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白茅如玉

在2019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最佳改编剧本奖颁给了一部叫《乔乔的异想世界(又名:乔乔兔)》的电影。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部电影是一部战争喜剧片,由塔伊加·维迪提导演,以一个10岁孩童的视角来看待战争,经历二战末期纳粹统治下的德国。

这部电影,不仅用诙谐、幽默的风格,反讽的方式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对人的伤害以及摧残,还体现出了家庭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

纯真儿童眼中的战争:从热血到恐惧

乔乔是一个有着圆圆脑袋和圆圆眼睛的,还处在懵懂时期的十岁的普通德国小男孩,他有着一头柔顺卷曲的金发和蓝绿色的眼珠。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尽管他连自己的鞋带都还绑不好,胆小又善良,却从小就接受纳粹的洗脑教育,是纳粹思想的狂热崇拜者。他参加了青年团,以希特勒为精神偶像和假想挚友。

乔乔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的妈妈罗西美丽、幽默、开朗又勇敢,在她的保护下,乔乔生活得很幸福,也很单纯。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乔乔无意间发现妈妈罗西在楼上的墙壁夹层里藏了一个犹太女孩,这对他来说是惊天的大事。他既气愤又害怕,还担心。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妈妈罗西一直是反法西斯组织的成员。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了保护妈妈的安全,乔乔决定对犹太女孩的事保密,但他的妈妈还是被纳粹残忍杀害。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德国彻底战败,俄军和美军攻进了城市,乔乔亲眼看到儿童、平民端着枪上前线变成炮灰,他也差点被当做纳粹枪决。

乔乔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对希特勒从崇拜变成了厌弃,他终于在战争中完成了成长,牵着犹太女孩的手一起走出家门,迎接和平。

乔乔的成长来源于摆脱谎言,看到现实后的独立思考

在电影里,乔乔对纳粹和希特勒观念的改变过程中,从没有强迫性的思想灌输,都是出自于他自己对看到的现实的独立思考。

对乔乔的成长和成熟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有:

  • 妈妈罗西——反法西斯组织成员

尽管罗西自己是反法西斯组织成员,反对战争,反对希特勒,但她从没有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儿子乔乔身上。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反,因为知道乔乔是希特勒的狂热崇拜者,她小心地在家隐藏着自己的身份,也从不说希特勒和纳粹不好,在生活中保护着乔乔内心小小的信仰和自尊、自信,不打击、不否定他。她最多只会告诉乔乔,小孩子不用那么关心战争。

同时,罗西也没有放任乔乔在纳粹的“洗脑教育”下接受思想荼毒,她什么都没说,但她会带领乔乔直面现实生活中的“白色恐怖”,客观表达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引导乔乔的思考。

1、乔乔在训练中受伤后,为了避免他回去受到队员嘲笑,打击自信,于是罗西找到教官克上尉,要求安排乔乔做义工。既保护了乔乔的自尊心,又能让他远离“洗脑教育”;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她带着乔乔看那些被纳粹绞死的反法西斯组织人员,善良的乔乔不愿面对,她告诉他那些人没做错,暗示乔乔纳粹的恐怖;

3、带着乔乔在路上遇到回国的伤兵,罗西开心、热情地欢迎他们回家,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反战思想。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罗西从没有因为乔乔接受了“洗脑教育”,崇拜希特勒就觉得他无可救药或过于担忧他的未来。直到死,她也没强迫过乔乔接受反法西斯思想,她所做的就是带着乔乔经历,在乔乔向她提出疑问的时候,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她唯一教给乔乔的就是独立思考和爱是很美好的事情。

  • 犹太女孩

犹太女孩在被乔乔发现后,知道乔乔对犹太人有误解,并没有急于解释和反驳,而是顺着他的话说,让乔乔在思想上首先就降低了对她所说的话的防备,为乔乔以后在相处中逐渐接纳她做好铺垫。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犹太女孩眼中,10岁的乔乔是纳粹思想的受害者,也是单纯可爱的。她一边在表面上维持着乔乔心中对犹太人的歪曲理解,一边通过自己和乔乔的相处,让乔乔自己领悟犹太人到底是什么?是善是恶?

  • 克上尉——德国军官

克上尉曾上过战场为希特勒战斗,因眼睛受伤,才变成了青年团的教官。在乔乔眼中,他就是纳粹思想的传播者。

但克上尉保护了犹太女孩,让乔乔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同时也让观众知道原来他的内心是反战的。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克上尉保护了乔乔,自己却被枪决了。让乔乔再一次领会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善良的人也会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吾国吾民》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自己受伤,失去母亲(至亲),失去导师后,乔乔彻底感受到了战争给他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恐惧,领悟了和平的可贵——让乔乔真正成长起来的,是他的经历。

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让孩子经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国影片《燃情岁月》中说道:孩子们会有他们的路,他们任性,但我们能责怪他们的任性吗?

