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最不像艺术家的传奇艺术家

0. 引入

2016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叫《欢乐颂》,其中蒋欣饰演的一个叫樊胜美的角色,引发了社会关于原生家庭这一问题的热烈讨论。

表面上是在大城市努力打拼,小有成就的都市白领,背后却背负着随时伸手要钱将她榨干的一家老小,这种悲哀不只在“樊胜美”们,甚至也不只在东方——我今天要介绍给你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同样一辈子也没逃脱这种诅咒。


米开朗基罗——最不像艺术家的传奇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最不像艺术家的传奇艺术家


说起米开朗基罗,我们会想到著名的雕塑《大卫》,会想到英国著名西斯廷教堂恢弘的壁画,会想起他非凡的艺术才能和崇高的历史地位。但是,我们印象中本应闪闪发光的米开朗基罗从来没有在有生之年享受过这种体面。甚至用他的死对头达芬奇的话说,米开朗基罗就是个全身落满灰尘的底层工人。


真实的米开朗基罗是个非常矛盾的人。没落贵族出身,一身的小家子气;脾气暴躁,自命清高,在强权面前却屡屡选择屈服。一代艺术大师,活得如此卑微,这似乎一点也不符合我们的经验。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在这种境况之下,他又是如何洗去尘俗,最终成为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艺术大师的呢?

接下来,我就来为你讲述,这位充满矛盾的艺术奇才的一生。


1. 谁说艺术家都浪漫?米开朗基罗:史上最大的吝啬鬼和“扶弟魔”

米开朗基罗出身贵族,具体有多贵呢,他的家族鼎盛时期可以和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掰掰手腕。至于美第奇家族又有多厉害,大概也就是在意大利可以横着走,一高兴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国家这样。换句话说,米开朗基罗的祖上虽然没当过皇帝,但按照巅峰期来算,也不会比皇族差多少了。不过不幸的是,到了米开朗基罗父亲这一代,他的家族已经衰败得差不多了。

米开朗基罗6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一个小地方当法官,收入不高,工作还忙,根本照顾不了米开朗基罗兄弟五个。于是,父亲把米开朗基罗送到一户石匠家中寄养。从小寄人篱下,米开朗基罗早早地体会了拮据的感觉,这也让他长大后对金钱分外迷恋,终日以赚钱为乐,根本没有一丝一毫我们想象中的大艺术家的那种浪荡潇洒。

而像他这种苦日子出身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花钱,尤其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米开朗基罗过了一辈子比贫下中农还惨的日子,结果他死后别人一查他账户,足足有35亿英镑。真是什么样的吝啬鬼都无法跟他相提并论。话又说回来,老话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有时积累财富就是一种心理需要,与普通人相比,米开朗基罗这样的人就是在挣钱时就感受到别人花钱的快乐,想想也挺好的。

因为爱财,米开朗基罗工作是出了名的不要命。别的艺术家雕一个的时间他能雕三个,倒不是他干活比别人效率高,而是他严格贯彻“三不”原则,不吃饭,不睡觉,不洗澡。前两个苦的是自己,这最后一个就难为别人了。大家想想看,一个石雕少说也得几个月,几个月不洗澡身上那个味道......所以后来米开朗基罗总是一个人完成作品,有人说是因为他不想让别人分他的功劳,我觉得单纯就是因为别人受不了他身上的味道。米开朗基罗这种要钱不要命的工作态度,居然没有过劳死,反而十分高寿,活到89岁,他的养生秘籍要是能流传下来,绝对大卖。

除了干活不要命,米开朗基罗讨工钱也不要命。米开朗基罗最大的一个雇主,是教皇尤里乌斯·凯撒。这位教皇脾气非常大,或者说不单是脾气大,而是精神有点问题。西班牙外交使臣私下里说过一句话,说在我们那儿有个精神病院,里面关着100个精神病人,全部用铁链拴着。但他们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你们这位教皇。就这么一位主,整天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稍不如意就又打又骂的,别人都不敢惹,米开朗基罗平时也不是不怕,但你要是不给工钱,那不行,我就得管你要,甚至追到战场上去撒泼打滚地要。最后教皇没办法,给了他500金币。这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因为钱的事儿经常闹别扭,不过教皇倒也没把他怎么样,因此,不少人认为他们之间说不定也有些超友谊的关系。


米开朗基罗一边伸手死要钱,一边把荷包捂得紧紧的。他每天都只吃清水和面包,这听上去还好,但在当时,清水和面包一般是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大户人家的小姐犯了错,像是私奔啊偷情什么的,那会儿对女性还是比较尊重的,不能施以其他惩罚,就只能关进小黑屋,每天吃清水面包。米开朗基罗的生活水准也就是一个高级点的囚犯。米开朗基罗是吃的差,住的也差,落下一身的病,经常性头痛、胃病、风湿还有周身水肿。他也硬气,从来不去看病,说到底就是不舍得花钱。米开朗基罗后来甚至习惯了这种痛苦,并以此为乐,估计他的精神也已经出了问题。


但你别看米开朗基罗对自己如此苛刻,他对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却非常大方——是不是特别像那些在城里拿着高薪接济不成器的兄弟们的都市白领?

