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公里死亡15000人!巴丹死亡行军到底有怎样惨绝人寰的血泪?

静夜史


二战期间,为了建设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向众多亚洲国家发起了侵略战争。由于日本军队从上到下,都严重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在整个战争期间,亚洲人民在日军的暴行中,遭受到了无尽的摧残。除了秘密进行的731部队活体实验之外,日本还在远东地区制造了三起震惊世界的暴行。这三起暴行分别是:南京大屠杀、新加坡大屠杀和巴丹死亡行军。

时至今日,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仍然会让人因愤怒而痛心。新加坡大屠杀中华人的惨痛经历,也同样让人汗毛直立。第三起发生在菲律宾的战俘事件,依然展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嘴脸。

(巴丹死亡行军)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十小时后,日本军队突然袭击了菲律宾克拉克机场的美国远东空军基地。

由于缺少防备,美国空军在日本人的攻击下,损失惨重。十五天后,日军第48师登陆吕宋岛西岸。12月24日,日军第16师又从吕宋岛东南部登陆。驻守马尼拉的美菲联军遭到了两面夹攻。

日本军队不仅装备先进,并且作战素质极高。美菲联军当时完全是一帮乌合之众。菲律宾军队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驻守在此的美军,又几乎全是新兵。这样一来,日军在战场上摧枯拉朽,而美菲联军只能节节败退。

当时,美菲联军的主帅,还是时任中将的麦克阿瑟。在看到美菲联军连战连败后,麦克阿瑟下令军队放弃马尼拉,撤回到巴丹半岛,以期进行长期战争。

实际上,麦克阿瑟也是有苦难言。由于当时美军高层确立了先欧后亚的策略,因此麦克阿瑟接到的任务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日本人在亚洲的脚步。这就导致了美菲联军几乎得不到美国总部的任何支援。

缺弹少粮的美菲联军,在雨林山区以爬行类动物为食,这也使得他们的阵地上疟疾、坏血病横行。

眼看形势不妙,美军总部为了保护麦克阿瑟,下令将他调到了西南太平洋。而菲律宾战场的指挥大权,则被授予了温莱特中将。不久后,巴丹半岛被日军攻克,温莱特中将无奈之下,只能带领近8万士兵向日军投降。

(麦克阿瑟旧照)

1942年4月10日,日军从马里韦莱斯机场东面两英里的167号里程碑处,带领战俘,向120公里外的奥德内尔集中营进发。

在走完短短120公里之后,美菲联军的战俘数量,从出发前的7.8万,变成了达到时的6.3万。而且这剩下的6.3万人,也全都是濒死状态。

那么,在这一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根据《活着回家: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一书记载,战俘的行进方式,主要以徒步行走为主。整个行军的时间为6天。在这6天之内,日军只给战俘提供过一次高尔夫球大小的饭团。至于水源,日军更加不会提供了。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缺水5到7天时,就会出现休克、死亡。而这群战俘每天都要长途跋涉,其缺水量肯定是更甚于常人。但日军不仅不提供水源,还禁止任何人饮水。但凡在行进途中有人跑出队伍到河边和井里喝水,日军都会不由分说就地处决。

并且,当路过那些被污染严重的水塘时,日本人会假装不去管战俘喝水的问题。等战俘喝完回来之后,日军会通过在队伍中辨别战俘衣服上是否有水渍,把喝过水的人就地处决。哪怕有侥幸喝到水,且没有被发现的士兵,也会因为水源污染而患病,被日军用刺刀刺杀。

由于口渴严重,因此,在每次路过水边时,哪怕美菲士兵明知道是死,也会有很多人奋不顾身地上前喝水。这样一来,就搞得整个队伍的行进效率变低了。

(本间雅晴旧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又开始采用了诸如活埋、枭首的办法来震慑战俘。其手段之残忍,实在是触目惊心。

另外,由于“巴丹死亡行军”的指挥本间雅晴,在一开始就下达了一旦有战俘掉队,直接就地处决的命令。因此日本士兵心中毫无愧疚,甚至还有人嬉皮笑脸地进行了“杀人竞赛”等惨无人道的活动。

