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国奉献了毕生强秦之才华的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等,为什么没有好结局呢?

大侃历史


秦朝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西陲弱国,秦国没有高贵的先祖、没有富庶的土地、没有安定的环境,但能跻身前列,在战国后期成为“虎狼之国”,其余山东六国皆不敢小觑,依靠的不仅是秦国国君的励精图治,还有贤臣良将的忠心陪伴,而为秦国奉献了毕生才华的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结局?

秦国国君礼贤下士,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每一任都得到一位当世之才的相国辅佐。例如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让秦国的实力大大提升,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张仪两为秦相,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诸国横强而瓦解了六国合纵攻秦;范雎帮助秦昭王加强王权、剪除四贵,并且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以图东出;吕不韦在秦国任相,稳定了主少国疑的情势。这几人为秦国的强大功不可没,但是他们的下场却不是那么尽人意:商鞅惨遭车裂、张仪被逼走、范雎抑郁而终。他们都将自己毕生的才华全部贡献给了秦国,他们虽然都不是秦国人,但为了秦国呕心沥血,结果最后却落到了如此结局。难道真的是秦国刻薄寡恩吗?

一、孝公既没,大秦只知商君而不知新主。

秦国自立国以来,国势起起伏伏,而秦孝公时期可以说是秦国最重要的转折点。那时秦国衰弱,被邻居魏国欺负,不仅被占据了老祖宗拼命换来的河西之地,还时常遭受侵扰,其余山东诸国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国,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说到: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商鞅正是应了这份求贤令而来,提到“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其变法之策与孝公不谋而合,这对君臣也成了“最铁”搭档。在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重修法律,“徙木立信”,为秦国变强可谓是真的竭智尽力。但可惜的是,新君秦惠文王登台后,没有念及商鞅的功绩,而是直接以谋反的罪名将其处死,可怜商鞅最后的下场却是车裂分尸,株连全家。

二、张仪为横,反复无常而为武王所惮。

惠文王既立,继承孝公遗志,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甄拔人才,不仅重用自己的母族兄弟,也重用大量外籍能臣,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张仪了。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对张仪,嬴驷求之,试之,任之,信之,在秦与到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灭秦之兵,继孝公用商鞅之后谱写了又一页君臣合璧华彩篇章。

同样,张仪游说六国,以横强破合纵,在返回途中,还没走到都城咸阳,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武王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于是不喜“只逞口舌之力”的张仪,在武王继承王位后,许多大臣进言:“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不过张仪也早早想好“退身之策”,离秦使魏,下场要比商鞅好得多。

三、应侯睚眦必报,可惜盛衰无常。

应侯范雎,助秦昭襄王扫除四贵、加强皇权,进献远交近攻之策:“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秦昭襄王评价:“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得到君王的支持,范雎也是如鱼得水,剪除四贵加强王权、献言献策破解合纵,成为秦国的丞相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范雎虽然不是一个小人,不过也不是一位君子,他睚眦必报,得势后百般打压曾经欺辱过自己的人,甚至连一些功臣都不放过;但他有秉承“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报答的,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也正是这样的待人处事害了他,因妒忌武安君白起而向秦昭王进言杀了他,推举的郑安平、王稽也都犯下大错,他也越来越惶恐,最后辞去相位,抑郁而终。

四、吕不韦“奇货可居”,可不懂君主之心

吕不韦靠着“投机倒把”起家,家缠万贯,投资秦异人可以说是其一生最聪明的决定。在秦庄襄王死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吕不韦的口才可以说是极好的,每次他都正中游说对象的下怀,都能够使对方欣然接受。然而其难逃商人本质,贪恋权位,帮助太后与下人私通暴露后,还不懂得低调而被秦王嬴政忌惮,最后服毒自尽也是咎由自取。

几位秦国的相国,都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早年都不受重用,但都能得到秦国在位的国君的支持,对于他们而言,秦国就是自己第二个母国,自然全力辅佐之,甚至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秦惠文王杀商鞅,但商鞅的变法并没有被废除,可以说商鞅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张仪离秦,献上最后一策,既是保命,何尝不念及旧情?范雎虽睚眦必报,但对王上可谓尽心尽责;吕不韦虽然“重利”,但他对秦国的稳定有着不可否认的功绩,只可惜世事难料,虽然都没有安享晚年,但秦国也无愧四人。