要说米开朗基罗这几个兄弟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己有手有脚却永远指望米开朗基罗养着他们。他这几兄弟不会挣钱,花钱倒是一把好手,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没多久就把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的资产败了个精光。几个人一合计,又跑到罗马投奔米开朗基罗。一来到罗马,他们也真没拿自己当外人,向米开朗基罗提各种要求,买商铺,买田产,靠吃米开朗基罗他们就都成了富人。米开朗基罗居然有求必应,还好他这一辈子没结过婚,更不是生在今天这个年代,不然一家子早就闹得鸡飞狗跳了。


但即使是这样,米开朗基罗的兄弟们也从未感激过他。他们觉得自己非常委屈,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身边没有朋友,随时都被孤独包围着,家里的哥哥明明非常有钱却总是对他们非常吝啬,斤斤计较。有一次,米开朗基罗实在忍不住质问自己的兄弟,是不是挪用了自己几百金币,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他被几个兄弟群起而攻之,指责他无情无义。米开朗基罗一辈子都在自己家庭的剥削中挣扎求生。

俗话说,一把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也不全是这些兄弟狼心狗肺,而是米开朗基罗让他的付出变得太过理所当然,这样,他的家人自然学不会感激。这年头,要做好人,还得做个懂得人性的聪明人,否则就很容易像米开朗基罗这样,被自己的家庭绑架,也是被自己的善良绑架。要想长长久久做个好人,就必须明白,不是我应该这么做,而是我愿意这么做。


米开朗基罗——最不像艺术家的传奇艺术家


2. 谁说艺术家都潇洒?米开朗基罗:暴躁、阴郁与偏执的化身

除了一辈子惨兮兮的活得不像个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性格也完全不符合我们想象中那种艺术家的轻盈和洒脱。

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米开朗基罗从小被寄养在别人家,这种寄养有点像今天的托儿所,吃住在别人家,但和自己家离得并不远。放在其他孩子身上这是件好事,但对米开朗基罗来说可就遭了罪了。米开朗基罗不爱学习,只喜欢画画,这在当时的贵族家庭中是件有点丢人的事,艺术家嘛,就是拿钱帮他们画画的。虽然他们家实际上已经不是什么贵族,但他的父亲还有叔伯都保有着老贵族的观念和做派。每次看到米开朗基罗在那儿画画,父亲上去就是一顿暴打,有时父亲太忙就由其他叔伯帮着打。米开朗基罗很小的时候就是在这种暴虐的环境中长大,也就完全不会觉得暴力有什么问题。

不过孩子是越打越叛逆,米开朗基罗就是铁了心要做艺术家。父亲拿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出钱送他去当时佛罗伦萨最大的画室学画。米开朗基罗很有天赋,据说他的画让老师都觉得嫉妒,但他自己不当一回事,画了一年后,他觉得画画是件很娘的事情,于是转学去了雕塑学校。这米开朗基罗呢确实有些欠打,他不光这么觉得,还经常说出来,到处讥讽别人是娘娘腔的艺术,终于有一天被一个脾气不好的画家堵住,一拳把他的鼻梁骨打了个粉碎。米开朗基罗脸上凹下去的一块儿就是这么来的。

米开朗基罗暴躁又阴郁的脾气使他树敌很多,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文艺复兴三杰中的另外两位关系都颇为恶劣。


首先,米开朗基罗就特别看不起达芬奇,觉得这人就是个商贩,没有任何情怀就只知道拿钱画画。有一次,达芬奇和几个中产阶级聊天,他们在辩论但丁的一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正好米开朗基罗从这儿路过,达芬奇就说,米开朗基罗会为你们解释。米开朗基罗觉得达芬奇在嘲讽自己,于是阴阳怪气地说,你自己解释吧,你这个别人让你做铜马模具,你就不会做成铜马的人。后面这句话,是在指责达芬奇只是拿钱办事的卖画商人,根本不配谈艺术。


要说呢,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之间的恩怨其实也不是什么理念之争,就是米开朗基罗单方面的嫉妒。达芬奇比他年长,成名也早,他一个后辈免不了要被旁人用来跟达芬奇作比较,然后还要被指出哪哪儿不如达芬奇,他心高气傲的怎么可能服气。还有就是,达芬奇是个帅哥而且非常有修养,穿着打扮非常优雅,在人群中闪闪发光那种,米开朗基罗呢,前文说过,脸上塌一块儿,而且穿得也不怎么体面,两相比较他更觉得自己受到侮辱。