最终,当活着的战俘到达战俘营时,他们早已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然而,地狱般的生活,却才是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日军又疯狂地压榨战俘们的劳动力,有26000人被虐杀致死。

战后,本间雅晴被盟军处以枪决。他指挥的这次炼狱行军,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参考资料:《大东亚战争全史》《活着回家: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


张生全精彩历史


1942年4月8号,美军少将爱德华金在菲律宾战场上对日军投降,一万两千多美国军人,六万五千多菲律宾军人,都成为了日军手下的俘虏。

随后,远东战场上残酷的巴丹行军开始了。

巴丹半岛投降的美菲联军战俘在日本士兵的押运下,于1942年4月10日,从马里韦莱斯机场东面两英里的167号里程碑开始徒步行军,前往120公里以外的奥德内尔集中营。
这个行动起初的目的是为了转移战俘,120公里的距离开起来并不算长,不过这些俘虏面临的环境却是相当严酷。当时正值夏日,菲律宾的夏天酷热难耐,加上沿途都是一些崎岖不平的坑洼山路,这场转移注定会成为一场灾难。

日军为了快速的把这些战俘转移到集中营中,其司令官下令不允许这些战俘在行军途中休息,其严苛程度竟然连上厕所都不被允许。所以在沿途行军的战俘们只好“学会”一边走一边排泄,整个队伍刚行进一天多以后,就已经有了恶臭的味道。

蝇虫们闻到这种闻到以后,也跟随着大部队“行军”,众多的疫病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爆发趋势,很多人因为感染疫病而直接倒在了行军途中。在给养补充方面,虽然当时天气酷热,但战俘们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水,食物也只有高尔夫球一般大小的一个米团。这些战俘原本就因为给养问题身体出现了一些病症,在经过这样的“待遇”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营养不足而倒下。

其实在行军路上有很多处自流井,只需要让战俘们爬到井边就可以避免中暑的危险,不过日军不允许任何战俘去井边喝水,如果有人实在忍不住跑去了井边,日军会马上开枪把该战俘杀掉,在如此残暴行为的震慑下,许多人都强忍着饥渴进行高强度行军,一路上因为中暑、饥渴、疫病死去的人铺满了整个行军路线。

巴方死亡行军一共持续了六天,这六天共造成1.5万人死亡。然而死神仍然没有离开美军,到达战俘营的美军在短短两个月内,又有2万6000人因为饥饿、疾病等原因死亡。日军制造的这起“死亡行军”与南京大屠杀、缅泰铁路事件被并称为二战远东战场的三大屠杀事件。

后来经过统计,这次行军途中每走七米就会有一个人倒下,足以看出日军的残暴行径。 就算是成功挺过这次行军的战俘,在随后也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待遇。

日本国内需要大量劳工,很多的战俘都被轮船运回日本做了奴隶,根据幸存战俘的回忆,当时日军将近五百人装到狭窄的船舱里,船里面就设置两个小的排泄桶,整个船舱臭气熏天疫情蔓延,在排泄桶周围休息的人几乎是睡在粪堆里。

所以战俘在巴丹行军的过程是否存活下来,都不会让自己的命运向好的方向发展。

后来有很多专家分析,日军为什么会残忍的对待战俘,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最终找到了合理的答案。日本的民众对天皇格外忠诚,忠诚度在他们看来就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所以在看到敌人投降以后,他们就把战俘当做了背叛家庭祖国和个人的罪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非常耻辱的,对待这样的一群人,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都不算过分。

不得不说,日本这个民族就是极尽疯狂的,这种疯狂如果用来造福人类,一定会让人类文明迈进一步,可如果用到了战争之中,剩下的就只有累累暴行了。


白话历史君


每一次的战争都是残忍而血腥的!

就以著名的巴丹行军来说说

1942年4月8日,美军少将爱德华金在菲律宾战场上向日军投降。其中包括一万两千多美军,六万五千多菲律宾军人,都成了日军的俘虏。于是残酷的巴丹行军开始。

全程共120公里左右,死亡数却达到百分之二十!这样的死亡率太高,被美国视为二战耻辱!

