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的成熟:元雜劇

戲曲的成熟:元雜劇

雜劇起源

晚唐時期就已經有了雜劇這一稱呼,而到了宋代,你別看宋代軍事不行,但城市商品經濟很是繁盛,所以底層百姓對於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長,在當時的東京(也就是今天河南開封)出現了大量的集中演出各種伎藝的瓦肆、勾欄,類似於今天的戲院,這些都為戲劇發展提供了條件。


元雜劇是成熟期,其實元雜劇的迅速興起,與元代廢除科舉制度也有關係。文人不用科舉考試了,得給自己找點事幹,正好趕上了戲劇成熟期和商業化,那就寫寫劇本吧。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記載:蓋自唐、宋以來,士之競於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廢之,彼其才力無所用,而一於詞曲發之。且金時科目之學,最為淺陋,此種人士,一旦失所業,固不能為學術上之事,而高文典冊,又非其所素習也。雜劇之新體出,逐多從事於此;而又有一二天才出於其間,充其才力,而元劇之作,逐為千古獨絕之文字。

戲曲的成熟:元雜劇

在元代的時候,“雜劇”在宋代的基礎上發展了很多,成為了一種新型戲劇。

此時的戲劇具備了當今戲劇的基本特點,有了旦、末、淨、雜的角色區分。其中旦是女演員,末則是男演員,淨是地位低下的喜劇性人物,雜是除以上三類外的其他雜色演員。

元雜劇的形成也標誌著我國戲劇開始進入成熟期。

在當時也逐漸形成了職業藝術團體,這些團體開始進行商業性的演出,並且當時產生了很多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劇本,例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等不朽作品。

戲曲的成熟:元雜劇

元雜劇具有相對嚴密完整的結構,“四折一楔子”是元雜劇最常見的劇本結構形式。

這裡的“折”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幕”,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劇本含有四折戲,也有的再加一個楔子,以此來表演出一個完整故事。四折即是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個階段,其中每一折都有者嚴格程序的套數。

【當然了,元雜劇中也有少數是五折、六折,如《趙氏孤兒》《五侯宴》等。】


元雜劇在四折之外,為了交代貫穿情節,常常在在全劇之首或者折與折之間,加上一小段獨立的戲,稱為“楔子”。

楔子本義是木器榫合處為彌填縫隙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雜劇中,楔子所起的作用就是承前啟後或者引出下文。我們把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稱為開場楔子,將置於各折之間的稱為過場楔子。

戲曲的成熟:元雜劇

元雜劇的構成還有唱、曲、白、科。

在唱上面,元雜劇一般是一人主唱或者男、女主角唱,主場人物變換的劇本很少。

在曲調方面,元雜劇以北方音樂為基礎,所以也有人稱呼它是“北雜劇” 。


而白呢,成為賓白,也就是後世的戲曲中的道白或說白,是詞曲外人物所說的話,包括人物的對白和獨白,由白話和部分韻語組成,又稱韻白和散白。對白與話劇的對話相似,獨白兼有敘述的性質,在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關於元人為什麼把它叫做“賓白”,前人也有一些解釋,我附在本段後面,這裡不再贅述。

【明·徐渭《南詞敘錄》:“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易曉也。”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北曲中有全賓、全白,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清·毛奇齡《西河詞話》:“若雜色入場,第有白無唱,謂之‘賓白’。‘賓’與‘主’對,以說白在‘賓’,而唱者自有主也。至元末明初,改北曲為南曲,則雜色人皆唱,不分賓主矣。”】

戲曲的成熟:元雜劇

科是元雜劇中表演的動作。一個完整的表演,專靠唱和白來把劇本表達出來還不夠,還需要通過動作,才可以將一件完整的故事展現給觀眾。

而根據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創作成就,我們把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

這四個人基本上代表了元雜劇的最高成就,具體闡述我們後期的文章有機會再詳細去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