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2歲老奶奶說:日行“三善”,福報越大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精神爍爍的92歲老奶奶教育子孫說:“日行三善,福報越大”!子孫問:是哪“三善”呢?老奶奶說:“眼善、語善、行善”。

其實,“日行三善”的說法,最早出自於道教勸善書籍《太上感應篇》。書中原文是“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的禍福沒有門路,完全是由自己招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像人影緊跟著形體一樣,絕不會出差錯的。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日行三善”?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一位92歲老奶奶說:日行“三善”,福報越大

第一,眼善;

老奶奶說,眼善的意思就是“看誰都順眼”。其實眼善,就是心善、面善,畢竟相由心生,心地是相貌的根本。當一個人心平氣和,充滿仁愛,寬厚仁慈,便會覺得周圍都是好人,所見的世界都是春暖花開,因此看什麼都順眼,臉上也會流露出一派祥和。

每個人都有缺點,生活中總有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我們一心盯著他人的缺點錯誤看,老是喜歡對不順心事耿耿於懷,則是心胸狹窄,氣量狹小。這樣的人滿臉戾氣,是很難做到“眼善”的,還會給人一種很不友好的感覺,不利於結善緣、積善報。

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結合母親的經歷,感慨道:“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所以說,我們生氣的時候,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想一想,是否讓別人感覺不舒服。還要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是否做到了心善、眼善、面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才能越來越積累善報!

一位92歲老奶奶說:日行“三善”,福報越大

第二,語善;

老奶奶說,語善就是“講話不要傷害別人,有話好好說”。每個人都會說話,但是好好說話,做到“語善”,卻不是人人都會,因為這需要控制好情緒,對於利害得失不計較。

所以說,語善便是一個人具有好的道德修養的體現。做到語善,首先從善待家人,與家人好好說話開始。但是現在,很多人把最好的脾氣留給了外人,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親人,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菜根譚》中說:“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體萬倍也。”

意思就是說:家中人人信奉真正的佛,日常生活中堅守一個真正的“道”,人能夠誠心誠意、心平氣和,神色和悅、言辭婉轉,使父母兄弟之間感情融洽、意氣相投,這比靜坐調心的修行,還要好上千萬倍。

一位92歲老奶奶說:日行“三善”,福報越大


家和萬事興,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和顏悅色、好好說話,便是最積累福氣的好方法。因此,曾國藩在家訓中告誡子孫要嚴格遵循“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的原則,好永葆家族興旺發達。

語善,除了對家人,還要對外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冤家易結不易解,出口傷人,便是與人結怨,早晚會招致禍患,不利於積累福氣。

口是福禍之門,嘴巴有多損,福氣就有多麼損。語言有多麼善,人緣就有多麼善,福氣也會越聚越多。所以說,做人要嘴下留情,做個語善之人,多積口德,才能多積累福氣!

一位92歲老奶奶說:日行“三善”,福報越大

第三,行善;

老奶奶說,行善就是“多做善事,樂於助人”!眼善、語善都是表象的,我們還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才是實打實的善,才會真正行善積德。日行一善,勝似日進斗金;日行一善,功滿三千。

“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行為是心性的外在表現,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的禍福吉凶。

《了凡四訓》第三章“積善之方”專門闡述了行善的福報,書中舉例說明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福建省浦田縣的林家老太太,喜歡做好事,常常把米粉,做成粉團送給窮人吃。她的佈施心誠懇,感動了上天,作為報答,老太太的子孫官爵一大堆,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非常多。

一位92歲老奶奶說:日行“三善”,福報越大


馮琢庵太史的父親,心腸好,有一年冬天,在路邊誠心誠意救了一個乞丐,功德很高。馮老爹做好事,造福子孫,兒子馮琢庵後來成為了宋朝一個文武全才的賢能宰相。

行善的關鍵是要多積陰德,不圖名利,才是真正的積善。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陰德的人,心更誠,上天自然會報酬他,因此福報更大。

行陽善的人,大家都曉得他,稱讚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福報也就戛然而止了。可是那些享受美名的人不知道,還在享受榮譽帶來的好處,甚至內心驕傲自滿,最終滿招損,盛極而衰,招致了老天降下的禍患。

其次,我們還有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元代的中峰禪師說:“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

一個人做的善事,使旁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了;只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了。從良心上所發出來的善行,是真;只不過是照例做做,是假。為善不求報答,那麼所做的善事,是真;為了達到某一種目的,企圖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像這樣的種種情況,是我們在行善時候,需要仔細地考察的。

一位92歲老奶奶說:日行“三善”,福報越大


​結語:

漢昭烈帝劉備臨終前,對兒子劉禪苦口婆心地說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思是說: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小善事積累多了,就是積善成德,會有大福報;而小惡放縱多了,就是積重難返,成了大惡,不可饒恕。

所以說,我們儘量要每日行善,日行三善——眼善、語善、行善,才能福報越來越大!老話說“吉人自有天相”,何為吉人?就是指具有以上“三善”特徵的人,人越善,福報越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與君共勉!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