当时正值夏日,酷热的天气,让行军者感到口干舌燥。然而日军为了加快行军的速度,不许俘虏们喝水,行军途中有很多水流,俘虏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如果有人反抗去喝水,日军会直接拿刺刀杀掉,同时对俘虏嘲笑!这120公里并不是平坦大道,而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中途日军不许俘虏们休息,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很多人都行走中解决!

行军中的俘虏随便被日军所杀,加上炎热,缺水,不卫生!行军中开始出现疾病,然而日军并没有制止疾病,疾病像疯狗般在行军中传播,有更多的人死于疾病!

后世美国历史学者,称这次是没用人性的一次行军!是美国二战的侮辱,黑点!


第五篇formerly


在惨烈的二战历史上,“巴丹死亡行军”事件,是凶残日军犯下的又一桩灭绝人性的罪恶。甚至以血腥程度来说,所谓“120公里死亡15000人”的常规说法,远远不能形容此事件的残酷。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后第二天),刚把珍珠港炸稀烂的日军,朝着美国“自留地”菲律宾发起狂攻,死掐了四个月,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拍屁股跑路,把七点七万美菲联军战士(含一万两千名美国士兵)扔在原地变待宰羔羊。1942年4月9日美菲联军投降。美国士兵的财物甚至香烟,投降当天就被兴奋的日军洗劫个精光。这些上一年还享受和平生活的“美国大兵”们,当场吓得失声痛哭。

然后,这群美菲联军战俘们,就接到了日军司令本间雅晴的命令:这群战俘得给日军行动腾地方,要转移到110多公里外的奥德内尔集中营去。这是一条血腥恐怖的道路:巴丹死亡行军。

为什么要给他们这么安排?此时日军脑筋里,满脑袋“打压白种人气焰”思想,猴急着要把这些“高高在上”的白种人往死了折磨。而且被俘的美菲联军总数近八万,占领菲律宾的日军,才不过三万多人。以日军“腾地方”的目的说,那就要整死一个是一个。

于是,就有了日本十四军司令官本间雅晴,那一道臭名昭著的命令:“对于不能走到战俘营的俘虏一律消灭掉”。接下来的这条血腥行军路上,这道命令,就是催命符。

4月9日,“巴丹死亡行军”开始,七点七万美菲士兵顶着三十八度的酷暑,在日军的押送下走在山林小路上。每个战俘八天的食物,只是一块“高尔夫球大小的米饭团”,只要哪个战俘稍微停顿一下,哪怕是不留神出列或是没回答日军的问话,立刻就被日军“朝他虚弱的身体连扎四五刀”。为保命不敢停顿的战俘们,连屎尿都拉在裤子里,咬牙走这臭气熏天的一路。

缺水,更成了战俘们的死亡噩梦。其实虽说日军不给水喝,但菲律宾毕竟雨水充沛,“死亡行军”这一路上,沿途常见清澈的泉水甚至水井。但如果哪个战俘敢去喝水?立刻就会被日军的子弹射杀。许多战俘们“喉咙都快要被沙尘烤干了”。直到路过一些臭水沟般的“水源”时,日军士兵才会发下“善心”,让他们去喝这些“寄生着多种细菌的水”。如遇大赦的战俘们疯狂去抢水,有人被踩踏而死,还有喝得慢的,会被心血来潮的日军突然杀死。

这种被严重污染的水,导致战俘们很快患上疟疾等疾病。而一旦被确认生病,怕传染病的日军,会把患病的战俘一个个拉出来,就地刨坑活活埋掉。每到这时,“生病的战俘还没有死,土扔到他身上的时候,他凄厉的叫喊着。”

每天夜里,战俘们都会被关在封闭的库房里。这类库房十分狭小,战俘们勉强能紧挨着躺下,就连上厕所也只能原地解决,等着“第二天太阳把衣服晒干”。但每到这个时候,许多饥病交加的战俘们,根本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早上起来行军时,屋子里总会留下一批尸体。”

