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老師,前幾天看您的文章中說,不能總誇孩子“聰明”“真棒”,容易有“聰明後遺症”,那應該怎麼誇啊?實在不行能不能不誇?

在回答之前,我先給大家聊聊李娜。

“誇獎”的力量

一名以第一姿態進入到名人堂的亞洲籍球員,亞洲首位網球大滿貫得主,為國爭光的優質運動員,這些都是網球李娜現在身上的標籤,可在這之前,李娜對於自己打網球這事兒極度缺乏自信心,用李娜的原話說就是:“覺得自己就這樣了”!

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覺得自己就這樣了”!什麼情況,一名世界冠軍竟然會這樣評價身在網球界的自己?左等右等,我終於等到了節目的更新,原來曾經讓李娜對網球喪失信心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教練在10年的訓練中,一次都沒有表揚過自己”,教練的做法讓李娜心裡覺得:“自己打得不好,所以教練才總不表揚,若不是練得差,教練怎麼會一次表揚都沒有呢”。

年幼的李娜在這樣教育方式的“薰陶”下,成績一直平平的。可就在聘請新教練卡洛斯·羅德里格斯後,網球李娜覺醒了——先後在法網女單登頂、在WTA年終總決賽中獲得亞軍、澳網女單冠軍、進入名人堂……最終以世界排名第六的身份退役。同樣都是李娜,可結果怎麼會相差這麼大?難道就是因為新聘請的教練是外國人?

後來李娜說,在聘請卡洛斯的開始也老是輸球,自己被氣得不行,可教練卻反而一直鼓勵她:“輸了球沒關係,你這次的反應比之前快了許多”“這次的耐力提升了不少,對手也被累得氣喘吁吁的”……但始終沒有因為輸球而怪她責罵她,或許正是卡洛斯的“誇獎教育”,逐漸讓李娜找到了打網球的信心,最終造就了中國人在網球界的輝煌。

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誇獎”是門藝術

我家糖豆在之前喜歡亂扔東西,但凡是他去過的區域,那就像被龍捲風洗劫過一樣,特別慘不忍睹。為此我也沒少給他講大道理:“寶貝,不要亂扔東西,不然等我們用的時候就找不到了”;氣急了,也沒少吼他:“說過多少次了,不能亂扔東西,怎麼就記不住”;甚至懲罰他:“扔地上的玩具都要被關起來,一星期之後才能被放出來”(結果人家壓根就不想念這些玩具);最後也動過手,打過後的效果嘛,也是有的:打一次就能安生兩天,可第三天一準還會亂扔。前前後後打了3/4次了,可總治標不治本,所以“打”這個策略也被我放棄了。

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之後再看到他亂扔東西,我一邊按住我蠢蠢欲動的手,另一邊不停地在腦子裡默唸:“親生的,是我自己親生的,看孩子扔得多遠,沒準長大後還能去擲鐵餅為國爭光呢”。一天,在糖豆亂扔東西后,我發現書架中還有幾本書逃過了這場浩劫,乖乖地躺在原地,看著講道理和動手打罵沒有用,我竟鬼使神差地對糖豆說:“寶貝這次做得太好了,都開始整理自己的書了,你看書躺在自己睡覺的地方,多舒服啊,就像你睡覺的時候躺在軟綿綿的床上一樣,舒服極了,我要替它們謝謝你,沒讓他躺地上、躺沙發上”,自從違心說出這話後,無論其他東西被扔得有多亂,書一定是整整齊齊的。

“死馬當活馬醫,沒有其他行之有效的辦法,還不如試一試”我心想,之後但凡有一個玩具沒被扔地上,我就去誇他知道玩後之後會收拾玩具、知道讓玩具“回到自己的家”了,大約過了半個月,玩具再也沒有被扔得到處都是了。雖然之後玩具會被堆在一起,但相比之前像被龍捲風洗劫過的亂扔來說,已經太讓我這個老母親欣慰的了。就這樣,沒被講大道理、大聲怒吼、暴躁動手給解決的問題,風輕雲淡地誇了兩誇,頑症逐漸就被解決了。

不止是大人、小孩子,另一半也是需要不定時誇獎的——老公被誇過後,帶娃做家務也有勁兒;老婆被誇後,不用買包也能“治百病”。“誇獎”這方法,當真有四兩撥千斤之效啊!

“聰明”最好不說,“真棒”也最好不說,到底該如何誇獎孩子才好?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講到了“誇的不對,容易有‘聰明後遺症’(恃聰明而驕)”的問題,當時就有朋友問“該如何誇獎孩子,在激勵他、讓他變得更好的同時,還不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其實在之前,我們從原生家庭中並沒有得到關於“誇獎他人”的正確示範,所以在許多時候我們並不能誇獎到點上——沒誇出來正向效果就算了,最怕誇出消極的作用誤導了孩子。所以,學會正確誇獎,對我們每個父母來說都很重要。

該如何誇

關於正確誇獎孩子的3個技巧:

1.誇獎進步,不言不足

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動物,所以,哪怕孩子有再多的不足、再低的起點,只要發現他有進步,就算是一丟丟的,也要立即去表揚,因為讓他嚐到進步的甜頭後,才會讓孩子有想要繼續進步下去的可能。

就像當初誇糖豆那樣,雖然還會把玩具堆在地上,但最起碼他已經不會亂扔玩具了對吧,這就是個進步。讓孩子知道那個方向是對的,之後家長就鼓勵他往那個方向去做就行了,雖然在達成目標之前他還會犯許多次的錯,但若沒有一路上的正面鼓勵,那“改正”這條路得走得多艱辛啊,孩子能不能繼續走下去也不好說呀!

