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儿子经常偷偷的拿钱怎么办?

奶爸心酸史


三岁以上的孩子,渐渐的明白是非对错,对于不好的行为习惯,爸爸妈妈一定要指出来,让孩子加以改正,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吃爱玩,对自己没有吃过得东西、没有玩过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都想占为己有。但是凡事都有对错,不经别人允许的拿就是偷,是不被允许的。

首先要与儿子有一次好好的沟通,告诉儿子这是错误的行为。你想要可以,但是一定要告诉大人,得到允许后才是自己的。自己怎么花钱是自己的事,但是一定不能偷。你想要的爸爸一定会尽力满足你,但是偷这种行为一定是最后一次。

其次,孩子偷了钱去买零食,说明他的生活中缺少这些东西。不是说一下子给他买多少,而是让他生活中有更多的替代品。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因为爸爸妈妈能给孩子提供的和爷爷奶奶喜欢给孩子买的还是有区别的。

再次,将零钱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不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同时叮嘱爷爷奶奶也要将零钱放到孩子找不到的地方,有需要的话可以告诉大人。

最后一点也是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孩子明明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但是故意而为,目的是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让爸爸妈妈关注他。其实这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关爱的表现。所以用这种行为来博得大人的眼球,寻求关爱。如果孩子真的是这样想的,一定好好的教育他,让他明白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一定不能用这种错误极端的方式来表现不满。

错误的行为如果不改正就会慢慢变大,所以,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积极改正。另外生活中对孩子多一点关心和陪伴,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罗罗罗罗罗


四岁孩子偷钱,这真的是有点意外了………正常来说,四岁的孩子金钱概念应该还不太清楚,但是既然发生这种事情,那么家长就需要面对了,首先我觉得父母应该跟爷爷奶奶了解沟通一下,孩子最近的情况如何………

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一般规矩感都不会太强,毕竟隔代亲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偷钱是比较大的问题,就算父母的包也不应该随便去翻,这是不礼貌的,再者家长可以平静下来跟孩子进行一次沟通,那种朋友一样的沟通,问问孩子怎么想的,为什么偷偷拿钱,并且告诉他这是不对的,把问题跟他说清楚明白,我的孩子是五岁开始我每周给他适当零花钱,不多,一周十块钱左右,因为我觉得小孩子需要可以支配零花钱的权利,看见特别喜欢的东西时候可以自己买,这是快乐的…………

假如可以,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自己教育比什么都好………


ss3080


其实4岁的小孩,刚刚学会了大量生存技能,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控制大小便,能流畅地用语言表达自己。


这个阶段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会了要坚持做什么事情,或放弃做什么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志”。

这个时候孩子与养育者的冲突会很激烈,成为第一个反抗期。

一方面养育者要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遵守规则、正确表达情绪、规范自己的行为等。

另一方面儿童也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吃饭、排泄,甚至是拿钱这种事,也是一种自主行为。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那么对待孩子偷偷拿钱这件事,父母该怎么办呢?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作出正确示范。

钱放在钱包里,钱包放在爷爷和奶奶的房间里。

父母要给孩子做示范,拿钱的时候对爷爷奶奶说:“我想买点东西,可以给我一点钱吗?”

一定要等爷爷奶奶口头允许:“好的。”

然后由爷爷奶奶把钱包拿过来,打开,取出钱,给到父母手里。

父母拿到钱之后要表示“谢谢”。

这一系列动作,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完成,并多次重复。

同时示范反面教材,如果爸妈偷偷拿了爷爷奶奶屋里钱包的钱,会被爷爷奶奶打。

这是反面的行为教育。

对于这个时候的孩子来说,模仿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技能的方式。

如果他一直有这样的行为,可能也说明他的周围有别人这样教过他,或者他看到别人这样操作过。

一定要用行为而非语言教训来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行为规范。

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又能规划孩子的行为。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奶爸辛酸史 有帮助。


麻团帮帮


孩子太缺爱了。所有的教育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常年外地打工的父母,千万不要一见到孩子就各种教育。相反,珍惜相处的时间,多发生一些肢体的接触,比如说搭搭肩膀,拍拍背部,摸摸头等都是可以的,4岁这么小多亲亲抱抱都没有问题。相处的美好记忆会永远保存在孩子心里,成为孩子成长,学习,与他人交际的动力。平时固定抽时间打电话回家里视频聊天,听一下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给予他肯定的赞美;特殊的日子给孩子送礼物(这个礼物可以是生活必需品,只是用礼物的形式送给他);多跟他说我爱你。@奶爸心酸史


育儿八戒


孩子不在身边,这个问题就有一些棘手。所以我建议你,如果有条件的话,或者克服一些困难,可以达到的话,还是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自己带。

首先你家是个男孩,男孩和女孩的性格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男孩就属于比较喜欢挑战,总是乐于尝试,所以经常会给大人惹些麻烦!不像女孩,会比较容易被父母掌控。

其次,你家孩子已经四岁了,人生最重要的0到6岁,培养宝宝认知、性格、情绪的最佳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年。难道你还想错过剩下的两年吗?