除了这些常规折磨外,整个行军路上,那些负责押送的日军们,也不停发明出新的折磨花样。比如突然提高行军速度,甚至叫精疲力尽的战俘们加速行军跑,凡是跑不动的战俘,先是要遭受虐打或刺刀割捅,有的干脆就被拉出来,被日本军官用武士刀砍下头来。每到这时,日军士兵们都是一阵欢声雷动,因为“砍头竟然是日军的娱乐方式”。

这些战俘们先艰难跋涉了100公里,抵达了圣费尔南多,然后乘坐闷罐车。那是一种每个可以装几头牲口的小闷罐车,这次却要一个闷罐车塞100个战俘。令人窒息的空间里,又有许多战俘在折磨中死去。待到下车时,每个闷罐车都有“死去的兄弟留在车内”。下车慢的也会被日军虐杀,以至于遇害美军的尸体躺在公路两旁,“鲜血已变成了深棕色”。

待到战俘们抵达目的地奥德内尔集中营时,近八万美菲战俘,死于路途者多达一万五千人。接下来战俘们还要承担酷烈的强制劳动。仅“巴丹死亡行军”两个月内,死于集中营内的战俘,又高达两万六千人。侥幸活下来的人,也被折磨到皮毛骨头,生不如死。

抛开恩怨立场,即使站在最中立的角度看,巴丹死亡行军,都堪称是一场天良丧尽的暴行,是人类文明的耻辱。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战爆发以前,美国国内“点赞”日本的呼声一直很高,即使面对多年来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很多美国媒体依然高呼日本有“文明世界的同情心”。在利益的驱动下,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初期,美国依然疯狂向日本输入物资。日军用在侵华战场上的武器装备,乃至用来折磨美菲战俘的刺刀弹药,一半以上都来自“美国进口”。不知这些美国人,怎么面对死难的同胞。

跑路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倒是对这一切刻骨铭心,还把自己专机改为“巴丹”号,也在战后坚决把日军十四军司令本间雅晴送上刑场。可接下来的麦克阿瑟,也大肆鼓吹对日本“宽大”,放过了一大批罪行累累的日本战犯。不知,他是否也能心安理得,面对那么多死难的冤魂。

不过,战后的美国,许多亲历这场灾难的幸存者,也写了大量纪念此事的著作,更有过不少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这应该是一件幸事:牢记历史,反思历史,才是杜绝历史重演的最好方式。

参考资料:《解密巴丹死亡行军》《战争与罪责》《回家之路》


历史风云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日本人没把战俘当做人看,才有这么大的死亡数量。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立即出动大军横扫了东南亚的盟军。

当时盟军在东南亚的海空军力量基本被消灭,单靠陆军在孤立的地区是守不住的。

然而,美军还是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坚持了4个月,最终于1942年4月9日投降。

当时投降的美菲联军有7万8000多人,其中67名是女性,都是护士。

按照日本人的惯例,这些战俘应该就地处决了。

所以,在得到命令向120公里外的奥德内尔集中营转移时,押解的日军部队根本没有为战俘准备食物和饮用水。

日军部队认为,美菲战俘本来就该死,如果不能活着走到战俘营而死在路上,自然是最好了。

当时是4月,菲律宾丛林的气温已经很高了,中午气温高达38度。

更要命的是,美菲联军是在粮食耗尽下才投降的,他们自己没有一点粮食。

但日军也没有提供粮食,仅仅在第七天提供了一团高尔夫桥大小的米饭。

于是在长达6天的行军中,美菲联军在高温下没有饮用水和粮食,又要强迫行军。

只要他们掉队就会被就地杀死。

是日本不能解决粮食饮水问题吗?