邓海春


商鞅辅佐秦孝公、张仪辅佐秦惠文王、范雎辅佐秦昭襄王、吕不韦辅佐秦庄襄王和秦王政,最终使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归天下于一统,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秦国功臣功不可没,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卫国人商鞅从公元前359年入秦辅佐秦孝公,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的当年,被秦国贵族诬陷谋反,商鞅迫于无奈举兵造反失败后被杀,尸体被车裂于秦都咸阳,商鞅侍奉秦国21年,到头来落得个谋反车裂的结局,可以说算是结局最坏的秦国功臣了。

魏国人张仪从公元前328年入秦辅佐秦惠文王,到公元前311年因为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导致张仪失宠,一失宠就有无数的秦国大臣向秦武王诋毁张仪,张仪通过计策离开秦国来到魏国,以躲避来自秦国的迫害,最终在第二年,老死于魏国,张仪原本就是魏国人,侍奉秦国17年,死时回到魏国,虽然离开了权力中心,但落叶归根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结局,并不算坏。

魏国人范雎从公元前266年被秦昭襄王拜为丞相,到公元前255年因病在秦国去世,范雎侍奉秦国也有11年,范雎是因为他所推荐的两个人郑安平与王稽在秦国犯了法而受到牵连,而被迫辞去相位的,因为秦国法律规定所推荐之人犯法,推荐人要承受同样的处罚,不过由于秦昭襄王的刻章庇护,范雎没有遭受同样处罚,但也被迫辞去相位,郁郁而终,不久就病死了,范雎的结局应该算不错了,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的庇护,可能会被诛杀三族。

卫国人吕不韦原本是个商人,因为发现了秦始皇的父亲赢异人是奇货可居,因此以商人身份大力投资赢异人,通过运作将赢异人推上秦国太子之位,赢异人成功当上秦国国君后,吕不韦因为居功自伟,被封为秦国丞相,封十万户侯,赢异人只当了三年秦王就去世了,秦王政就成为秦国国君,吕不韦因为长期把持秦国朝政,同时带来了嫪毐之乱,遭到秦始皇的逼迫而服毒自杀,吕不韦算是间接被秦始皇逼死的,结局也算不太好。

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秦国功臣的最终结局,与他们一生的经历和所作所为是分不开,虽然每个人的结局不同,并且造成此结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四个人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一点也是造成他们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是:四个人曾经都处于权力高峰,而在权力斗争中失败才导致最终的结局。

自越王勾践赐死功臣文种,被范蠡称为: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后,国君与功高盖主的权臣之间似乎有了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君权与相权之争,同时围绕着权力争斗,同僚之间、上下级之间、国与国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权力之争。

比如商鞅,秦孝公在世一天,商鞅就存在一天,秦孝公一死,商鞅立即就倒台,为什么?你可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归根结底还是权力之争,商鞅在秦国变法21年,秦国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商鞅而不知道秦王,秦国大大小小的官吏大多出于商鞅的提拔,商鞅在秦国的存在就变成了掩盖君权的威胁,不在乎商鞅是否有这个意识,而在于刚继位的秦惠文王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商鞅之死就成了必然,在秦国群臣对商鞅群起而攻之时,秦惠文王冷眼旁观的态度本身就说明了态度。

张仪同样如此,秦惠文王在位时,张仪就没事,而且还受到重用,执掌秦国相国十余年,秦武王一即位,就对张仪那一套不感兴趣,固然有秦武王的性格特点,更多的是秦国国内对张仪不满的大臣趁机陷害张仪,才让张仪想法逃到魏国,为什么要陷害张仪呢?因为张仪仅仅凭一张嘴就获得重用,让这些人不服气,有些人嫉妒,有些人是因为权力之争,不过张仪的智慧还是让自己终老一生。

