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1.

孩子很多時候的確需要家長還有老師的督促,因為他們不懂得節制的意義何在。

對於飲食也是這樣,大多數孩子在生活裡不加節制,飲食習慣也很糟糕。

這就導致近些年來,肥胖兒童的基數正在不斷增加,各種因為肥胖所導致的病症也越來越低齡化。

千依百順的父母教不出自律且懂得約束自己慾望的孩子,同樣的,在孩子的身體健康上,也只會無能為力。

孩子的健康是大多數家長的期盼,而這份開端應該是從教會孩子約束自己開始。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2020年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美國人肥胖率為40%,嚴重肥胖率為10%。這也就導致大多數美國人的身體並不是那麼健康,經常出現各種問題。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而惡果也在這次疫情裡暴露了出來,著名健康學家張文宏博士曾經說過,

"肥胖的人一旦生肺炎,死亡率要比非肥胖的人要高很多,現在最有用的預防和治療方式還是人自身的免疫力。"

敬畏生命,並不應該只是精神上的高度,身體力行也很重要,這也缺少不了健康的體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

貪圖於一時的口腹之慾,卻忽略了自身的健康,這並不是好的人生規劃。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也是這樣,養成良好飲食的習慣很重要,沒有健康的身體又拿什麼來好好地學習還有生活。

當然這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日有三餐,夜求一宿”,孩子自己有了約束慾望的意識,這才有了抵抗誘惑的能力。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要小看自律所帶來的力量,他不僅是孩子擁有健康身體的保障,也是積極面對生活還有學習的通行證。

良好的自律習慣是孩子健康的開端,而學會約束,則是孩子要學習的第一堂課,絲毫馬虎不得。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2.

原來看過一部非常喜歡的電影《瘦身男女》,裡面超級胖仔劉德華和鄭秀文,影片剛開始他們自暴自棄,沒有追求。

後面他們遇見了自己的愛情,而努力減肥,只為了給愛的人呈現一個完美的自己,那些搞笑的電影片段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其中讓人值得思考的部分也很多,比如說自律,就跟很多孩子一樣,他們對生活也不加節制,才有了不那麼健康的身體。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直到後面,有了目標,才慢慢開始約束自己,有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就告訴我們自律的人才會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有美好的未來,這點家長也應該告訴孩子怎麼去做。

  • 學會自律,有態度

什麼是自律?

簡單說,自律,是一種不被周遭環境影響的意識,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來幫助自己抵制誘惑,保持平常心。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明白什麼東西對他好,什麼對他有壞處,僅僅跟著感覺走是錯誤的。

大多數孩子不健康,也是因為不好的飲食習慣所帶來的結果。

路邊攤、小零食還有各種不太健康的垃圾食品,可能自己也知道不太好。

但一看到周圍的同學都在吃,自己就忍不住也跟著一起,這時候恐怕就來不及考慮這種飲食習慣對不對,或者食物健不健康了。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父母有時候不加節制的投餵也像脫了韁繩的野馬,讓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慾,暴飲暴食,最後導致自己“吃”出了很多疾病。

不僅耽誤了學習,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為此也付出了代價,真可謂是得不償失。

  • 自省比他省重要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因為經常光顧學校旁邊的路邊攤。

結果到醫院查出腎衰竭,需要暫時休學,在醫院接受治療,更可怕的是以後可能都沒辦法完全康復。

這樣的慘劇其實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而這如果說起來,大多也是沒有做到時刻提醒自己。

孩子本就處於一個不加節制的年紀,很多時候都需要家長還有老師們的提醒,再加上孩子的學習任務本來就很繁重,如果吃出了問題,就會導致很多問題。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病從口入”更告訴我們,不能憑藉自己的喜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時常自省非常重要。

在日常的飲食當中更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愛,追求營養。

這樣才會精力充沛,不會跟病秧子一樣,三天兩頭地不舒服,害的家長擔心,同學也在背後偷偷嘲笑自己。

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長疾瘤。真理莫過於此。

  • 以身作則,樹榜樣

人的習慣都不是生來具有的,大多是受家庭和社會環境影響而形成和發展,飲食習慣則主要由父母自幼培養。

因此,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更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做出榜樣。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在不斷糾正孩子錯誤的飲食習慣中,增強他的適應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注意方法適當,同時不斷堅持,絕對不溺愛孩子,滿足孩子一些導致他不好好吃飯的願望,這樣出現問題就能越容易矯正。

  • 加強引導,多鼓勵

老師在學校裡也可以適當引導孩子去樹立良好飲食習慣的觀念,可以通過日常課堂知識的灌輸,或者鼓勵學生加強鍛鍊,來讓學生之間互相影響。

六七歲、十幾歲的中小學生大多還不清楚自己該吃什麼,憑喜好選擇食物是他們很有人都有的問題。

所以,老師要發揮重要的作用,父母也很有必要掌握基本的營養學知識。

孩子健康的開端,從約束自己開始

儘量做到按平衡膳食理論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懂得了孩子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這樣孩子接受起來也會更開心。

孩子長大成材,是所有家長老師的共同期盼,而孩子如果有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的心理和身體素質,這一切才有實現的可能。

並且在生活當中,相信他們也會受益終生,今後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適應。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來,希望每個家長都可以重視起來,讓孩子早日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擁有一副健康的體魄,和更加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