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采用110伏安全电压?

不火足彩说


为什么中国不采用110伏安全电压?

从提问者的问题来看,明显的“失误”是不了解安全电压,因此把110伏特当成了安全电压。所以有必要讨论下什么是安全电压?

从我国标准规定来看,安全电压分五个等级,即42V、36V、24V、12V、6V。而我国标准规定,安全电压上限值是交流有效值50伏特。规定安全电压目的是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是考虑到电流从手到脚,手到手及其它途径的触电,所以这个安全电压上限值是任何两个导体之间或任意导体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

一般来说,交流有效值50伏特以下可视作安全电压,常用的安全电压是36伏特,但也不能说交流有效值36伏特就是绝对安全的,至于原因如下阐述!

因为电气设备功率一定时,根据公式P=UI可知;电压越低,则电流越大,肯定会导致线路的压降增加,线路的损耗也增加,随之发热增加,效率降低。因此有高压窜入低压侧,回路配置不合理,操作条件、使用方式、环境因素等因素影响也会增加触电危险。

安全电压主要取决于人体电阻和人体电流。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曲线



所以说,确定安全电压

要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应用、电源获取、电压限值、使用方式、操作条件、环境因素、回路配置等。

题目说的第二个是中国的民用电压等级问题。经常去国外溜达的朋友应该知道,电压等级是有区别的。如今我国电压等级基本统一交流220V50Hz,像日美等国家的基本是交流110V60Hz。就以这两种电压等级相比,假如功率一定时,交流220V50Hz电的电流要低一倍,对于供输用方面还是比较经济些。

其实在文革之前,电压等级不是统一交流220V50Hz的,像东北地区、上海原租界区等用的是交流110V60Hz的,这个也是历史原因所致的。

以前的中国是比较落后的,在经济、生产力方面都是比较差的,在电方面的投入微乎其微,很多电气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还是那时候国内租界也不少,所以弄得电气设备用电等级不统一,因为欧美日等国家的电气设备都有引入,美日国家的电压是以110V为主,而欧洲国家的,既有110V也有220V的。后来新中国成立,跟着苏联老大哥学习,采用苏联的用电标准也是220V,所以中国的用电电压向220V这个电压靠拢直至统一。

因为低压等级低,电力损耗还是比较大的,要远距离传输,必须要提高电压,提高电压要假设铁塔,这样才能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在旧中国时期,经济生产力方面都是薄弱的,加上中国本身地理优势,自然资源、人口的分布等,因此采用220V是最利于本国的发展,为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百废待兴,加上苏联老大哥也是以220V为民用电,因此沿用当时已经架设好的线路,随后也没有什么很大的电压标准改动,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Talk工控小白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以前采用的就是110伏。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改成了220伏,一直延续到至今。为什么我国用的是220伏电压,美国却采用110伏电压呢?

1. 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电力系统基本上都要重建。前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迫切的需要一个标准。苏联跟我们建交很好,派很多专家来支援我国重建,所以我们很多工业都效仿苏联。苏联采用的就是220V电压,所以我们也用220伏电压。

2. 输电效率高

我国地域广人口分布跨度大,所需要的线路非常广。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220伏电压所需要的电线细,可以节约大量金属材料。

举个例子
一台22千瓦单相电热设备,如果采用220伏电压,需要多大的电源线?如果采用110伏电压呢?我们来计算一下。解1:当电压为220伏时,100安的电流,如果明线安装需要25平方的电线。解2:当电压为110伏时,200安的电流,如果明线安装需要70平方的电线。总结:通过计算可知,当电压降低一半,电流增加一倍;但是电线的截面积却不止增加一倍。

3. 电能损耗

我们都知道电线是有电阻的,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发热会损失一部分电能。

损耗计算如下:

由公式可知,电能的损耗和电流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在传输的过程中损耗越多。

4. 安全性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110伏电压比220伏要安全,这个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在常规环境下,安全电压是36伏,超过36伏都有触电危险。人如果触摸到110伏一样会发生触电事故,只是危险性要低一些,死得慢一点而已。哈哈!开个玩笑,触电时的电压越低,人摆脱电源的几率越大,安全性成倍增加。

但是如果我们在使用和电工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几乎可以避免发生出现事故。

注:香港、澳门、台湾一直以来都属于中国!由于特殊性,所以单独列出来!