当然不是。因为巴丹半岛并不缺少水源,战俘行军路过的地区有很多水井。

但日军不允许战俘喝水,只允许他们在路边的水沟喝水。

但这里水沟的水基本都被污染,有的还飘着死尸,大量战俘因此严重腹泻、呕吐导致死亡。

幸存战俘汉弥尔顿回忆:“更可气的是日本军人,他们简直就是玩死亡游戏。对许多美国军人和菲律宾军人来说那样的脏水也是他们的救命水,可是,日本人一看见有人去取水喝就用刺刀刺或者开枪射击,许多人就因为一口脏水而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或是枪口下。即使你有幸逃过了日本人的刺刀和枪口,只要你喝了那里的水也会在劫难逃,只不过死得稍慢一点,死得更痛苦一点罢了,因为河里的水被严重污染,喝了会引发严重的腹泻和呕吐,你会慢慢倒下而掉队,最后的结果还是死路一条。那可真是太恐怖了,我实在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感觉再向前迈一步也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亲眼看到有人被日军开枪打死了,所以一下子好像有一个死亡天使站在我身后,推着我向前走。

另外,行军的路上其实经过不少村子和城镇,日军完全可以强行向老百姓夺取粮食,解决战俘没有食物问题,但实际上是没有。

因美菲联军中有大量菲律宾士兵,一些当地菲律宾老百姓曾带着食物试图交给他们,却被日军驱赶甚至枪击。

6天时间到达战俘营时,有1万5000名战俘死于路上,有的是饥渴而死,有的则被日军杀害。

巴丹死亡行军不是偶然现象,因为在战俘营的仅仅2个月内,战俘又死去2万6000人。

巴丹死亡行军的主谋本间雅晴中将被判处死刑,于1946年4月3日被麦克阿瑟下令枪决。


萨沙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就在同一天,日军又袭击了美国在菲律宾的空军基地,一举摧毁了美军在菲律宾的空中力量。接着日本陆军迅速南下,将菲律宾重重包围。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撤退,从而保证其顺利脱身,麦克阿瑟抵达澳大利亚后,说了一句话“我会回来的”。留守菲律宾的美菲联军在与日军进行了4个多月的战斗后,陆续投降。




巴丹半岛投降的美菲联军战俘在日本士兵的押运下,于1942年4月10日,从马里韦莱斯机场东面两英里的167号里程碑开始徒步行军,前往120公里以外的奥德内尔集中营。

3万多名美国步兵戴着1917年的旧头盔沦为了日军俘虏,一同被日军俘获的还有3万名名菲律宾人,他们被赶往120公里外的集中营,这就是“巴丹死亡行军”。

幸存者西德尼·斯图尔特回忆道:“我们十天十夜没吃东西,经常挨打,那些没力气走路的人,守卫会用剑斩下他们的头颅,杀了他们”。一路上美军战俘惨遭日军非人的虐待、羞辱、杀戮。日军只要发现患病的美军战俘会就地枪决,刺死。剩下没生病的战俘日军也不会给他们提供水和食物。一路上很多人被渴死、饿死、累死。即使有个把战俘有幸能喝到路边池塘或井里的水,最终也会因为喝了这些被死尸病菌污染的水源得病而死。


巴方死亡行军一共持续了六天,这六天共造成1.5万人死亡。然而死神仍然没有离开美军,到达战俘营的美军在短短两个月内,又有2万6000人因为饥饿、疾病等原因死亡。日军制造的这起“死亡行军”与南京大屠杀、缅泰铁路事件被并称为二战远东战场的三大屠杀事件。


帝国的余晖


因120公里死的还真不止这15000人。


自打1941年12月,日军开始攻打菲律宾吕宋岛之后,美军在缺乏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就边打边退,撤到巴丹半岛之后建立阵地,暂时扛住了日军。但缺乏补给肯定抗不了太久,尤其是到了1942年3月底,日军又来了一批生力军和火炮、航空补给。在日以继夜的轰炸下,美军终于扛不住(日本人后来几倍感受了炮弹不要钱的味道),八万多人最终于4月9日向日军投降。

