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難怪慈禧一心求敗

甲午中日戰爭是發生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由日本發動的一次侵華戰爭。這次戰爭的影響非常深刻,對日本來成功轉嫁了國內危機,為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同時日本一躍從被侵略者轉為侵略者,成為了列強。而對於中國來說,影響就更大了,甲午中日戰爭之後,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更深,更是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處境更為艱難。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難怪慈禧一心求敗。

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難怪慈禧一心求敗

一、甲午中日戰爭

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資本主義使得日本的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發展,為了開闢海外殖民地,日本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這一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也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支持。

在清政府方面,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清朝晚期,這時的清政府正在進行以“自強求富”而口號的洋務運動。在這場以清政府自救為目的的洋務運動中,清朝一度出現了中興局面。但是不變革社會制度的中興不過是一場假象罷了,在甲午中日戰爭中,這張面紗被徹底的掀開。

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難怪慈禧一心求敗

可以說,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和一個老牌帝國之間的一戰是不可避免的。雖然在這場戰爭中日本在技術方面佔優勢,但是無論是人數上還是資歷上,日本都遠遠不是對手。可以說,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的勝算是非常大的。

日本為了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可以說傾巢而出,堵上了日本的國運,當時為了支持這場戰爭,日本天皇甚至一天只吃一頓飯,只要清政府多堅持幾個月,真是幾天,日本就會必輸無疑。但是在這樣的優勢下,清政府還是輸了,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難怪慈禧一心求敗

二、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分析

慈禧自身原因。

從慈禧自身原因出發,實際上主要有兩點,第一便是甲午中日戰爭實在爆發的不是時候。正趕上了慈禧她老人家過生日。本來慈禧就是主和派,但是光緒皇帝主張打,打就打吧,可是打了這麼長時間也沒見出個結果,可是慈禧的生日快到了啊,眼看著打下日本遙遙無期,為了不影響自己做生日,得,投降吧。於是,北京城上緩緩生氣了一張小旗子,白色的。第二,戰爭最耗費什麼?當時是錢,每開一炮,沒延長一天,那都是白花花的錢扔到了水裡。慈禧覺得直接投降的損失比戰爭之後輸了的損失要更小,所以也就投降了。可見慈禧老人家根本就沒想著要贏。

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難怪慈禧一心求敗

國家大角度去看。

如果站在這個角度,那麼慈禧投降的原因便不能只看為是夫婦之人,因為慈禧作為一個統治者她切實的考慮了清朝的根本利益。

第一, 北京作為清政府的都城距離日本太近了。日本和李鴻章帶領的北洋艦隊就在山東沿海一帶打仗,可以說距離北京城本來就不遠。而北洋水師在戰爭中節節敗退,勝少敗多,損失慘重。慈禧自然看在眼中,要是再這麼打下去,日本人攻入北京城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很多勢力對清政府虎視眈眈,如果清統治者因為戰爭被趕出紫禁城,那麼難免不會成為落架鳳凰,群起而攻之是非常有可能的。而從這一點考慮,就決不能讓日本攻入北京城,而阻擋日本人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在日本攻入北京城之前投降。

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難怪慈禧一心求敗

第二, 洋務運動的壯大讓慈禧感到害怕。前文我們也提到了,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便是清朝此時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洋務運動。而洋務運動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各種現代化機器工廠的開辦,讓清朝的統治恢復一絲清明。但是慈禧卻從中嗅出了不安因為。

如果甲午中日戰爭勝利,那麼就代表著洋務運動獲得巨大勝利,而這種勝利背後是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等漢人官僚的做強做大。他們手中已經掌握了鄉勇等軍隊,李鴻章更是還有北洋水師,再讓他們掌握了經濟,獲得了名望,那麼清政府無異於名存實亡,淪為一個傀儡政府。而慈禧覺會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難怪慈禧一心求敗

三、總結:如果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對慈禧意味著什麼?

如果甲午中日戰爭取得勝利,很有可能讓洋務派壯大,慈禧的權勢就會因此受到威脅,清政府或許也將淪為傀儡。而慈禧投降的時機掌握的是非常好的,一方面日本還沒有取得徹底勝利攻入北京城,另一方面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漢人官僚手中掌握的力量已經被消耗的七七八八,再也翻不出什麼大的風浪。於是,慈禧滿意的笑了,終於生日可以如期舉行了,大清朝的鐵桶江山一如以前的穩固。難怪慈禧會一心求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