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十一、九地篇(白话译文)

孙子说:掌握用兵的法则,就要懂得在军事地理上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文地、有衢(qú)地。有重地,有圮(pǐ)地,有围地,有死地。


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方,叫做“散地”;已经进入别国境内,但还没有深入,在这样的地方作战,叫做“轻地”;我方占据有利,敌方占据也有利的地方,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到来的地方,叫做“交地”;同几个国家毗邻,谁先占有就能得到其它诸侯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进入敌国境内已经很深,背靠敌国许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行军到达山林、险阻、水网、沼泽地带,以及一切难以通过的地区,叫做“圮地”;进去的道路狭窄,返回的道路迂回,敌军只要占领险要便可以寡击众的地方,叫做“圆地”;奋起速战可能生存,否则必将全军覆没的地区,做“死地”。
因此,处于“散地”,便不宣于轻战以免士卒因恋家而临阵逃散;处“轻地”,便不能停留,以免士卒因怀恋故土而轻易退却;处于“争地”,如果敌军先占据阵地,便不要强攻,以免过多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进入“交地”便不能使行军队伍中断,以免敌军乘隙进攻;进入“衢地”便要主动与邻国结交,以取得它们的支持;进入“重地”,便要掠取敌国的粮食,以保证我军粮草的供应;进入“圮地”,便要使部队迅速通过,以免遭到敌军奇兵的袭击;进入“围地”,便要设奇谋突国,以免遭到敌军的围歼;进入“死地”,便要号令将士,迅速决一死战,以求击溃敌军,获得生还。

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做到使敌军前队与后队不能相互配合,相互策应;大部队和小分队不能相互协同,相互依持;长官与士卒不能相互救援;下级与上级不能相互扶持;士卒们被击溃走散了便很难再集合起来,就是集合起来了也不能统一行动。至于对自己的军队,那就是,有利就打,没有利就不打。试问:“众多的敌军,排成严整的阵势将要来进攻,又该怎样对待它们呢?”回答是:“抢先夺取敌方最珍惜的重要地方或物资,他们就会听从我们的摆布。”用兵的情理,重在快速,要乘敌方措手不及的时机,经由敌方意料不到的道路,进攻敌方放松戒备的薄弱环节。

大凡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是:深入腹地作战,战士们就会同心协カ、意志专一,敌军将无法战胜我们;从敌国富饶的田野掠取粮食,就能保证部队有充足的军粮供给,重视部队的休整,不使将士们过于疲劳,就能鼓足士气,聚积战斗力;同时还要巧用计谋,部署兵力,使敌方无法测我军的动向和意图。把军队投入无路可走的绝境,将士们就会宁死不退。将士们既然连死都不怕,那还会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那样,全军将士必然会竭尽全力与敌军作战。士卒们既已陷入绝境,反而更会无所畏惧了。部队无路可走,军心反而会更稳固。越是深入敌境部队的意志会更加集中,团结会更加坚国,遇到迫不得已的情況,将士就会作殊死的战斗。所以说,在上述情况下士卒们不需要整饬,便能自觉地进行戒备;无需对他们进行强求,便能完成自已的任务;无需对他们有所约束,便能亲爱互助;无需对他们三申五令,便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服从。要禁止迷信和谣言,以免士卒猜疑,扰乱军心,就能使士卒们至死也不会逃跑。应该懂得,我们的将士没有多余的财货,并不是因为他们讨厌财贷;他们并没有第二条生命,却是那样地不怕牺牲;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厌恶长寿。只要看看当命令下达之日,士卒们坐着的,眼泪满衣襟;躺着的,流泪满双颊,便能知道他们的心情。只是由于把他们投入到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才都会像专诸、曹刿那样的勇敢!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像“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地方的一种。打它的头,它的尾便会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它的头变会来救应,打它的中间,它的头和尾部都会来。试问“用兵难道可以像率感’地蛇一样吗?”回答说,“是可以的。”吴国人和越国人本来是相互仇视的,但当他们同坐一条船渡河时,遇到风暴,他们也会像左手帮助右手那样自然而然地相互救援哩!因此,缚马埋轮,向士卒们表示死战的决心,想以此来稳住阵势,是靠不住的。要使全军将士协同合作,英勇奋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平时治军有方;要使部队不论强弱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关键在于利用地形之利。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那也是情势所迫,不得已呀!