日军的计划是先从巴丹行军到圣费尔南多(San Fernando),然后坐火车押送战俘到坎帕斯(Capas)。

而这八万多俘虏本身在巴丹半岛已经极为缺乏补给,能算的上又战斗力的就两万多人。这一百多公里的路上日军只在一开始给了一枚鸡蛋大小饭团,之后就在没食物。加上热带的蚊虫叮咬带来的疟疾、胡乱引用路边的脏水引发的霍乱让本身就虚弱的士兵大量死亡。

而且日军甚至有组织的进行屠杀,一些因为伤病而跟不上行军速度的俘虏也直接被刺刀、甚至直接开枪处决。

日本宣传中对于英美人的描述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宣称日本对他们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反殖民战争,也是一场种族战争。对于菲律宾士兵则宣称为殖民者的走狗,因此他们对待战俘也是极尽的虐待,甚至打骂战俘还会受到上级的赏识。

4月9日-4月15日,俘虏大部队分批到达圣费尔南多,被押上火车。封闭、高温的闷罐车厢中如沙丁鱼罐头一样被塞入那么多俘虏之后环境可想而知。一些得了疟疾的人甚至都没办法蹲下来方便,只能直接拉在裤腿里。这时,即便是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是一种奢望。


最终达到坎帕斯战俘营的人数不会超过6万,但是总共俘虏人数和最终到达人数各方统计均有差异。


疯狗的轻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时候,当时的日本高层都不想像美国人投降,为什么?因为知道自己造的孽实在是太深了,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原谅,日本天皇在投降以后乖乖的当了麦克阿瑟的孙子,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死亡行军。

还记得在太平洋战争的受降仪式上面,当时的麦克阿瑟背后站的两个瘦骨嶙峋的将军吗?其中一个就是被麦克阿瑟留下来顶包的将军,当时菲律宾战场上面,由于美国人错误的战略,导致菲律宾战场上面的美国人直接就被美国国内给抛弃,当然这个抛弃也不是没有道理,太平洋舰队被日本人一口气连锅给端了,你拿什么去支援这些美国人?

麦克阿瑟虽然跑了,但是留下来一个将军替他顶了包,结果这个将军在战俘营里面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出来的时候已经骨瘦嶙峋不成样子了。

令美国人气愤的事情便是这一次的死亡行军,美军在菲律宾战场上面临和当时的菲律宾联军一起总计7.8万人向日本人投降,但是日本人表示自己没有打算接受俘虏的意思,无论是在中国战场上面还是在东南亚的战场上面都是如此,在菲律宾的战场上日本人表示我们不要俘虏,但是碍于国际社会的面子,也必须得让这7.8万人有一个象征性的活下去的机会,所以打算把这7.8万人放安置在120km之外的一个战俘集中营。

结果就是这120km的行军最终导致了美军15000人的死亡,记住这不是伤亡全部都是死亡,而且这个死相极其的惨烈。

并且这些美菲联军爆打战俘集中营之后,又遭受了非人的虐待,又死了两万5000人,前前后后加起来死亡的人数达到了数万万人,这是战俘哇,有国际《日内瓦公约》的,而且还是美国人,这简直就是打了美国人一个天大的巴掌。

叫你们把日本人当人看,看看这是人做出来的事情吗?全都是畜生!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死亡率?根据战俘的回忆,在这趟行军里面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准备粮食医疗用品和水。

粮食和医疗用品最终导致很多战俘是饿死的,这一点从后来从战俘营里面跑出来的那些人瘦骨嶙峋的样子也大致能推测出来没有医疗用品再盛行疟疾登革热等一系列热带疾病的,菲律宾上面没有了医疗用品,一旦患上这些疾病那只有等死,至于说最重要的水,其实这才是当时这趟魔鬼行军,这些军人最难以回想的一趟噩梦。

很多的伤员士兵都需要喝水,但是日本人不给他们水喝,即便是路旁边的脏水,(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当时的日本人也禁止这些美国士兵去喝水,如果有人敢去喝水直接就地处去,甚至于后来的日本人管不住自己的手,又开始了杀人比赛,这一点美国人真真切切的看在眼里。