范雎更是经典,范雎的上位本身就是掀起了一场权力斗争,范雎设法让秦昭襄王驱逐秦国掌权已久的四贵: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和宣太后,罢免了秦相国魏冉,范雎才被秦昭襄王拜为相国,成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地位。

没有人能永远待在权力的高位,范雎也是如此,因为范雎所推荐的两个人郑安平和王稽犯了法,而受到了秦国很多权贵的指责,秦昭襄王起初下令不准议论此事,想借助君权保下范雎,但事情越闹越大,两个推荐人一个投敌叛国,一个私通诸侯,都是诛三族的死罪,秦王终究无法保全范雎,范雎只得主动辞职,只要丢掉权力,范雎就是安全的,这也是范雎能够自然死去的原因。

吕不韦也是如此,在成功辅佐异人成为秦国国君后,吕不韦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不仅成为秦国丞相,而且还有史上最大规模的封赏:封十万户侯,这种封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吕不韦也成为秦国最有权势的人,从出身低微的商人到战国最强国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就是一个传奇。

可惜吕不韦在权力顶峰不懂得收敛,不仅敢私通太后,而且其家养门客上万人,掌控秦国朝政20多年,势力遍布秦国与天下,即使被秦王政免去相国之位,家中依然是宾客如故,人流如云,这种权势对于年轻的秦王政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所以逼死吕不韦就成了秦王政的选择。

简单地说,商鞅和吕不韦属于相权与君权之争,与国君争权或者功高盖主,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商鞅被车裂,吕不韦被赐死,张仪和范雎是属于同僚之间的权力之争,是秦王默许的,结局相对来说好一点,所认张仪和范雎都能自然死亡,但无论是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决定他们命运的只有秦王,而不是他们自己。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简要言之:

商鞅得半世孝公支持变法,伤及旧有贵族势力,待孝公薨,惠文王即位,被疯狂反扑。

张仪得秦惠王支持拜相,因纵横术霸之,秦武王立,失宠而逃魏国。

范睢得秦昭王支持拜相,后失宠病故。

吕不韦得秦庄襄王支持拜相,后流放途中饮鸩自尽。

若是按奉献论,此四人不可沦为奉献,而是贡献,毕竟为其自身生前皆获得了无上之荣耀。若说为何没有好结局,其实也不必愤恨不平,此四人皆人中龙凤,哪个不是奇巧专营之士。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下场又有何感慨。自古谋士多无甚好下场,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你让帝王怕了。用你时,你为师傅,不用你时,你就是砧板上的肉。

切莫感慨,历史是本读不尽的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于每个人都有可以参考的,所以没有对错,只要能吸取有益的便可。


八级钳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改革者的下场比起征战沙场的将军而言,更为悲惨。原因无他——你动了别人的奶酪。

商鞅改革,动了改革前秦国贵族的奶酪——原本世袭的贵族,若没有军功,只能虽富不贵,逼迫贵族们和平民站在相同的起跑线去竞争,不杀商鞅,秦国旧贵族气难平。

张仪的盟魏亲楚策略,虽然可以让秦国破解齐楚魏三国联盟策略,但秦国国内存在着一股对楚国不信任的势力。在秦楚爆发冲突时,张仪竭力让秦楚结盟,这不符合秦国那些想要夺取楚国土地的势力的利益。

秦昭王时期秦国大幅夺取楚国土地,就是秦国国内反对张仪势力的结果。秦惠王信任张仪,用张仪联合魏国、楚国的策略去和齐国竞争。但秦武王即位后更关注秦国土地的扩张,而非秦齐竞争局势,因此才有秦楚爆发大规模战争和秦国夺取韩国益阳等蚕食战争。

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是秦国扩张后迷茫的一种纠正;范睢更大的作用是提议秦昭王废除宣太后等楚贵族权力,再次提升秦国国王的专制权力。

吕不韦最大的作用是为秦国一统制造声势,通过编写《吕氏春秋》来宣称和描述未来秦国一统治理模式。

商鞅是因为内斗而战死,不算惨死,死后被五马分尸,不能因此说商鞅死得悲惨——因为他是战死,不是被五马分尸而死;

张仪是被驱逐回魏国——算是强制退休;

范睢是举荐蔡泽替代自己后,申请退休——是急流勇退,当然也有说法是范睢是被秦昭王处死;

吕不韦是因为太高调、威胁到秦王政的唯一权威而被迫自杀——吕不韦如果在被罢免丞相后低调生活,秦王政不会逼他自杀——否则被罢相的吕不韦比国王的秦王政权威还高,秦王政如何有效治理秦国?

