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鼓励农民多种粮食,农村好多家庭都没存粮,大家看法怎么样?

抛砖引玉者


国家出台对农民种地的好政策去激发农民积极性,种好地多打粮,每个家挺要留下部份存粮,以防各种灾难及不测情况,做到灾难时期有饭吃。


诚者则成


在我们中国,不需要抢购粮食,到处都是社区超市,或者是农村粮食加工厂,粮食自由买卖。根本就不需要存粮,一次性买一、两袋米,可以吃上半个月以上,再去买。如今中国农民不再像以前了,跟风购买买一次盐吃上一年还有,粮食中国有的是,大量存粮只会把自己害苦的,而且粮食收藏不好,容易生虫回潮,损失钱财只有自己心痛。


1557290493


应该鼓励农民多种粮食,农村好多家庭都没存粮,大家看法怎么样?

这几年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情况,和粮食有关的现状,一是因为粮食价格水平相对偏低、种植收益下降,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国家也一直在采取扶农惠农的措施;二就是农村的储粮习惯变化,往年留口粮的习惯很多都没有了,新粮收获之后大多直接卖掉,农民所消费的口粮也直接去购买,这个状况在小麦主产区比较普遍。

面对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新的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变化,现如今确实有着一些不同的声音,对于农民种粮的扶持方面,其中,主流的观点,包括也是国家有关方面一直在实行的,就是为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自给,采取综合补贴等方法,保护农民的种粮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但还有一种声音,就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当前这种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机械化、科技化不断发展的需要,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经营将成为一种趋势

粮小咖认为,未来规模化的生产模式肯定是发展需要,但考虑到国情农情,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过程。在此期间,通过各类举措鼓励农民多种粮食、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更多的有着先进理念、带着先进科技的年轻群体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也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气候条件也是越来越严峻,只有立足于国内生产的稳定、立足自给,才能更好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发展农村的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也非常必要。藏粮于民在现如今国内粮食种植模式下并不完全适合,毕竟农民的耕地规模有限、仓储条件简陋,不像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农场都有自己的仓容设施。粮小咖个人认为藏粮于企可能更为合适,既有利于粮食品质的保证,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益、方便农民的生活需要。比如有的地方、有的企业(中粮)所推行的“粮食银行”,农民将收获的新粮集中交给企业,可以分阶段兑成钱、也可以根据需要兑换该企业加工生产的食品。


粮小咖


农民不是傻瓜,种一年粮,不如到外面打一个月工,加之老无所依,老无所靠,难道等死在田里?


财宏农夫


亏本买卖怎么鼔鼓励,你知到农民吗?你了解三农呜?连年的一号文件还是那个样,老农青春献城市,老了回乡领几十元,还能种多少粮


用户8367510482694


粮是人类重中之重、一家农户家里放稻谷一万斤、全家劳累一年、不如公务员一月公钱


用户72121260310郎中


应该鼓励农民多种粮,就应该各劲所能,想种地的给他地,不想种的就不叫他种,按需分配,合理有地,合理用人,不要一刀切,这样的事都是基层领导的策略,


tang1446512


存粮有什么好,易回潮、易生虫,存久了不好吃。


用户1627978047804


就目前国内粮食价格,鼓励农民种粮就是把农民往贫困的道路上赶。


用户992849799628


不是大多不存粮是全部不存粮,粮食谁然种要,可粮价对农民说更重要,一年下来接近白干,请问高层农民种粮的极积性从何而来,你大规模合作社有几个是真实的,打粮不多而补贴多,正常吗?将来什么结果还用多说吗?醒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