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怎么理解这句话?

阿登爱美食


《六祖坛经》说: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圣人教化民众,教化别人,先得从自己做起,求得自己的本心后,然后扩充出来,才能教化民众,让自己本心成为万民之心,成就圣人之位。

平凡的人看不到,碰到问题无法解决,不向自己求取答案,结果去求神求佛,佛讲无心,心都没有如何解决此人心里的疑惑?

这个是说明一个道理 ,就是修行人要从内心开始改变 ,而心外求法是绝对不可行的。有一首诗偈说的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维,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胸。生活自然就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易心向上


有一句话叫:“人无信仰情必迷。”人人皆有信仰,只是信仰对象不同而已。圣人一般都自我修炼,跳出三界,无欲无求,唯独守心,保持圣人的最佳状态,所以,圣人求心,信仰的是自己。


而凡人靠天吃饭,靠地生存,求佛是有所求的,求风调雨顺、求平安、求健康、求财……既然是有所求,即存在功利私心,人们为什么烧香拜佛舍得花钱?甚至花大钱建造寺庙,大把的捐款捐物也不心疼?那是因为乞求佛祖的赐福,所以,凡人觉得花钱是公平、值得的。如果把这些钱拿去救济穷人,恐怕心有不甘,因为这是单相的付出,没有回报。

因此,一般圣人都认为,凡人求佛是被洗脑或心理暗示的结果。有信仰的付出是接受了某些心理暗示,即回报,都是内心隐藏功利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其心理亦是有所求,只不过所求非物质,而是精神上的。


其实说到底,圣人求心不求佛,信仰不求回报,但死后还是收获了名誉上的“圣人”称号,贡世人瞻仰及纪念。


诗蓦诗书画


圣人求心不求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自己本来就是佛,皆因自己的忘想、分别、执着不能证佛;这句话和凡夫畏果不畏因,圣人畏因不畏果意思大体相同;然而这句话的真正含意是求别人不如求自己,这句话好懂。圣人求心不求佛隔了层意思,所以一般人难理解,然而为什么求心不求佛呢,打个比方,施主容易懂,有一位穷人家里很穷,而自己也很穷,为什么穷,没钱花,因为有钱就能解决因贫困带来的一切问题。于是他天天求佛,很虔诚的样子,不管怎么拜也好,怎么虔诚上香,自己总是一直很穷,佛菩萨很慈悲,看到很穷,想加持两个,加持不上,原因很清楚,贫穷无财皆因上世不布施,造成这世无财贫穷,解决贫穷的唯一途径是多布施,等果报现前,自己有财了,进而改变了因无财使自己贫穷的真正含意,从这个事上不难看出,求心不求佛的道理,进一步,凡夫求佛不求心的道理就会迎刃而解。



140979666有缘


“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这句话很有道理啊,不过与原文有些出入。

原文出自《坛经》: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这句佛教偈语是很高妙的,但是我们从原文意思来看,是指导修佛者开悟的途径。《坛经》是佛教在中国留存并发扬光大的支流“禅宗”的宝典。

随着经文的流传,国人在世俗影响下对原句进行了修改,将顽冥不灵的执着偏修者“愚人”换成了普罗大众的“凡人”,让这句佛教用语超出了佛教本身的范畴,成为社会俗语,为更多人所熟悉。

佛教脱离人世间痛苦的方法就是跳出轮回,手段是修,结果是悟,化身是佛。而原始佛教中,佛其实就是开悟的智者——一个想通了的人而已。通过自身的哲学思考,想清楚了世间万物皆空,从而得证大道,成为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明的是自己的心,见的是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的佛性。

所以从来道教信徒求登仙界,而佛教中人追求的就是成佛。这个佛在后来大乘佛教中被神化,成为无所不能,和神仙差不多的人物。那么我们是该追求心灵开悟,还是追求成为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佛陀?很明显,第一种追求才是原始佛教的本思所在。

佛教修为,特别是源自原始佛教的禅宗,讲究的就是修心,擦干净心灵上的尘埃,看见我们原本所具有的佛性。“圣人”——真正的修为者看重的就是“明心见性”,而那些为成佛的信众还执着于各种仪式、各种规则、各种身份,在禅宗大德眼里看起来,这些人不过就是“愚人”。

