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中李清照因何而“愁”?又是如何写出“愁”的?

Siwindy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在电视剧《甄嬛传》的片尾曲出现,甄嬛出生官宦人家,选秀入宫后在后宫争斗生活。“宫花寂寞红”,这首词贴合后宫嫔妃寂寞愁怨的心境,给剧情带来无限韵味。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词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是中华文坛上凤毛麟角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 一女词人”“千古第 一才女”“词国皇后”,她的词极具风格和韵味。这首词作于她的前期。

《醉花阴》中词人因为新婚燕尔与丈夫分离而孤单寂寞满怀愁绪。词用白描的手法书写愁绪,非常贴合感人。

《金石录后序》:“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李清照愁什么呢?

这首词作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的重阳节,崇宁是宋徽宗赵佶的第 二个年号。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生活优渥。这年她年方19,跟金石家赵明诚新婚燕尔,两个人门当户对,有共同语言爱好,情好甚笃。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夫妇二人喜欢的游戏是赌某事在某史书的第几页,猜中就能喝茶,但是赢了就哈哈大笑,茶泼了没喝到。“赌书泼茶”传为佳话。

赵明诚出门在外,李清照愁在佳节重阳,却是“良辰好景虚设”,自己要独自度过漫长的白天,夜晚孤枕难眠。反映了已婚女子在丈夫出门后百无聊赖寂寞孤单的心境。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人生的前期,词人未经乱离,生活悠闲,只有爱人离开的不如意,全是“薄愁”。

“幽细凄清,声情双绝”。
  • 词中是如何写愁的呢?

移情于物,用白描的手法表现对周遭景物的感触,抒发愁绪。

词中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词中只有一个愁字,写了周遭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橱”,以愁眼看寻常物,物品中都浸润了愁绪。

“瑞脑”又称“龙脑”,一种名贵的薰香。又称龙脑,即冰片。“金兽”是兽形的香炉。熏香在香炉上缭绕,就如同满怀愁绪,弥漫开去无法排遣。

适逢重阳佳节,家家团聚,只有自己独自一人,半夜寒凉袭来,孤独让人更冷。

想像陶渊明一样闲适“采菊东篱下”,喝着菊花酒,闻到菊花幽香。

别说风景不美好,但是就是不开心啊,还不是因为那个人不在身边。

词中有着“色香味”多种因素,使愁绪仿佛有了形象。

zui后一句“人比黄花瘦”,画龙点睛。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似的味道。消瘦是因为思念你啊。

闲愁却也如此折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zui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识尽愁滋味

彼时词人是闺中寂寞的“闲愁”,在她人生的后半段才真 正体会到了“愁”。公元1129年,45岁的李清照中年丧夫,又遭逢战乱,开始逃难,身心憔悴。“而今识尽愁滋味”,李清照却没有“欲说还休”,而是淋漓尽致,写出了《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居易姑且算以诗“居易”,李易安却并没有因为词“易安”,她晚年颠沛流离,想要收一个女孩做徒弟倾囊相授,却被拒绝“辞藻非女子事也”。在妇女地位低下的时代,李清照才华超绝也面临诸多不公。但词人千古留名,已成为世间女子的榜样和典范。


风雪月


《醉花阴》是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中国文坛几千年,其中的女词人寥寥无几,有才有貌者更是凤毛麟角,被誉为“千古女词人”“词中皇后”的李清照便是其中之一,她的词婉约唯美,深深吸引和影响着后人。《醉花阴》词中描写了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她独自一人赏菊饮酒而心生满怀对丈夫李明诚的绵绵相思之情、凄凄惨惨戚戚的无尽愁思,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开篇就写出了词人无聊的生活状况与精神风貌,一个“愁”字引领全篇并使感情迸发而出。“佳节又重阳”点明时间是重阳佳节,从而更渲染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愁思,为不能和丈夫团聚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哀愁。“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白天日子难过、难熬,晚上更加孤独寂寞了,天气凉凉的是身,可想念丈夫而不得见的心凉才是个透彻心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浮动”下阕起笔写重阳节这天自己的活动,“东篱”出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陶渊明后,“东篱”便成了菊花的象征,此时,景色是多么美妙,可是,没有丈夫的陪伴,再好的风景也无心欣赏。“莫道不销魂”句的“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既使面对再好再美的风景,自己也高兴不起来,反而对丈夫的思念更增多了,愁思有增无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乍起,帘内的人儿因思念丈夫而比菊花还瘦,“黄花”指菊花,此句堪称千古绝唱。