事实上战国时期并非秦国名人才有悲惨结局:

1、在楚国变法的吴起,在楚王一死,立即被追杀,比商鞅更惨;

2、帮助吴国强大的伍子胥被赐死;

3、春申君被李园刺杀;

4、李牧被赵王处死。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商鞅的死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呢,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废分封,开郡县。然而秦国变法大成之后,商於之地被封为商鞅的封地,这明显有悖于秦法。面对胸怀大志的秦惠文王商鞅必须得死。

张仪在秦惠王时期凭三寸不烂之舌合纵连横斗诸侯,为秦国东出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秦武王继位后,秦国经过孝公,惠文王两代治理国力已经很强大了,此时秦武王认为列国伐交只凭秦剑,张仪伐交呈口舌之利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秦国了,所以张仪黯然落幕也是必然的。

范睢帮助秦昭王推倒“三贵”,让秦昭王真正掌权,后期又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打垮了六国,深得秦王信任。然而自“长平之战”之后白起的威望已经对秦昭王产生威胁,此时的六国已经无法再和秦国抗衡了,所以秦王的焦点从国外转移到国内。不管是范睢还是白起一个是自己对内维护统治的工具,一个是对外扩张的工具,此时打压白起才是秦昭的当务之急,范睢自然是秦王打压白起的马前卒。对于秦军在“邯郸保卫战”中惨败,秦昭王把一切责任都怪罪到白起身上,白起一死岂容范睢一家独大。所以范睢的落幕也是必然的。

吕不韦本来就是奇货可居的一个商人,带着不纯的目的来到秦国,更兼他和始皇帝生母赵姬说不清的关系,始皇帝为了证明自己纯正的秦人血统必须铲除吕不韦。


宁静的心699


“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这是每一个没有善终的秦国功臣悲剧根源。是否真的违法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君主是否认定他们违法,这是每一个秦国功臣无法逃避的陷阱。在秦国崛起及统一的过程中,商鞅、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等大才名相,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是关乎成败的决定性作用,说他们为秦国奉献了毕生的才华一点也不为过,若没有他们,纵然秦人再是英雄善战,也不能建立巍巍赫赫的大秦帝国。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为秦国立下不世奇功的名相们,结局竟然都很凄凉,商鞅、范雎、吕不韦等连姓名也没保住,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商鞅

商鞅因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这对明主强臣将秦国由一个偏居西陲,被魏国打的几无立锥之地的穷弱小国,变成令诸侯色变,人人畏惧的虎狼之国。商鞅是秦法的缔造者,是秦国崛起的根源,也是秦国强大的保障。然而,秦孝公死后,商鞅的威望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威严,这让他打压过的贵族看到了复仇与复辟的希望,所以仅用了一句“商君欲反”就击垮了商鞅。不管商鞅是否真的谋反,至少秦惠文王认定了他反,而秦法之中,对待反者就是要诛族车裂,“有功于前,补位损刑”,商鞅的功劳,不能减免他该受的惩罚。

二、张仪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在惠施、公孙衍等人拉开合纵大幕之后登上历史的舞台,为秦国带来了连横之法。在纵横的大潮中,秦国能安然无恙,甚至能在缝隙之中攫取巨大利益,张仪功不可没。秦惠文王死后,张仪的结局相对于其他几位要温柔一些,纵然他与秦武王存在情感和政见上的裂痕,但终究是靠着自己的才能全身而退,相对优雅的退出秦国的政治舞台,回到魏国,虽不免凄凉,终究得以保全。

