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鼓励多生孩子,上了热搜,引起网友热议。你对这事怎么看?

教育现在时


国家提倡二胎,但是生育率却逐年下降。这是为什么?因为如今的社会育儿成本实在是太大,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生一个孩子,已经很吃力了,小区里很多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在带孩子,父母两个人挣钱还房贷养孩子,但要是没有老年人帮忙,只有成为全职妈妈,很累很苦,但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经济上更是捉襟见肘,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三年级,需要有一个人全职接送,孩子小,生病也需要人照顾,但是很多时候工作和家庭是难以兼顾的,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随便一个普通城市,幼儿园的费用都在四五千,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拿什么去养孩子,去陪伴孩子,去教育孩子?

社会上对女性的就业也十分的不友好,尤其是全职妈妈,当你辛辛苦苦把孩子带到上幼儿园的时候,想出去找份工作,却发现用人单位的要求都是35岁以下,带孩子的这几年脱离了社会,竞争力比不上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很难。

全职妈妈普遍都很焦虑,当然啦!如果不缺钱,也有人带孩子,那当然可以多生孩子了,对普通的中年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没有足够的金钱,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没有财务自由,甚至连二胎想都不敢想。

其实学前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将学前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降低幼儿园的费用,减轻一下育儿成本。


铠甲妈妈8008


3月17日,俞敏洪在直播中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并且强调生养孩子成本并不高。比如说喝普通的中国牛奶,用普通的尿不湿,吃普通的饭,上普通的学校,其实没有多少钱。而第一个孩子用旧的东西,第二个孩子照样可以用。

“生两个孩子成本太高,这是你想象出来的。”俞敏洪表示,“我甚至觉得要有四五个孩子就会更好。”

网上一片哗然——

“吃穿用度能花几个钱?真正花钱的是教育,花费更大的是精力!”

“他那是没带过孩子,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典型。”

马云也曾公开表示:“阳光灿烂的时候要修理屋顶,年轻力壮的时候要多生孩子”。

【为什么成功男人都喜欢多生孩子?】

第一,男人当爹成本太低

占着性别的天然优势,他们无需体验孕产的痛苦以及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势必不会感同身受;

他们一定没有亲自带过孩子,又怎会理解育儿的无助与崩溃?

第二,因为他们的“王国”需要有人继承

作为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1008位,财富值23亿美元;2019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72位,财富值200亿元人民币。

而我们大多数普通家庭,普通的收入、普通的住房条件、囿于柴米油盐一日三餐,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就可能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面临房贷车贷可能断供的风险;因孩子居家学习,不得不暂时放弃工作的职场妈妈亦不在少数。

那些被生活逼得精疲力尽的夫妻,一胎都已鸡飞狗跳,二胎则可能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遑论生四五个孩子?

2016年二胎政策开放后,并没有挽救持续走低的出生率!

根据卫健委最新公布数据表明,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比2017年减少200万,2019年只有1100万,短短两年,减少了600万!

二胎政策开放了,出生人口不升反(断崖式)跌!为什么呢?

诚然,对于是否适合生二胎(或多胎),经济实力不是唯一先决条件,但是顶重要的条件。

钱可以解决很多内部矛盾、解放双手,从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孩子的教育;有钱,也代表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寒门已难出贵子,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这,就是普通人和富人(俞敏洪/马云等)之间的差距,条条道路通罗马,而有些孩子就出生在罗马。

我们这届父母中,独生子女不在少数,在高房价、高教育成本、社会(医疗养老)保障不完善等前提下,一对夫妻可能需要赡养4-8位老人,再加上自己的孩子,压力山大。

所以,俞总此番言论,是不是与“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不识人间疾苦啊!

为什么我们不敢生二胎?

01 住房问题、丧偶式育儿、隔代宠溺、拆台式育儿……一针一针扎得女人遍体鳞伤

最近的热播剧《安家》中,(海清饰演的)妇产科医生宫蓓蓓把当代女生的难和委屈刻画得淋漓尽致——

宫蓓蓓:“爸,别再喂他饭了,都这么大了,上中班了。”

公公:“我要不喂,他就不吃!”

