在梨樹和桃樹的老翹皮下、根莖部、杈丫、剪鋸口、石縫中、堆果場等處結繭越冬。越冬幼蟲於第二年春季開始化蛹,4月下旬越冬代成蟲羽化,羽化盛期為5月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一代成蟲出現,繼續在桃樹上產卵。第二代成蟲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現。8月下旬是為害梨果最重時期,第三代成蟲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出現,幼蟲為害一段時間後滯育越冬。成蟲多在上午8~9時羽化,初出成蟲白天靜伏在枝葉上,傍晚活動交尾,並取食糖、密補充營養。夜間產卵。幼蟲有鑽蛀嫰梢的習性,蛀入孔外有蟲糞排出。被害梢蛀孔往外流膠。幼蟲老熟後向果外咬一蟲道直通果外。梨、桃混栽或相鄰的果園發生較重,多雨季節和年份,有利於成蟲繁殖發生量大,為害重。後期果實成熟期,蟲量多,為害加重。

果樹主要蟲害及防治


[防治方法]

(1)新建園時儘可能避免桃、梨及其它果樹混栽,或近植。早春發芽前,刮除老皮,剪除病枝梢,連同園中枯枝敗葉,集中燒燬或深埋。

果樹主要蟲害及防治


(2)藥劑防治。成蟲產卵高峰期,用24%毒死蜱-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30%辛硫磷-氟鈴脲乳油1500~2000倍液均勻噴霧。

(3)於卵孵盛期,幼蟲為害前,用2.5%氯氟氰菊酯水乳劑4000~5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三氟氯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等噴霧防治。蟲口數量大時間隔10~15天再噴,連續2~3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