希望某些人不要无中生有,拿这个来作文章!谢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如果还有其他观点,欢迎留言学习交流!

我是电工学院,专门负责电工培训、考证;想要学习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赞、评论、转发!


电工学院


首先要声明一点,110伏已经不是安全电压,36伏才是安全电压,110伏和220伏都可以电死人,只不过是允许接触的时间长短而已,两者时间差可能连一秒钟都不到,所以论安全性来说110伏和220伏基本没有区别。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220伏交流电,只有少数国家使用110伏,其中有美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当然还有我国的台湾地区。220伏最大的好处就是线路上的损耗比110伏小。相同的线路电压升高了一倍,电流就减小了一半,根据焦耳定律,线路上的热损耗只有低电压的四分之一。或者说用220伏的可以节省线路,比如110伏需要5平方的线路,而用220伏电压的话2.5平方的线路就能满足了。

至于美国为什么用110伏,那是因为19世纪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发现灯泡运行在110伏的时候是最稳定的,因而得出了一个结论110伏才是最合理的电压。所以,那个时候美国就直接采用110伏交流电压,一直到现在。如今电器普及率已经很高了,美国如果想改成220伏电压的话就要投入相当大的代价对线路、输电设备等进行改造,此外绝大多数家用电器都要加装变压器才能继续使用,因而会非常麻烦而且费钱费力,所以就索性不改了,110伏一直使用到现在。

当初美国选择110伏电压的时候,欧洲人就认为110伏电压太低,线路损耗较大不划算,因此就力推220V的电压,并且形成了标准,后来慢慢地被绝大数国家所采用。

至于我国,在建国前其实没有统一标准,有些地方用的是110伏电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工业发展都以苏联为标准,因而使用了220伏的电压一直至今。


熊猫爱飞行


题主的题目就错了,110伏电压不是安全电压!题主若不信去试摸,轻则被电打的你跳起来,重则就要你的小命。施工中规定安全电压为36伏,但也不是绝对安全,在某些特别潮湿的场合,甚至採用6伏的安全电压。

世界上普通民用电压有220伏和110伏两个标准,多数欧洲国家和前苏联标准为220伏,美国标准为110伏。解放前中国没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也没能力研制发、供、用电设备,多数地方发、供、用电设备从欧洲国家购入,民用电就用欧洲标准220伏,个别地方购进美国设备,就用美国标准110伏,很混乱。

解放初,中国在前苏联帮助下开始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制定自己的国家标准,民用电压就统一採用了220伏,淘汰了少数地方的110伏电压。220伏与110伏比,电压虽高些但对安全影响不大,而用同样截面导线输送同样用电功率时,220伏的线路损耗只相当于110伏线路损耗的1/4。若用110伏输电又想把线路损耗降下来,就要用更粗的导线,要多用导线材料铜或铝,线路造价高。所以,採用220伏经济上更合算。


lipuren


提出这种问题,显然是一种“外国月亮更圆…”的思想。

首先,100v、110v的电压都不是安全电压!都可以致人死命。犹如从22楼跳下必死,从11楼跳下就“安全”吗?我国建国之初,也是使用110伏电压,由于当时人们文化、科技常识欠缺,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还真不少!虽然,当年的传媒很落后,还是时有耳闻。

第二、在同等安全的标准下:使用220v电压的电网,比使用110v电压的电网更科学、更经济、因而也更先进!这一点,几是懂电工知识的人都认同。就是美国(使用

110v),日本(使用100v)两国的电力部们负责人,也不会提出异议的!他们的电网,因为什压改造成本太高,只好这样延用下来。而我国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电力什压成本压力不大,(当时的工业基础薄弱、老百姓家除了灯泡,很少有其它用电器具)又得益于当时的计划经济,和有关领导的高瞻远瞩。一纸红头文件,全国电网什压,才有了今天的先进局面。