而将“愚人”改成世俗化的“凡人”之后,一个就是扩大了受众面,咱们谁不是凡人呢?这句话放到社会准则中来,听起来就有了些世俗逐利的味道。

在俗人眼中,利益是追求的目标,而带着这种想法去学佛,其目的也很明确——我就是要成佛跳出六道轮回之苦——这也是佛教迅速吸纳信众的一种说辞。而在修为高深的佛教大家眼中,这种带目的的修行其实和世间所有为了利益而进行交换的庸众所为是一样的,不过是通过虔诚膜拜和各种功课来换取自己的解脱,并不是真正意义精神上的开悟,甚至可能会因为欲望过于强烈而走火入魔。

梁武帝萧衍出资盖了很多寺院,将佛教奉为国教,得意洋洋地去求问高僧:“我有多少功德?”高僧说:“一点功德也没有。”

为什么萧衍做了那么多善事,却没有功德?

因为他做善事是为了求功德,而不是发心求善。也因此和禅宗祖师达摩不欢而散,达摩一苇渡江,传法中原。

又好像如今的放生表演,有没有功德?这种买来活物放生的行为不但没有功德,简直是作恶。正确的放生是在遇到生灵受难的时候帮它一把,而不求回报。那些为了放生而促发的捕捞,又祸害了多少本不该被涂炭的生命?

行善与作恶,就在于一念之间。你的发心不同,决定了你的行为,决定了是否有佛教中的功德。“种福田,得福报”,但是你如果是为了得福报而去种福田,那就错了。

这种行为的人就只是愚人,而无法成为真正的修行者——圣人。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不做圣人,做凡人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你给老人让座,是看见老人,生了恻隐之心,这就是发心善良,那一瞬间,你就是求心不求佛的“圣人”。但是,你是为了写作文,为了听旁人说你胸口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虽然行为、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发心是虚荣的,是求佛不求心的“凡人”。

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圣人都是悟道之人,都是悟到了一个真理——就是世间的一切皆有因果!悟到了万法唯心造的道理!凡所有都是幻生幻有都不是真,是假的,是毕竟空的。

圣人悟到了自己的真如本性,所以安住于自己的真心,就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就不会有过错,知道向外驰求都是妄,就生成了幻有法,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这都是生灭法,也是不可得的!所以圣人求心,因为自己心就是佛!

众生是凡人,沒有悟道,众生不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已的真如之心就是佛,佛说——众生是怀揣着摩尼宝珠而向外去追,向外去求,到处去流浪!流浪了无量劫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还弄的自己罪业深重,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缘生的,是幻化而有的!是生灭的,不可得的!诸法的体性本来就没有,是无自性的,是空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佛法,开採自己真正的智慧!因为真理就座落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我们求佛是想得快乐果报,那就要为善,不做恶,如果罪业深重,求佛也没用,只有受完此果报才算完!因果的真理是不可坏的!唯有遵循!



如如菊


想必都看过《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原著中有一首佛偈:“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我想这首佛偈刚好和你那句“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记得《金刚经》有一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就是说,世间圣贤都在讲“无为法”,只是讲的方式有差别。归根究底莫过于两个字——【修心】

说来说去,兜兜转转,无非就是这么回事儿,简单明了!无论是学佛还是修道,最重要的不是去看世间美丑和人心善恶,而是去反躬自省、修身养性,做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就可以了!

很多道理啊,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但是如果概括起来呢,就是“修心”二字,如果去深究呢,又修无可修,得却无所得,看似模模糊糊,实则清清楚楚。很有意思啊



古道西風


“心”与“佛”什么关系?“佛”是觉悟的人,智慧的人,超凡脱俗的人;佛学是人类顶级“哲学”,它告诉人们如何具备慈悲心,如何走出苦难,觉悟“离苦得了”的理念;人们有两种行为,一种是“信佛”,一种是“学佛”;信佛的人相信佛的觉悟,佛的智慧,强调与“信”,解析“信”,左边是人,右边是言,意思就是一个人在说“佛”的经历;或者一个人说自己对佛认知等等,总之“信佛”的人是在听别人说佛,而不是自己按佛的行为在生活中按佛的理念规范自己,往往产生“迷信”状态,自己的心并没有“转化”;“学佛”与信佛就不同,强调与“学”。学佛的人不仅听法,在生活中按着佛的要求修行自己的言行,分秒“慈悲”,“苦乐”平衡,心念“智慧”,“觉悟”成性,佛心转为强大的空间,身体细胞释放光明,接受所有“光明黑暗”,他们杜绝迷信执着…

