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臨終想葬在上面,美國:滿足你的願望


在上個世紀,世界大國美國與蘇聯展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美蘇冷戰最讓人關注的,莫過於兩國之間的軍備競賽,為了把對方比下去,獨佔世界大國的地位,美蘇兩國費盡心思。這場軍事爭霸賽,兩國從地上比試到了海上,再到天上,最後還比到了太空。世界人民看得目瞪口呆 ,歎為觀止。

這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臨終想葬在上面,美國:滿足你的願望

軍事爭霸在太空的比試,起初還是蘇聯首先挑起的。1957年的10月份,蘇聯科學家向太空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世界人民紛紛睜大眼睛觀看這一場盛會,看看這兩個國家到底是準備再搞出來一些什麼名堂。

蘇聯的這一顆人造衛星,妥妥地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太空時代。這一顆衛星的發射,意義是重大的,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看到蘇聯這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美國自然不堪示弱,也在抓緊時間研究。與此同時,蘇聯政府又趁熱打鐵,將宇航員也送入了太空,這一下,美國人徹底坐不住了。

這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臨終想葬在上面,美國:滿足你的願望

美國花了十餘年的時間準備,期間明裡暗裡用各種手段吸引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經過不斷的研究,終於在1969年7月,實現了了登陸月球這一壯舉。那是一艘名為阿波羅11號的飛船,第一位登陸月球的宇航員,就是美國人阿姆斯特朗。

這一舉動無疑是更加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當然,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與財力。直到今天,世界各國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超越美國此舉,甚至無法複製。

這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臨終想葬在上面,美國:滿足你的願望

美國與蘇聯兩國互相比拼,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世界人民都看得不亦樂乎。在熱鬧的同時,他們無疑也推進了世界航天事業的發展。兩國互相較勁,接著又有了很多其他舉動,比如你送個動物上太空,我在太空建一個空間站,你再做個航天實驗,我再研發一臺月球車。當時兩國之間的比拼相當熱烈,誰也不服誰,正是因為這兩個大國之間的比拼,使得在那段時期,人類的航天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這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臨終想葬在上面,美國:滿足你的願望

不過,這也不是一件絕對利好的事情,比如對於宇航員來說,就十分危險了。有的時候,宇航員甚至要冒著有去無回的風險,被送入太空之前,甚至需要與家人隆重告別、寫好遺囑。1957年開始,到1975年結束,這兩個國家有很多因為航天競賽而犧牲的宇航員,人數達到了18人之多。

這些人是非常悲慘的,我們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就是外國人也有故鄉情結。但是這些宇航員,他們不得不葬身太空,再也回不到地球上來。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件太悲慘的事情。而兩國之間在太空上的競賽後來之所以停止了,也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宇航員喪生宇宙,令人唏噓。

這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臨終想葬在上面,美國:滿足你的願望

不過,有些人的觀點總是與正常人相悖,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威廉·湯博。他出生於1906年,從小就對太空有著無限嚮往,長大以後,他如願成為一位天文學家,還發現了冥王星。在很長一段時間,冥王星被認為是第九大行星,儘管如今,很多天文學家已經不再這麼認為,在教材中也更正過來了。但是克萊德·威廉·湯博還是對人類的天文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這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臨終想葬在上面,美國:滿足你的願望

克萊德·威廉·湯博太愛那片浩瀚的星空了,以至於他認為,如果能夠葬身宇宙,那將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因為相比較人類的渺小來說,宇宙是浩瀚的,是無窮的,是永恆的。所以克萊德·威廉·湯博立下遺囑,希望自己死後可以將骨灰送入太空。

這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臨終想葬在上面,美國:滿足你的願望

1997年,克萊德·威廉·湯博去世。按照他的遺囑,美國政府真的為其實現了這一夢想。他的骨灰被裝上了飛行器,而飛行器的方向正是對著由他發現的冥王星。如今,科學家們再次觀察裝有克萊德·威廉·湯博骨灰的飛行器時,發現它已經飄到了冥王星,並且還在繼續向遠方飄蕩,並且可能飛出太陽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