橡木桶61955766


的确,我们国家的没用电电压是220伏的,而不像欧美110伏的,其实从电压等级上讲,选用哪个电压等级都是无所谓的,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选择220v,而没有选择110v呢?我觉得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1,统一标准。选择两种电压等级实际上都一样,就像某些国家选用的是50赫兹,有些国家选用60赫兹一样,只不过是一个统一标准而已,我们国家选用的是50赫兹。

2,政治方面。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建国以后,一般都是沿用苏联的体制和标准,而不采用欧美的标准,这样一来我们就选择220伏了,而没有选用110伏。

我也是电工,我个人觉得选用220伏可能要比110伏更好一些,因为电压高一些,电流就会相对小一点,导线的截面也不用太粗,这样会节省线路的造价,同时线路的损耗也能够相对小一点,还是比较经济的。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骄然


首先,110V是工频电压,不是什么安全电压。通常,在一定的条件下,36V称之谓安全电压。要明确的一点是:能致人死亡的不是电压的高低,而是通过人心脏的电流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几万伏的电击棒不能轻易打死人,交、直流电焊机的次级载荷电压只有30V/40V,但电流可以达到300A、450A,甚至更大,却能烧穿钢铁,况乎人呢?就是电流致人死亡的明证。通常,对于人来说,10mA为安全电流,1mA有感,25mA难以脱离,50mA有生命之虞。当人身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大,人就越危险的。触电危害还与流经身体的路径关系很大。


陶海仁


不知道是哪个混账王八蛋说110伏是安全电压?有种他亲自去摸摸看!?这种错误的言论,会让不明就里的傻瓜,甘愿赴死,着实害人不浅!


下面是考试重点,也是保命灵符:我记得物理教科书上有一段话,“经验证明”,低于36伏的电压是安全的。请注意是经验,而不是标准,当一个人的体质、外环境处于不同状态的时候,没有人确定36伏电压到底是否安全。


人体触电为什么会导致伤害?

总体上来说,相比于金属,人类的身体是电流的不良导体,这恰恰给人类带来了触电危害,相同电流强度下,电阻越大发热越厉害。人类机体的细胞通过调解细胞膜内外的体液电解质平衡,来达到输送养分、保持形态、排除有害物质、甚至是有节律的收缩,从而维持有机体的正常生命状态。请注意,这段话当中有电解质这个词,本质上说明人的身体是导电的,只是由于身体各部位电解质的浓度不一样,导致通过电流的能力大不相同。


我们人体的运动是依靠大脑发出指令,神经系统传导指令,肌肉发生收缩和舒展,带动骨骼运动产生动作,人们才可以奔跑、说话、吃东西、干活,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就是生物电流控制,也就是说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是电流的快速通道。相当于在我们人体内埋设了大量的电缆。

人体内神经系统传导的电信号通常在0.1mA以下,我们人类不能够感觉到自身的生物电传播,当我们身体的不同点存在电位差,那么电流就会寻找一条最短的路径形成回路,神经系统首当其冲,而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够承受过大的电流,因为电流除了产生神经冲动,还产生巨大的热量,烧毁神经细胞以及周围的人体组织,导致机体的死亡,这就是触电的原理。


并不是所有的电流都能够导致人体死亡,有些超高频电流(电流方向变化3MHz兹以上),人体的神经系统无法感应的,便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有的实验会看到有人手上拿着灯泡,接触电源,点亮灯泡。(危险,勿仿!)