三、范雎

范雎入秦,为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大策,为秦国走向统一指明了方向,使秦国蚕食三晋、鲸吞楚国时没有了齐、燕的后顾之忧。另外,在范雎的谋划之下,秦昭襄王摆脱了以宣太后、魏冉、华阳君为首楚系外戚势力的控制,成为一个乾纲独断的君王。关于范雎的结局,《史记》之中说他辞官归隐,而《云梦秦简》中说他和王稽一起被杀,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在秦法之中,举荐非人,当以其罪罪之,范雎举荐的郑安平、王稽所犯的都是死罪,所以它本身当难逃秦法制裁。

四、吕不韦

吕不韦号称“买国巨商”,在他“立国之主,获利无数”的梦想下,用金钱与指挥将一个与君位毫无关联的嬴子楚推上王位,立下拥立之功。除此之外,吕不韦还曾亲自率兵攻灭东周,夺取了赵国、汉国的大片土地,为秦国设立了三川郡、太原郡、东郡等,为秦始皇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秦王嬴政长大,吕不韦变成了他亲政的障碍。终于,在嬴政平定嫪毐之乱后,夺取牵扯其中的吕不韦的权力将其迁往洛阳,随后又将其迁往巴蜀。吕不韦不堪其辱,饮鸩自杀。

有意思的是,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文臣之首也就是相国或者丞相,都没有比较完美的结局,而武将的结局都相对较好,当然白起除外。同样的,以客卿身份入秦的六国名士,在秦国为相的结局都不太好,但秦国宗室之中的丞相结局一般不错。战国之世,丞相开府理事,权柄极大,若不能得到国君的支持与信任,自然会面临极大的危险。“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在严苛的秦法面前,一旦被君主认为有罪,无论之前做过多大的贡献,下场难免凄惨。


历史花布雨


其实不仅是秦国,中国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容不下功勋卓著的功臣。秦国历代的君主确实杀了不少的功臣,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却没有诛杀功臣。功臣功高盖主,严重影响了君主的权威,为了自己的统治,秦国的君主诛杀了很多的大臣,我们就来具体看看。

秦昭襄王时期的大将白起,担任秦国大将30多年。帮助秦国打败了楚国,攻陷了楚国首都郢城,后来又在与赵国的长平之战中,打败了赵国,坑杀了40多万赵军。因为白起的功绩,他被封为武安侯,可后来因为功高盖主,得罪了秦昭襄王的舅舅,被赐死于杜邮。秦始皇的大将王翦,率领大军攻克赵国,统一了三晋。随后又带领60万大病,灭了楚国,实乃嬴政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可王翦为了避免和白起落得一样的后果,无论秦始皇怎么挽留,都坚持告老还乡,不问政事,才落得一个好结果。

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带领秦国走向了富强,却因为变法触及了国内贵族的利益,最终被车裂而亡。吕不韦是秦始皇父亲从赵国回到秦国的最大功臣,嬴政继位以后,吕不韦被封为丞相,权倾天下。可后来吕不韦却因为秦国内乱受到牵连,不仅被罢官,还在流亡途中饮酒自尽。

其实,总的来说,秦国并没有怎么杀功臣,很多官员和大将最终都得到了善终。相比于朱元璋和刘备,在对待功臣这一方面,秦始皇可谓是相当仁慈。


时针


古代的大秦帝国能一统天下,横扫六国,离不开一系列的人才为秦国效力,比如商鞅、张仪、吕不韦等人,都曾为大秦帝国出谋划策,可以说秦国的强大离不开这些人的添砖加瓦。但是这些为秦国奉献了毕生才华的能人异士们却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虽然在我们看来,他们这些人没有得到善终,可能是秦国人过河拆桥的行为,但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问题的话,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说实话为何这样的人才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当中得不到重用呢?