一叶孤帆行万舟


对于李清照,想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李清照的词被认为是“婉约之宗、词采第一”,而在她的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很多愁,比如,《一剪梅》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声声慢》中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及《醉花阴》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

其实,总的来说,李清照的愁有两种愁,一是“闲愁”,而另一个则是“命运之愁”。

而《醉花阴》中的愁便是闲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因何而“愁”

李清照的愁,大的来说,无非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少女的相思离愁,一是少妇的命运悲戚之愁。

而这首词,作于南渡之前,因而,属于第一种愁,即相思离别之愁。

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一下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首先,关于李清照《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一直是有争议的,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此词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婚后久别,思念丈夫而作,而另外一种观点则是认为此词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政治失势后被赵家逐出家门后所作的。

观点不同,那么,表达的愁自然不同。

第一种观点,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

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在汴京结婚,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于是,在家思念丈夫的李清照在重阳佳节之时写下了这首《醉花阴》。

可见,如果是这一种观点,那么,李清照的愁便是因为与丈夫分离而愁。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第二种观点。

公元1102年,苏轼、司马光等人被朝廷认定为“元祐奸党”,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作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自然而然的受到牵连。

而在1103年,朝廷更是下令,令“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因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断然决然的与李家划清了界限。将已经过门的李清照单独送回了娘家。而彼时的赵明诚不但没有与之一起回去,更是在这期间纳了妾。

父亲获罪,自己又被遣返回娘家,再加上丈夫又纳了妾,彼时的李清照怎么不愁。

这就是第二种观点。如果说从第二种观点出发,那么,李清照的愁在这里就不简单的是相思离别的愁了,而更是一种哀怨。

当然,这两种观点之中,到底哪一种观点是对的,我们就需要从词的内容出发,来品一品词中的愁。

如何写愁

关于如何写愁这一块,其实我们可以从“词”、“景”、“境”三方面来分析。

1,用词方面,俗话说言为心声,特别是诗词,词语的选用尤为重要。

首先是,愁字,开篇点睛,给人以一种强有力的代入感。而接着便是“又”字,佳节又虫重阳,从语法上来讲,“又”字附着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前面,起到了一种强调的作用,而从感情上来讲,一个“又”字更是强化了感情,饱含了些许无奈之情。

再往下,便是一个“凉”字,半夜凉初透,这个凉,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环境的清冷,同时我们又能感受到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情。

如果说,词的上阙是通过此来渲染环境的话,那么,下阙便是通过词来进行对物的描述。

首先,是“盈”字,在词中,有暗香盈袖,在这里,“盈”是满的意思,一个盈字说出了花香的多少。

词人,一个人漫步在家,只有家中的菊花能够陪伴自己,同时,花香充满了衣袖,说明,词人一个人在家是孤独的,是愁苦的。

而下文中的“瘦”字更是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折磨。

从开篇的“愁”字再到末尾的“瘦”字,词人用词给人一种更为直观的感受,使得人们更容易感受到那份愁苦。

2,写景方面,在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词人从时间的跨度以及从空间的距离来写景。

首先是,时间的跨度上。

其实,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出词人在词中时间的跨度,从白昼到半夜再到黄昏。

这种写法会使得读者感受到词人那日夜反复,无休无止的愁苦之情。

反反复复的时间,并没有消磨掉这种愁绪,反而在反复之中增强了这种愁绪,所以说,这种时间上的跨多,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此外,接着便是时间上的跨度。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词人在创作中的过程中,从屋内到屋外,景由内及外,而词人的感情也由内及外的表达了出来。

2,意象方面,在意境层面上,词人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词人一个人闲居在家,独自坐在香炉旁边,看着渺渺青烟随风远逝,而自己的浓稠别绪却始终不能散开。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看着玉珍、纱橱,寒冷的压力词人难以入眠,心中不禁悲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下午时分,词人漫步在阳光之下,希望借此来排解愁绪,可是,陪伴自己的却只有菊花,平白的增添了几分伤感。

愁景愁人

词,我们大概理解完毕,读完此词,我们会感受到词中的愁已经化成了痛。

所以说,再回归到第一段上来讲,我认为,词人在词中抒发的情,不仅仅是与丈夫分别的愁情,而是一种痛,是一种孤独的痛,更是一种内心的痛。

所以,我认为,《醉花阴》中的李清照因为父亲获罪而愁,因自己被无情被遣返回娘家而愁,更因为丈夫纳妾而愁,而此词又是通过以痛来写愁。


世间人物


《醉花阴》为李清照早年作品。李清照与赵明诚成婚后不久,赵明诚就负笈远游,李清照十分想念,继而愁思满怀,遂于重阳节写下这首词,鸿雁传书,托词抒怀,以表相思之苦。感情真切缠绵,人物形象感人。

