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为救老师宋濂而跳河,侍卫赶紧脱了衣服下去救,为何最后却被朱元璋全部杀掉?

出版社的文人


有人说朱元璋生性好杀且猜疑心重,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就拿身边人开刀,而杀人原因却十分令人想不通。据说当年朱标看到自己的教书先生跌入河里,于是就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拯救,接着身边的护卫也急忙脱掉盔甲踊跃下河救人,这种英勇的救人行为,不仅得不到朱元璋的表彰,反而被他下令把这群人给除掉了?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当年朱元璋打下南京后,急需招募天下精英人才前来辅助自己,特别是对于自己儿子的教育,朱元璋更加重视,他不惜代价聘请最优良的教书先生给儿子们指导。因此当时颇有名气的宋濂就成为了朱家子孙的老师,由于宋濂较为关照朱标,两人的师生情就越来越深厚。

然而宋濂此人深习儒家文化,是当地的知名儒学专家,其教导的儒家思想提倡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切以仁义道德服众,自然朱标也因此受到影响,但是朱元璋的作风却与宋濂的儒家思想相反,朱元璋做事往往快准狠,惯用严酷律法跟手段维护自己的江山。

朱标跟朱元璋的性格全然不同,朱元璋执政时往往以冷酷手法稳定权力,甚至动不动就拿文武百官问罪,期间朱标曾为一些官员求过情,因此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太过仁慈,担忧他将来会仁厚执政,稳不住朱家江山,特别是当知道宋濂那一套教书方法跟思想后,朱元璋就开始后悔请宋濂当自己儿子的老师了。

由于朱元璋觉得儿子朱标太过怯弱,因此总想着为朱标铺平以后的道路,对于一些存在威胁的将士官员更是毫不留情的杀害。随着一宗宗莫须有的罪名发生,太子朱标深感这是一场大造孽,为此常常自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

1380年,发生了十分血腥的胡唯庸案件,当时约有30000人被残忍杀害,其中包括了各种朝廷命官、大人物、富人、有学之士等,并且朱标的老师宋濂也被牵连在其中,随时人头落地。而朱标眼看自己的老师宋濂要被自己的父皇处死,就急忙向朱元璋求情,但于事无补,朱元璋完全不答应放过宋濂,可能是因为宋濂的思想威胁到了朱元璋的统治,故此非除掉他不可。

求情失败的朱标开始焦虑难安,在左思右想之后,决定采取自残方式曲线救宋濂。因此,朱标就一个人走到宫殿金水桥上发呆,他看了一会儿趁着侍卫不留意,就“噗通”一下跳进了河里,此时守护他的侍卫们慌忙的把盔甲脱掉,也跳入河水里把朱标救了上来。经过此事,朱元璋担忧太子再寻短见,就勉强答应放过宋濂,但死罪不究,活罪难逃,宋濂最终还是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去。

事后,朱元璋严厉地对太子跳河一事追究起来,经过了解发现太子落水之际,这些侍卫还考虑脱盔甲衣服而不是第一时间跳下去救太子,因此属于严重失职,最终这批守卫太子的士兵全部被处死。

但也有一说是,朱元璋认为太子是明朝将来的继承人,如果他因反对自己而落水自杀的事情被传出去恐怕会影响威信,于是朱元璋为了掩盖这件“丑事”就下令把现场所有知情人给杀了。然而这一些事情也侧面证实了历史上的朱元璋确实是一个猜忌心特重,且十分残酷无情之人,其可能把自己的江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并且妄想朱家子孙能永远称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