如此漫长的行军,如此艰难的等待,让美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恨意简直烧到了一个台阶,这就之后江户花和两颗原子弹打的日本人哭爹喊娘,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谁叫你在战场上面做的这么绝山水轮流转,30年河东30年河西,等到你被美国人做的时候,美国人又为什么要对你手下留情?但说起来日本这个民族也挺奇怪的,你把他揍惨了,他反倒服帖了,乖乖的站在美国人背后做了一只海上利犬。

当然,现如今的日本人又开始全盘否认侵华战争等等一系列荒唐的事情,按照我的说法,日本人也只敢在国内这么闹腾,真要把这些事情捅到美国去,美国人也不会放过他!别看美国人现在对日本大大咧咧的,但你看驻日美军部队什么时候提出要撤离过?当年珍珠港上面的失败已经让美国人彻底警醒了,日本是一个靠不住的国家,所以在日本的那一次经济泡沫之中,美国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漩涡鸣人yy


战争,尤其是入侵战争,针对抵抗军肯定是全部杀光最好,把敢于抵抗的杀干净剩下的才好管理。


对于战俘来说能压榨最后一点能量就不会放过的,战俘本身也是好的劳动力挖矿、修路、修公事都能用,但是由于当时的军事形势严峻,运输战俘到其他国家花费高不说,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也不允许,一次性全部杀光又承担不了那么大的国际压力。


再加上本身当时日本军队就物资匮乏,本身军队供应就出现问题了,肯定不可能给战俘提供食物,至于喝水没价值的战俘那就更没必要给干净水喝了。


所以,这样的惨剧就发生了。


我是卢成彬


1942年4月9日驻菲律宾美军向日寇投降,共有7.8万名美菲军队投降,然后日寇将这些战俘驱赶至120公里之外的战俘营。这些战俘被逼冒着酷暑在菲律宾的丛林中步行120多公里的路程到达一个战俘营,这称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事件,当年的幸存者将其称为"巴丹半岛死亡之旅",共有1.5万名士兵倒毙在途中。日寇残忍无度,一路上刀砍枪击,斧劈矛戮,将无数战俘活活折磨致死。

120公里的行军对于一名军人来说不算远,然而对于连续几个月没有能源补给和食物供应仍坚持作战的美菲联军而言,却苦不堪言,他们整整行军了6天。在这6天的行军中,战俘们遭到日军肆意殴打、侮辱和屠杀,路边随处可见战俘的尸体。日寇基本上不给战俘提供食物、清水,战俘们稍有不从,就会被刺刀击杀;战俘们想逃走的,近得被刀劈,远的被枪杀。战俘们毫无人权可言,犹如畜生一样被日寇折磨虐待,国际公约对战俘的规定日寇根本不执行!


一名叫汉克的美军在酷热之下行军,身体虚弱不堪,无意识的倒在了灌木丛中,他试图挣扎着起来,可是力不从心。几个日本兵朝着汉克跑去,一个日本兵恶狠狠地朝着汉克虚弱的身体连轧了四五刀。汉克挣扎的爬起来,走到战俘队伍中继续前行,不久因为失血过多倒地不起,日寇直接将其枪杀。在行军开始之前,日本菲律宾派遣军司令官本间雅晴已经命令这些押解的日军对任何不能坚持走到战俘营的巴丹战俘都要消灭掉。一路上美菲联军喝水都成为奢望,日寇不允许他们喝水,许多战俘饥渴而死。有的战俘去喝水,确被日寇斩首,部分美军士兵成为日寇练刀的对象。


走出丛林后,日寇用闷罐车装载战俘,车厢很小,放在平时可以装进10头牲口,或者25-30个人,在日本兵的驱赶下,此刻每节车厢里塞进了80-100个人。闷罐车中人满为患,许多战俘在饥渴之下又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活活闷死在闷罐车中。到达战俘营后,这些战俘又被日寇强制劳动,任意拷打折磨,约2.6万名战俘在集中营中被折磨致死。三年后,美军击败日寇,巴丹血战中投降日寇的战俘得到解救,约1800人获救,其他人永远长眠在菲律宾的土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