词的起笔就是“愁”,愁什么?诗人独处闺房,凄清寂寞,相思离别之苦终日萦绕,更何况重阳佳节,思亲更甚,终夜辗转难眠,柔肠寸断。作者极力想摆脱这种孤苦凄凉,故而黄昏后“东篱把酒”,然而,独酌赏菊,更勾起她无限的别恨离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消魂皆因愁而起,又使得人比黄花瘦。帘外菊残风正冷,帘内伊人独憔悴。一个“比”字,不仅情景交织,也突出了全词的词眼“瘦”。“瘦”既是人物体貌特征的准确描绘,又是内心世界孤苦凄凉的写照。如此描写,一个身体清瘦,满面愁苦,思夫心切的女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词的两个核心字眼是“愁”和“瘦”。既表现了形态憔悴不堪,也表达了切切的思念,体现了诗人鲜明的艺术形象。可以说这首词境美,情美,意更美,足见诗人精湛的炼字功力。


竹林听雨815126


《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也做“重阳”或“九日”,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流传千古的词中名句。

《醉花阴》全词如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词中,李清照仅一“愁”字领衔,便道出自己幽居独处的无限寂寞与忧愁,而此孤愁与寂寥来自于重阳佳节思念丈夫赵明诚的闺怨心情。

李清照在靖康元年(1126)之前生活无忧,过的是夫唱妇随的锦衣玉食生活,于书画金石无所不研习而悠然,词中情感也几无《声声慢》之悲怆之怀,此词亦然。

《醉花阴》词中之“愁”是淡淡的愁深深的思,重九感怀把酒赏菊是古人的雅好,然此时因自身孤独而显愁绪重重。

词中着笔自室外“薄雾愁云”这些引人悲秋的惯常景色入手,移景入内静观香炉里袅袅升起的龙脑青烟出神,概为黯然度日的百无聊赖。

闲愁如许却思亲不见,故无法安睡而倍觉透骨的秋凉难捱,佳节独寝的伤感不言而喻跃然纸上!

佳节依旧是重阳,菊花依旧盈袖香,兀自一人把酒浇愁尔!劳燕分飞天各一方,词人之心思亲不见消愁无计,愁情销魂相思难熬,幽然叹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最后的幽怨一叹化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之句,或曰“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然而,其笔下勾画的深秋怀人之愁绪寂寥情思,实乃怜花以自怜的佳节冷落之清凉凄清无限也!

愁中无愁自有愁,花瘦不瘦人更瘦,真堪为落寞无语的西风瘦菊佳人愁啊!











小刺猬的吉他声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半生烟雨,半世桃花。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历久弥香。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词派,借景抒情,入骨三分。这阙《醉花阴》中的愁,不是闲愁,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这薄雾浓云,让细腻的女儿心思,动了离别的惆账。九月初九,重阳佳节,丈夫远去他乡,自个儿一个人,独守空闺。偏偏这雾气朦胧,云层深厚,遮蔽了朗朗乾坤,连地面也变得阴暗潮湿,此情此景此节,怎么能让人心头轻松呢?每逢佳节倍思亲,良人在远方,此时此刻,也不知怎样了,是否也在凭栏远眺思念家乡的佳人呢?

室内,瑞脑香缓缓燃烧,一缕缕轻烟轻渺,慢慢升腾,弥散在房间里,聚拢了,又飘散开去。像极了打乱的时光,和丈夫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似轻烟一般,聚少离多。那日君一别啊,又是菊花黄。如今人去楼空,孤独凄凉的感觉复又袭来,紧紧包裹着她瘦弱的身躯,以及脆弱的相思。重阳节,像一个惊雷,撼动了她的脆弱。各种思绪纷至沓来,但更多的是离愁别绪。斜倚纱厨,玉钿斜插。昨夜的凉仿佛浸透了身体。有些疼,有些痛,有些委屈。

没有那人陪伴在身旁,秋夜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刀,森森地伤着这单薄瘦弱的身躯。又该怎样去排解呢,又该怎样去自我慰藉呢?越想越烦,越烦越愁。踏上层楼本避愁,愁却随我上高楼。