宫蓓蓓:“他不吃,你就让他不吃好了。他不吃,他到最后饿了,他自己会吃的。”

宫蓓蓓转向儿子:“欢欢,吃饭不能看平板电脑。”

婆婆:“让他看吧,看动画还能消停点。”

欢欢:“你不给我看,我就不吃饭!”

宫蓓蓓:“你听妈妈的话,把平板电脑交给我。”

欢欢:“我不!”

宫蓓蓓:“我讲话不听了是不是!我告诉你,从今天开始,不许人喂饭、不许看平板电脑,听到没有!”

宫蓓蓓老公:“你怎么回事,一回来就凶孩子,本来爷爷奶奶带得挺好的,你一插手,全乱了!”

公公:“就是嘛,你这一回来,又哭又吵的!”

有了儿子的撑腰,公婆瞬间腰杆更硬了,公公冲宫蓓蓓发了大火:“你们都走,走走走!”

想给孩子培养好习惯的母亲到底有什么错?却被爷爷、奶奶和爸爸联合孤立,当着孩子的面无情拆台,这样的委屈和困境可不是只出现在电视屏幕里的,现实可能更狗血、更虐心。

丈夫刘斯礼在父母与妻子爆发矛盾时选择了站在父母的阵营,也不能理解与体谅妻子想买房和公婆分开住的心情,“我不想在自己的房子里,被人往外轰。”

“如果说感谢,就感谢你在我不想生二胎时,非让我生,生了两个孩子,你什么都不管,孩子长大了,你连尿不湿都不会换。”(丧偶式育儿)

“感谢你强制性给我一对父母,让我这个妇产科的大夫,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拆台式育儿)

“感谢你从来看不到我的压力和委屈,在我加班四十八小时后,还要我去买早点,并嫌弃油条太凉,要求去换一根热的。”(巨婴丈夫)

“我觉得,我们不需要换房子了,你换老婆吧!”

宫蓓蓓一番话道不尽的委屈和心酸。

02 “有时候我会绝望地想:如果哪天我猝死了,倒也挺好的。”

小卉已经有了两个女儿(大的9岁,小的5岁),公婆又来催生:“女儿将来都是要嫁人的,养儿才能防老。”

“我现在都要活不下去了,还需要防什么老?”小卉泪眼婆娑。

“我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准备早餐,8:30到达公司打卡,工作的间隙还要不时地关注大宝班级群消息,催促孩子上网课、完成作业、提交作业……晚上回到家,我要洗碗、盯大宝订正作业,那边小宝又吵着要讲故事、发脾气不肯洗澡……分分钟想原地爆炸,爷爷奶奶还火上浇油,给我脸色看,骂我没有安排好孩子。”

“甘蔗没有两头甜,我要工作就不可能照顾得家里面面俱到,可家里缺了我这份收入又捉襟见肘。我们就这个条件,老人还不管不顾地催生,他们在观念里,孩子只要生下来就行,好养歹养都能养大。我老公心里是确定地不会再生了,但他不愿意与父母争执,阳奉阴违,最后把锅都甩给了我。”

我真的特别心疼小卉,她既不愿意放弃职场,成为站在育儿鄙视链末端的全职妈妈,家庭经济也不允许她失去收入,家庭与职场的平衡何其难?

倍受考验的不仅是精力、体力,还有情绪管理,因为请不起保姆,她需要公婆帮助在她上班时照看孩子,所以不得不忍气吞声,假装岁月静好。

03 “因为没有把握做到一碗水端平,怕委屈了孩子,所以我不敢生”

我的文章《“生二胎前立誓一碗水端平,有了二宝后,我是真的嫌弃大宝”》评论区,很多妈妈表示:

“不生老二,自己的心很小,大宝一个就装满了,实在分不出多余的爱给其它小孩了。”

“我迟迟不敢生二胎的原因:已经习惯了把所有的爱和注意力都给大宝,不知道应该怎么同时去爱两个孩子。”

“小时候端不平,老了更端不平,看过太多因为父母偏心制造的家庭矛盾,不想二胎。”

这些年,那些“为你好”的催生理由,一个比一个令人崩溃

“你看还是女儿贴心,赶紧接着生个女儿,以后老了享福,儿子有什么用啊。”(生了儿子你说女儿好,大宝如果是女儿你又该说“养儿防老”了吧!)

