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读中国历史037:西周的兵制与官制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

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释读中国历史037:西周的兵制与官制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你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我们再说说兵制。属于周王室的军队有周六师和虎贲。周六师驻扎在镐京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所以也叫西六师,是周的主力军。虎贲军是周王的禁卫军。另外还有成周八师,是驻扎在洛邑为中心的东部地区。

军队的人员编制,士兵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25人),四两为一卒(100人),五卒为一旅(500人),五旅为一师(2500人),五师为一军(1.25万人)。一个军的长官是卿大夫,一个师的长官是中大夫,旅的长官是下大夫,一卒一百人的头叫卒长是上士,一两二十五人的头叫两司马是中士,一个伍也有头就是伍长。

按照周代的规定,周王军队编制是六个军,规模大的封国编制为三个军,中等封国二个军,小国一个军,你要军队数量超编的话,那你就是有别的企图了。


再简单说说西周的中央官僚体系。天子下面的高级官员统称叫卿士,首先是三公,一般讲三公是太师、太傅和太保,同时又有周公、召公和毕公,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不明确,大体上三公相当于名誉称号,而周公召公等是从建立王朝之前就有的官职名称。

三公下面是司徒、司马、司空和司寇。司徒一般是管土地、赋役,司马是管军政,司空是管筑城、开沟、修路等工程,司寇掌管刑狱。再下面还有一些分管具体事务的官员,值得一提的就是太史,职责是掌管文书、典籍还有天文历法等,后来变成专门管理国家档案和记述历史的官员了,提这个官是因为写《史记》的司马迁就是太史令,是继承了他父亲的官职。这里有个误解,有的书上也说这个官职是世袭的,其实西周很多官职看起来像是世袭的,实际并不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官僚培训体制,所以掌管某一方面的职责的官员必须掌握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很容易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家族内部传承,到现在一些特殊技艺的传承也是这种方式,另外,当时当官的都是贵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封地,所以这样类似的官职在家族内继承就挺自然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封国的诸侯有些也是兼任着中央的官员,像周公姬旦,他的封国是鲁国,但其实他从来没到自己封地就封,第一任鲁国国君是他的长子伯禽。还有郑国第一任国君郑桓公,也并没有到封地就封,而一直在中央任职,后来死在周朝中央的内乱中。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我是王清斌,让我轻轻的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