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佬陈光明,发声了!


投资大佬陈光明,发声了!


对于陈光明,包括观察君在内,相信熟悉基金行业的投资者,并不陌生,他现在是睿远基金总经理。

就在不久前,他旗下第二只公募基金发售,结果当天认购金额超过1200亿元,创下公募基金有史以来的新纪录。而在去年,当睿远第一只公募基金产品发售时,一天700亿的认购金额,就已经震惊了行业内外。

而在近期,随着海外市场的连续重挫,A股市场也遭受波及,除医疗、口罩等板块外,大多数行业板块都出现大幅回调。这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基金净值回调也在情理之中,甚至出现两成左右的回撤。

对此,包括观察君在内的投资者,也是一时惊慌、手足无措,毕竟如此历史时刻,确实没有遇到过,如何看待?如何面对?如何应对?成为大家的当务之急。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投资大佬,陈光明发声了,而从发言内容整理来看,对于股市回调,陈光明并没有太多担心,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希望大家理性对待,短期波动很正常,目前已经到了可以乐观一点的时候!

对于发言要点,观察君整理如下:

(1)第一个:原点

站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时点,谈未来应对是一件不易的事。我们不妨回到投资的原点,比如投资收益来自哪里,股票的价值来源于什么,股票是怎么定价的;短期市场是否可以预测,为何要长期投资,这或许有利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对于市场,我们要始终保持敬畏,但同时也要对未来保持乐观,尤其在市场极度恐慌时可以更乐观一点。

投资大佬陈光明,发声了!


股票的内在价值,来自于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从这个维度讲,短期疫情的影响对于企业长期价值的影响不会很大,除非本次疫情未来年年如此,导致人们生活习惯发生巨变,不然其影响就是当年的自由现金流损失。

从市值损失的角度看,理论上从当前市值中减去今年预计的自由现金流损失即可。比如原来1000亿的市值,预计今年赚100亿自由现金流,如果由于疫情今年自由现金流归零,那从合理的反应是市值中扣掉100亿元,就是1000亿的市值变成900亿的市值。但是市场常常会按照100亿乘以对应估值扣减市值,即把短期的影响长期化,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比如今年利润是零,甚至是负,这个公司价值不应该为零。

所以这里要判断的是,本次疫情以后是非经常的,还是经常的。这对于价值影响的判断非常重要。

(2)第二个:短期

对于短期市场变化的预测,大家普遍都会比较关心,比如,市场的“底”在那里?疫情会延续几个月,风险偏好怎么变化,利率会怎么走?等等。对于短期市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准确预测市场本身是非常困难的,超越绝大多数人的能力圈。

投资大佬陈光明,发声了!


就企业长期价值而言,如果说,其内在价值因为这次事件毁损不多,那么当股价调整远超过内在价值调整时,未来预期的潜在回报率显著上升,比如,原来是10个点的年化回报率,现在可能变成了15个点,以下跌的方式带来未来潜在回报率的必然上升。

预测市场是非常困难的,但人们总希望尽量去预测。现在欧美市场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准确预测到市场会在短短4周内出现30%以上的跌幅,而在去年11月的时候,就有投资人嘲笑巴菲特持有1200亿元美元现金,说这是牛市。

我们难以对指数进行短期预测,更多的是看当前所处的位置,相对而言是否是风险更小、未来潜在回报更好;以及在另外某些更高的位置,相对而言是否是潜在回报更低、潜在风险更大。

内在价值的演绎只有一个值,或是一条线,但事实有无数种可能,而不同的可能有不同的概率。我们要完全遵循不同的概率和赔率,赔率是指潜在回报率,按这样去评估得出最应该去做的事情,避免犯错,尤其是避免永久性损失。

(3)第三个:美股和A股

目前,美国市场,风险溢价已经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就美国经济情况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确表现出对于超常规流动性的依赖,但杠杆主要加到了政府身上,私人部门的债务扩张相对平稳,与GDP的比例从金融危机前的170%下降至2019年的150%。从结构上讲,一方面,非金融企业是近年来加杠杆的主力,该部门杠杆率从2012年以后开始回升,至2019年升至75%的水平,比金融危机前的高点高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居民杠杆率则一路下行至75%,较金融危机前低23个百分点。换言之,就私人部门而言,美国仍具有从企业向居民转移杠杆的腾挪空间。

因此,我们认为,虽然美国金融危机后积累了一些问题,但似乎还没有到一定会再次爆发危机并严重波及全球市场的程度。

从估值的角度讲,在本次下跌前,标普500的P/E为22倍,较近20年均值高11%左右,的确偏贵,但还没有到离谱和疯狂的程度。如果考虑到机会成本的降低,股票的估值泡沫就更小:在本次下跌前,标准普尔相对于10年期美国国债的风险溢价为3%左右,高于近20年来2.7%的均值。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美股是从一个并不算离谱的高位上开始本轮下跌的。截至3月20日,标准普尔的P/E下行到15倍左右,而风险溢价率则大幅抬升至5.6%,已经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所以,如果利率不出现大幅上行,疫情能得到控制的前提下,目前道指20000点以下,美国股市不具备大幅下跌的动力。

就A股H股市场而言,截至3月23日,上证50的TTM市盈率8.4倍,沪深300的TTM市盈率10.7倍,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6.9倍。从估值角度看处于近20年的历史相对底部区域。纵观全球市场,因为海外资金是零利率,中国资产虽然纵向于自己过去比增长率在下降,但横向比越来越体现出一枝独秀。

(4)第四个:乐观一点

面对近期的市场,很多人都容易有一个疑问:看着市场跌成这样,为什么不卖呢?与此对应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卖了,什么时候买回来呢?

如果我们有准确预测市场“顶”和“底”的能力,当市场跌到“底”的时候一定会买入,当市场涨到“顶”的时候一定会卖出。但猜对且执行到位的概率很低,而且很多时候转折点之前市场会在原有的趋势上持续的时间很长,如美国市场在本次下跌之前经历了长达十年以上的上涨,这对寻找转折点是非常大的挑战。

股市底部往往是最恐慌的时候,就疫情而言,恐慌情绪往往不是疫情新增确诊人数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而是增长速率最快时对人们的心理冲击非常最大,一旦增长速度平缓下来,担忧情绪将会随之减弱。

回到我们开始谈到的,股票是怎么定价的,短期市场是不是可以准确预测。如果真的知道短期内市场会跌成这样,为什么不卖呢?但其实理想的情况是越跌越买、越涨越卖。

为什么做股票的人要是长期的乐观主义者?霍华德说,目前来看,美国市场好像还是不错的。巴菲特说,现在这个情况,如果利率不出现大的变化,股票的价值远远超过债券。如果从长期来看,即使完全没有增长,GDP零增长,上市公司也没有超越GDP增长的能力,收入零增长,利润零增长,那么现阶段15、16倍的估值,意味着投资潜在回报率约为6-7%,而6-7%回报是可以“秒杀”其他主要的资产类别,更何况这样的预测,本身是非常悲观的。按此计算,目前8.4倍的上证50,10.7倍的沪深300,平均10%的静态回报率,可以轻松超越几乎全球所有主要资产类别。

从目前来看,这一机制并未出现大的变化,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效率优先把蛋糕做大,是永恒的主题,在持续创造价值、复利增长过程中,所有中间的回调,都是进步过程中的一个回眸。

投资大佬陈光明,发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