“独生子女的负担太重,再生一个,以后自己老了孩子负担轻点,两个分担总比一个强。你看我们辛辛苦苦生了3个,现在过得不是很好啊,过年过节家里多热闹?我们家也负担的起,用大宝用过的东西也花不了多少钱!”(诶,怎么这么耳熟?)

“你看!现在大伙儿都在追二胎!你也放心生吧!没事儿!生了有人带!”(生大宝前您老人家也是这样说的,可大宝都一岁了,你还没抱过5回,咱别玩虚的,您先照顾大宝三个月好吧)

“我们家很开明的!你第一胎生的是个女宝宝,我们也都很宝贝!我们都不怪你断了我们家香火,趁早再生一个,女孩子也可以!(您嘴里说着不在意,可大宝抱出来时您的脸色,以为我眼瞎吗?)

无论哪种催生,无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当然地“为你好”、“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藐视一切困难,承诺会成为你的后援团,可一旦孩子出生,那些“为你好”的人都在哪里?该你的责任和压力却一点都不会少,受苦受累受委屈的还是只有你自己。

我想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们,别再用你们的“好心”打扰我们的幸福了。

生育权是夫妻双方共同的权利,要不要丁克、生不生二胎(或多胎),需要考量的因素很综合、很复杂,请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吧!

文末互动:你有几个孩子?计划生几个孩子?

我是@愫说育儿,欢迎给我们留言,说说你的故事吧!


愫说育儿


我先附上俞敏洪先生的原话,然后再做出我的看法: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原话:

有玩伴特别重要

所以生两个孩子

生两个孩子成本

其实这是你想象出来的

比如说喝普通的中国牛奶

用普通的尿不湿

吃普通的饭

是吧

其实没有多少钱

为什么说上公立学校

一般的学校就上不好呢

孩子真正的成功不是靠公立学好坏

现在父母有一个严重的错误

我的孩子上了名牌小学,名牌初单高中,

我的孩子就能上名牌大学 可能是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什么

你父母的教养好

你父母从小带的好

孩子上什么学校都是会成功的

我们说生孩成本很高

很多是来自于什么

很多来自于我们

父母不成功

想要强加给孩子身上的成功

如果我们父母心平气和把孩子作为普通孩子

就像我刚才讲的正常父母的引导把子带大

第一孩子用的旧东西,第二个孩依旧可以用

我非常可惜我自己,只有两个孩子

我甚至觉得有四五个孩子会更好

不过现在已不可能了。

俞敏洪先生认为多生孩子有以下三个个原因:

1.俞敏洪先生认为孩子需要玩伴

我不否定这一点,孩子确实需要玩伴,但是我不认为孩子的玩伴需要通过生更多的孩子来解决。三岁以前的孩子主要还是得父母等成人的陪伴,也可以和邻居们的孩子一起玩。三岁上学后白天时间基本都是在学校,不缺玩伴,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和别人相处。

2.俞敏洪先生认为养育孩子的生活成本如果用普通的物品就不会高。

我并不太认同这一观点

孩子可以用普通奶粉,普通吃食,用旧衣物……但是从宝妈怀孕每个月产检到生产,宝宝奶粉,尿不湿,辅食,婴儿洗护用品,孩子生病费用等等加起来并不便宜。而且这些并不能再给下一个孩子用。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并不是一项很少的开支。

我举个身边真实例子,一对父母生了5个孩子,父亲是工地工人,母亲是工厂做手工的工人,俩人工资并不是很高。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给爷爷奶奶老家带,十几岁了,由于长期不和父母,弟弟妹妹一起住,和他们的关系并不亲密。

第二个第三个孩子是对双胞胎,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把其中一个孩子送给了别人,自己带着双胞胎之一。这个孩子父母身边带的挺好,活泼,阳光。

在第三个孩子上幼儿园后,他们生了第四个孩子,第四个孩子现在五岁了,由于经济原因,这个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和小区里别的孩子格格不入,还被很多其他人问,这么大了,怎么还不上幼儿园,可能由于这个原因,这个小孩不喜欢待在人多的地方,包括成人和小孩多的地方。