安全电压无下限,

再次重申,没有绝对的安全电压,导致人体死亡的是电流强度乘以通过的时间,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人体表面保持相对干燥,身体机能强健,他能触碰的交流电压绝对不能高于36伏;如果这个人今天身体状况不佳,体表有液体或者身体里有钢板,那么谁也不敢保证36伏电压会不会把他电死。也就是说不同体质的人,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标准。

(火力发电机组)

一般低于1毫安的电流,短时间通过人体,人们基本没有感觉,1毫安到10毫安的电流,极短时间内通过人体,人体会产生麻木、痉挛,高于10毫安的电流,对人体,是相当危险的,人体的肌肉组织,受到电流的刺激,不能够放松,也就是说,不能够及时甩开,接触点,导致10毫安以上的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形成神经传导系统的烧灼,最终导致,人体致残或者死亡,以上数据是经过无数次的动物实验和人类自愿者实验得到的。


并不是说,一毫安到10毫安,电流通过人体就不会存在伤害,这要看电流通过的时间,以及通过的路径,同样是10毫安,如果通过的时间超过10秒钟,就一定会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如果这个电流直接通过心脏,那就不用想了,心脏会骤停超过一分钟,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了,请注意看这里没有电压什么事儿。不管是24伏,36伏,48伏,110伏,220伏,100万伏,都是如此,人体只看电流这一个参数。


因此千万不要再说外行话,没有绝对的安全电压。


110伏和220伏的由来,

人类第1次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实际用途的发电是1821年9月法拉第发电机,用U型磁铁,放在一个铜盘外围的两面,转动铜盘,通过电刷、线路,就可以得到直流电。从此人类走向了,电的时代。一直到1891年,人类开始,大规模使用,多相交流发电机,正式进入了交流电时代。

看到上面的发电地图,经过电厂的整流和变压,其实绿色ABC三个线圈之间的输出电压差,是380伏,ABC三个线圈的,对地电压,是220/110伏,这是经过科学测量和计算的。由于交流发电的大规模使用起源于美国,当时美国人采用的就是110伏单相照明电路,并形成了美国国内的工业标准,但却不是国际标准,欧洲大陆采用的是220伏照明电路,由于欧洲列强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因此他们的电路标准逐步推广到全世界,我们中国虽然不是殖民地国家,但是在引进发电系统和照明线路标准的时候,更多的是受到欧洲的影响,尤其是前苏联。


110伏和220伏的区别就在于,变压系统的不同,当然也给后续的用户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不过人体不是用户,不要胡乱猜想,110伏和220伏,哪个更好。

(★我们要牢记这个人,尼古拉斯·特斯拉)


美国已经后悔使用110伏电压,

实际上,同样的用电功率情况下,110伏电压通过的电流比220伏线路要高,美国采用110伏照明电压,是吃亏不讨好的事情,由于电压较低,在长距离传输上每年损耗的电量比220伏要多得多,相应的,导线的截面积、导线的纯净度,也比220伏的要求高,这就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在等中国用小一号的现代变压器就可以满足一个中等小区的用电需要,然而在美国,变压器要做得够大才能够满足需要,冷却散热系统要求高。


人体在触电的时候,110伏和220伏,差别只在零点零几秒时间,有人说110伏状态下可以更容易地甩开接触点,这是胡说,不信可以让他自个试试。


用电安全在于防范

由于人体能够承受的电流极其微弱,因此世界各国在用电安全上十分谨慎,采取了各种各样措施防止人类尤其是儿童触电事故的发生,在电源插头、电源插座的设计上面煞费苦心,如今的安全三眼电源插座,当上面的地线不插入的时候,下面的火线和零线,都不能够插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小孩子的恶作剧,拯救了万千好奇心特别强的儿童。


我们小时候都有被电击的痛苦经验,尤其是用潮湿的手去插拔电插头,那一瞬间的电击让整个胳膊都麻痹了,幸运的是我们还活到了现在。有了几次触电的经历,我们都会谨小慎微,在搞不清楚状况或者是不能够完全确信断路的情况下,坚决不敢胡乱检修用电设备,就算去换一个电灯泡,最好也要将室内的用电总开关断开,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贪图几秒钟的方便,因为强大的电流在我们体内0.1秒,就可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特别提醒:平时走路的时候,看到高压电线杆,变压器,最好离远一点,家里使用的电器、电源插座、多孔插座,最好使用正牌,稍微有点安全保障。


PS:这里纪念一下,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就是被电击死亡的,初中毕业后两个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台风刮断了电线,正好落在他的自行车车把上,他就死了,我们还参加了追悼会。



