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近30年来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改变?

农合社村姑


农村近30年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到婚丧嫁娶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30以前,农村妇女基本上都会做针线活,穿的鞋子大多数是自己做的,衣服大多数也是买布料做的,缝纫机也是家庭的必备用品,现在家用缝纫机越来越少见了,农村传统的手工服装基本绝迹了,会做针线活的越来越少了。

现在过年给长辈磕头也少了。30年前,大年初一,父母都坐好了,等着晚辈跪下磕头,特别是家里的子孙,都会跪下实实在在的跪下磕个头,这也是中国独特的过年方式,这种风俗现在也越来越被人们淡忘了。

30年前,农村男女青年只要不到结婚的日子是不会在一起的,要是未婚先育那更是家庭的奇耻大辱。而现在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观念,提前同居,未婚先育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30年前农民基本上靠种地维持家庭生活,割了小麦种玉米,地里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农作物,棉花是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现在地里很难看到农户种棉花的了,种植范围越来越单一,种地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彻底改变了农民靠种地生活的风俗。

以后还会有很多农村风俗会改变,这是必然的,而且势不可挡,朋友们可以预判一下,下一个改变的风俗是什么?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


初心老聂


要说农村近30年的风俗习惯的改变,就是吃饭不聚堆了!三十年前的农村,无论吃早饭,午饭,晚饭都喜欢端着碗到自己居住的胡同口聚堆一起吃饭!邻居们边吃边说着家长理短!农田琐事,大家吃的其乐融融!有时边吃边侃些奇闻怪事,花边新闻什么的!也许(茶余饭后)就是这样来的吧!甚至留连忘返,直到妻子们喊着刷锅刷碗,才拿着半干的碗回去。现在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情景了!现在饭菜做好了,端在桌上一家人窝在家里用餐!这个风俗习惯也许永久消失了!


一绺春风79682225


农村近30年来有那些风俗习惯的改变?你能以没一个角度反映出真实的一面吗?小村姑只能笑嘻嘻的从一个真实的笑话说起,30年前的一桩婚姻说起。

话说农村无论男女,30年前大部分都起好多的外号,连名字都不叫,也没个称呼,养成了习惯,真接叫你的外号。那么在我们村就有这样一个老嫂子,兄弟们都不叫她称呼,见了她都叫黄花大闺女。

黄花大闺女还得从老嫂子结婚后说起,在七八十年代,老嫂子嫁到了我们村,结婚时家里相当穷,就连新房还是借用别人家的两间小瓦房,结婚后才知道这一家兄弟三个连相样的房子都没有,到三天回门后,就往到娘家不回婆家了,这可难坏了婆家人,家人去叫,大队干部去叫,死活不回来。在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出了瞎拐孑,说你出点血吧,多找点人夜里去把她抢回来。就这样找了庄上20多个年轻小伙,每人一包白包烟,办完事后,清水大白菜加豆腐每人一大碗。

一天夜里当这些人到了老嫂子娘家后,把门叫开想把老嫂孑拉走,老嫂子当时大叫起来,声音惊动了同院相往的两个哥哥,哥哥出门后说,妹孑你回去吧,你往这里这么多天,让你两个嫂子快气死了,搞的家庭不和谐,就这样把老嫂子请回来了。到家后在人们的监督下,要求过夫妻生活,老嫂孑大叫我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呀,外号就这么给起了,都叫她黄花大闺女,以经快60岁的人啦,村上的人一至这么叫,也养成了习惯。

30年后的今天,有个本家妹孑,结婚多年,儿女双全,不知为何闹起了离婚。在婆家人派人多次上门叫都不回的情况下,气的老公公拿一把菜刀说要完命,来到了本家妹妹家,《实为吓唬吓唬本家妹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报了警把本家妹子老公公抓了起来,拘留了半个月,向家人赔礼道歉。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家庭被拆散了。两年过去了,两个人都没有再婚,就在前几天儿子想妈妈了,爸爸就领看儿子来看妈妈。本家妹孑看到儿子抱起来就哭,儿子说妈妈回家吧,我天天都想妈妈,本家妹子还没说话,本家妹子的妈妈说话了,要想让你妈妈回去,得拿80000块钱,不然别想回去。本家妹子的儿子发话了,爸爸车能卖30000,借20000,不够的话,等我长大了给我老娘家打二年工就够80000啦。听到外甥说这样的话,调解人都漫漫离开了。