去年他们生了第五个孩子,母亲照顾第五个孩子,基本没时间管前面俩个孩子,基本都是大的带小的,大的在外面也不能痛快的玩,有时候大的遇到了同学一起玩,但小的格格不入,自己跑开,大的又得无奈的放弃玩耍去追小的。

我觉得如果经济能力,又有责任感的父母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要小孩,不能盲目的去生小孩子,不然真的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3.俞敏洪先生认为读普通学校,教育成本就不高

虽然中小学公办免费,但是上课用的教材及附属用品,体检,校服,住宿费,伙食费等各种各样也都是需要用的。现在家长都注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一般在幼儿园时期在学校就至少报一个兴趣班,这也是一项不少的费用。现在孩子很多也不是就上个九年义务教育,一般还会继续上高中,职高之类,这类费用就更高了。

总结:生孩子多少还是得看每个家庭的情况:

一,父母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二,父母有责任感,爱孩子,在生活和心理上都要注重养育。


兜兜妈妈要努力


多生一个孩子就多一份陪伴,二十年后,当孩子越来越大,这种感受就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当自己老了,需要人陪伴,多一个子女,就多一份在身边孝顺的希望。


小橙子聊备孕


有钱生多少都不怕,既不会亏待孩子又不会降低生活质量,没钱生多了是累赘,对自己对孩子都不好


心情大杂侩


不只俞老师鼓励,很多大咖鼓励,马云也鼓励。

为啥多生孩子,我觉得背景在于老龄化,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简单说,我们老了,社会得有足够的新生力量补充,为社会生产,为我们养老。

大咖们看的明白,有能力也有义务提醒到大家。

至于自己生不生,这是个苦和甜的辩证关系。有人不生,那是因为忙,因为烦,因为缺钱。有人钱不多还要多生,那是为了天伦之乐。

人生观不同,选择不同。


圭圭桔桔


我简单谈谈自己看法。我个人认为,现在很多人要孩子要考虑的大概就两个方面。一是家里的重男轻女或者要男孩延续香火,而是看家庭经济条件。

针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就算经济条件一般,他们只要能养活孩子能够提供义务教育就可以,前几个都是女孩,还是一心想要生个男孩,最后生了四五个孩子。这种思想带来的伤害,有可能就是对女儿们不够关心爱护,甚至有反感厌恶,这样出生的女孩子很容易造成成长过程中的人格缺失,会形成各种怪异的性格。

相对好一点的家庭,他们想要男孩子延续香火,但是他们没有重男轻女思想,对待前面出生的女宝宝也一样疼爱有加,教育也不会有差别对待。这种我也可以接受。

而最后一种,也是我考虑的因素,像我这样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只可能只会选择生一个。如果长远考虑到以后孩子的负担,可能会要两个互相帮忙。我不敢保证我的孩子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所以最多我会生两个孩子。我前老板,他们有经济能力,他们就要了两个女孩两个男孩。

所以是否多生,生多少个?不是号召就能引起响应。就算有补贴,国家也不可能有太多或者长远的补助,相对于现代家庭投入孩子的教育成本,就是杯水车薪。


双子芬妮


感谢您的提问,毕竟现在国家提倡生育二胎。可是现在随着物价的各类上涨,又是车贷,房贷,很多人都是养不起。也就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生育,我国现在又是男女比例差距那么大。导致很多人娶不到媳妇,打光棍。做为大数据时代,所以必须提倡多生孩子啊!


赵椅平


就怕生而不养。生多孩子固然有好处,但如果教育跟不上,就会很可怕。


娱乐小纸条


马云也说过,建议大家多生两个孩子。他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关键是有钱的人。

如果国家放开计划生育,身体又允许,有钱人一定是生孩子最多的人,钱真的可以解决大多数人养孩子上的担忧。他们不用亲自养育孩子,什么样的保姆,专家请不来啊。

他们建议多生孩子,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思维考虑,对普通人没有参考价值。

如果没有钱,自己又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养育好孩子,就算多生,无非多生产次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