另外,对于年迈的父母,他们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有时候可能会失去原则性,而是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或者让孩子经常用哭闹的方式来判断大人的底线是什么?

孩子偷偷做的事情,背后可能是一连串一系列的问题

我觉得孩子偷偷做这个事情,可能是大人之前就阻止过的,不让他做的!或者因此大人的情绪非常的激烈。

男孩子性格,他就是喜欢挑战,被大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你说的拿钱去买小零食,其实你可以观察一下,❶孩子,真的那么喜欢吃小零食吗?❷还是说他觉得拿了钱之后特别有成就感?❸还是说他特别喜欢自己独立的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受他人的控制。

找出孩子拿钱背后的心理,然后再分析,想办法!

❶你也说了,你给孩子买很多零食,但是孩子仍会偷偷拿钱。所以我觉得吃零食可能不是孩子的目的。

❷如果孩子缺少成就感,可能是平时家长太严厉了,对孩子的夸奖少。所以,他要自己找成就感。

❸如果是孩子想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建议平时如果有孩子可以帮忙完成的任务,就放手让孩子去做。

当然大人要确保孩子无伤害的情况下让孩子完成!

正向的引导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他这么做是不对的!

其次告诉孩子,身为家里的一员,如果你有什么需求,可以跟大人提。

最后,就是双方表达观点。大人会根据家里的情况,还有孩子的要求来判断这个需求是否能被满足?

  • 大人和孩子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谁说的有道理,就听谁的!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许孩子就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呢?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家庭教育中,每个孩子都各有不同,需要父母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


大小A的妈


经常拿钱,那么原因是啥?是他缺钱还是仅仅是想偷偷拿而已。可以先跟孩子谈一谈,看看原因是什么,需求是什么,然后再说办法。我觉得 如果是需要钱买东西,那么不如给他零花钱,让她知道钱可以挣,需要存,能够花,但绝不是源源不断。让他认识到钱的重要性。

如果是仅仅想偷拿,那就要引起重视,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必要好好教育,站罚站角。让她知道啥东西都不能偷拿。





家有小鬼娃


@奶爸心酸史4岁的儿子经常悄悄的拿钱怎么办?

首先针对您宝宝的情况,我们做出如下几点分析:

第一,孩子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由家里的老人来带,老人对孩子的教育,通常都是比较溺爱的。很少跟孩子讲道理,平时沟通的也比较少。

第二、孩子有第一次这样的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的制止。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而是要跟孩子沟通,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第三,孩子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拿钱去买玩具,而是希望父母和成年人多多关注他。

综合以上几点, 父母还是尽量克服各种困难,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的童年是不能复制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在童年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


夏月荷花教育


当父母发现孩子偷拿家里钱时,家长普遍是打骂惩罚一番,并严令不能再犯。但是往往这样之后孩子还会偷偷的再犯。惩罚很可能只会让孩子考虑行为对自己造成的结果(偷钱会被打),但不会真正意识到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偷钱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且违法的)。

孩子的偷钱行为分为两类,第一,孩子有意识地认识到这是错误的,但还是做了;第二,孩子更本没有偷钱行为概念。父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如果依然用很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是放纵或者打骂讲大道理,依然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助长他的不良习惯。



王小肠


这个是原则性的问题,个人感觉很严重!

也许他现在不知道偷是什么意思,什么概念,不知道偷是要被人唾弃的,他现在应该是不清楚的。

但是家长应该用合适的方案教育到位,说教、打骂都是有其适合的孩子以及家长的,这个不敢给与任何主观的建议,根据自家情况来吧!

个人感觉,如果现在不及早干预制止,将来万一玩大发了,就毁了孩子的一生。子不教父之过,这个在当下的社会观里面还是很符合的。

我家如果出现类似的原则性问题,我老婆会往死里揍,很多人肯定会不赞同这种做法,我也很心疼,但是在我家孩子身上适用!现实又很无奈!


泰泽成长日记


孩儿为何要偷?因为你把钱太严,宝宝没有零花钱,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