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办实事


陕西日报 | 一心为民办实事

从定边县城出发

西行约30分钟的车程

一大片果蔬大棚

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格外显眼

这就是有着“香瓜之乡”美誉的

定边县红柳沟镇沙场村

“要不是魏于章,我们还过着四处奔波的穷日子。是他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沙场村,他是我们发家致富的领路人。”3月17日上午,正在大棚内劳作的村民赵李,提起沙场村党支部书记魏于章赞不绝口。

地处滩区的沙场村因常年遭受风沙侵袭,土壤沙化严重,传统耕作方式只能是广种薄收。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或做点小本买卖。

1995年,高中毕业后,18岁的魏于章和许多村民一样外出谋生。他用家里仅有的积蓄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攒了一定的积蓄后,他和妻子在定边县城开了一个小餐馆。由于他家的饭菜味美价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客,收入十分可观。“每天都有1800多元的纯收入,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四五十万元。”魏于章说,靠开饭馆,他在县城买了楼房、越野车,还有不少存款。

陕西日报 | 一心为民办实事

沙场村的香瓜种植大户(资料照片)

正当事业干得风生水起之际,魏于章放弃了城里舒适的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贫穷落后的沙场村。

魏于章的父亲魏帮荣从21岁起就担任沙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47年。2010年年初,魏帮荣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卧床10个月后去世。

“老支书去世后,村子里没了主心骨。”面对村里党员老龄化严重和贫困的现状,在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的情况下,70多岁的老党员赵帮佑找到了魏于章,“于章,你父亲一生为了咱们村的发展操碎了心,现在他走了。你在外面闯荡多年,过上了好日子,可咱村还是贫困村,你们年轻的党员应该扛起大梁了。”赵帮佑的话,让魏于章彻夜难眠,他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回村建设家乡。2011年10月,在村民的期盼中魏于章回村任沙场村党支部书记。

“父亲一生的愿望就是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临终前还对家乡改良土地的事念念不忘。”魏于章说,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要发展产业,首先要改良土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陕西日报 | 一心为民办实事

沙场村的香瓜种植大棚(资料照片)

魏于章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的赞同,沙场村决定对村内未改造成功的320亩土地重新改良。按照项目预算,需要资金47万元,而村集体的全部“家当”只有15万元,还有3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从哪里来?村民们面面相觑。“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如果实在凑不够钱,我会卖掉我的轿车。”魏于章坚定的态度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经过55天的艰苦奋战,320亩高标准农田改良成功。“竣工那天刚好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县财政30万元的奖补资金也到账了。”魏于章回忆道。

2014年4月,魏于章租了两辆大巴车,拉着村民来到了70公里外的白泥井镇定边县沃野农业示范园区,实地考察大棚种植情况。“每一个大棚每年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再没有比种大棚收入高的产业了。”魏于章说。他反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多方争取资金,在改良的土地上一次性新建起69座大棚全部种植香瓜。2015年5月底,沙场村的第一批芝麻香瓜上市了。“刚上市的香瓜每斤卖到15元,每个大棚的纯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魏于章说,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大棚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许多村民主动改良土地新建大棚。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沙场村在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面发展大棚产业,截至2019年年底,全村共改良土地4000多亩,已建成大棚1112座。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其中种植大棚收入占到80%以上。

在魏于章的带领下,沙场村电网、公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棚产业如火如荼,2017年,退出贫困村序列,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典型示范村。魏于章先后荣获“榆林市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榆林市农村党组织书记“十大创业模范带头人”和“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等多个荣誉称号。

供稿:陕西日报记者 艾永华

定边县新闻中心 夏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