小村姑以为,从这婚姻状况来看。农村的风俗习惯在这30年年变化之大,谁知以后还能怎么发展,谈谈你们的看法,今后会发展到那一步。


农合社村姑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春明,一个生活在农村的80后。农村近30年来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改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很有深的认识。我在农村生活了30多年了,小的时候有好多的风俗习惯,现在都没有了只剩下美好的回忆了。现在我就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给你做一下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要说到风俗习惯,过年的时候是最多的。我记得小的时候,过年的晚上要守岁,早早的包好了饺子要到午夜12点才能吃,这段时间还不能睡觉💤,这就叫守岁。现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导致这个习俗已经没有了,现在早早的吃饺子,就是为了看春节晚会,所以渐渐地这个习俗已经没有了。

第二:拜年磕头的习俗,现在也没有了。过去大年初一,小辈人要给长辈磕头拜年,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好多的小辈人多不好意思了,老人们也渐渐地理解年轻人,所以这个习俗也没有了,变成了用手作揖的礼节了。

第三:过去结婚用轿子太新娘,现在用的轿车了。在我小的时候看人家结婚,多是是用轿子抬着新娘,新娘下轿子的时候还要撒喜糖,现在这些习俗都没有了。

第四:过去过白事,要用人抬着棺材入土,人越多,排场也足,这就是所谓的抬杠!现在的年轻人好多都抬不起来了,直接用车拉着棺材入土简单、高效!

以上就是我在农村生活了30多年的风俗习惯经历,希望能给你点启发!


乡村春明


近30年来农村确实好多风俗习惯改变了。

1、土葬变为火葬了,丧葬仪式变得简单了,没有了棺椁的使用及大量的送葬人群,同时响应了国家号召,减少了土地的占用。

2、闹洞房的风俗没有了,过去小时候老看人家闹洞房,那时候就知道好奇、热闹;别的也不懂,那个时候闹洞房时间也长,现在想起来也确实有些粗野、不文明;如今年轻人结婚就是关系好的坐坐、吃点花生瓜子,早早就结束了。

3、春节没有炮仗放了,过去年俗家家放炮、晚上的天空五彩斑斓、村子里热闹非凡,如今因为怕有火灾、伤了人以及环保的重视被取消了。

农村的习俗取消也和社会的发展有关联,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吧!


北莽原的春天


农村30年来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人的观念也随着改变,很多的风俗习惯都受到冲击,总体而言,改变很小,个人觉得,风俗习惯是多数需要保存的,不需要过多的改动。是传统的经典的精髓就要延续下去,风俗也有不好的迷信的,就要去除的,社会才能这样有序的发展下去。

人生礼仪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保守沿袭与改革创新之争,尤其是婚丧两大礼,一直有繁舞、奢靡与简约、俭朴两种不同的风气。

这三十年最大的改变就是火葬,以前人民喜欢讲究“入土为安”,对火葬抱有极大的抵触,经过这些年政府的宣传跟引导基本上农村人都慢慢接受到自觉遵守。火葬简化了殡葬的流程,农村之前土葬制度有着非常多复杂的流程,在农村地区,一般都是把人葬到深山老林中,一些山坡上,非常耗费人力和财力。火葬的推行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乡村婚礼习俗也在这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拜天地到给领袖像鞠躬,从推着自行车接媳妇到开着小汽车迎亲,从普通轿车到豪华车队,这三十年,婚礼的很多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感叹生活品质提高的同时或许多少会感到有些遗憾,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大的冲击,在得到的同时,又失去了许多。传统婚礼有越来越西化的趋势,懂传统婚礼礼节的越来越少。

农村存在着的习俗很多,一部分流传下来了,一部分消逝在了时间长河里。民俗的改变既与时间上的传承性密切相联系,也与地方性有千丝万缕联系。它往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流传所出现的种种变化。换言之,民俗的传承性不可能完全代代照搬,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迁,民俗在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农村风俗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



身在山中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很多的风俗现在正在渐渐的消失了,以前农村的风俗在人们去世时的风俗和逢年过节时的风俗正在消失:

1.以前农村的风俗,当老人去世时还要找一些人去跳舞。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个风俗现在已经渐渐的被人遗忘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去世了也不会找一些人去跳舞。因为这个风俗习惯现在已经渐渐的在消失了,记得小时候老人去世时会找很多的人去跳舞,围着棺材和桌子跳,那时候看着还挺好玩的。

2.家里有人去世,家里的人不能去别人家串门子。以前小的时候很多的人他们家里有人去世了,都必须自己待在家里,不能去别人的门上。很多的人认为这样子会给别人带来晦气,影响财运。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个风俗现在已经渐渐的消失。即使披麻戴孝,晚上都是可以去别人家。

3.逢年过节时要给长辈磕头,给长辈磕头,长辈就必须要给红包。现在会发现很多的人,即使过年也不会给长辈磕头了,这个风俗习惯早就应该改变。长辈要给红包就直接封一个红包给他们就行,没有必要再磕头,这个风俗习惯也已经渐渐消失了。