带兵的事情,为将者要沉着镇静,幽深难测,办事公正严明又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士卒们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行动的目的一无所知;要不断改变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变换曾经用过的计谋;要经常更换军队的驻地,要有意走着迂回的道路,使人们对主将的意图摸不透。主帅与将士们约期赴战,要像登高以后就去掉梯子那样,能上不能下。主帅与将士们深入敌国领土,就像动机括发出利箭一样、只能一往无前。烧毁舟船,打破炊具,像驱赶群羊一样,时而赶过去,时而又回来,使士卒们不知道到底要走向哪里。能聚合三军官兵,投入险恶之地,这正是统率军队的本领。因此,为将者,对于九种地形的应变处置,或进或退的利益所在,以及将士们心理情感变化的规律,都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啊!

大凡领兵去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是:越是深入腹地,士卒们的意志便越是专一,军心越稳固;相反,进入敌境越浅,军心便越是容易涣散。离开本土,越过敌境作战的地区叫作“绝地”;交通四通八达的地方叫做“衢地”;深入敌境的地方,叫做“重地”;进入敌境较浅的地方、叫做“轻地”;背靠险阻,面临隘路的地方,叫做“围地”;无路可走的地方,叫做“死地”。因此,进入“散地”,我们便要统一部队意志;进入“轻地”,我们便要使部队首尾相连;进入“争地”,我们便要催促后队疾速前进;进入“交地”、我们就要督促部队严密防守;进入“衢地”,我们就要注意巩固与其他诸候国的结盟;进入“重地”,我们就要重视保证军粮供应不断;进入“圮地”,我们就要使部队迅速通过,不能停留;进入“围地”,我们就要堵塞缺口;进入死地”,我们就要表示与敌军死战到底的决心。所以说,将士们的心理是、陷入了包围,便更会奋力抵抗,处于绝境,便更能服从指挥。

因此、不了解其他诸侯的战略意图,便不能预先与他们结交;不了解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便不能轻易行军;不使用当地人作向导,便不能取得作战中的地形之利。以上这些事情、如果有一样不了解,都不能成为争霸天下的军队。凡是争霸天下的军队,讨伐大国,行动之迅速,能使得敌国来不及动员集中全国军民进行有效的抵抗;要以强大的兵威加于敌国,以致使得其他诸候国不敢与其结交而给予支援。因此,无需与天下诸候国结交,也不用在各诸侯国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仲展自己的战略意图,用兵威加于敌国之上,就能攻占他们的城池,摧毁他们的国都。在战争中要实施超越常法的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法令,就能做到指挥全军将士,就如同指挥一个人那样运用自如。向将士们布置作战任务,却不需要告知他们的计谋所在;动员士卒,只应说明有利条件,无需指出危险因素。把士卒们投进最危险的境地,有可能转危为安;把他们投入“死地”,有可能起死回生。全军将士都陷于危难之中,便会众志成城,拼死奋战,得胜利。所以,带兵之事,在于仔细地了解敌军的意图,并且佯装依顺他们,使他们落入我方圈套,然后集中兵力,突破一点,便可做到千里奔袭,擒敌杀将。这就是所谓巧计能成大事!

因此,在决定举兵出征的日子里,要封锁关口,废除来往敌国的通行证件,不与敌国互通使节,还要督促大臣们在庙堂之上,共谋征伐大计。遇到数军出入无常、进退未决,有隙可乘时,便应迅速攻入,首先夺取其战略要地。无需与敌国约期作战,也无需遵固定的规章制度,一切军事行动都依敌情的变化而灵活运用,以保证战争的胜利。因此,在战争即将开始时,要表现得像处女那样柔弱沉静,不露声色,诱使敌人放松警惕,大开门户;而一旦战事打响以后,便要像脱逃之兔那样行动迅速异常,以致使得敌军措手不及,无法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