说白了就是古代的制度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上层贵族所组成,一些有才华的人才虽然满腹经纶,但是却因为自己出身不高的原因,所以迟迟得不到重用。

而这些人才能在秦国受到重用,就说明秦国对于人才的使用是不拘一格的,对于大秦来说,只要你有能力就行,秦国不会管你什么出身。

但问题也来了,在没有成功之前,谁知道你有没有能力,或许只是一个江湖骗子而已,所以秦国所实行的策略就是能者居上。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能力,不论你的方法是什么样的,你都可以得到重用,但是当别人的能力超过你的时候,你就一定要被打压。

这就是典型的丛林法则,能者上、弱者下。最初的商鞅为秦国变法,确实让大秦帝国提高了自己的实力。

但是之后的问题就是让这些改革的内容实行下来,可以说这个人选并非商鞅也是可以执行下去的,到了这里我们会不会发现一个问题。

就是计划的提出者,在整个计划正式实施的时候,就可以靠边站了。

说实话商鞅说白了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在执行改革方案这个任务当中,可能还不如一些普通的贵族给力。

我们前面也说了,秦国所实行的规则就是丛林法则,当你的作用已经不明显的时候,或者说你的才能已经被榨干的时候,也就到了被别人取代的时候了。

如果说商鞅之后还有新的办法来提高秦国的国力,哪么秦国依然还会重用商鞅,只可惜之后的商鞅已经江郎才尽了,或者说他的一辈子都在为这个变革所努力。

当大家已经学到了他的方法后,这个想法的原创作者也就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刻了,因为秦国所要求的人才是一直在进步的人才,当你原地不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倒退。

所以商鞅也就到了出局的时刻了,因为他对于之后的大秦帝国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正好秦国内部的各种声音也都暴露了出来,于是商鞅就只能被当成平息众人怒火的存在。

同样的道理,张仪、吕不韦等人也是如此,也许最初的时候,这些人给予了秦国巨大的帮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作用越来越小。

当某一天这些人才活着的意义还不如死了之后更大时,大秦帝国就会毫不犹豫将这些人全部处理掉,以此来得到更大的价值。

说白了当时的秦国就是一种为了追求实力强大的一种理念,只要是为了秦国强大,不论什么样的人才,他们都会吸收,并加以利用。

当利用完了之后,却又因为秦国这种快节奏的方式,这些人才直接被历史所淘汰,因为秦国需要更加强大,而这些人一成不变的思想已经阻碍到了秦国的发展。

所以这些看似为秦国奉献了毕生才华的商鞅、张仪、吕不韦等人就开始因为种种的原因,从秦国的高层慢慢退出,当然了就算到了此时,秦国依然还要把他们的最后一丝作用榨干,比如说商鞅的死可以为秦国的稳定带来极大的效果,于是商鞅被车裂了。

可以说这些人才最后都没有得到善终,就是因为到了最后他们的用处已经体现不出现了,但是这些人才却依仗着自己曾经的功劳,想要在秦国呼风唤雨。

只能说秦国太现实了,当你们能让秦国强大的时候,各种的高薪聘请都不是问题,当你们没有用的时候,秦国扔的比谁都快。


虎头山小妖


战国时代的名士为了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只要国家需要他们会死不旋踵!秦国的崛起,有赖于全国君民的奉献:文臣不惜死,武将不贪生,秦军将士浴血沙场,秦国百姓勤耕农田。功成身退,弃国保身不是名士们的立身之道,因此商鞅以身殉秦!张仪是功成身退了,范睢犯国法当处死,当秦国没有杀他。吕不韦犯国法亦当处死,秦王政没有处死他,他自己畏罪自尽了。

商鞅变法强秦,得罪了老世族的利益,尽管秦国富强了,但是秦国的社会撕裂了,造成了新老阶级的严重对立。所谓新阶级就是农民,他们从奴隶变成平民,获得了土地,耕田出色有农爵,作战有功有军爵。所谓老阶级就是老世族、贵族,他们从世袭制变成了军功制,无功者不得继承祖上爵位。新老碰撞十分激烈,拥护商君的人多,想杀商君的同样多。

要弥合新老阶级,要分两步走,其一杀商鞅泄恨,其二将变法中的第一代老世族诛杀。消化老世族主要是将在变法中利益受到最大伤害的第一代杀掉,之后的世族在变法环境中成长起来,就不会反对变法。商鞅的血可以弥合新老阶级,让世族们无话可说,不得不适应变法后的环境。商鞅的死是秦国需要他死,所以他不得不死,并不是因为商鞅谋反了。