这样的意气之争后来演变成,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俩是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佛罗伦萨的行政长官是个一肚子坏水的家伙,为了看热闹,故意安排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一起完成市政大厅的装饰工作。很明显这里面有打擂台的意味,全城的人都等着看好戏。不过,最后没能演变为一场龙争虎斗。达芬奇一直是个画得很慢的画家,这次为了打擂台,采用了一种古罗马时期的画法,滴蜡(嗯这是艺术,大家不要乱想)。画是很快完成了,但一直干不了。达芬奇一拍脑门,拿火烤!结果火把颜料中的蜡全给烤化,顺着墙壁往下流,一幅画全毁了。米开朗基罗一听这消息,高兴坏了。正好那时教皇征召米开朗基罗去设计陵墓,于是他留下一幅草稿,甩手去了罗马。他终于在达芬奇面前潇洒了一回。


而至于文艺复兴三杰的另一位,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倒是没有和他有什么直接的冲突,但拉斐尔的朋友勃拉芒德跟米开朗基罗又是死敌,仇恨大到要决斗出人命的那种。在米开朗基罗到罗马之前,勃拉芒德是教皇尤里乌斯·凯撒的御用建筑师,米开朗基罗这一来不就摆明是争权来的,勃拉芒德不爽他也是正常。米开朗基罗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来就举报勃拉芒德在工程中偷工减料吃回扣,两人这仇算是结下了。教皇让米开朗基罗来设计自己的陵墓,米开朗基罗是充满雄心壮志,想要做出一个惊世骇俗,名垂青史的作品,这次他设计的整个建筑大概得有泰姬陵那么大,他这可不是一块块砖垒上去,得用石头雕出来,这得雕到什么时候啊。他自己脑袋发热不要紧,关键这教皇也是个没有数的愣头青,看着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图,眼睛都要笑没了,当即大笔一挥,批了。但这种头脑发热的决定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这边米开朗基罗还在山里乐呵呵地找石头,那边勃拉芒德就开始在教皇耳边吹风了,说什么生前造陵墓是不吉利的,建造圣比埃尔寺才是主的荣光,这一下就把教皇说动了。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勃拉芒德这一手直接把米开朗基罗打趴下了。那时候艺术品订做的劳务一多半都是完工了才给钱,为了完成他梦想中的大作,米开朗基罗几乎把全部家底都给垫进去了,还背了不少债,这下可好,教皇这边直接把钱断了,你又不能告他违约。米开朗基罗只能一边躲债主,一边不断写信给教皇要钱。


必须要说,这艺术家,尤其是大师,确实跟普通人的脑回路不太一样。米开朗基罗这一辈子就跟这陵墓过不去了。那会儿画家和教皇之间的关系很像是现在在非洲那些战乱国家做生意,掌权的人一换,全得打水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这个陵墓,没有几十年时间怎么可能完工,他这边好不容易说动尤里乌斯·凯撒给他重新投资,还没等他做出个什么,尤里乌斯·凯撒就归西了。新任的教皇只看得见自己的功德,又怎么会去管上一任教皇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被指派去修建梅迭西斯家庙,但他心中还想着尤里乌斯·凯撒的陵墓,于是拒绝了俸禄,请求继续完成陵墓的工程。他的坚持并没有为他换回任何的转机,除了教皇很高兴地不再发他工资。米开朗基罗直到去世都没能再有机会完成这个陵墓,不过他还是做出了一个简化版的大概一间屋子那么大的作品聊以自慰。对艺术家来说,能够抓住机会将脑海中灵光一闪的美呈现在世上应该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运,为了这个理想他们愿意疯魔。他们自己是美是丑,是善是恶,不重要,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孵化出不属于世间的美。


米开朗基罗——最不像艺术家的传奇艺术家


3. 谁说艺术家都清高?米开朗基罗:我就是要为权贵作画

米开朗基罗做了一辈子的御用艺术家,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他既要顺应教皇的喜好,又要提防政敌的暗箭。影响了后世无数代艺术家的西斯廷湿壁画,就诞生于这样的环境。

壁画大家都知道,但什么是湿壁画呢?简单来说,就是用更多的水来调和颜料,让颜料能永久保留在墙壁上,是一种效果拔群也难度极高的作画技巧。而米开朗基罗此前从来没有画过湿壁画,圈子里厉害点的艺术家都知道这件事,但勃拉芒德还是向教皇推荐了米开朗基罗,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想让他出丑。

