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之上 歌聲悠揚——疫情下的民族民間音樂傳播札記

彩雲之上 歌聲悠揚——疫情下的民族民間音樂傳播札記

旅遊商報網訊(譚鵬飛)張笑野(民革黨員),中學高級教師,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寶雞文理學院附屬學校音樂教師,陝西省第六批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陝西省教學能手、寶雞市學科帶頭人、寶雞市教學能手、教師資格認證面試官、寶雞文理學院優秀教師、寶雞市渭濱區優秀教師、渭濱名師、渭濱區“五個一工程”先進個人。主持參與多項省市級課題,數十篇文章發表在省級刊物。

這個春節很不尋常!有淚水、有致意;有遺憾、有剋制。但春天的力量終究會蓬勃迸發,比往年更加震撼人心。在這特殊的時期裡,怎樣才能立足本職、踐行職責呢?那就是積極響應政府“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居家學習,奮一己之智,集全坊眾人之才智,充分發揮工作坊公眾號的作用,以弘揚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為主線,來守護好我們的民族文化精神家園。

一、傳承民族民間音樂

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民族民間音樂屬於其中的一朵奇葩。民族民間音樂是指在民間形成並流傳於民間的各種音樂體裁,包括民間歌曲、民間歌舞、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間器樂等。由於我國民族眾多,因此民族民間音樂作品浩如煙海,它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諸如"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擔當、"捨生取義"的高尚氣節、"革故鼎新"的創新思想等。這些千百年傳承的理念,早已浸潤於每個國人心中,構成了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

根據我國的七大地理區域劃分(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西南、西北、東北),工作坊全體老師幹勁十足,大家熱烈交流討論,力爭把每個地理區域內各省獨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間音樂呈現出來,一方面在整理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得到了視野的拓展、音樂的浸潤;另一方面大家凝心聚力,進一步瞭解了不同地域的音樂習俗和風情,深深感受到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那種紮根在民間深厚土壤中的藝術之花,像公眾號推送的西北篇*陝北的信天游《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它不僅凝聚著中華民族音樂審美意識,生動地描繪了一段重要的革命歷史史實---中央紅軍到達陝北,而且漫山遍野的紅豔豔的山丹丹也反映出當時人們美好的精神面貌,甚至超出了原生態民歌的巨大影響力。

彩云之上 歌声悠扬——疫情下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札记
彩云之上 歌声悠扬——疫情下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札记

二、宏揚民族民間音樂

匈牙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柯達伊在《論匈牙利民間音樂》一書中提出:“如果一個民族不重視自己的民族民間音樂,不把本民族音樂建立在自己的民間音樂基礎之上,就會像飄蓮斷梗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的消失在國際的音樂文化中”。這足以證明民族民間音樂的重要性。所以工作坊傾心打造特色專欄,隆重推介了彙集歌、詩、樂、舞、唱、奏於一身的新疆十二木卡姆這種大型傳統古典音樂、川劇變臉、寧夏回族花兒及寧夏民間器樂(口噙子、咪咪子、泥哇嗚)和坐唱藝術等,處處閃耀著民間藝人和老百姓的智慧光芒。

彩云之上 歌声悠扬——疫情下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札记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多聽多悟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尤其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從兒童時代接受民間音樂文化的薰陶。長此以往,不僅養成了聆聽鑑賞的好習慣,也會深深地喜歡進而熱愛上民間音樂。

三、創新民族民間音樂

近年來,流行音樂充斥音樂文化市場,有些民間音樂後繼乏人、缺乏創新而面臨滅絕。但我們堅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底氣源於我們的文化自信。邁進新時代,民族民間音樂也來了個華麗的轉身:像西藏號稱歌舞的海洋,它的特色歌舞有了管絃樂隊的伴奏;雲南省富寧縣的坡芽情歌也煥發出新的光彩;融入京劇元素的京歌也堪稱一絕;更令人驚喜不已的是寶雞陳倉西山酒歌和西府的皮影戲,獨具風格,融入本地生活生產文化,很接地氣,給農民朋友打開致富之門,還出國創匯了。以上均是工作坊全體老師的辛勤努力之作,但是創新是永恆的話題,我們會繼續做下去!

彩云之上 歌声悠扬——疫情下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札记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音樂大師譚盾先生的《武漢十二鑼》,它不僅代表著十二時辰、十二月份、十二生肖裡體現的生命輪迴,更代表著一種精神文化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呼籲人類共同對抗病毒。

彩云之上 歌声悠扬——疫情下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札记

彩雲之上,歌聲悠揚,讓我國民族民間音樂走的更遠。縱使風雨兼程,我們也絕不辜負職責使命。春天已至,我們從容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