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應聘副總,沒被錄用,原因在這裡……

35歲應聘副總,沒被錄用,原因在這裡……

35歲了,按說正值中年危機,不應該再跳來跳去了。但是畢竟企業願景跟自己的理念還是有太大出入,最終我還是決定辭職。頭天晚上在某平臺發佈了自己的簡歷,第二天正上著班,手機就彈出被一個企業標為有意向的提示。臨近中午下班的時候,手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小心翼翼地問:您現在時間方便嗎?我預感應該是企業人事,就讓她十分鐘後再給我打。下班後電話正好過來,對方說看了我的簡歷,很符合他們正在招聘的運營總,希望能跟我有個交流。我找了僻靜的地方,應對自如地回應了人事美女的各個問題。最後她約我近期安排時間,需要集團領導做個面試。

到了面試那天,我穿戴整齊、打理乾淨,帶上簡歷,駕車直奔武漢。實話說,我還是蠻有誠意的,車開了五個多小時才到地點,讓面試的領導等了多半個小時。彼此理解,相視一笑不多談,直接進入主題。面試我的老總說看我做過公司副總,就讓我聊聊我主導的具體案例。

35歲應聘副總,沒被錄用,原因在這裡……

因為我在講述的時候,涉及到具體的案例,一起面試的領導時不時會插幾句,我也是要回應的。他們知道我在景區做過幾個非常成功的活動,就讓我把這幾個活動具體講解一下。要知道,這幾個活動可是我的驕傲,我從怎樣創意、策劃、執行,到如何進行渠道拓展等等。我相信就算一個小白聽了我這段描述也應該會成為一個策劃高手或者營銷高手。幾個領導都對我不斷點頭,我心裡充滿了自信。走的時候,領導一直目送我開車走了才回去。

到此為止,我都認為這次面試十拿九穩。

然而,我卻一直未能等到企業的再次來電。

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一個案例。我相信很多職場人都會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自己覺得面試過程表現極佳,最後卻無法得到企業的offer。我們有能力、有經驗,這些不正是企業需要的嗎?為什麼最後卻沒有被企業錄用?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其實,這不是不公平,因為我們沒有抓住自己要面試的核心。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應聘技巧。

35歲應聘副總,沒被錄用,原因在這裡……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求職意向,一切為所應聘的崗位服務。

比如我應聘的是運營總,我就要搞清楚公司運營總所有的崗位要求、人設定位,然後對自己從著裝、言談、舉止都照著運營範兒設計,這樣就會給人以"非常專業"的印象。要知道首因效應幾乎是不變的真理,不能取得面試官第一印象的好評,那之後的面試之路就會變得非常崎嶇。

第二,要邏輯清晰、生動形象描述自己的案例,主次分明地表達。

我為什麼沒有被錄用?其實就是因為我應聘的是運營總,可是我在整個面試過程中,對自己案例的描述過於偏營銷層面。儘管我講解得很詳細、很到位,但是沖淡了面試官對我運營管理能力方面的評價,反而使得營銷管理能力評分極高。這就是標準的文不對題。其實我只要把自己在景區做內部管理的情況解說清楚,附帶提一下我策劃的活動、對市場的策略,只需要點到為止即可。而面試官很可能是故意把話題朝我擅長的方面引,目的就是考核一下我是否具有原則性。如果我沒有自己的主見,順著別人的杆子爬,那麼我就不具備運營總的能力。很顯然,我沒有通過這個考核。

第三,尊重是大前提,不管成與否,都要不卑不亢、禮貌待人。

要知道,企業招聘,能力總是在品格之下的,只有具備良好道德品質的人,才容易對企業保持忠誠和敬業。我想沒有企業希望自己的員工變成反叛者。當然,有一種特殊情況除外,那就是企業純粹是以掙錢為目的,只要你能為公司掙錢,他們不惜一切手段壓榨你。一旦榨乾了,那就只有一條路:踢開。比如我在這次面試中,領導對我的送行,其實就是對人才的尊重——雖然未能達到他們本崗需求,但是他們還是看好我其他方面的能力,說不定以後還會有深度的合作。所以,

禮多人不怪,無禮人不理。

以上就是我帶給職場新人們的一些面試的建議。雖然不全面,卻是我以自身案例總結出來的經驗。也希望我的這些經驗能夠幫助到更多的朋友們。


關注【有空讀書】,學習實用乾貨,催化職場人生,我是你的職場小軍師,讓我們一起加油,馳騁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