这回米开朗基罗本来已经准备认怂了,他向教皇推荐了拉斐尔,结果教皇愣是没同意。事实证明,要不是米开朗基罗被逼得这么狠,也不会有西斯廷教堂那么恢宏的壁画,大师的一生怎么都要有些传奇色彩。

也不知是不是勃拉芒德接收到了米开朗基罗推荐拉斐尔的善意,打算高抬贵手,从佛罗伦萨征调了几名有画壁画经验的画家来辅助米开朗基罗。结果反而米开朗基罗很有骨气地给人顶了回去,不仅把勃拉芒德设计的脚架扔了,自己又做了一个,而且干脆把教堂大门一关,把那些画家全给关外面。当然啦,估计他也是怕了,以为这次勃拉芒德又是在给他下套。

于是,米开朗基罗身边就留了几个工人,然后就这么开工了。人手的极度短缺非但没有让他担心作品的进度,从而变得保守——他反而突发奇想,不仅要画天顶,还要把四周的墙壁都画上。和尤利西斯·凯撒的陵墓一样,米开朗基罗的宏伟蓝图又被现实挫败了。他从来没画过湿壁画,很多常识性的问题他都搞不清楚,刚画完《大洪水》,作品就开始发霉了,上面人物的脸还有背景的细节全部辨认不清。他一度想要放弃,但每次都被教皇怼回去。他的进度异常缓慢,到了后来,教皇又把他的经费停了,不过这次他也知道他的进度不配要求报酬。


作画的过程也很苦。因为要在教堂的顶上画,米开朗基罗就只能吊在半空中,仰着头这么一点一点画,一边画颜料一边滴下来,滴到他脸上。那段时间,不知道他喝了多少五颜六色的墨水。现在我们说人肚子里面装墨水是说一个人有文化,但对米开朗基罗来说,那是实打实的生命危险。长时间的作画导致米开朗基罗身体状况非常差,尤其是眼睛,以至于画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米开朗基罗都必须把纸放在头顶才能够看清楚。至于腰酸背痛更是常有的事。

但哪怕是这样的时候,米开朗基罗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骄傲,他没画完之前任何人都不能看,即使是教皇。教皇很好奇他到底画成什么鬼样子,但米开朗基罗就是不给他看,教皇急了,问他,你什么时候能画完?米开朗基罗说,当我能的时候。这个拽得不行的回答让教皇瞬间暴走,抄起手边的权杖劈头盖脸地朝米开朗基罗打过去,一边打一边还说,当我能的时候!当我能的时候!

米开朗基罗也生气了,回到家开始收拾行李回佛罗伦萨。他不干了!教皇一看赶紧服软,派人给他送去500金币,并向他道歉。米开朗基罗半推半就地回到了罗马。他们两人就这么敌退我进,敌进我退了一段时间,教皇实在忍不住了,冲到西斯廷教堂,对米开朗基罗说,你要再不给我看,我就把脚架推倒,摔死你。我都能脑补米开朗基罗当时邪魅的笑容,他撤去脚架和幕布,惊人的西斯廷壁画第一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想想那满天的神魔,圣经中人类历史的起源全部凝聚在天顶之上的那种震撼,米开朗基罗成为了整个意大利的骄傲。

因为西斯廷壁画,米开朗基罗成为意大利最负盛名的大师。在这之后,西斯廷壁画甚至成为了他的免死金牌。而对于一位御用画家来说,教皇的喜好是创作的唯一主题。米开朗基罗经历的第三任教皇克莱蒙七世是一个热爱绘画的人,这让他不得不拾起自己厌恶的艺术。他也反抗过,他一再提出想要继续完成尤里乌斯·凯撒的陵墓,这让克莱蒙七世非常恼火。克莱蒙七世曾经想过除掉米开朗基罗,但他转念一想,他还是很需要的是这位意大利的骄傲,能画出西斯廷壁画的天才。于是米开朗基罗在教皇宫中的地位至死都没有改变。不过,米开朗基罗最后还是向教皇屈服了,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因为钱。

是的,金钱,这对米开朗基罗来说是迈不过去的诱惑。说起这个,文艺复兴那会儿艺术家多是大大方方谈钱,没人会觉得这是什么丢脸的事,但米开朗基罗把这种赤裸裸谈钱的风格发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人们一度怀疑,正是因为米开朗基罗对钱这种接近病态的热爱,才导致后世的艺术家认为谈钱很丢脸。

越了解米开朗基罗,你越会发现,这是一位充满了瑕疵的大师。他和达芬奇、拉斐尔这些走美型路线的大师不一样,和梵高、莫奈这些自由狂放的后辈也不一样,他似乎就是一个有点偏执的俗人,但因为高超的画技所以自然而然被历史记住。他的成功也告诉我们一件朴实的道理:

别人怎么想的不重要,人设崩不崩也不重要,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就一定能击碎现实的困境,取得想要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