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國內很多企業倒閉,不是死於市場競爭激烈,而是死於過度管理,你怎麼看?

自然鄉村


在我國經過40年左右的改革後,企業的管理逐步取得一些經驗。比如現今常用的6s,標準生產方法。計件制。都是比較合適的管理方法。

但在我們企業獲得先進經驗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在現今情況下。特別是在中國的具體國情下,管理方法還有很多的新情況,新問題。下面就例舉一二簡要說明。

一,分工與合作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在管理者的理想中,被管理者將工作做好,大家並一團和和氣氣。大家相互幫助,相互團結。甚至工作不必分工,不分你我。被管理者所謂的聽話不讓領導操心。然後各自得到說不清道不明的薪資就好了。但在實際工作中,這樣的管理思想遠遠不能實現。特別是在人數達到幾十人規模以後,就會變得更加的混亂了。

而在被管理者的思想中。少幹事多拿錢,少幹事少拿錢,多幹事多拿錢,不幹事也拿錢。只幹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成天議論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永遠是他們心中的天條。同時也是我國國情與人性的具體體現。這樣管理與被管理者之間就形成了不能達到妥協的管理現狀。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分工。在中國有句老話叫:只掃自己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雖然這話聽起來很冷漠,但不得不承認是普遍現實。分工又是一個極具技術性的工作,這要求管理者要對整個各項工作要有全面的瞭解。分法又要做到儘可能的公平公正。包括時間人力的計算等。在涉及到兩個以上部門或兩個以上具體的人有可相互推卸的情況下,又要具體情況具體化分。或輪流化分。而現今我國的大多數管理人才還遠遠沒有這種全局觀念和分工技術。

在分工分來分去的情況下,又會發現分工永遠也分不出決對的公平。分又會分出一些新的問題。這就需要部門與部門間,人與人之間相互,合作。如果說分工是一種很強的技術,那合作就是一種很強的藝術。它包括對人的性格,傾向有相當的理解。同時建立引導群體工作生活氣氛。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人文關懷等等多項具體實在的工作。

總之分工肯定比不分工好很多。也只有分工與合作二者同時抓,同時都得力時才可能出現高效又團結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