张仪在秦惠文王一朝受到重用,他是纵横家的著名士子。作为大秦第一丞相,张仪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也就是给秦国指出了破合纵的方法——连横!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痴迷于武力,他认为秦国军队无限强大,完全可以直接攻灭周王室,并取而代之,从而实现秦国王天下的理想。张仪的外交才能用不上了,所以他隐退了,并没有被秦国处死。秦武王洛阳举鼎后,才明白九鼎之重,不是灭一个周王室就可以实现的。

范睢犯法了,而且犯了很严重的法,虽然不是他亲自犯法,但是他推荐的人犯了国法,作为大秦丞相,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年范睢被魏国丞相魏齐羞辱,他被当众打得半死,仍到女厕里被尿淋。魏齐让郑安平将范睢尸体扔到山中喂野狗,结果郑安平救了范睢,还护送他入秦。范睢能入秦,全靠秦国使者王稽,秦国丞相魏冉在路上查六国士子,严禁六国名士入秦,王稽从中打掩护范睢才得以顺利入秦。

范睢当了大秦丞相后,重用他的恩人郑安平、王稽,尽管两人能力不行,但都身居高位。邯郸之战时,范睢推荐郑安平当将军,领五万人支援秦军,结果郑安平率军投降魏无忌的联军。王稽作为秦国河东郡郡守,在魏无忌大军来袭时,也叛国投敌。按照秦国法令,举荐了官员而被举荐的官员犯了罪,那么举荐人也同样按被举荐官员的罪名治罪。这样应侯范睢应判逮捕父、母、妻三族的罪刑。

秦昭襄王一生铁血执法,从没有放过一个犯法之人,包括他儿子蜀侯叛乱也被斩首了。但是秦昭襄王放过了范睢,严令任何人谈论郑安平降敌一事。王稽叛国被处死后,范睢觉得自己无脸呆在秦国,就举荐计然派名士蔡泽当丞相,自己回封地养老。范睢在封地后悔自己推荐郑安平、王稽,羞愤交加,不久病死了。

吕不韦是秦国四朝老臣,在秦昭襄王丧事、秦孝文王继位及丧事、秦庄襄王继位及丧事方面居功至伟。吕不韦主政期间还攻灭了周王室,打败了六国最后一次合纵,可以说功劳大大的有。吕不韦犯了什么法?他私通太后,还将大阴人嫪毐献给太后,导致了秦国王室蒙受了巨大耻辱,被天下列国所耻笑!在平定嫪毐的过程中,他还持观望态度,甚至因政见不同,有废除嬴政的行动。嬴政将其罢官,放回洛阳养老,吕不韦还聚集天下名士,诸侯公子议论秦国大政。最终嬴政给了他一封王书,令他迁到秦国腹地巴蜀养老,吕不韦愤而自尽。


大秦铁鹰剑士


每个人的生死贫富,其实跟这个人一生所作出的事情,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这四位可以看成是帮助秦国从弱小走向壮大的四位丞相。那么为什么他们的结局并不好呢?

商鞅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当然必死无疑。

商鞅在秦国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是秦国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秦孝公几乎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商鞅,希望他能够通过改革,让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 商鞅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他着手于改革,不怕得罪任何人,使得秦国的军力和经济实力逐渐壮大。不过他在改革的过程中,却得罪了这么一帮得罪不起的人。
  • 这帮人就是秦国的贵族们,秦国的这些贵族自古以来都是享受贵族待遇。他们的子孙一出生就已经注定是要在秦国做官的了,所以这些贵族们一个个都心宽体胖,即使国家再弱小,只要他们的子孙能够做官,那就没什么问题。
  • 这种思想跟现在很多弱小的君主制国家很相似,他们明知道君主制度是落后过时的制度,可是掌权者担心子孙丧失权力,所以宁可不进步,宁可整个国家落后,也不愿意选择改革。一旦改革,皇权一定会旁落,贵族们利益也一定会得不到保障。

商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贵族的世袭制度下手了。没有军功的贵族后代,一律不可以继续担任官职,这是铁一样的纪律。