“心”是佛的“根”,心不转为佛心,无论表面多么“像佛”,你还是愚钝的,并没有觉悟,即使出家身披袈裟你还是凡心与佛无关。佛在心中的道理就是说“觉悟是自己的事情,要向自己内心修正自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觉悟”,去找“智慧”,甚至花钱满天下找“佛”,你就是找到死也找不到佛,因为佛不在外面,是在自己心里,为什么不到心里找呢?所以,圣人求心,不求佛的道理如此而已…


贝卡他爹


智者求心不求境,愚者求境不求心,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境界。

为何写成圣人,写成凡人,圣人就是圣人,有句古话,人非圣贤岂能无过,知过必改真君子,说明圣贤之人,圣人也是人,圣人不是神仙,只是与人不同境界,圣还有何求?佛不在天,佛不在地,佛就在阖心中。

君子问凶不问吉,佛在灵山莫远求,阖心中有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修心免修口,修口无修心,有修也是无。



老道石敢當


佛是智慧觉悟。所以佛不是神,不是你以外的人和力量。若有人自心达到智慧觉悟圆满就可以成就。圣人深谙这个道理便善用,于是但求内心不求心外。

圣人靠智慧觉悟内心,靠觉悟增长智慧来成就圣人之道。

圣人与凡人的区别不是求物质财富和名闻利养,没有哪个圣人去贪图什么而成就圣人之名与实,都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俭以养德,修心修性。所以圣人之道完全是内求内观内觉,不去向外攀缘。

凡人因为内心贫瘠,总是想要得到,永不知满足而不自知自觉。凡人认为要得到一切就是要向外索取,向外所求。把佛当成如神一般的额外存在,去求保佑,求给予,求满愿!却不知佛是出世间之道,佛能给你的就是戒定慧让你来觉悟人生,来充实你的内心,让你的内心不因物喜,不以己悲,永远自在洒脱。而不是物欲满足。


茶入真知


圣人求心不求佛,是因为圣人知道,佛在心内,而不在心外,凡人求佛不求心,是因为凡人迷于此理,认为心是心,佛是佛,心在佛外,而佛又在心外。

佛教里有一首偈语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这道偈语说出了佛法追求真理的方向,是在内,而不是在外,唐代的义玄禅师,是禅宗门下临济宗的创派祖师,有一次有人问他“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他回答说:“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间断。”

这里义玄禅师打了一个比喻,他就所谓的佛、法、道,都不离一心,心就如同一颗宝珠,宝珠的纯净无瑕之体,就好比是佛,宝珠的明亮圆润,就如同是佛所讲的法,宝珠的光明遍照黑暗而无障碍,就是佛法所产生的道果功德。这个比喻非常形象的描述出了佛、法、道之间的关系,既有不离于心的共性,也有清净、光明、遍照的差异性,可以说是既三又一,由一而三,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组合,但无论怎么组合,是同是异,都不在心外。

所以有一次义玄祖师上台说法,就提到一个“无位真人”,他说:“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眼里耳里,鼻里口里,频频出入,出入频频。能言能唤,能屈能伸。能好能恶,能喜能嗔。诸人若也未曾证据,便请证据,集云今日为汝保任。”

这段话里的“赤肉团”指的就是我们这个肉身,真正的“道”,不在这个身体上,它只是道的幻化而已,而“无位真人”,指的就是既三又一、由一而三的这个“心”,他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这里,从来没有离开过,肉身可以变坏,但它却轮转三界,只要我们不悟道,它就不会停息,所以有古德讲,仅此一心,成佛由它,做魔也由它,除此外别无它物。

对凡人讲,佛陀远在灵山,好象和我们的心没什么关系,所以凡人求佛,都是向心外求,但上面的偈语告诉我们,灵山不在别处,只在汝心头,这个“汝”包括了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后面才接着讲“人人有个灵山塔”,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自然不会再南辕北辙,只需向内心的灵山塔下修就行了,这就是“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的奥秘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