还是出门走走吧,哪怕独自一人。于是起身,行至东篱,黄昏时分,菊花丛中,独自坐在石凳上,自斟自酌。微风轻吹,菊香氤氲,举杯敬愁,仿佛那幽幽的香,盈满衣袖,是酒香还是菊香已不重要。有谁知道我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有人陪伴在身边,乘此良宵,浅吟低酌,赏花赋诗该是多么浪漫的事啊。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蓦然醒转,一切美好都如梦境一般。西风起,帘半卷,那人宛在,那人何在?簇簇黄花迎风舞,细看花影瘦,其实人比黄花瘦啊。

清绝重阳,瘦瘦斜阴。远去的岁月中,何曾忘记,有一女子,才貌无双,形茗黄花——那是李易安——我前世的姐姐——清照,一个最会写愁的词人:总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苍梧本草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一直是我所喜欢的,她虽然是女子(词一直都是男人的天下),但是所写的词,几乎首首都佳,像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千古名句,更是让人回味再三,很难不令人佩服。

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便是李清照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这首词中,李清照以一个绝佳的比喻,将自己的“愁”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要想理解这首词中所体现的感情,我觉得必须要了解一下关于李清照的一些背景。李清照年方十八便嫁给了赵明诚,婚后两人琴瑟和谐,过着幸福的二人世界,但是,婚后不久,赵明诚便“负笈远游”,只留下李清照一人,独守闺房,试想,李清照如何不思念丈夫呢?而作为才女的李清照,思念的方式也很特别,其中之一便是写词,

李清照在丈夫外出后,写了很多“相思”的词作。

公元1103年的重阳节,李清照仍然是独自一人,人们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亦是如此,她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词作。

我们先来看原词,词曰: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或者说自己的相思之“愁”。

整个上片,她只用了寥寥几语,便将一个满怀心事的闺中少妇形象表现了出来,她先是走到室外,看到沉闷的天气,于是顿起思念之愁心,而回到室内,空荡荡地只有自己,更觉得百无聊赖了。好不容易熬过了重阳节的白天,却深感夜晚凉气逼人。

要知道,重阳节是古人所重视的节日,这一天是团圆的节日,可是李清照却独自一人,看到别人都在团聚的时候,自己却孤孤单单,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清照的“愁”,是不能相见爱人、不能团圆的愁。

下片中写词人喝酒赏菊,可是酒越喝,心里就越难受,此时她的心情更是低落的,所以吟唱出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绝佳之句!

其实,以花木的瘦来比喻人的“消瘦”,并不是李清照的独创,但是李清照的这一句却深受后人的推崇,除了比喻深刻、妙绝之外,还有便是之前她对时节、环境等方面的烘托,所有的画面组合在一起,才创造出了这样无比凄清的寂寥意境,也才让这“人比黄花瘦”的比喻成为史上最知名的名句之一!

所以,单从这首词来看,李清照的“愁”,归根结底还是在“相思”二字上,而她写愁的方式,除了用比喻、烘托等手法外,还在于对环境和心情的细致描绘,再加上她在词作方面的大才,才有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醉花阴》。


读书分享与推荐


《醉花阴》是宋代才女李清照的作品,全词为: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写的一首词,重阳佳节思夫而作。上阕把酒赏菊,一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 道尽孤独和寂寞,心中愁云惨淡,情绪低落,真真一个“半夜凉初透”。

下阕咏菊抒情,把自己的浓重感情色彩融入到黄花开遍的黄昏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写尽自己因饱尝相思之苦而憔悴消瘦,身心浸透苦水中,这种深沉含蓄,意味悠长的词句,为后人广为流传!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 “二安”。生活在战乱之中,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1107年,赵明城受奸臣蔡京迫害,被剥夺官职,从此隐居家乡,不久去世。

以后的词还有很多关于离愁别绪的名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更是广为传颂!


沙滩阳光飞


愁的是夫妻俩分离,不能团聚之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佳节丈夫不在身边,自己一个睡,喝闷酒,吹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作者因思念而消瘦的状态。


好戏天天看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重九佳节为怀念丈夫而写。上阕写半夜枕席上吹来冷气,感到自身孤独。重阳节也在孤独冷寂中度过。下阕写黄昏时在菊圃独饮。词人认为自身正如傍晚的黄菊,伶仃瘦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以菊花自喻别有创意;一个“瘦”字,使一个身体清瘦满面愁容的少妇形象活脱脱浮现出来,且符合词自身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贴切传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