尽管秦孝公活着的时候,很多贵族对此都严重抗议,可是没有用啊。秦孝公对商鞅是非常信任的,什么都听他的。

此外商鞅还推行了严格的法制,不管谁犯罪都要受到惩罚,这又伤及到了贵族们的优越权。他们过去犯罪可能给点钱就了事了,但是商鞅上台以后,必须要惩治这些人。甚至连秦孝公的哥哥也未能幸免。

这两件事情触碰的蛋糕实在是太大了,这帮人自然是要找商鞅拼命的。所以秦孝公去世以后,失去保护伞的商鞅,立刻被五马分尸。

张仪没有建立强大的团队,一直都是单干。

张仪在秦国做丞相,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因为他不喜欢团队合作,毕竟个人能力太强悍,所以就算是团队合作也未必就有他个人行动效率高。

  1. 他的一张嘴皮子,简直能够把死人给说活过来,所以深受秦惠文王的赏识。张仪也不辱使命,常常独自出使各国,为秦国争取最大的利益。
  2. 尤其是那件著名的欺骗楚王事件,让张仪一度成为了千年老赖,但是他对秦国是忠心耿耿的。就算是去别国做丞相,那也是为了给秦国争取利益。
  3. 结果张仪却被秦惠文王给出卖了,被欺骗以后的楚王,声称愿意割让土地来换取张仪。秦惠文王居然眼红了,主动要把张仪送到楚国接受严刑拷打。
  4. 这个时候张仪主动要求去楚国,这才化解了这次的尴尬。其实张仪早就心寒了,自己为秦国如此努力,却始终敌不过几座城池。

但是没办法啊,他做事情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在思考,一个在做。没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力量作为张仪的后盾,那秦国随时都可以舍弃张仪。

张仪的可替代性实在是太大了,这才是他真正没有好下场的原因。怪只能怪掌权者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绝不会顾及其他。

范睢为了一己私利,自作孽不可活。

范睢也是很有才华的秦国丞相,秦昭襄王时期,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认可,成为一统天下的大策。

可见范睢的能力是比较强大的,但是这个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善于妒忌。当时他已经是丞相了,但是他妒忌白起在军中的功劳太大。

所以当白起在长平之战战胜,直奔邯郸而去的时候,范睢居然在秦昭襄王跟前说白起的坏话。

目的就是为了把白起从前线给调回来,从而使得白起失去灭亡赵国的天大功劳。

这件事对秦国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如果范睢没有这么做的话,那么秦昭襄王一定可以灭亡赵国,说不定可以提前一统天下,毕竟有战神白起在。

可惜范睢为了个人的私利,把秦国的利益放在了脑后,这件事彻底触怒了秦昭襄王。

试想一下,秦昭襄王一旦灭了赵国,那天下就没有敌手了,他完全可以在这个时候称帝了。所以是范睢阻挡了他称帝,他当然要灭了范睢这家伙。

吕不韦好事多磨,最后把自己给搞死了。

吕不韦是这四个人里面最特别的一个,他最初是做买卖的出身,所以脑筋非常活络。但是他心里有野心啊,为了能够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不惜花费重金,帮助秦国公子异人回到秦国。

  1. 等到异人继承王位以后,吕不韦也水涨船高,成了秦国的丞相。这个时候的吕不韦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坏就坏在他的梦想之上,据说他居然想要学习楚国的春申君,把自己已经怀孕的女人送给异人做媳妇儿,结果生了个儿子被立为了继承人。
  2. 就这么着秦始皇上台了,他极有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反正他老妈跟吕不韦前前后后都有不少瓜葛。尤其是嬴政年幼的岁月,吕不韦时常出入后宫赵姬的寝宫,两个人彻夜长眠的日子数不胜数。
  3. 这件事给了嬴政非常大的心理阴影,他不知道吕不韦可能是自己的生父,他只认为吕不韦侵犯了自己的母亲。

所以嬴政长大以后,依旧还想专权的吕不韦,自然是被嬴政不断打压。最终吕不韦居然打算要谋逆,结果被赐死也是很正常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