雖然在誇獎孩子進步的同時,做家長的也總會忍不住去提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嗯,今天知道整理自己的書了,做得很好,但是,還有那麼多的玩具被你四零八落的扔在地上,這要批評你,你得……”這樣的話,表面是在誇獎孩子,實則是在批評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再怎麼去努力變好,可總也會做不好”。誇獎若是這樣正負兩極、相加為零的效果,那還真不如不誇的好。

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難道不好嗎

好,當然好,在你提點過一兩次後孩子當然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可問題是你不能每次都變著法兒的去強調他的不足啊,這樣做的結果不僅不會激勵孩子去想著變好,反而會讓孩子對自我評價極低,一個對進步、變好充滿著自卑心的孩子,就容易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了。

誇就一心一意的誇,別扯其他的。

2.從細節入手,拒絕“假大空”

許多父母在誇孩子的時候,都喜歡用些“假大空”的詞彙,像“真棒”“好聰明”“好厲害”……用這樣空泛的詞彙去誇,孩子沒兩次就會聽免疫了,因為他在你誇的話語中感受不到你的真誠、你的用心。父母泛泛而誇,孩子會覺得你是在敷衍,誇獎沒有出來它應有的正面效果,還不如不誇呢。

所以,要誇就要誇到最細微處,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你的真心實意——“連這一點點的進步都被發現了,看來父母是真的關心我,在乎我”。有了情感的互動,這樣的誇獎才能有鼓勵的效果啊!

3.實事求是,不吹不擂

誇獎也要依託事實,既不能誇張,也不要吹噓。

不能說孩子剛學會了幾個數字,你就誇他:“天啊,你太聰明瞭,過不了幾天你就能做加減乘除啦!”

這種誇獎其實並不好,因為再過幾天他也不會做加減乘除的,可你的“高帽子”已經給孩子戴上了,若他做不到你說的,就會覺得自己太無能,對不起你的誇獎。長此以往,用這樣“捧殺式”的話誇獎孩子,孩子不僅不會喜歡,反而會生氣——你越是誇什麼,孩子越是不往那邊做。

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所以,誇獎要依據著事實,孩子做到什麼程度,你就誇獎到什麼程度,不要誇大其詞、更不要在裡面寄託你深切的期待。因為這樣的誇獎對孩子來講,是個沉重的負擔。

誇獎的萬能公式

在每次誇獎孩子時,若都要符合上面的那些標準,其實也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但是,有了下面這個“誇獎公式”後,正確誇獎就變得容易多了:

  • 首先,將你看到的事情給描述出來
  • 其次,說出此時此刻你的內心感受
  • 最後,將誇獎孩子的事件提煉成一個詞/短句

舉例:孩子今天在玩過玩具後,將玩具都放回了原位,你想誇他

  • 首先,“寶貝把玩過的玩具都放回到玩具架上啊”
  • 其次,“看到你能把玩具都分類好放回玩具架,媽媽覺得好開心,之後有好玩的玩具媽媽還想給你買”
  • 最後,“你這次玩具收拾的就很‘井然有序’”

多這樣說幾次,孩子不僅得到了誇獎,還會把“井然有序”這個詞記在心裡,將規則內化於心。記在心裡的多了,孩子不就越變越好了麼!

結語

不要總是誇獎孩子“聰明”“漂亮”等,是因為這些“天賦”性的詞,不需要有任何的努力就能輕易取得的,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傾向於不改變自己,甚至自我放棄。但“不要總誇”不代表著“絕對不能誇”,偶爾誇誇也不會怎麼樣,只是我們應該把誇獎的重心放在“通過孩子努力能變得更好的”地方。

給孩子有效、正向的誇獎,在一開始可能並不太容易,甚至還有一點的彆扭,但熟能生巧,練得多了說得多了,自然就能脫口而出。

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通過誇獎傳遞給孩子的正向反饋,其實是每個人都渴望的東西。你想想,為什麼孩子更喜歡玩電子遊戲而不是做通關習題,就是因為電子遊戲中給孩子的正向反饋太多了——通過一個小關卡就有熱烈的祝賀聲、成千上萬的虛擬數字去獎勵你;就算闖關失敗,系統也總會微暖的鼓勵你“只差一點點啦,下次努力就能通關了”“彆氣餒,送你N個金幣以資鼓勵”……正是這些正向反饋,才會讓孩子一直想玩下去。不僅孩子,大人也是如此。

反觀現實,在真實世界中的正面反饋實在太難得到了。希望父母們都能科學誇娃,像虛擬世界一樣,將正向反饋實實在在給到缺乏讚揚的孩子身上!


誇獎是門藝術,誇的不對,不如不誇!有效誇孩子,這3步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