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鼓勵農民多種糧食,農村好多家庭都沒存糧,大家看法怎麼樣?

拋磚引玉者


國家出臺對農民種地的好政策去激發農民積極性,種好地多打糧,每個家挺要留下部份存糧,以防各種災難及不測情況,做到災難時期有飯吃。


誠者則成


在我們中國,不需要搶購糧食,到處都是社區超市,或者是農村糧食加工廠,糧食自由買賣。根本就不需要存糧,一次性買一、兩袋米,可以吃上半個月以上,再去買。如今中國農民不再像以前了,跟風購買買一次鹽吃上一年還有,糧食中國有的是,大量存糧只會把自己害苦的,而且糧食收藏不好,容易生蟲回潮,損失錢財只有自己心痛。


1557290493


應該鼓勵農民多種糧食,農村好多家庭都沒存糧,大家看法怎麼樣?

這幾年在經濟社會不斷髮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農村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新的情況,和糧食有關的現狀,一是因為糧食價格水平相對偏低、種植收益下降,部分地區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國家也一直在採取扶農惠農的措施;二就是農村的儲糧習慣變化,往年留口糧的習慣很多都沒有了,新糧收穫之後大多直接賣掉,農民所消費的口糧也直接去購買,這個狀況在小麥主產區比較普遍。

面對國內農業發展的現狀,以及新的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新變化,現如今確實有著一些不同的聲音,對於農民種糧的扶持方面,其中,主流的觀點,包括也是國家有關方面一直在實行的,就是為了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確保自給,採取綜合補貼等方法,保護農民的種糧收益、提高種糧積極性;但還有一種聲音,就是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當前這種一家一戶的種植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機械化、科技化不斷髮展的需要,土地的集中化、規模化經營將成為一種趨勢

糧小咖認為,未來規模化的生產模式肯定是發展需要,但考慮到國情農情,可能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渡過程。在此期間,通過各類舉措鼓勵農民多種糧食、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促進更多的有著先進理念、帶著先進科技的年輕群體投入到農業生產中來,也是非常必要的,畢竟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氣候條件也是越來越嚴峻,只有立足於國內生產的穩定、立足自給,才能更好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同時,隨著農民收入結構的變化,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發展農村的食品加工等輕工業也非常必要。藏糧於民在現如今國內糧食種植模式下並不完全適合,畢竟農民的耕地規模有限、倉儲條件簡陋,不像國外農業發達國家農場都有自己的倉容設施。糧小咖個人認為藏糧於企可能更為合適,既有利於糧食品質的保證,也可以提高農民的收益、方便農民的生活需要。比如有的地方、有的企業(中糧)所推行的“糧食銀行”,農民將收穫的新糧集中交給企業,可以分階段兌成錢、也可以根據需要兌換該企業加工生產的食品。


糧小咖


農民不是傻瓜,種一年糧,不如到外面打一個月工,加之老無所依,老無所靠,難道等死在田裡?


財宏農夫


虧本買賣怎麼鼔鼓勵,你知到農民嗎?你瞭解三農嗚?連年的一號文件還是那個樣,老農青春獻城市,老了回鄉領幾十元,還能種多少糧


用戶8367510482694


糧是人類重中之重、一家農戶家裡放稻穀一萬斤、全家勞累一年、不如公務員一月公錢


用戶72121260310郎中


應該鼓勵農民多種糧,就應該各勁所能,想種地的給他地,不想種的就不叫他種,按需分配,合理有地,合理用人,不要一刀切,這樣的事都是基層領導的策略,


tang1446512


存糧有什麼好,易回潮、易生蟲,存久了不好吃。


用戶1627978047804


就目前國內糧食價格,鼓勵農民種糧就是把農民往貧困的道路上趕。


用戶992849799628


不是大多不存糧是全部不存糧,糧食誰然種要,可糧價對農民說更重要,一年下來接近白乾,請問高層農民種糧的極積性從何而來,你大規模合作社有幾個是真實的,打糧不多而補貼多,正常嗎?將來什麼結果還用多說嗎?醒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