诸葛小村姑


110V电压和220V电压,到底哪种电压更科学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一、历史性

稍微了解电力历史的应该都知道这两个人:一个叫爱迪生,一个叫特斯拉。在电力使用早期,爱迪生的通用电力公司在美国普及110V供给直流电。随后特斯拉发明了三相交流电,三相的意思是有三个不同相位的电力合并在一起以减弱供电中的电压波动。交流电压一开始是3相的240V的,出于安全考虑,才把电压降到了110V。

在两大天才爱迪生、特斯拉就“直流强还是交流强”的问题争论一番后,美国慢慢开始普遍采用了特斯拉的110V交流电。之后,美国也考虑过改用220V来提供市电,但是当时很多电气已经在用110V的电压了,改变的成本很大,后来也就放弃了。

在美国采用110V交流电压后,欧洲认为110V电压太低,在传输中损耗更大(那时候,变压和高压传输还不是很普遍),带动某些电器也不够给力,就力推220V电压,并被后来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再看看我们中国,大家知道,旧中国生产力低下、经济形势不好,能减少一点损耗当然是很好的,因此,220V电压更容易被供电运营商接受。1890年上海开始使用白炽灯,电压为100V,1901年上海公共租界开始日夜供电,电压改为200V。1930年9月12日,国民政府规定中国的标准电压220V,标准频率50Hz。

二、节能性

我们都知道,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低,电流就越大,电线容易发热。如果不加粗电线,容易引发火灾。因此,110V的输电线和电器需要更小的电阻,对铜的消耗非常大。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各个国家长距离的输电一般采用高压输电,动辄几十上百千伏,就是为了降低电流,降低电线损耗。

由此看来,虽然使用220V的国家和使用110V的国家在节能环保上有一些差距,但毕竟长距离的输电都是采用高压输电,因此这个差距其实很小。

三、安全性

在干燥情况下,36V视作安全电压,在恶劣环境下,安全电压会降至24v甚至12v。因为,在触电的时候,真正决定安全性的是经过的电流大小,所以是否发生危险,更取决于触电环境。

原则上,越低的电压自然安全性越高。有人计算过,在对人体产生病生理反应甚至致命性的危害的时间上,110V需要的时间确实要长于220V,相差100毫秒左右。

但实际上,110伏和220伏都大大超出了安全电压的范围。相对低的110V电压也已经高于三倍的安全电压了。

四、适用性

同属一种电压体系的普通电器带到国外去用,电压一般不会有问题,因为大部分的电器都有20%的电压浮动范围。如电炉,电饭锅......因为即便在国内有时的电压最高也可达250伏。我们将220V的电炉带到230V电压地区使用,没有多大问题,只是让它们加热得更快。

PS:对那些电压要求严格和价格比较昂贵的电器,即便同属一种电压体系,如果电压不同还是建议要使用变压器,以免烧毁电器或影响电器的使用寿命。

如果高电压电器带到低电压的国家去,如中国的220V的电器带到美国110V的环境下,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使用的,即便勉强能用往往也是如老牛拉车一样,使用功能大打折扣。

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电压是在200V~230V范围内。显然在这方面,220V电压适用性比110V电压更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际化企业考虑到了各国电压上的差异,制造的电器本身有适配电压的,可以适用于各国的电压。如海尔彩电,电压浮动范围:90V~260V,在90V~260V的电压下都可照常使用。当然,如果您经常出国,还是建议您出国自带变压器和转换插头。

110V电压和220V电压,其实没有哪种类型的电压绝对的好,各有优缺点。中国之所以使用220V电压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说哪个电压更科学,取其轻而避其重才是硬道理。


跪射俑


110V并不是安全电压,36V以下才是安全电压,而用110V与220V电压在相同功率用电时,110V的电流是220V的2倍,电线导体也要粗1倍,绝缘层不用厚一倍。110V供电非常不科学,外国用110V供电是因为标准惯性,所以说民用电压220V供电比110V要节约成本,由其是中国决少铜资源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