4.逢年过节时总是会听到很多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唱山歌或者演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愿意去看那些粗劣的演技,很多人都从电视电脑上看。




靓仔肥


变化还是很大的。从我自己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年气氛没那么浓了。由于国家为了控制环境污染,保证空气质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2、在餐桌上的变化比较大。以前由于我们国家比较贫穷,过年无外乎就是猪肉、鸡肉、鱼肉、豆腐,现在只要你想吃的市场上都有的卖。而且是小朋友们最盼着的就是过了,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玩鞭炮。3、团聚形式也大有改变。以前家家户户在自己家吃团年饭,看春晚。现在很多人在饭店订餐吃饭,玩手机。4、走亲订友也不一样。以前,春节是要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如今到初七上班就算结束了,上班的上班,打工的也准备登上返工之路,访亲走友相对少了,元宵节,只剩下只吃元宵或汤圆了。甚至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全家出动旅行去了,还有其它一些方面就不一一细说了。


无邪4787000787294


您好,您的这个问题,我其实还挺不好回答的,因为我才25岁😂但最近这些年我看到的变化还是挺大的,还是想聊一聊的。

1.原来小的时候过年,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等春晚,十二点放烟花,而现在都是年轻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酒,播放着春晚,确谁都不会看,团圆只表现在嘴上,真正在家的谁都想出去嗨!小时候串亲戚都是一大家子人都去,现在长大了年轻人谁都不去。总觉得没有共同语言。

2.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过去走在哪都是随手乱扔垃圾,因为农村没人管,也没有专职人员扫街道,所以那时候的卫生环境跟差。而现在村里修了路,政府禁止人们乱扔垃圾,百姓的自觉性很好,都很配合,而对于我,感觉走在路上扔垃圾都是在犯罪。

3.人们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我父母那个年代的人在我小时候,他们是节俭的,赶上了没有饭吃的年代,他们省吃省穿,很久才会去一趟小卖部,还是买的必需品,那时候零食成为了他们的奢侈。却也要给孩子开开荤。而现在老人们也试图向城市里的人一样,逛逛超市,买买蔬菜,买买肉,买买点心,偶尔买件喜欢的衣服。倒也不会觉得心疼,他们逐渐学会了享受。这点我是很欣慰的。


嘻嘻来喽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农村近30年来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改变呢?农村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风俗习惯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迁。作为一名农村八零后,对这个深有体会。下面就日常的吃穿住行还有婚嫁丧葬方面浅谈一下。

以前吃饭大多数都是端着碗站街上或者蹲门口,一群人边吃边闲聊。以前农村穷没什么消遣娱乐,人聚在一起聊的都是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小孩子聚在一起,都是玩弹珠、跳房子、跳皮筋之类的游戏。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基本上在家吃完饭,然后就在村里建的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孩子们打篮球、玩滑板、穿溜冰鞋来回跑的都有。

以前农村穿的衣服要么是跑城里买,要么就是去裁缝铺定做。我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儿,还有很多人穿定做的衣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人穿衣服都是到商场买最时髦最新款的,裁缝铺就做一些换拉链、裁裤边、改大小等等修补衣服的工作了。

以前农村住的土胚房,出门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我记得小时候每个人都有一双胶鞋,它就是下雨天泥泞道路的标配,现在住的是楼房,出门都是水泥路,即使下雨也很少人穿胶鞋了。以前出行方式都是走路或者自行车,现在出门走亲访友用轿车已经变成日常操作。因为以前各种不便,农村人很少去县城,现在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以前农村平常人结婚,几乎没有婚纱照这回事的,婚礼也特别简单,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酒席,新娘穿个红衣服,新郎一身西装,找村里大爷喊几声,拜了天地就算礼成了。现在订婚也得叫上亲朋好友办场订婚宴,买订婚戒指,结婚还有彩礼、婚纱照、买结婚戒指,婚礼要找婚庆公司定制,礼服要备好几套,办一场婚礼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

以前农村办丧事,下葬头天晚上大多有办一场歌舞的陈规陋习,甚至还有跳脱衣舞的,可以说是极其低俗了。下葬当天都是在家办酒席,边吃边看表演,吃完饭就各回各家了。现在已经摒弃这种恶俗了,表演已经没人看了,下葬都是安排在专门的公墓,完事儿了在饭店聚餐。

农村近几十年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化,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也有了各种改变。其实除了以上的变化,最大的体会是年味越来越淡了。以前过年都燃放烟花爆竹,男女老少逛庙会,现在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庙会也取消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人心,人们也开启了云拜年,小孩子也大多窝家里玩吃鸡和王者荣耀。时代在发展的同时,一些东西也跟着缺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