1、孩子的任性,家长无可奈何

有了孩子,做了父母以后,家长往往都会有一种感悟:没有能真正战胜孩子的家长。

在与孩子对抗的较量中,最终妥协的、束手无策的往往是家长。

王芳的儿子小阳15岁,刚上初二。在王芳的眼里,小学时的儿子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儿子爱看书,学习从不用她操心,每天的作业都是自己主动完成。

可是上了初中以后,初一的寒假,王芳因为工作,无暇照顾儿子,就将儿子放到了奶奶家。假期结束,王芳把儿子接回了家,发现他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自己抱着手机玩,脾气也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孤僻,眼睛越来越不好,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为了不让儿子玩手机,王芳想尽了办法,但总无法断根。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这不仅仅是王芳一个人的烦恼,相信是很多家长正在面临的困局。

长期玩手机,影响学习、影响视力、影响性格和身心健康发展……孩子们多走向户外,多拥抱自然才对成长有利——类似这样的沟通和说教,不少家长也是已经说破了嘴皮了。甚至有些家长被逼得在家里上演了“全武行”,威逼利诱,仍收效甚微,只是让亲子关系陷入了更紧张。

任性: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出自《东观汉记·马融传》。

我们一般在谈到孩子的“任性”时,其实往往与“叛逆”分不开。

孩子的“叛逆”是其心理发育的一个过渡,正标志着他们的心理在逐渐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想要对自我负责,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说了算。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抗,其本质就是:争夺孩子的事情的控制权。

随着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增强,自控能力却还有限,于是会出现沉迷于电脑或手机游戏,又不想听父母的劝导,甚至越阻止,玩得越厉害的状况——因为玩电脑游戏,能让他们在控制角色时获得“掌控”上的满足感,又能在反抗父母中赢得对自我的掌控(继续玩)。

甚至有些孩子会为了对抗而对抗,其实他们原本并没有那么喜爱游戏,却为了反抗家长的控制而故意为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过度干预和纠正,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是孩子更叛逆,做出激烈的行为;要么是孩子听话了,乖巧了,但也没有了主见,习惯依赖,成长为“巨婴”。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家长越能干,孩子越无能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2岁的孩子,能做什么》,说的是一个外国的妈妈在日常养育中对孩子的训练。

视频中,这个两岁的小女孩能做的事有:

饭前摆放餐具,饭后收拾餐具;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洗碗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清理玩具柜子里的灰尘、扫地;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用洗衣机和烘干机;照顾狗狗、给花浇水;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己梳头、刷牙、挑选衣服;自己穿衣服、穿鞋、切蔬菜、水果;自己剥鸡蛋、榨果汁、做三明治……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个2岁半的小女孩会做的还有很多,但仅仅是以上列出的这些,我4岁的女儿都比不过。

这个视频让我反思:是孩子不会做?还是家长做得太多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发现:凡是父母能说会道,巧舌如簧的,孩子一般沉默寡言;凡是家长聪明能干,八面玲珑,事业有成的,孩子一般会比较普通。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说得太多,表达了太多,做得太多,容易抢夺了孩子的话语权和自己做事的欲望,会让孩子认为既然爸妈什么都懂,那就自己不用思考了,依赖他们就可以了。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在父母这样强势的氛围下成长,也容易变得懦弱、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逐渐发展为没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应该是家长逐渐放手,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慢慢能够独立的过程。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村上春树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从平等、尊重和信任开始

前两天,一个从西班牙回国的小男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个男孩12岁,在爸妈的嘱咐下,独自一人回国。二十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全程他都戴好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不吃不喝,直到下飞机。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自己办理登机、申报、检测、核验等等繁杂程序,等到医护人员看到他时,才发现他很虚弱,有脱水症状。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饥饿和渴,是生理及生存需求,在这个12岁的少年身上体现出了强大的自制力,稳定的情绪和成熟的心态。

其实12岁,一个人在国外留学,已经开始对自己的生活独立负责了,他能有这样的表现,不是天生的,而是来源于留学生活中长期的锻炼。

1、让孩子经历,丰富孩子的生活

用经历、感受去影响孩子,比用语言和管教更深刻,更易于接受。不仅孩子接受度更高,丰富的经历还能帮助孩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发现更美好、更精彩的真实世界。

2、让孩子对自我负责

写作业、看书、学习、上课……这些其实都应该是孩子自己负责的事,就像自己的衣服要自己穿一样,因为一旦做不好,最需要承担后果的也是孩子本身。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可现在不少孩子却认为学习、写作业是为了满足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他们是被迫接受,失去了主动性。

其实不妨把孩子当成成年人一样平等看待,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不管这些想法暂时是否成熟,但总有一天会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而变得成熟。

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和尊重,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当他们有困惑或主动求助时,再给予建议。

即便孩子犯错,家长也不要在他们犯错前就想要提前阻止,只要不是违法乱纪,没有生命危险,让孩子自己去错,去承担后果。

痛苦,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家长出于好心,避免孩子犯错,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更何况有些痛苦是一定会经历的,早些经历,总比长大了经历好。早错早纠正,所承担的后果也更轻。

3、引导孩子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就是人生路上的北斗星,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孩子的成长之路就不会迷茫和迷失。

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告诉孩子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自己是如何去实现目标的。实现目标,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语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熟、稳重,就要带领他们领略人生。人生的精彩和残酷,爱和恨,都要分享。家长引导,然后,让他们自己思考。

孩子终究不会是家长的复制品,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他们最终要活成的还是自己想活的样子,家长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做好的就是陪伴和引导。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创,今日头条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转发。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即删。)

白茅如玉,80后二孩宝妈,创业者,愿意和你们一起分享身边的故事,探讨生活的奥秘。关注两性话题、婆媳关系、婚姻生活,喜欢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动,你们的转发和关注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乔乔兔:与其强制灌输思想和管教,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